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浙江省机帆船灯光围网是在1970年试验成功并陆续推广的,目前一些渔业县份的灯光围网作业已成为仅次于冬季带鱼汛的第二大作业。由于受当时试验及推广中的一些情况制约,目前浙江省灯围的灯具、网具、操作技术都存在一些问题,本文仅就灯光围网作业网具改革问题谈几点意见。一、当前使用网具的主要缺点  相似文献   

2.
围网网具性能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很多国家与地区的围网渔业在近海和远洋都有着较快速的发展。随着渔业管理日趋严格、能源成本的提升以及科学技术的发展,生态保护和能源节约日益受到关注。围网网具的研究也步入到性能优化的阶段。本文对国内外关于围网网具性能研究的文献进行梳理,概括了利用海上实测、模型试验和数值模拟方法研究围网作业性能的热点问题(沉降性能,网具受力,网具形状等),为围网的网具结构设计、渔法改进和围网性能优化提供基础依据。  相似文献   

3.
励仲年 《海洋渔业》1987,9(4):181-182
围网网具的沉降性能包括网具的最大沉降深度和下纲沉降速度两方面内容。目前,我国围网的作业渔场已逐渐由近海向外海发展,随着作业水深的递增,围网网具的沉降性能在渔业生产上的实用价值越来越大。围网网具的最大沉降深度与有效捕捞深度紧密相关,围网下纲的迅速沉降,能防止鱼群从下纲逃逸。  相似文献   

4.
围网作业是围、拖、流、钓四大作业之首,我县灯围作业自60年代初实验成功后,经历了推广──发展──顶峰阶段。然而,近年由于资源、市场、体制管理、技术等各种原因,其作业单位数量和产量都呈衰退趋势。顶峰期的60年代末70年代初,我县灯围作业单位(包括季节兼作单位)曾达90余组,今年全县只剩8个作业单位,这不能不引起我县各界人士乃至全社会的共同关注。 制约我县灯围作业的种种原因,技术是重要因素之一,本人就灯围网具改革中的几点技术措施问题,提出粗浅看法与分析,供参考。 一、网具长度 网具的装配长度必须与渔船的…  相似文献   

5.
<正> 围网网具的沉降性能包括网具的最大沉降深度和下纲沉降速度两方面内容。目前,我国围网的作业渔场已逐渐由近海向外海发展,随着作业水深的递增,围网网具的沉降性能在渔业生产上的实用价值越来越大。围网网具的最大沉降深度与有效捕捞深度紧密相关;围网下纲的迅速沉降,能防止鱼群从下纲逃逸。  相似文献   

6.
厦门机帆船灯光围网网具结构的演变过程大致是,六十年代为183.38m×47m/18—20mm,八十年代初期改革为180—210m×125—135m/22—25mm,八十年代中期200—220m×140—150m/25—27mm,九十年代初期再次改革为250—260m×160—170m/27—29mm。经过上述几次改革,作业渔场扩大,渔获种类增加,操作技术提高,使平均单位产量持续稳定上升,1970年平均单产为232吨,1980年平均单产425吨,九十年代初期,平均单位产量突破500吨。随着渔船吨位,马力的增大,近海中上层鱼类资源的充分开发利用,原有网具结构的问题日益暴露,如长高比值小,不利于围捕深水的鱼群;缩结系数小,网目过于闭合,增加绞收括纲时阻力;网目尺寸布局不合理,影响起网速度,不利于资源繁殖保护等等。为此,1989年再次对灯光围网网具进行改革,使1989—1991年的平均单位产量有所上升,这说明网具改革是稳定灯光围网生产,逐步提高总产和平均单位产量的重要措施之一。  相似文献   

7.
各地信息     
由上海市海洋渔业公司承担的1984年度上海市水产重点科研项目“深水围网网具和渔法研究”于今年9月8~10日在无锡通过技术鉴定。新型深水围网网具采用梯形结构、方型网头等,改善了原有围网性能,沉降速度比原有围网增加25%以上。沉降深度也大大增加,平均为101.5米,最大达140米。为此提高了围网有效捕捞深度。通过两年来的海上试捕,效果良好。特别是于9~11月在外海深水的澎钓渔场生产,产量比原有围网提高一倍左右。该项目在围网性能研究方面,对流速、括纲长度和收绞速度等因素对围网沉降性能的影响,作了较系统全面的测试与分析,为围网的设计和渔法的改进,  相似文献   

8.
深水围网沉降性能的测试及渔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刘树椿 《水产学报》1988,12(2):95-104
本文根据近几年来在较深水域的渔场探捕实践和我国机轮围网现有设备条件,设计了深水围网网具,在较深水域的渔场进行了探捕作业。在不同流速、括纲长度和绞收速度等情况下,对网具沉降速度和深度分别作了测试和分析,从而得出了上述变量与网具沉降性能的关系。结果如下:(1)围网网具各部位的自然沉降速度是不同的,取鱼部最慢,网翼中部次之,后网翼最快。在放网过程中,网具各部位都按慢——快——慢的不规则速度自然沉降的。(2)在围网作业过程中,流速愈大,愈不利于网具沉降;括纲愈长,愈有利于网具沉降;括纲绞速愈快,网具沉降深度的损失愈大,在一定流速范围内,括纲绞速对网具的沉降起主要作用。  相似文献   

9.
<正> 一、围网的生产特点1.围网是海洋捕捞生产中网具最大,网次产量最高的一种先进渔具。它是利用长带形网具,由渔船迅速放网包围鱼群。网具在水中垂直伸展形成围壁,阻断鱼群向四周逃遁之路,然后,逐渐收缩和闭拢网具的底部,阻止鱼群向下逃遁,随后一面起网一面渐渐缩小包围圈,迫使鱼群集中于取鱼部或囊网.达到捕捞目的。目前我国使用的围网长×高=900×180米左右,网次产量达到500多吨。世界上大型围网长度  相似文献   

10.
厦门灯光围网网具的结构改进及其适渔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我国灯光围网自60年代初试验成功后,经历了推广—发展—顶峰阶段。然而,近来由于资源、市场等各种原因,其作业单位数量和产量却呈衰退趋势。据统计,东海区1987年有灯围作业658组,产量168,430吨,1994年仅剩下171个作业单位,产量84,771吨,然而,厦门市灯光围网经过几次改革,其产量却连上几个台阶,尤其是通过1991—1994年的网具改革试验,厦门市的灯围产量又出现了一个较大的飞跃,1995年试验船的年产量达1,710吨,居全国灯光围网之首,在厦门市推广的灯围10组,产量9,809.9吨,产值2,382.8万元,平均单产981吨,单位产值238.3万元,创历史最好纪录,平均单位产  相似文献   

11.
《水产科技情报》1973,(3):27-27
现在世界上捕鱼用的网具:围网、拖网、陷阱网、钓和其他网具,都是先前沿用下来的。  相似文献   

12.
金枪鱼围网沉降特性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根据沿围网下纲缚扎的10只温度深度计(TDR-2050型)自动记录的23网次有效数据,对中国中西太平洋金枪鱼围网的下纲沉降速度、沉降深度及其与时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网具未达到理论沉降深度,网具中部平均沉降深度为160 m,为最大拉紧高度(311.1 m)的51.4%;(2)网具中部沉降深度与时间的关系为h=–0.000 2t2+0.3663 t;(3)网具各部位的沉降速度不同,取鱼部最慢,网具中部次之,后网头最快;(4)下纲各部位沉降速度均随着深度的增加而减小,沉降速度波动幅度随深度增加按大—小—大的规则变化;(5)网具中部沉降速度与时间的关系为:v=3×10–7t2–7×10–4 t+0.418 9。本研究结果可为改善金枪鱼围网沉降性能提供基础数据,并为海上生产提供指导性参考。  相似文献   

13.
围网是捕捞中上层鱼效率较高的一种大型渔具。机帆船灯光围网是取鱼部位于中段的两翼长带形无囊围网。根据机帆船的适渔性能、作业渔场水深和潮流、捕捞对象等情况,我们进行了较长时期的生产和试验,摸索了一套网具结构及装配的主要技术参数: 一、网衣结构围网工作长度330~350米,网具伸直高度120米左右,是作业渔场水深的2~3倍,在5级风、2节流速条件下,网具在水中包围的深度约25米,能捕到  相似文献   

14.
围网沉降性能测试和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 围网的沉降性能主要是指围网下纲的最大沉降深度和下纲的沉降速度。对它们的研究,不但可在设计网具时为确定沉降力、网目尺寸、网线粗度和网具结构等参数提供依据,而且可让船长掌握自己网具的特点。在操作中,结合外界因素掌握起放网的速度,  相似文献   

15.
浅谈我国机轮围网网具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中韩渔业协定到期后,我国机轮围网作业渔场缩小,为有效开发东海南部和台湾北部鲐鱼参鱼渔场,笔者从网具高度及调整、网具沉降力及调整、网目尺寸、破网事故和方形网头等五个方面对我国机轮围网网具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分析,并结合船舶状况及生产实际情况给出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16.
使用一件工具达到一个目的,经过多次的重复而操作趋于熟练。古语说:“熟能生巧”,当操作达到得心应手的阶段就可能朝几个方面发展突破以提高效益。即改进工具本身,与其它工具联合使用,扩大使用范围或目的等等。用现代术语来说,工具本身谓之硬件。操作应用最大限度地发挥硬件的效益则称为软技术。围网捕捞经历了起水灯诱、瞄准的逐步发展,迄今成为侦鱼、灯诱、围网及其操作作等各单项技术的综合应用,网船灯船运输船协同业的复杂生产方式。按作业船组传统的角度横观围网捕捞技术包括侦鱼、灯诱、网具渔法诸内容。而纵析的结果实际是工具设  相似文献   

17.
基于海上实测的金枪鱼围网下纲沉降及提升性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围网网具生产作业性能,对于研究人员设计金枪鱼围网及渔业从业人员改进捕捞操作具有重要的参考作用。本研究根据大型金枪鱼围网渔船在中西太平洋作业时所搜集的网具数据,系统分析了网具在沉降及提升阶段,网具下纲各个部位的沉降深度、沉降速度及提升深度和提升速度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1)网具自然沉降深度从取鱼部到后网头呈依次递增趋势,最大沉降深度则呈现中部高,两端低的趋势,绞纲对于网具沉降具有显著影响;(2)网具自然沉降速度从取鱼部到后网头呈现递减趋势,下纲各个部位平均沉降速度则较为一致,维持在0.16 m·s-1左右;(3)在提升过程中,网具两端最先被提升,中部最后被提升,且网具在水下60~80 m完成包围;(4)网具下纲各个部位提升速度先缓慢上升,后快速增加,包围完成后快速下降。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厦门市大力发展机帆船灯光围网作业,灯围捕捞产量占全市海洋渔业产量的48%左右。平均单产近万担。一艘150~185马力的灯围船渔捞利润平均5万元以上,最高的达11万元;船上渔民劳均收入2,000多元,最高的5,o()0元。我们的主要经验,是在落实联产计酬生产责任制的同时,特别注意抓好网具改革和渔捞装备,提高渔捞技术。  相似文献   

19.
十几年来,我们先后试制了9张索罟围网,对网具结构、装配及其渔法进行了初步研究。实践证明:索罟围网是水库中上层鱼类捕捞的有效网具之一,它具有结构简单、作业范围广、操作简便、精巧灵活、适于追捕鱼群、起捕率高等优点。现就有关资料分几个问题讨论如下:  相似文献   

20.
针对辽宁沿海文蛤滩涂围网养殖技术方法及技术参数提出要求和建议,明确阐述了辽宁文蛤滩涂围网养殖技术要点;提出了选择养殖场地的条件、网具的设置方法和材料的选择以及场地的翻耕消毒和敌害生物的杀灭处理、苗种投放的规格及密度确定、网具的维护管理和收获的方法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