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新造毛竹林竹鞭生长相关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移栽母竹在集约抚育管理前提下,不同造林年限之间,毛竹竹鞭的断梢率,竹鞭直径,鞭段长,竹鞭节长等均具有显著差异,各年度间鞭段存在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2.
新造毛竹林春笋生长规律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通过对 1995年新造毛竹林 4年春笋生长的定期观测 ,结果表明 :新造竹林春笋出土集中在 4月 8日前 ,较成林竹发笋有推迟的现象 ,笋群增长动态符合逻辑斯蒂拟合方程 :造林前 4年发笋数和成竹数都不断增加 ,春笋的高生长符合逻辑斯蒂曲线 ,拟合结果良好 ;“公、母竹”对发笋长竹没有影响  相似文献   

3.
研究挖掘鞭笋8 a后的毛竹Phyllostachys pubescens笋材两用林基地中竹鞭的鞭径、节间长、岔鞭数量和跳鞭等情况,旨在为鞭笋生产提供科学依据。结果显示:①岔鞭鞭径比主鞭鞭径减少0.10 cm。②挖鞭笋比不挖鞭笋试验之间的竹鞭整体鞭径平均增加0.30 cm。③不同母竹年龄(1,2,3度)的主鞭鞭径大小,挖掘鞭笋的比不挖鞭笋的增加了0.30~0.70 cm。④挖鞭笋比不挖鞭笋之间的平均竹鞭节间长度增加0.31 cm。⑤岔鞭的条数平均增加2条。t=6.006>t0.01=3.355,存在极显著差异。⑥挖鞭笋后的样地中没有找到跳鞭。表4参11  相似文献   

4.
台湾桂竹竹鞭生长规律的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台湾桂竹竹鞭垂直分布绝大部分在0~30cm土层中,竹鞭生物量与鞭段数、鞭长、鞭径呈正相关,并有慢、快、慢的生长规律.壮芽比例是1龄竹鞭的较少,随鞭龄加大而增多,之后又逐渐减少.冬笋多发生在2~6龄竹鞭上,鞭梢在冬季呈休眠状态,到第二年笋长竹后继续生长.如果鞭梢死亡,其附近1~2个壮芽萌发形成新岔鞭.  相似文献   

5.
雷竹引种后地下鞭生长规律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雷竹引各后地下鞭生长发育实地调查结果表明:雷竹地下鞭生长发育和分布存在空间规律性变化。鞭龄及土层深度对鞭长的影响显著。鞭龄对壮芽数及出笋芽数影响达极显著水平。竹鞭节位第6-20节段上出笋最多,竹鞭节位对出笋芽数的影响达显著性水平。竹鞭生长方向以顺坡向下的最多。跳鞭露出地面的部分,竹鞭直径细小且节密,无发笋现象,应及时覆土。母竹地径与竹鞭直径,及竹眉高直径与竹笋地径之间存在相关关系。应适当地挖掘鞭梢以促进岔鞭数目,同进竹鞭长度以1-2m为宜。松土、除草、施肥和适宜厚度的覆盖有利于鞭的生长和单位面积笋的产量。  相似文献   

6.
自然保护区内毛竹竹鞭的动态生长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燕华  白尚斌  周国模  王懿祥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18):9834-9835,9837
对天目山自然保护区内的毛竹竹鞭进行了为期1年的动态生长跟踪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毛竹竹鞭的年生长量进程表现出"慢-快-慢"的节律,鞭梢直径的生长进程与之基本一致;7~9月为竹鞭速生期,也是其最佳生长时期。水平方向上,竹鞭的延伸方向以"向前"为主,极少发生转弯现象;垂直方向上,竹鞭的延伸方向以"向下"为主,"平行"生长也较多发生。毛竹属典型的浅根竹种,竹鞭分布范围为0~50 cm土层,主要分布在0~20 cm土层。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 3个种源带 10个毛竹种源 3年竹鞭生长分析 ,结果表明 :各种源单鞭长生长以南带和中带种源优于北带种源 ;总鞭长、各年度累积长、岔鞭数、鞭径、1m鞭节数等指标在各种源中存在一定的波动 ,但总体上中带种源竹鞭质量优于北带种源 ,而南带种源竹鞭最差 ,较不利于新造竹林地下郁闭  相似文献   

8.
为明确毛竹林施用精制有机肥的生长效应,设置精制有机肥、复合肥、尿素及不施肥对比试验。结果表明,采用合理的养分配比对提高毛竹林施肥效应尤为重要,其中选择适宜的肥料是提高肥效的关键,精制有机肥具有较好的生长效应,可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毛竹林外侧的扩鞭试验研究表明,竹鞭的平均直径随抚育措施力度和加大而有加大的趋势,竹鞭长度以深翻垦复和锄草松土的单鞭较短,但鞭段数增加,新鞭总长以竹蔸施肥的最长(7.75m,比锄草松土、深翻垦复两措施均长1.4m),组合措施的新鞭总长均比单一措施的长,竹蔸施肥有利于竹鞭范围的扩展。随着坡位的降低(即立地的变好),有鞭段增长、鞭段数减少、竹鞭增粗、扩鞭范围增大的趋势。  相似文献   

10.
不同劈草时间毛竹林的生长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林分结构是林分各项功能正常发挥的保证,探索经营时间梯度上的竹林结构特征,可以为制定合理的结构调整技术提供理论支持.本文对不同劈草时间毛竹林的生长特征及其影响因子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表明,胸径、树高和新生竹株数与经营时间显著或极显著相关.随着经营时间的延长,毛竹林胸径、树高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新生竹株数呈下降趋势.经营...  相似文献   

11.
黄甜竹笋用林出笋成竹生长规律研究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黄甜竹笋期为3月下旬至5月上旬.出笋数随时间变化呈“少-多-少”趋势,幼竹高生长遵循逻辑斯蒂曲线.退笋的主要原因是母竹营养的供应不足.前期笋成竹率高,但成竹质量较差,盛期笋成竹率次之,而成竹质量好,末期笋退笋率高,成竹质量也差,不宜留养,新竹的留养应以盛期笋为好.  相似文献   

12.
 毛竹Phyllostachys edulis竹材经拉丝可加工成竹席、竹筷和竹帘,是毛竹竹材加工利用中的重要产品。调查了179株不同胸径分布的毛竹,截取拉丝段竹杆按照4种不同的规格进行粗刨开片和拉丝,将毛竹拉丝段加工成竹席丝,竹筷条和竹帘丝。分析了不同规格竹片的刨片对竹拉丝碳转移的影响,不同胸径的竹拉丝对碳转移率的影响,并建立不同胸径单株毛竹与拉丝材产品的碳储量模型。结果表明:①4种不同规格竹片的竹青和竹黄粗刨碳转移率差异显著(P<0.05),竹筷条比竹席丝和竹帘丝碳转移要高;由于拉丝段的竹材随着壁厚的减小变窄的趋势,导致不同规格随着小头壁厚的减小,碳转移率呈逐渐下降。不同规格竹片的拉丝材平均综合碳转移率为34.11%。②不同胸径毛竹拉丝材生产的综合碳转移率为24.20%~41.83%,平均为32.51%。③不同胸径毛竹拉丝材生产的整株综合碳转移率为9.97%~29.30%,平均为18.09%;④建立不同胸径单株毛竹与拉丝材产品碳储量模型为y=0.006 5x2.236 2,R2=0.631 8。图5表3参12  相似文献   

13.
  目的  研究外源喷施油菜素内酯对毛竹Phyllostachys edulis生理特性的影响,为未来毛竹种植栽培及管理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参考。  方法  以毛竹实生苗为试材,通过水培试验,设置6种不同质量浓度油菜素内酯溶液处理[0(对照)、0.050 0、0.010 0、0.005 0、0.001 0、0.000 5 mg·L?1],比较处理间毛竹实生苗生长性状、光合色素、光合特性以及抗氧化系统等的差异。  结果  从整体上看,与对照相比,不同质量浓度的油菜素内酯在不同程度上对毛竹实生苗生长发育,对光合色素质量分数及光合能力起到提升作用。相较于对照,当油菜素内酯质量浓度为0.005 0 和0.001 0 mg·L?1时,毛竹实生苗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分别提高6.7%和6.1%,过氧化物酶活性分别提高14.6%和13.7%,过氧化氢酶活性分别提高8.2%和14.6%,可溶性蛋白质质量分数分别增加31.5%和31.2%,淀粉质量分数分别增加17.3%和16.9%;而质量浓度为0.050 0、0.010 0及0.000 5 mg·L?1的油菜素内酯处理与0.005 0和0.001 0 mg·L?1质量浓度处理相比,对毛竹实生苗抗氧化性能与渗透调节能力的提升效果并不明显。  结论  油菜素内酯能提高毛竹实生苗光合能力,增强抗逆境能力,从而促进其营养生长,且当质量浓度在0.005 0~0.001 0 mg·L?1时效果最好。表5参42  相似文献   

14.
为摸清不同类型毛竹林竹笋-幼竹高生长差异,选择立地条件和经营水平一致的毛竹纯林、竹杉混交林和竹阔混交林,调查分析竹笋-幼竹高生长特征及其变化规律,拟合竹笋-幼竹高生长节律方程。结果表明:不同类型毛竹林对竹笋-幼竹高生长产生不同影响,尤以毛竹纯林经营对其影响明显,竹笋-幼竹高生长时间缩短,立竹相对高度增高;不同类型毛竹林竹笋-幼竹高度、日生长量随时间变化均呈“慢—快—慢”的变化节律,但竹笋-幼竹高度、日生长量毛竹纯林在高生长上升期、盛期的前期明显较竹杉、竹阔混交林大,在高生长盛期的中后期提前急剧下降,竹笋-幼竹高度毛竹纯林在高生长盛期时较竹杉、竹阔混交林大,而后2种类型毛竹林竹笋-幼竹高度、日生长量均接近;不同类型毛竹林竹笋-幼竹高生长节律均可用逻辑斯缔方程拟合。  相似文献   

15.
IDD基因家族编码一种混合型的转录因子,多数参与植物的生长发育.真核基因的表达受多种因素的调控,其中启动子在转录水平上的调节作用至关重要.本研究截取毛竹IDD家族8个基因(Ph IDD1-2,Ph IDD4-8和Ph ID1)起始密码子前2 000 bp序列,顺式作用元件分析显示,这些基因启动子中均存在TATA框和CAAT框,除此之外,上游调控区域还存在光响应元件、激素响应元件、逆境胁迫元件以及其他响应元件,其中有些元件是某个基因所特有的,表现出该基因家族各基因独特的表达模式,也表明该家族基因的功能分化,参与植物发育的各个阶段.  相似文献   

16.
牟少华  郭起荣  王真  冯云 《安徽农业科学》2012,(36):17450-17452
[目的]为了研究厚竹叶片叶绿素荧光的异质性.[方法]运用调制荧光成像系统Mini-IMAGING-PAM的叶绿素荧光和成像技术,测量厚竹叶片叶绿素荧光,计算各荧光参数.[结果] PSⅡ最大量子产量(Fυ/Fm)和叶片吸光系数(Abs)均质性较高,实际量子产量(Y)、非光化学淬灭(NPQ/4)、光化学淬灭(qP)和相对电子传递速率(PS/50)的异质性都很强.Y、qP和PS/50的变化趋势基本相同,横向呈现两边高、中间低的趋势,即靠近叶片边缘数值高,靠近叶脉部分数值低.叶片纵向(从上到下)的Y、qP和PS/50变异系数逐渐减小,说明从叶子尖端到叶子基部异质性逐渐降低.PS/50和NPQ/4呈相反变化趋势.[结论]厚竹叶片各荧光参数有不同的异质性.  相似文献   

17.
不同土壤管理措施的毛竹扩鞭效果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毛竹扩鞭试验表明,采用土壤管理措施(锄草松土、深翻垦复、竹蔸施肥及其组合),可起到促进扩鞭成林的作用;锄草松土与深翻垦复(尤其是深翻垦复)使单鞭变短,鞭段数增加,萌动竹笋多,新竹株数多,退笋率高;竹蔸施肥能促进竹鞭的长度生长,有利于新鞭、新竹的扩展,降低退笋率,它们的组合措施则效果更佳。生长上可根据实际要求选择扩鞭促控措施,以生态培育的方法实现木森林最高的综合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