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刘建 《中国农学通报》2007,23(1):421-424
科技推广作为农业综合开发项目重要组成部分,运作的好与差将直接影响着项目实施效果.分析了农业综合开发科技推广具有综合性、主导性、普及性、应用性等基本特征.结合南通市的具体实际,以机制创新为突破,从农业综合开发科技推广的运行、组织、推广等层面探索出工作新模式.提出了通过推行科技委托制创新其运行模式、建立推广项目组创新其组织模式、健全联动新机制创新其推广模式.并以南通市优质稻米产业区为例进行了探索与实践,科技推广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有效地发挥了科技在农业综合开发项目中的支撑作用.  相似文献   

2.
刘建 《中国农学通报》2007,23(1):421-421
科技推广作为农业综合开发项目重要组成部分,运作的好与差将直接影响着项目实施效果。分析了农业综合开发科技推广具有综合性、主导性、普及性、应用性等基本特征。结合南通市的具体实际,以机制创新为突破,从农业综合开发科技推广的运行、组织、推广等层面探索出工作新模式。提出了通过推行科技委托制创新其运行模式、建立推广项目组创新其组织模式、健全联动新机制创新其推广模式。并以南通市优质稻米产业区为例进行了探索与实践,科技推广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有效地发挥了科技在农业综合开发项目中的支撑作用。  相似文献   

3.
刘红霞 《种子科技》2019,(14):161-161,163
农业科技成果推广是一项综合、复杂的工作,不仅受农业科技成果本身的影响,而且受到推广人员的影响。目前我国大部分农业科技成果没有应用到实际生产过程中,导致农业生产科技化水平比较低。主要分析了制约农业科技推广的因素,探讨了如何完善农业科技推广服务机制。  相似文献   

4.
杨凌农业科技推广模式与制度创新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农业科技推广是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桥梁和纽带。杨凌示范区在农业科技推广体系制度创新的探索中,积极发挥诱致性制度变迁和强制性制度变迁的作用,突破了农业科技推广体系制度变迁的路径依赖,促进了农科教、产学研的紧密结合,为中国的农业科技推广体系建设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5.
新时期中国农业科技推广体系建设与创新模式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建立符合中国国情的农业科技推广体系,加大农业科技的引进与推广力度,促进科技进步是推动中国农业发展的根本出路。针对中国农业科技推广体系的发展现状,借鉴农业发达国家的经验,结合中国的基本国情,建立和完善以政府为主导、非政府机构积极参与的多元化农业科技推广创新模式,应该是中国农业科技推广体系建设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6.
《种业导刊》2009,(4):45-45
针对我国千家万户分散的小规模经营方式,以及农户获得农业新技术的渠道不畅、时间较长、成本较高的现实,专家呼吁需要构建科技人员直接进村入户的农村科技推广服务模式与长效机制。同时建议,要采取有效措施,积极引导专业技术协会、合作经济组织、涉农企业等主动参与技术推广服务,推进我国农村科技服务的社会化、制度化和规范化。建议在我国广大农村地区完善基层农业技术推广服务机构设置和条件支持,积极推进农村科技服务站和专家工作站建设,形成人员稳定、机制长效的农村科技推广服务模式。  相似文献   

7.
农业高校社会化服务功能的实践与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坚持产学研紧密结合的办学模式,在农业科技推广人才队伍建设、网络体系建设、体制与机制创新等方面进行深入的探索和实践,初步建成了“以杨凌为中心,立足陕西,面向西北,辐射全国”的农业科技推广服务网络,社会化服务化功能不断增强。  相似文献   

8.
陕西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应用的现状与思考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改革开放以来,陕西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应用取得了长足发展,但也存在着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低、资金投入不足、体制落后、队伍不稳、农民文化素质较低等诸多问题。在综合分析发展机遇和面临矛盾的基础上,提出了建立科学合理的政策法律保障体系、坚实的农业科技创新基础、多元化的农业科技推广体系、高效灵活的运行机制、以国家投入为主的多渠道投融资体系和精干高效的农业科技推广队伍等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9.
农业科技推广是将农业科研成果和实用技术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桥梁和纽带,是推动现代农业发展、促进农民增收的重要力量。太谷县以省级战略山西"农谷"建设为契机,开创农业科技推广创新模式。对此发展新模式进行了详细论述。  相似文献   

10.
俞平高  李炯 《中国种业》2011,(11):30-31
农业科技推广是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桥梁和纽带.种子是农业生产最基本、最重要的生产资料.也是农业科技的主要载体.因此优良品种的推广是农业科技推广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1.
多元化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建设浅议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着重分析了当前农业科技推广的背景和存在的问题,并就如何建设多元化农业科技推广服务体系作了深入探析.  相似文献   

12.
我国农业科技推广体制创新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根据近十几年来学术界对我国农业科技推广体制创新的研究和探索,综述了我国农业技术推广的体制障碍和创新思路,并对农业科技推广体制创新的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3.
在大众媒介信息传播过程中,媒体传播对农业政策执行和农业科技推广是否发挥了应有的作用,采用定性定量相结合的研究方法,从不同媒介或渠道传播农业政策和科技信息的效果及农民受众的接受心理效果层面(认知、情感、意愿等)分析了媒体传播农业政策和科技信息的效力。 研究结果表明,农民受体对农业政策类信息的关注程度、知晓度和理解度普遍较低;对农业政策的赞同度、支持度和信奉度较高;不同收入地区的不同类型农户对农业政策信息和科技信息的关注程度有较大差异;不同媒体或渠道传播农业政策和科技信息的效果有较大差异;农户更愿意通过印发的相关政策资料和组织培训的形式获得农业政策和科技信息;信息传播的及时和强化程度如何影响农业政策的执行和农业新技术的转化等。并针对其研究结果提出了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4.
1科技推广概念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社会进步离不开科学技术,科技代表社会现阶段发展。农业是国计民生的基础,农业关系到国家粮食安全问题。农业发展的根本出路在于积极推进农业科技,而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关键在于农业科技推广。技术推广能起到联系实际,结合内外、信息交流,促使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建立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农技推广中介体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阐述了我省农业科技推广服务体系建设现状,分析了当前农业科技创新推广中介体系面临的问题,对建立与市场经济相适应新型的农业科技推广服务体系,提出了组织多元化、形式多样化,运行机制市场化,保障措施合法化若干思路与建议意见。  相似文献   

16.
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与产业化途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快慢与效果和农业科技成果的性质、农业外部环境条件、农业科技推广体系、农民科技文化素质有着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17.
农业科技成果推广新模式的实践与体会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2001~2003年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在广东省30个县(市、区)的50多个镇,通过引进良种设置试验区、区域规划建立示范片、组织观摩辐射推广面、配套并举推广良法、组织多层次技术培训、建设良种繁育基地、加强水稻产业化经营服务、签订科技推广合同和健全科技推广领导指挥系统与层级推广网络等措施,取得了增产稻谷1.35亿kg,增加产值超过1.7亿元的显著成效。这种依托政府科技项目带动,农业科研单位自主组织项目实施的推广模式是新时期农业科技推广模式的创新。  相似文献   

18.
张雪薇 《中国农学通报》2014,30(32):122-130
以黑龙江省建三江管理局的11个农场32个作业区的垦区农户为调查对象,实地调查了垦区农户对农业技术的需求情况。调查发现垦区农户最迫切需求的农业技术偏重"升级版传统农业技术",首选技术是优质与高产兼顾的新品种,次选技术是测土配方肥料和低残留的农药,三选技术是病虫害的精准防治技术。而影响垦区农户农业技术选择的因素中垦区农户的自身特征如文化程度、年龄,家庭的经济条件和信息的来源渠道等是关键因素。其中家庭经济结构对垦区农户采用新技术的影响最为突出,其次是农业技术本身的难易程度。因此要想更好的满足垦区农户对农业新技术的需求,在农业科技推广中应充分发挥示范带动作用,注重发现和培养科技示范户和技术带头人,多推广一些简便、易学、适用、便宜的农业技术。  相似文献   

19.
林业科技推广工作是加快林业现代化的重要内容,兵团提高林业生产的科技含量,加速林业现代化建设进程,就必须大力推广林业科技应用成果。在兵团党委提出推进屯垦戍边新型团场建设目标后,对林业科技推广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和新要求,林业科技推广存在的一些问题,制约了科技推广体系职能的发挥,  相似文献   

20.
浅析大学农业技术推广创新体系的形成与发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分析总结了大学主导型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的概念内涵、产生背景和发展现状。对项目主导型、企业主导型、基地主导型、培训主导型和培育农协型五种大学科技推广模式进行了剖析,提出大学主导型科技推广模式的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