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究NaOH对类芬顿预处理(heterogeneous Fenton pretreatment, HFP)的玉米秸秆酶解效果影响及高效酶解的机制。【方法】在HFP体系(0.16 g·L-1 FeOCl, 0.8 mol·L-1 H2O2,6 h)对玉米秸秆预处理的前期进行NaOH前处理,以酶解后还原糖产率为指标,考察NaOH浓度和反应温度对NaOH-HFP体系的影响。对比未处理玉米秸秆和3种不同预处理体系(HFP体系、NaOH预处理体系和NaOH-HFP体系)处理后玉米秸秆的理化表征(成分分析和结构表征)。【结果】当NaOH浓度0.1 mol·L-1,反应温度75℃时,经NaOH-HFP体系预处理玉米秸秆酶解后还原糖产率为92.5%,分别比NaOH预处理体系及HFP体系提高了31.0%和181.2%。成分分析结果表明,NaOH-HFP体系能够去除部分半维素和木质素。扫描电子显微镜、X-射线衍射、固态核磁和比表面积和孔隙率分析表征结果表明,预处理没有造成底物表面化学结构显...  相似文献   

2.
玉米秸秆直接经过预处理A(对照),玉米秸秆用复合菌剂绿秸灵预处理B,玉米秸秆用纤维素酶A和纤维素酶B混合预处理C,玉米秸秆和牛粪尿混合预处理D,4种不同预处理方式的玉米秸秆产沼气对比试验。结果表明:用复合菌剂处理过的玉米秸秆试验B,用纤维素酶处理过的玉米秸秆试验C和玉米秸秆与牛粪尿混合试验D,平均产气量均高于直接经过预处理的玉米秸秆对照试验A,分别提高了33.47﹪,35.76﹪,36.65﹪;处理D的秸秆产沼气比处理B和处理C的秸秆产沼气早2天,比处理A(对照)的纯秸秆产沼气早5天。  相似文献   

3.
为了降低玉米秸秆在热压成型工艺的热能输入及成型过程中的压缩能耗,首先检测了太阳聚光板焦点温度的波动范围,然后分析了在类似波动温度下秸秆的分解行为,最后采用模拟利用太阳能替代传统玉米秸秆热压成型工艺的热源,以之预处理软化秸秆,对比压缩成型的能耗变化。结果表明,太阳能聚光板聚光焦点温度速率的波动基本维持在±15℃/min左右,且该工艺仅适宜于晴天或多云天气条件下进行。模拟利用太阳能热解秸秆的热重曲线整体与恒定升温速率下的趋势相同,起始热解温度也维持在260~280℃,且秸秆热解的动力学参数也符合传统生物质热解动力学的一般分析情况。为了避免秸秆受热分解,利用太阳能预处理秸秆温度范围为0~250℃。经模拟太阳能预处理后的玉米秸秆压缩比能耗为24.015 J/g,与未预处理的秸秆样品相比必能耗降低1.194 J/g。  相似文献   

4.
优化玉米秸秆预处理条件,测定其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木质素的含量,使其在生产过程中减少环境污染,降低生产成本和提高产率。将玉米秸秆切段除尘称量,先用亚硫酸氢钠浸泡,之后通过汽爆或蒸煮,再用氨水浸泡,然后烘干粉碎用蒸汽压力锅灭菌,最后进行液相色谱分析。结果表明,利用多种预处理方法相结合,使得纤维素、半纤维素、木质素分离开,切断其氢键破坏晶体结构,降低聚合度,有效去除木质素,提高纤维素、半纤维素的转化利用率。以亚硫酸氢钠浸泡24小时、3.0兆帕未挤干汽爆、氨水浸泡2小时的表现较好。  相似文献   

5.
采用单因素试验方法,用芬顿试剂对粉煤灰基混凝剂吸附后的甲氰菊酯农药废水做进一步处理,以探讨新的甲氰菊酯农药废水处理技术,并确定芬顿试剂处理的最佳条件.结果表明,在甲氰菊酯农药废水pH为4、30%(质量分数)H2O2用量为15 mL/L、FeSO4·7H2O用量为2.0g/L、温度为50℃、反应时间为60 min时,芬顿试剂处理效果最佳,此条件下CODCr去除率达95.78%.  相似文献   

6.
厌氧发酵生产沼气、酶解糖化生产乙醇等生物转化技术是利用农作物秸秆的有效方法.但由于玉米秸秆本身具备的紧凑木质纤维素结构使其对酶水解具有较强的抗性,导致其生物转化和可利用价值降低.因此为了提高玉米秸秆的生物利用价值,必须要对玉米秸秆进行预处理,破坏其原有结构.在各种预处理方法中,碱性试剂预处理方法因其工艺相对简单,已成为...  相似文献   

7.
超声波预处理玉米秸秆的条件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加速纤维素酶对玉米秸秆的分解效率,采用超声波预处理玉米秸秆。研究超声波处理时间、功率、温度等因素对处理效果的影响,通过Box-Behnken中心组合试验设计优化超声波预处理玉米秸秆的条件。结果表明,超声波预处理玉米秸秆的最优条件为:料液体积比为1∶30,超声时间10min,温度45℃,功率140W。用纤维素酶酶解在优化条件下超声处理的玉米秸秆,酶解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8.
通过测定玉米秸秆还田对麦田土壤养分、群体结构、小麦产量的影响,分析秸秆还田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为玉米秸秆还田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
玉米秸秆预处理技术及资源化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缓解当前能源危机,寻求农业秸秆的有效利用途径,本文介绍了我国玉米秸秆的处理现状及存在问题。利用农业秸秆产生还原糖、生产乙醇、生成腐殖酸、制氢等方面对玉米秸秆资源化应用进行了综述,并分析了资源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就其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0.
对芬顿试剂和粉煤灰沸石协同处理含氟酰胺废水的处理效果进行了研究,考察了过氧化氢与七水硫酸亚铁及粉煤灰沸石投加量、pH值、吸附时间等对处理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过氧化氢浓度为2mL/L,七水硫酸亚铁浓度为2g/L,粉煤灰沸石的浓度为50g/L,pH值为5,粉煤灰沸石吸附时间为40min,吸附温度为30℃,此时CODCr去除率为91.94%,色度去除率为90.00%,SS去除率为85.77%。  相似文献   

11.
玉米秸秆还田试验总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才惠文 《北京农业》2011,(33):143-144
根据黑龙江省肇东市实际情况,大力发展秸秆还田,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改善土壤的理化性质、结构,是培肥地力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2.
玉米秸秆还田试验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土壤有机质是形成土壤肥力的核心物质,是植物有机营养物质在土壤中的主要存在形式。土壤有机质含量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土壤的性质,左右着土壤肥力水平。多年来,土壤有机质含量的急剧下降,造成土壤理化性状不断恶化,土壤容重增加,孔隙度减少,通透性变差,持水量降低,保肥、供肥能力和对有害物质缓冲作用减弱,土壤水、肥、气、热的调解功能变差,土壤综合肥力下降。为此,进行玉米秸秆还田试验,摸清提升土壤有机质的最佳技术途径,为建设高产稳产农田,保证国家粮食安定,实现农民增收节支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13.
才惠文 《北京农业》2011,(11):54-55
根据黑龙江省肇东市实际情况,大力发展秸秆还田,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改善土壤的理化性质、结构。是培肥地力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4.
以玉米秸秆为原料研究化学预浸与机械磨浆相结合生产包装材料试验结果表明,玉米秸秆的最佳预处理条件为:浸渍液浓度1.5%,蒸养温度100℃,保温45min,其纸浆得率为67.8%;制浆过程中产生的废液全部循环回用,实现了洁净生产。  相似文献   

15.
采用HCl、NaOH、热水、羧甲基纤维素钠(CMC)及果胶对玉米秸秆进行预处理,并通过热压法制备轻质玉米秸秆人造板,研究单一预处理和复合预处理对玉米秸秆表面润湿性、表面微观形貌、热稳定性以及板材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各个单一预处理条件均能降低玉米秸秆纤维与水的接触角,预处理后玉米秸秆束外皮表层形貌由平滑变为粗糙,表层破裂脱落,表面硅元素质量分数明显下降,NaOH处理对玉米秸秆表面润湿性改善最佳。热稳定性分析表明:在热压温度150 ℃下,预处理玉米秸秆纤维结构稳定,无明显热分解趋势。各个预处理条件均能改善玉米秸秆人造板的力学强度,复合预处理条件不能在单一预处理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板材的力学性能。HCl、NaOH及水热预处理会减弱玉米秸秆纤维结构强度,使得秸秆纤维结构强度对人造板力学性能的影响大于界面胶合强度。水热处理后秸秆人造板力学性能改善最明显,IB值提高了700.0%,MOR值提高了112.5%,MOE值提高了87.5%。   相似文献   

16.
为解决玉米秸秆在发酵中难降解的问题,以玉米秸秆为试验原料,通过物理-化学、物理-生物和物理-化学-生物3种方法对秸秆进行预处理,考察秸秆中纤维素、半纤维素、木质素含量,探讨各种预处理方法对玉米秸秆的降解效果。结果表明:添加10%NaOH溶液后加入绿秸灵的处理方式秸秆半纤维素的降解效果较好,降解率为32.98%;添加混合菌的处理方式秸秆纤维素的降解效果较好,降解率为51.46%;添加8%NaOH溶液后加入绿秸灵和添加10%NaOH溶液后加入绿色木霉的处理方式秸秆木质素的降解效果较好,降解率为39.28%。3种预处理方法对玉米秸秆中半纤维素、纤维素有显著影响,对木质素的降解影响不显著。3种预处理方法对玉米秸秆中不同组分降解率的影响大小顺序为:纤维素、半纤维素、木质素。  相似文献   

17.
[目的]比较使用不同预处理方法对媒介纤维素水解率的影响.[方法]用稀酸法、稀碱法、亚钠法对玉米秸秆进行预处理,再用纤维素酶对玉米秸秆中纤维素进行水解.[结果]在50℃、pH为4.8、固液比为1:30、酶浓度为2.7g/L、反应时间为24h的条件下,可获得较理想的酶解率.经亚钠预处理后的玉米秸秆,纤维素含量上升最多,酶解率最高,亚钠预处理后的酶解率达到39.07;,是未经处理的秸秆酶解率(9.8;)的4倍.[结论]预处理破坏了玉米秸秆的纤维素结构.采用亚钠法-酶法结合工艺处理玉米秸秆进行纤维素酶解可显著提高酶解率.  相似文献   

18.
揉碎玉米秸秆的可压缩性对压缩设备的设计、优化以及压缩工艺的选择等均有重要影响。本文通过对揉碎后玉米秸秆可压缩性的试验研究,发现了在含水率、压缩速度一定的条件下,不同喂入量(初始密度)时揉碎玉米秸秆的可压缩特性,获得了体积模量与压缩量(压缩密度)关系曲线,并进行了对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对揉碎玉米秸秆进行压块处理时,其可压缩性随压缩量(压缩密度)成指数曲线变化规律,曲线中存在明显的拐点;揉碎玉米秸秆在含水率为20%、模孔形状为32mm×32mm×135mm(长×宽×高)、压缩速度为200mm/min时,其最佳压缩密度在240kg/m3左右。  相似文献   

19.
玉米秸秆还田免耕栽培试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进一步完善玉米免耕栽培技术,集成适合马山县实际的多样化玉米免耕栽培技术模式,从2004年下半年至2007年上半年,连续3年6造进行玉米秸秆还田免耕栽培试验,结果表明,玉米秸秆还田免耕栽培具有改善土壤理化性状、培肥地力、减少水土流失、降低劳动强度和生产成本、提高玉米产量等作用;秸秆还田免耕栽培玉米平均产量达6965kg/hm2,比常耕栽培增产229kg/hm2,增产7.2%,平均节本增收1223元/hm2.  相似文献   

20.
正研究秸秆还田技术,探索玉米秸秆综合利用,重点研究秸秆覆盖耕作播种技术、秸秆深埋耕作播种技术、深松重耙耕作播种技术等不同耕作方式,对作物秸秆进行有效利用和处理,解决秸秆焚烧造成环境污染问题,改善区域环境条件,发展现代化农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