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轮状病毒(Rotavirus)与多种动物和人的腹泻有关,1977年,美国学者首次报道了在火鸡的水样粪便和肠内容物中发现了与轮状病毒形态极为相似的病毒颗粒。随后英国、日本、意大利、比利时等国亦都发表了轮状病毒感染家禽的报告。我国用电泳、电镜及琼扩试验从患腹泻的雏鸡肠内容物和粪便中发现了鸡轮状病毒。禽轮状病毒在腹泻中的地位和致病  相似文献   

2.
轮状病毒(Ro-tavirus,RV)属呼肠孤病毒科的成员,是引起婴幼儿和多种幼龄动物急性腹泻的非菌性腹泻的主要病原体。1973年Bishop等在澳大利亚从腹泻患儿十二指肠粘膜及粪便中发现了一种新的病毒粒子。不论在发展中国家或是发达国家,因严重腹泻住院的3岁以下病儿中有20%~70%是轮状病毒感染性腹泻,平均为33%。世界卫生组织报告,每年有70万或者说每天有2000婴幼儿死于轮状病毒腹泻,其中发展中国家占全部腹泻死亡数的25%。Woode等在1974年首次从猪分离出轮状病毒,我国阙玲玲1982年首先在台湾发现猪轮状病毒(Porcine Rotavirus,PRV),以后江苏…  相似文献   

3.
猪轮状病毒感染作为引起幼龄仔猪腹泻的主要病原之一而引起了广泛的重视。1969年,Mebus等首先在腹泻犊牛的粪便中发现一种形态和某些性状类似于呼肠孤病毒的病毒棵粒。随后英国、澳大利亚、泰国等国家相继报道了这类病毒。我国最早于1977年由卫生部门报道了轮状病毒,在动物中也分离并鉴定了猪和牛的轮状病毒。轮状病毒分布于世界各地,能引起人、马、羊、兔、鹿、狗、鼠、猴、猫、鸡、火鸡、鸭、鹦鹉等的腹泻。轮状病毒属于呼肠孤病毒科,其遗传物质由双层衣壳包被的双股RNA片段  相似文献   

4.
轮状病毒(rotavirus)与多种动物的腹泻有关,包括人、畜、鸡和鸟类。1977年,美国学者首先在幼火鸡的水样粪便和肠道内容物中发现了与轮状病毒的形态极为相似的病毒颗粒。以后英国、日本、意大利、北爱尔兰、比利时等国相继发表了有关轮状病毒感染家禽或其它鸟类的报告。我国用  相似文献   

5.
《养猪》2016,(4)
正轮状病毒(Rotavirus,RV)是引起多种幼龄动物以及婴幼儿腹泻的重要病原体。轮状病毒最早是Mebus在1969年从犊牛粪便中发现的,1973年澳大利亚科学家Bishop等在患有严重腹泻婴儿的十二指肠黏膜及粪便中发现了一种新的病毒粒子[1]。在非洲和亚洲的撒哈拉以南地区,据调查超过三分之一的婴幼儿腹泻及胃肠炎疾病由轮状病毒引起,每年导致50万~60万婴幼儿死亡[2-3]。欧洲和美国预  相似文献   

6.
A群轮状病毒(GAR)是引起人类和多种动物腹泻的主要病原体,病原的分离与鉴定是轮状病毒(RV)流行病学、病原学等研究的基础.本研究采用接种MA 104细胞的方法,从内蒙古某猪场患病猪腹泻粪便中分离一株病毒,经3次蚀斑克隆纯化后,采用电镜观察、PCR鉴定和序列测定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该分离株为猪轮状病毒(PoRV).致病性试验表明该分离株能够引起仔猪急性腹泻,RT-PCR扩增其VP4、VP6和VP7的基因节段并进行序列测定,按照A群RV的最新分类方法,确定该分离株的VP6、VP7和VP4基因型分别为I5型、G9型和P[23]型.因此,将该分离株命名为Rotavirus A pig/China/NMTL/2009/Q9P[23].  相似文献   

7.
<正>轮状病毒(Rotavirus,RV)属于呼肠孤病毒科(Reoviridae),轮状病毒属(Rotavirus)的成员,是引起婴幼儿和多种幼龄动物非细菌性腹泻的主要病原之一,多数新生犊牛腹泻与轮状病毒感染有关。自1969年Mebus等,首次用电镜从Nebraska新生牛犊腹泻粪便中检测到轮状病毒NCDV株(Nebraska Calf Diarrhea Virus),并证明其为新生牛犊腹泻的病原以来,世界  相似文献   

8.
轮状病毒(Rotavirus)在分类学上属呼肠孤病毒科(Reoviridae)轮状病毒属(Reovirus)。因该病毒有特殊的车轮状外形而得此名。轮状病毒是人和各种动物新生幼畜非细菌性肠炎和腹泻的主要病原体,近年来,我国在马、猪、牛、羊、犬等动物中也‘相继发现了轮状病毒感染,为提起注意,现将其流行病学、发病机制、临床症状、防治方法等概述如下。  相似文献   

9.
猪轮状病毒(porcine rotavirus)属呼肠孤病毒科(Reoviridae)、轮状病毒属(Rotavirus),是引起仔猪发生急性胃肠道传染病的重要病原,自1975年Woode和Bridge首次从猪体分离出猪轮状病毒以后,世界各国均有不同程度的猪轮状病毒感染报道.在我国猪轮状病毒感染亦十分普遍,李国平等在调查中发现仔猪1~10日龄阳性率42.4%~66%,10日龄到断奶阳性率83.2%~91.7%,断奶后阳性率为63.2%~72%[1].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恶心、呕吐、腹泻,成年猪一般呈隐性感染.鉴于猪轮状病毒感染普遍,危害大,对猪进行疫苗接种预防猪轮状病毒感染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动物轮状病毒病的流行病学及综合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轮状病毒病(Rotavirus diseases)是由轮状病毒引起的各种动物的腹泻性疾病,如小牛、小猪、羔羊、小狗或家禽等。通过试验发现也可引起非人类灵长目Tupaiabelangeriyunalis的严重腹泻病,因此轮状病毒病是一种人畜共患传染病,不仅感染率高,发病率也相当高,对人类健康和畜牧业危害较大。本病最早(1943年)在患腹泻的儿童中发现,  相似文献   

11.
正猪病毒性流行性腹泻(以下简称流行性腹泻)是由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Transmissible gastroenteritis of swine,TGEV)、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orcine epidemic diarrhea virus,PEDV)和猪轮状病毒(Rotavirus of swine,RDV)等病毒引起的猪的一种高度接触性肠道传染病。临床上表现为水样腹泻,呕吐和脱水等症状,  相似文献   

12.
轮状病毒的分子生物学及免疫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自1968年Mebus等[1]首次从犊牛粪便中分离出轮状病毒(Rotavirus,RV)以来,人们逐渐发现该病毒是引起婴儿及多种幼龄动物非菌性腹泻的主要病原之一[2].  相似文献   

13.
本病是幼龄人、畜共患的传染病,以肠炎腹泻为主要特征。1973年,Bishop等首先发观澳大利亚婴儿的轮状病毒感染。1974年Woode和Bridser报道了从猪的腹泻粪便中检出轮状病毒。我国丁再棣等(1983)和廖德惠等(1985)也报道了江苏与四川省  相似文献   

14.
轮状病毒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轮状病毒(Rotavirus,RV)是人畜共患腹泻的重要病原之一,也是仔猪腹泻的重要病因。据报道,美国断奶仔猪感染阳性率为80%,死亡率为15%,在发展中国家,5岁以下住院的腹泻患儿中有20%~50%是轮状病毒肠炎患者,每年导致约  相似文献   

15.
轮状病毒(ROtavirus)是引起婴儿、新生哺乳类及禽类腹泻的重要病原。近几年来,世界各地不断从婴儿及多种动物分离出该病毒。我国在婴儿、牛及猪的粪便中也曾发现轮状病毒或轮状病毒样颗粒,并有病毒在细胞培养物上分离成功的报道。1982年下半年,我们在分离警犬出血性肠炎病原过程中,从临床上严重腹泻的病犬粪液中分出  相似文献   

16.
方群 《当代养猪》2004,(1):46-46
猪轮状病毒病(PorcineRotavirUs dis-eaise)是由轮状病毒(RV)引起的仔猪急性胃肠道传染病。临诊上以腹泻为特征。成年猪一般呈隐性感染。轮状病毒病是一种人畜共患传染病,除感染猪外,还可感染人及牛、羊等动物。本病最早(1943)在患腹泻的儿童中发现,Woode和Bridge1975年首次从猪中分离  相似文献   

17.
牛轮状病毒(bovine rotavirus,BRV)又称犊牛腹泻病毒(calf djarrha virus),属于呼肠孤病毒科(Reoviridae)轮状病毒属(Rotavirus).轮状病毒感染多发生在15~45日龄的犊牛,其临床症状表现为精神沉郁、食欲废绝、水样腹泻、严重脱水和酸中毒.犊牛轮状病毒病是牛轮状病毒引起的犊牛的急性肠道传染病.该病在世界范围内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从犊牛轮状病毒的病原学、流行病学特点、临床症状和诊断等几个方面进行阐述,以期为综合防控该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猪轮状病毒的分离鉴定及部分特性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从吉林省某猪场发生腹泻的猪群粪便中,用MA-104细胞培养,分离到一株猪轮状病毒,盲传至4代,感染细胞出现明显病变,经电镜观察,见有典型的轮状病毒颗粒.其RNA电泳型为4:2:3:2型,属A群轮状病毒,同时对其蚀斑特性和血凝特性进行了初步研究,这株病毒被命名为JL94株.  相似文献   

19.
轮状病毒(Rotavirus,RV)属于呼肠孤病毒科,轮状病毒属,其是引起多种幼龄动物病毒性腹泻的主要病原体。 1947年有学者第1次以病理学及流行病学描述了轮状病毒在幼鼠中引起的流行性腹泻,1963年第1次通过电镜观察到引起鼠流行性腹泻的病毒。  相似文献   

20.
为调查猪场猪轮状病毒(PoRVA)流行毒株以及不同阶段猪群PoRVA感染情况,从某规模猪场收集PoRVA阳性样本进行VP7基因测序分析,同时采集不同阶段猪群粪便样本,采用荧光定量RT-PCR方法进行PoRVA检测,分析猪场不同阶段猪群PoRVA感染情况。结果发现:该规模猪场PoRVA流行毒株主要为G9型猪轮状病毒;各阶段猪群粪便样,其阳性率介于1.5%~42.09%,其中7~23日龄哺乳仔猪粪便样,阳性率为8.66%,24~65日龄保育猪粪便样,阳性率为42.09%,育肥猪阳性率为2.66%,母猪为1.5%;从24~42日龄临床正常(55.08%)与腹泻猪(36%)之间的PoRVA阳性率比较结果,没有发现腹泻与感染PoRVA存在相关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