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试验旨在研究屠宰前不同二氧化碳(CO_2)浓度的混合气体致晕(控制气体击晕)对肉鹅肝脏颜色、脂质氧化及抗氧化能力的影响。试验选取56只85日龄的扬州鹅公鹅,随机分成7个组(1个对照组,6个试验组),每组8个重复,每个重复1只。对照组不致晕直接屠宰,试验组屠宰前由不同CO_2浓度的混合气体致晕。6个试验组致晕混合气体组成如下:G40组,40%CO_2+21%氧气(O_2)+39%氮气(N_2); G50组,50%CO_2+21%O_2+29%N_2; G60组,60%CO_2+21%O_2+19%N_2; G70组,70%CO_2+21%O_2+9%N_2; G79组,79%CO_2+21%O_2。上述5组致晕时间均为7 min。G40+G79组,40%CO_2+30%O_2+30%N_2致晕2 min,然后79%CO_2+21%O_2致晕5 min。结果显示:G79组肉鹅的放血率最低,与对照、G40、G50、G70和G40+G79组均存在显著差异(P<0.05)。G40组肝脏在屠宰后1和4 d的亮度值及在屠宰后1 d的黄度值均显著高于G79和G40+G79组(P<0.05)。屠宰后1 d,G40组肝脏中丙二醛(MDA)含量显著低于G70和G79组(P<0.05);屠宰后4和7 d,G79组肝脏中MDA含量显著低于G40组(P<0.05)。屠宰后0 d,G79组肝脏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最低,G40组最高,但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屠宰后1、4和7 d,G40组肝脏中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均显著低于G79组(P<0.05)。屠宰后4 d,G40组肝脏中总超氧化物歧化酶(T-SOD)活性显著高于G79组(P<0.05)。综上所述,肉鹅屠宰前采用40%CO_2混合气体(40%CO_2+21%O_2+39%N_2)致晕可以改善肝脏颜色,且在短期(0~1 d)内肝脏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最高,脂质氧化程度较低,而高浓度(79%) CO_2混合气体(79%CO_2+21%O_2)致晕可以缓解中长期(4~7 d)储存时肝脏的脂质氧化。  相似文献   

2.
研究旨在探讨雉鸡与AA~+肉鸡生长性能、屠宰性能、免疫性能、肠道菌群及肉品质之间的差异。试验选用成年雄性环颈雉与AA~+肉鸡各50只,分为2个处理组(每个处理组设置5个重复,每个重复10只鸡)。试验分为预饲期(7 d)与正式饲养期(14 d)2个阶段共21 d。结果表明:雉鸡的日增重极显著地低于AA~+肉鸡(P0.01),雉鸡的采食量极显著地低于AA~+肉鸡(P0.01),雉鸡的料肉比极显著地高于AA~+肉鸡(P0.01);雉鸡的全净膛率显著地高于AA~+肉鸡(P0.01),雉鸡的屠宰率、胸肌率与腿肌率均高于AA~+肉鸡,但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雉鸡腹脂率极显著地低于AA~+肉鸡(P0.01);雉鸡的脾脏指数极显著地低于AA~+肉鸡(P0.01),雉鸡血清中的球蛋白数量显著地低于AA~+肉鸡(P0.05);雉鸡肠道内的大肠杆菌数量与乳酸菌数量均显著地高于AA~+肉鸡(P0.05),雉鸡肠道内双歧杆菌的数量显著地低于AA~+肉鸡(P0.05)。雉鸡肌肉剪切力极显著地高于AA~+肉鸡(P0.01),雉鸡胸肌与腿肌中粗蛋白的含量极显著的高于AA~+肉鸡(P0.01),雉鸡胸肌与腿肌中粗脂肪的含量极显著地低于AA~+肉鸡(P0.01)。  相似文献   

3.
为了给琅琊鸡遗传资源保护及开发提供理论依据,试验选取120日龄琅琊鸡180只,设6个重复组,每个重复组30只,公母各半,在相同饲养条件下饲养,于300日龄时分析不同性别琅琊鸡的屠宰性能,并屠宰取胸肌和腿肌分析不同部位间肉品质常规指标、化学指标及风味物质指标。结果表明:公鸡、母鸡屠体率均超过87.00%,全净膛率均大于65.00%,公鸡腿肌剪切力显著高于公鸡胸肌(P0.05),母鸡腿肌剪切力极显著高于母鸡胸肌(P0.01),公鸡、母鸡胸肌和腿肌pH值随着时间推移均呈下降趋势,公鸡腿肌红度值(a~*值)极显著高于公鸡胸肌和母鸡胸肌(P0.01);公鸡腿肌干物质、粗蛋白含量显著低于公鸡胸肌和母鸡胸肌、腿肌(P0.05),公鸡胸肌、腿肌粗脂肪含量低于母鸡且差异极显著(P0.01),公鸡、母鸡腿肌中胆固醇含量极显著高于胸肌(P0.01),公鸡胸肌、腿肌中肌苷酸含量低于母鸡且差异极显著(P0.01);公鸡胸肌、腿肌单不饱和脂肪酸含量显著高于母鸡(P0.05),而公鸡胸肌、腿肌中n-6多不饱和脂肪酸、n-3多不饱和脂肪酸含量极显著低于母鸡(P0.01);母鸡胸肌中必需氨基酸/总氨基酸(EAA/TAA)值和必需氨基酸/非必需氨基酸(EAA/NEAA)值最高,分别为39.97%和66.89%。说明琅琊鸡具有屠宰性能良好、肉质细嫩和味鲜、腿肌富含风味前体物质等优点。  相似文献   

4.
为研究BMP10基因对鸡肌肉生长发育的影响,利用定量PCR方法对BMP10基因在大恒肉鸡不同组织、不同生长发育阶段的表达差异进行对比分析,并绘制1~10周龄的体重曲线和增重曲线。结果显示:BMP10基因在胸肌、腿肌、肝脏组织的2、6、10周龄均有表达,其中6周龄腿肌的表达量极显著高于胸肌(P0.01)和肝脏组织(P0.01),10周龄肝脏的表达量显著高于胸肌(P0.05)和腿肌组织(P0.05);胸肌与腿肌具有相似的基因表达模式,其中胸肌6周龄显著高于2周龄(P0.05)、极显著高于10周龄(P0.01),腿肌6周龄极显著高于2周龄(P0.01)和10周龄(P0.01),推测BMP10基因在孵化后肉鸡生长发育过程中有重要的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5.
为进一步了解无量山乌骨鸡肉品质,试验以40只(公母各半)150日龄的云南无量山乌骨鸡为研究对象,对其肉品质物理特性指标进行测定,通过对无量山乌骨鸡肉品质客观指标(肉色、失水率、嫩度、pH值、蒸煮损失、剪切力)的综合分析,结果表明:相同肌肉组织不同性别间公鸡胸肌和腿肌肉色的黄度(b*值)、剪切力(N)、pH45 min值、pH24 h值均显著高于母鸡(P0.05),公鸡胸肌的亮度(L*值)显著低于母鸡(P0.05),公鸡腿肌肉色的红度(a*值)极显著的高于母鸡(P0.01),公、母鸡胸肌和腿肌的失水率和蒸煮损失率均差异不显著(P0.05);相同性别不同肌肉组织间公、母鸡腿肌pH45 min值和pH24 h值均显著高于胸肌(P0.05),公母鸡胸肌亮度(L*值)和黄度(b*值)显著高于腿肌(P0.05),相反公鸡胸肌红度(a*值)极显著低于腿肌(P0.01),母鸡胸肌和腿肌红度(a*值)差异极显著(P0.01),公、母鸡胸肌的剪切力(N)和蒸煮损失均显著低于腿肌(P0.05),公、母鸡胸肌的失水率均显著高于腿肌(P0.05)。  相似文献   

6.
为研究拉萨白鸡生长性能和肌肉品质,对拉萨白鸡生长状况、屠宰性能及肉品质进行了测定。结果显示:在42、120、150、180、210日龄,拉萨白鸡公鸡体重极显著高于母鸡体重(P0.01)。公鸡、母鸡180日龄的屠体重、屠宰率、半净膛率差异极显著(P0.01),母鸡胸肌率显著高于公鸡(P0.05);不同性别相同部位比较,母鸡胸肌肉色L值与剪切力显著高于公鸡(P0.05)。公鸡腿肌胶原蛋白含量极显著高于母鸡(P0.01),蛋白含量极显著低于母鸡(P0.01);相同性别不同部位比较,公鸡胸肌和腿肌的肉色、p H值、失水率、剪切力均差异极显著(P0.01),母鸡胸肌和腿肌的肉色、失水率差异极显著(P0.01),公鸡胸肌和腿肌的胶原蛋白、肌内脂肪、水分、蛋白质含量均差异极显著(P0.01),母鸡胸肌和腿肌的肌内脂肪、蛋白质含量差异极显著(P0.01)。  相似文献   

7.
为了解云南无量山乌骨鸡肉品质,试验对5,6月龄乌骨鸡各60只(公、母各半)肉品质客观指标(肉色、失水率、嫩度、p H值、蒸煮损失、剪切力)进行测定。结果表明:5月龄时,公、母鸡腿肌p H45 min值、p H24 h值极显著(P0.01)高于胸肌,母鸡腿肌亮度(L)值显著(P0.05)低于胸肌,母鸡胸肌失水率极显著(P0.01)高于腿肌;6月龄时,公鸡胸肌p H45 min值、p H24 h值、黄度(b)值与腿肌相比差异极显著(P0.01),腿肌失水率显著(P0.05)高于胸肌,母鸡胸肌p H24 h值、失水率、蒸煮损失率与腿肌相比差异极显著(P0.01),腿肌p H45 min值显著(P0.05)高于胸肌。5月龄时,公鸡胸肌剪切力显著(P0.05)高于母鸡,母鸡胸肌失水率极显著(P0.01)高于公鸡,公鸡腿肌p H24 h值极显著(P0.01)高于母鸡;6月龄时,公鸡胸肌红度(a)值极显著(P0.01)高于母鸡,公鸡腿肌a值和b值均极显著(P0.01)高于母鸡腿肌。5月龄母鸡胸肌p H24 h值、b值、失水率显著(P0.05)低于6月龄,5月龄母鸡腿肌p H24 h值显著(P0.05)高于6月龄。5月龄无量山乌骨鸡p H45 min值与p H24 h值呈极显著正相关,与失水率呈极显著负相关,与L值和b值均呈显著负相关。p H24 h值与L值和b值均呈显著负相关,与失水率呈极显著负相关,其余指标间无显著相关性。6月龄无量山乌骨鸡,p H45 min值与p H24 h值呈极显著正相关,与剪切力呈显著正相关,与失水率呈极显著负相关。p H24 h值与b值呈极显著负相关,与失水率呈显著负相关,与蒸煮损失呈显著正相关。L值与失水率呈极显著正相关。a值与b值呈显著负相关。剪切力与失水率呈极显著负相关,其余指标间无显著相关性。  相似文献   

8.
本研究以固原鸡3个群体(白羽、麻羽、黑羽)为研究对象,对其F1和F2世代的胸肌和腿肌粗脂肪和粗蛋白含量进行系统测定,利用SAS软件统计分析。结果表明:白羽肌肉粗脂肪含量极显著低于麻羽和黑羽(P0.01),3个群体胸肌粗脂肪含量均极显著低于腿肌(P0.01);3个群体F2世代胸肌、腿肌粗蛋白含量均极显著高于F1世代(P0.01)。本研究结果为固原鸡今后的提纯复壮保种工作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
茶花鸡肌肉营养成分测定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分析茶花鸡肌肉品质特性,试验随机选取20周龄的茶花鸡60只(公母各半),对其胸肌、腿肌中营养成分进行测定分析。结果表明:20周龄的茶花鸡公鸡胸肌、腿肌中粗蛋白、粗灰分含量均极显著高于母鸡(P0.01);公鸡与母鸡胸肌、腿肌中粗脂肪含量差异显著或极显著(P0.05或P0.01),其中母鸡腿肌中粗脂肪含量最高;母鸡胸肌、腿肌中水分含量显著或极显著高于公鸡(P0.05或P0.01)。说明茶花鸡是一种粗蛋白含量很高的鸡种,有良好的经济开发利用前景。  相似文献   

10.
为比较四川白鹅与西昌钢鹅之间的肉质特性差异,本试验随机选取相同饲养条件下10周龄四川白鹅和西昌钢鹅各40只,屠宰后对2种鹅肉质的物理指标(pH、肉色、滴水损失、剪切力等)、常规化学指标(肌内脂肪、粗蛋白质含量等)进行测定。结果表明:西昌钢鹅的剪切力、滴水损失和肌内脂肪含量均小于四川白鹅(P>0.05);相关分析表明,四川白鹅的胸肌系水力和腿肌系水力、腿肌剪切力和腿肌粗脂肪间均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而腿肌粗蛋白质和腿肌粗脂肪间则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胸肌肉色和腿肌粗脂肪间呈显著正相关(P<0.05),而胸肌的滴水损失和腿肌pH、胸肌剪切力和腿肌粗脂肪均呈显著负相关(P<0.05);西昌钢鹅的胸肌系水力和腿肌系水力间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而胸肌肌内脂肪和腿肌粗脂肪间则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胸肌pH和胸肌滴水损失、腿肌滴水损失和腿肌粗蛋白质间均呈显著正相关(P<0.05),而胸肌剪切力和胸肌肌内脂肪呈显著负相关(P<0.05)。  相似文献   

11.
研究选用200只1日龄健康大围山微型鸡(公母各半),在相同条件下饲养,于150日龄进行屠宰试验,对肌肉肉质性状和肌苷酸含量进行测定,比较大围山微型鸡肌苷酸含量与肉品质常规指标的差异及相关性。研究表明:母鸡腿肌pH_(24 h)显著高于胸肌(P0.05);公鸡胸肌L~*值显著低于母鸡(P0.05);公鸡腿肌a~*值极显著高于母鸡腿肌(P0.01);公鸡胸肌和腿肌剪切力均显著高于母鸡(P0.05);公鸡胸肌粗脂肪含量极显著低于母鸡(P0.01),母鸡腿肌粗蛋白含量极显著高于公鸡腿肌(P0.01),公鸡胸肌粗灰分含量显著低于母鸡(P0.05);母鸡胸肌和腿肌肌苷酸含量均显著高于公鸡(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胸肌和腿肌肌苷酸含量均与pH_(45 min)、p_H(24 h)、a~*值、剪切力、粗蛋白和粗脂肪呈正相关;与L~*值、b~*值、失水率、蒸煮损失率、粗灰分均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12.
以四川省优质地方鸡种泸宁鸡为素材,分别从不同时期(81、119、154、210日龄)的200只鸡中随机选取8公8母,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不同组织、日龄、性别肌肉中硫胺素的含量。结果显示,公母鸡腿肌硫胺素含量极显著高于胸肌(P0.01);公母鸡胸肌、腿肌硫胺素含量均在119日龄达到最高;随着日龄的增加,胸肌与腿肌硫胺素含量先上升后下降;胸肌硫胺素含量119日龄与81日龄、210日龄差异显著(P0.05),其余各日龄间差异不显著(P0.05);腿肌硫胺素含量各日龄间差异均显著(P0.05)。硫胺素含量与屠宰性状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119日龄胸肌硫胺素含量与胸肌重呈极显著相关(P0.01),腿肌硫胺素含量与腹脂重呈极显著相关(P0.01)、与腿肌重呈显著相关(P0.05)。  相似文献   

13.
为了解七彩山鸡繁殖期的屠宰性能及肉用性能指标的相关性,选用10只300日龄美国七彩山鸡进行了屠宰性能测定和肉用性能指标的相关性分析。300日龄七彩山鸡、公母平均活重分别为1454.64g和1207.4g,差异显著(p0.05);公鸡的半净膛重、全净膛重、胸肌重、腿肌重4项指标均高于母鸡,差异显著(p0.05),其中公母鸡腿肌重差异极显著(p0.01)。屠宰率、全净膛率和腿肌率差异显著(p0.05)。其中腿肌率与全净膛率差异极显著(p0.01)。肉用性能相关性分析:宰前活重与半净膛重、全净膛重、胸肌重、腿肌重之间,半净膛重与全净膛重、胸肌重、腿肌重之间,全净膛重与胸肌重、腿肌重之间,胸肌重与腿肌重之间,腿肌重与腿肌率之间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半净膛重与腿肌率之间,全净膛重与全净膛率之间,胸肌重与胸肌率之间,腿肌重与全净膛率之间,全净膛率与腿肌率之间均呈显著正相关(p0.05)。  相似文献   

14.
为了评价金茅黄鸡的屠宰性能和肉质特性,试验选取995只72日龄的金茅黄鸡,测定其屠宰性能及部分肌肉品质性状。结果表明:72日龄金茅黄鸡公鸡的活重、屠体重、胸肌重、腿肌重、全净膛重、半净膛重、半净膛率和腿肌率均极显著地高于母鸡(P0.01),胸肌率极显著地低于母鸡(P0.01);而屠宰率和全净膛率在性别间差异不显著。对于肌肉化学成分,无论公鸡还是母鸡,胸肌中的粗脂肪含量均极显著地低于腿肌(P0.01),而胸肌中的粗蛋白含量极显著地高于腿肌(P0.01)。  相似文献   

15.
为研究盐津乌骨鸡的肉用性能,探讨盐津乌骨鸡屠宰性能与肉品质的关系,试验测定了150日龄盐津乌骨鸡的屠宰性能、肉品质特性,并对屠宰性能与肉品质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盐津乌骨鸡公鸡的活重、屠体重、半净膛、全净膛、半净膛率、全净膛率、胸肌重、腿肌重、胸肌率、腿肌率均高于母鸡,且半净膛率、全净膛率、腿肌重、腿肌率均极显著高于母鸡(P0.01),半净膛重与全净膛重显著高于母鸡(P0.05)。相同性别不同部位,公母鸡胸肌pH_(45min)、pH_(24h)、剪切力均极显著高于腿肌(P0.01);不同性别相同部位,母鸡胸肌与腿肌的A值均极显著高于公鸡(P0.01),但公鸡腿肌的失水率显著高于母鸡腿肌(P0.05)。腿肌重与剪切力间差异极显著(P0.01),且半净膛、全净膛与剪切力呈显著正相关关系(P0.05)。  相似文献   

16.
为探讨豁眼鹅体重、体尺与屠宰性状间的相关性,试验对10周龄豁眼鹅的体重、体尺和屠宰性能进行测定。结果表明:10周龄豁眼鹅的体斜长、半潜水长、胫长和宰前体重在公母之间存在极显著差异(P0.01),龙骨长、胸宽和胫围在公母之间存在显著差异(P0.05);屠宰率和腿肌重在公母之间存在极显著差异(P0.01),全净膛重、胸肌重和腹脂重在公母之间存在显著差异(P0.05)。10周龄豁眼鹅的体重与体尺各指标(胸深除外)间存在极显著相关性(P0.01);试验所测的7个体尺指标(除胸深和胸宽外)与宰前体重、屠体重、半净膛重、全净膛重之间存在显著(P0.05)或极显著(P0.01)正相关;体重、屠体重、半净膛重、全净膛重、胸肌重、腿肌重和腹脂重相互之间呈极显著相关(P0.01)。  相似文献   

17.
邵伯鸡屠宰性能测定及肌肉品质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90日龄的邵伯鸡商品代肉鸡进行屠宰性能测定和肌肉品质分析.结果显示,90日龄公母平均活重分别为1552.5克和1230.9克;屠宰率分别为89.71%和88.70%;半净膛率分别为83.31%和79.95%;全净膛率分别为71.36%和68.99%.邵伯鸡的胸肌和腿肌的pH值在宰后45分钟时,接近7,呈弱酸性.腿肌的肉色都较胸肌深(P<0.05).胸肌嫩度显著地优于腿肌(P<0.01),而在性别间胸腿肌的嫩度差异不显著(P>0.05).在肌肉品质的化学性状方面,胸腿肌水分含量差异不显著(P>0.05).胸腿肌的粗脂肪平均含量分别为1.95%和2.49%,胸肌显著低于腿肌(P<0.01)并且在不同性别间表现为母鸡显著地高于公鸡(P<0.01).胸腿肌的粗蛋白含量分别为25.6%和24.2%,差异都不显著(P>0.05).腿肌干物质含量低于胸肌,灰份含量胸肌高于腿肌,但差异均不显著(P>0.05).  相似文献   

18.
宰前免疫应激对肉鸡抗氧化性能与肉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研究旨在探讨细菌脂多糖(1ipopolysaccharide,LPS)诱导的宰前免疫应激对肉鸡抗氧化性能和肉品质的影响。24只体重相近的39 d肉仔鸡随机分为3组, 两个试验组分别在39 d、40 d和41 d腹部皮下注射LPS生理盐水稀释液(1 000和2 000 μg/kg BW),对照组注射等量生理盐水。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胸肌pH24h极显著下降(P<0.01),失水率极显著增高(P<0.01),4 ℃保存3 d b*值和6 d的L*值显著升高(P<0.05);腿肌pH45min及pH24h均极显著下降(P<0.01),4 ℃保存3 d b*值显著升高(P<0.05);血浆、胸肌和腿肌MDA含量均显著升高(P<0.05),血浆T AOC极显著降低(P<0.01)。本研究表明宰前免疫应激会引起肉鸡机体氧化损伤和抗氧化机能下降,进而导致肉鸡生长性能和肉品质显著下降,而且这些负面效应的大小取决于应激强度。  相似文献   

19.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中同时添加共轭亚油酸(CLA)和鱼油对雄性肉鸡屠体性状、肌肉脂肪酸组成和脂质过氧化状态的影响。120只21日龄雄性爱拔益加(AA)肉仔鸡随机分配到4个组:豆油组(2%)、CLA组(2%)、鱼油组(2%)和混合组(1%CLA+1%鱼油)。每个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5只鸡。42日龄屠宰取样。试验结果如下:混合组肉仔鸡的胸肌率和腿肌率与CLA组和鱼油组没有显著差异(P0.05)。CLA组、鱼油组和混合组肉仔鸡的腹脂率显著低于豆油组(P0.05)。鱼油组和混合组肉仔鸡胸肌中脂肪含量均显著低于CLA组(P0.05)。CLA组和混合组肉仔鸡的胸肌和腿肌中饱和脂肪酸含量均极显著高于鱼油组(P0.01),单不饱和脂肪酸含量显著低于鱼油组(P0.05)。鱼油组和混合组胸肌和腿肌中n-3多不饱和脂肪酸(n-3 PUFA)的含量,特别是C20∶5、C22∶5和C22∶6含量,均极显著高于CLA组(P0.01)。肉仔鸡胸肌和腿肌中C20∶5、C22∶5和C22∶6的含量在鱼油组和混合组之间没有显著差异(P0.05)。混合组肉仔鸡胸肌和腿肌的脂质过氧化水平均显著低于鱼油组(P0.05)。结果表明,CLA和鱼油在肉仔鸡胸肌和腿肌的不饱和脂肪酸尤其是n-3 PUFA的沉积和脂质稳定性方面有一定的互补作用。  相似文献   

20.
试验随机选取150日龄盐津乌骨鸡100只(公母各半)为试验素材,测定其肉品质指标。结果表明:在不同性别相同部位,母鸡的胸肌和腿肌肉色红度a*值极显著高于公鸡(P0.01),公鸡腿肌的剪切力极显著高于母鸡(P0.01),公鸡腿肌的失水率显著高于母鸡(P0.05),母鸡腿肌初水分含量显著高于公鸡(P0.05)。同一性别不同部位间,公、母鸡腿肌p H45 min、p H24 h值均显著高于其胸肌(P0.05),腿肌剪切力均显著高于胸肌(P0.05)。各指标间的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失水率与L*值呈显著正相关(P0.05),与a*值呈显著负相关(P0.05);初水分含量与L*值呈显著负相关(P0.0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