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研究麦麸膳食纤维的最佳提取条件,并探讨其添加量对面条面团黏弹性的影响。[方法]采用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研究α-淀粉酶浓度、NaOH浓度、碱解时间、碱解温度对麦麸膳食纤维持水性和溶胀性的影响;并考察麦麸膳食纤维添加量对面条吸水率、抗拉断应力和蠕变性的影响。[结果]添加0.4%的α-淀粉酶,于75℃酶解60 min,在提取条件为NaOH浓度5%、碱解时间60 min、碱解温度65℃时,所得麦麸膳食纤维具有良好的持水性和溶胀性;面粉中添加3%~5%的麦麸膳食纤维对面条吸水率、抗拉断应力、蠕变与蠕变恢复影响小,可制得富含麦麸膳食纤维的功能性面条。[结论]该研究为麦麸的综合利用与功能性产品的研究开发提供了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2.
麦麸可溶性膳食纤维提取及在乳品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获得口感良好富含高活性膳食纤维的乳制品,采用化学法对膳食纤维进行处理,获得可溶性麦麸膳食纤维,并将其应用于酸奶和鲜奶制品中。结果发现:添加6%麦麸可溶性膳食纤维、0.3%低聚木糖及6%白砂糖时,麦麸可溶性膳食纤维保健型酸奶的品质最佳;添加5%麦麸可溶性膳食纤维、0.1%低聚木糖及5%白砂糖时,麦麸可溶性膳食纤维保健型鲜奶品质最佳。  相似文献   

3.
麦麸膳食纤维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了不同添加量的麦麸膳食纤维对面团流变学性质及面包焙烤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麦麸膳食纤维对面团流变学性质存在正反两方面的作用,超过30g/kg的添加量使面包品质变差,但可通过添加复合品质改良剂来弥补;另外,添加持水性很强的麦麸膳食纤维并不能明显延缓面包的老化进程。  相似文献   

4.
通过L9(34)正交试验对麦麸膳食纤维荞麦面条的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麦麸膳食纤维荞麦面条的工艺条件为:小麦粉∶荞麦粉为7∶3,5%麦麸膳食纤维,0.4%海藻酸钠,麦麸膳食纤维荞麦面条具有良好品质.  相似文献   

5.
以麦麸为原料,采用酶法制备膳食纤维,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采用正交试验对酶法制备麦麸膳食纤维中复合酶去除淀粉工艺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复合酶去除麦麸中淀粉最优工艺为复合酶比例2∶5,复合酶添加量0.8%,酶解pH 5.5,酶解温度50℃,酶解时间90 min,此工艺下所制备的麦麸膳食纤维淀粉残留率仅为0.57%,而麦麸膳食纤维的纯度可达86.38%,从正交试验各因素对麦麸膳食纤维中淀粉残留率的影响大小来看,复合酶添加量的影响最大。  相似文献   

6.
将鲜豆渣制取的膳食纤维粉、海藻酸钠、食盐及饮用水按一定比例,添加至面粉中制成面条,通过Plackett-Burman、最陡爬坡及Box-Behnken试验,测定面条的熟断条率、烹煮损失、吸水率、硬度、弹性及咀嚼性,优化豆渣膳食纤维面条最佳制作工艺。结果表明,Plackett-Burman试验与Box-Behnken试验模型可靠,最优制作配方为豆渣膳食纤维粉颗粒度150目(约0.1mm)、豆渣膳食纤维粉添加量为160g/kg、海藻酸钠添加量为2.5g/kg、食盐添加量为16g/kg、加水量为590g/kg。根据该配方获得的豆渣膳食纤维面条熟断条率为0.00、烹煮损失2.86、吸水率263.61%、硬度191.20g、弹性0.996、咀嚼性78.91,面条品质特性良好。  相似文献   

7.
以麦麸为原料,采用酶法去除麦麸膳食纤维中的蛋白质,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采用正交试验对其工艺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复合酶去除麦麸中蛋白质最优工艺为碱性蛋白质酶添加量为0.4%,酶解温度为60℃,酶解时间90 min,酶解p H 8.5,此工艺下所制备的麦麸膳食纤维蛋白质残留率仅为3.54%。从正交试验各因素对麦麸膳食纤维中蛋白质残留率的影响大小来看,碱性蛋白酶添加量的影响最大。  相似文献   

8.
利用秀珍菇富硒固体培养优化麦麸膳食纤维营养品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麦麸为营养基质,通过秀珍菇富硒固体培养的生物降解与营养转化代谢,实现对麦麸膳食纤维复合菌粉的硒营养品质优化效果.结果显示,在秀珍菇硒营养代谢安全阈值(单位培养基质的亚硒酸钠添加量=3μg·g-1)水平下,经秀珍菇富硒固体培养的麦麸膳食纤维复合菌粉(富硒组),生物有机硒平均含量可达1.63mg·kg-1,是麦麸原料硒营养含量的56倍之多,硒营养转化平均效率达86%左右.除去硒营养成分含量外,与对照组(CK)比较,富硒组培养产物的膳食纤维与总蛋白、可溶性总糖、可溶性蛋白含量等营养品质没有显著的差异.试验证实,以麦麸为基质的秀珍菇富硒固体培养转化代谢过程,可有效促进食用菌对基质中无机硒的营养转化代谢,显著提高培养产物中生物有机硒成分含量,达到优化麦麸膳食纤维复合菌粉中有机硒含量的营养品质.  相似文献   

9.
麦麸膳食纤维在桃酥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麦麸中提取的膳食纤维添加到桃酥中,以感官评定为指标,通过正交试验对影响麦麸膳食纤维桃酥的主要因素进行分析,并确定其最佳配方,制作出组织状态均匀一致、酥松爽口、口味油润清香、具有独特风味的麦麸膳食纤维桃酥。  相似文献   

10.
主要介绍以麦麸为原料,探讨了麦麸膳食纤维的提取工艺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α-淀粉酶的浓度为0.4%,NaOH的浓度为4%,于60℃浸提100min,麦麸膳食纤维的提取率可达59.54%.  相似文献   

11.
研究了不同比例的麦麸和玉米粉对高水分一年生黑麦草青贮品质的影响,试验中的2种添加剂从0~30%各设有7个添加梯度,利用真空袋发酵30d后,从青贮品质和青贮发酵产物品质两方面来衡量发酵水平。试验结果表明,在发酵品质方面,添加不同量的玉米粉和少量麦麸对高水分一年生黑麦草青贮发酵的pH值有显著的降低作用,麦麸可显著提高乳酸含量达28%,大部分处理均具有良好的发酵品质。在发酵产物方面,麦麸和玉米粉均能显著提高发酵产物的干物质含量,玉米粉能显著提高WSC的含量,并降低酸性洗涤纤维和中性洗涤纤维的含量,增加适口性。总体来讲,添加麸皮或玉米粉是高水分黑麦草成功青贮的有效方法,添加水平越高,对复合青贮料的发酵品质和营养价值改善效果越好。  相似文献   

12.
顶空固相微萃取全麦粉中挥发性成分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全麦粉、麦胚、麸皮、小麦粉中挥发性成分,为开发全麦粉食品奠定基础。【方法】 采用固相微萃取和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SPME-GC/MS),对全麦粉及其组分的挥发性成分进行定性分析。【结果】 结果显示,小麦粉和全麦粉分别有24和29种挥发性成分,生麦胚、熟麦胚、生麸皮、熟麸皮分别有27、37、36和27种挥发性成分。从全麦粉中共检出29种挥发性成分,其中醇类7种(17.15%),烃类9种(9.5%),酮类3种(3.77%),醛类4种(39.16%),酸类1种(0.76%),酯类1种(0.72%)。【结论】 全麦粉中挥发性成分数量高于小麦粉,3-甲基-1-丁醇、2-甲基-1-丁醇、1-戊醇、十二烷为全麦粉区别于小麦粉的挥发性成分,糠醛、3-甲基-丁醛由麸皮熟化得到。  相似文献   

13.
Starch is the major component in the wheat kernel, which is mainly composed of amylose and amylopectin. The wheat without amylose in its endosperm was called "waxy wheat". Waxy wheat can be used to adjust the amylose content and improve the wheat-based food quality by adding to non-waxy wheat flour. In order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 of waxy wheat flour on the quality of fresh and stale bread, waxy wheat flour was added into the flour of Canadian Spring Wheat 2 at 0.0, 5.0, 10.0, 15.0, 20.0, 25.0, 30.0, and 35.0% to make breads. The physicochemical properties were adjusted to suitability by adding Yangmai 158 flour, and breads were evaluated for sensory quality, crumb firmness, loaf volume and weight loss over a period of 0, 2, 4, and 6 days. The result showed that the best total score of fresh bread was 82.9 by adding waxy flour at 7.0%, though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was found among blends with 0.0-15.0% of waxy flour. Breads with the addition of 22.0% waxy flour had lower firmness, and decreasing loss of weight. Waxy wheat flour blend at 15.0% was optimal in retarding staling without significant decreasing fresh bread quality in comparison to the control.  相似文献   

14.
姚娣  刘方  陈轩  沈汪洋 《安徽农业科学》2014,(16):5239-5242
[目的]开发出含有多种营养成分的特色营养挂面.[方法]探讨银杏叶粉、小麦胚芽粉和紫薯粉的预处理,并以优质小麦粉为主料,添加以上3种辅料,通过优化配方工艺参数,采用多次碾压技术和三段式中温快速干燥技术,制备特色营养挂面.[结果]特色营养挂面的最佳配方为银杏叶粉用量1.5%,小麦胚芽粉用量5%,紫薯粉用量10%,轧片道数为6道,预干燥温度30℃,主干燥温度40℃,完成干燥温度20℃,干燥总时间4h,挂面品质较好.[结论]该研究可为特色营养挂面的工业化生产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5.
杂粮面条具有很好的特色风味及营养保健功能,为拓宽糯小麦的应用范围,提高面条营养价值,利用两种杂粮粉(紫薯粉和苦荞粉)、两种筋力类型糯小麦粉与特一粉配粉,分析杂粮粉和糯小麦粉对面粉的理化特性及面条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糯小麦杂粮配粉及面条制作中,添加紫薯粉比添加苦荞粉总淀粉含量、稳定时间低,直链淀粉含量、吸水率和面条评分高;糯小麦比例提高,总淀粉含量升高,直链淀粉含量、面粉峰值粘度和回升值下降,面条评分增加;强筋糯小麦配粉更有利于杂粮面条品质改良,以30%扬糯麦2号和15%紫薯粉配粉,面条综合评分最高。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6种常用食品改良剂对马铃薯米粉品质的影响,为马铃薯米粉的加工应用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分别将0、0.02%、0.04%、0.06%和0.08%的焦磷酸钠、磷酸氢二钠、瓜尔豆胶和魔芋胶,以及0、2%、4%、6%和8%的绿豆淀粉和谷朊粉添加到马铃薯全粉含量为30%的米粉中,通过单因素试验,测定马铃薯米粉质构、蒸煮损失率和色差的变化.[结果]焦磷酸钠和磷酸氢二钠添加量分别为0.02%和0.08%时可显著提高马铃薯米粉硬度(P<0.05,下同),添加量分别为0.04%和0.06%时马铃薯米粉具有较高的拉伸特性,焦磷酸钠添加量为0.02%的马铃薯米粉蒸煮损失率低于10%;瓜尔豆胶和魔芋胶添加量为0.02%时可有效提高马铃薯米粉的硬度和拉伸性能、降低蒸煮损失率;绿豆淀粉添加量为2%时,马铃薯米粉的质构得到改善,蒸煮损失率低于4%,其添加量为4%时,马铃薯米粉的拉伸性能显著升高;谷朊粉添加量为2%时,马铃薯米粉的质构、拉伸特性及蒸煮性质均有显著改善.但6种食品改良剂在试验添加量范围内均对马铃薯米粉色泽无明显改善效果.[结论]在添加30%马铃薯全粉的条件下分别添加0.04%焦磷酸钠、0.06%磷酸氢二钠、0.02%瓜尔豆胶、0.02%魔芋胶、4%绿豆淀粉和2%谷朊粉,能够显著改善马铃薯米粉的质构和蒸煮特性,实际生产中可依此比例进行调配.  相似文献   

17.
王苏闽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15):8194-8196
[目的]以市售小麦粉作为试验材料,通过添加不同比例的大豆豆渣膳食纤维进行面团流变学特性研究。[方法]对添加不同比例豆渣膳食纤维的小麦粉进行粉质试验和拉伸试验,进而分析膳食纤维对面团流变学特性的影响。[结果]豆渣膳食纤维的添加对面团的粉质特性起到一定的改良作用,对面团的拉伸特性却有一定的恶化作用。当添加2%的豆渣膳食纤维时,对面团流变学特性的综合效果能起到改良的作用。[结论]添加适宜比例的豆渣膳食纤维,能改善面团流变学特性。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青稞全粉添加对小麦面条品质的影响,筛选出制作面条的最佳配比,为制作口感好且更具营养的面条提供依据。[方法]以强筋小麦品种济麦20和普通小麦品种济麦22为基础,将青稞全粉和小麦粉进行配粉,添加10%、15%、20%的青稞喜马拉22号的全粉形成配粉用于制作面条,研究了不同配比的混合粉制作的面条品质。[结果]青稞喜马拉22号全粉的添加降低了面条的外观品质和口感品质,与济麦20和济麦22面条相比,配粉面条的色泽、表观状况、适口性、黏弹性和光滑性等评分均降低,食味的变化较小;随喜马拉22号全粉添加比例的增加,配粉面条的总分依次降低;喜马拉22号全粉与济麦20配粉的面条品质好于济麦22配粉。[结论]10%青稞全粉与济麦20配粉的面条品质最好,青稞全粉的最适添加比例应不高于1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