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近年来,随着我国农业机械化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水稻机收和机插秧技术难题实现了突破,水稻生产机械化快速发展。2007年水稻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已达42.7%,发展态势喜人,表现出4个显著特点。  相似文献   

2.
国内外水稻种植机械化技术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前,我国水稻种植面积0.263亿hm2,但机械化栽植水平还不到10%,水稻机收水平仅有20%左右,水稻生产综合机械化水平还处于较低水平.在我国水稻插秧机产品进展缓慢的同时,生产水稻插秧机的国外企业已纷纷进入我国市场,日本久保田、洋马和井关,韩国东洋、大同工业等企业的产品已先后登陆我国市场,挤占了国内的大部分市场份额.为此,对国内外水稻种植机械化技术的现状与发展趋势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大洼县水稻机械化水平有了较大发展,尤其是2006年,全县水稻全程机械化实现了历史性突破,完成机插秧面积4067hm2,机收面积5067hm2。2007年,全县着力建设"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项目县",并确定了5个核心示范  相似文献   

4.
国家农业部把推进水稻生产机械化列为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全国农业机械化工作的重点。随着购机补贴政策的实施,宾阳县水稻跨区机收的扩大和农民对机械化收获认识的提高,水稻收获  相似文献   

5.
机械化栽植是水稻机械化生产中最薄弱的环节,是实现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作业的瓶颈。慈溪市掌起镇有水稻面积1365.6hm^2,机收率达90%以上,耕作、灌溉、植保作业机械化程度更高,但栽植却基本上还是以繁重的手工作业为主。水稻生产效益本来就低,加上手工栽植繁、难、累,生产成本高,更是影响了  相似文献   

6.
湖北是我国水稻生产的大省之一,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有利于提高水稻的生产效率。为此,以湖北省水稻种植区域划分为基础,结合各区域地形地貌、水稻种植模式、水稻机械化生产环节及机具技术等,从江汉平原的深泥脚、鄂东北低山丘陵机具的适应性、再生稻机收技术和机械化秸秆处理机具方面分析了湖北省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存在的问题,并从建立江汉平原单季稻-冬油菜轮作模式、鄂东北丘陵机械化直播水稻模式等方面探讨了建设湖北省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的途径。  相似文献   

7.
不久前,农业部农机化司和农垦局在黑龙江垦区联合召开了全国水稻生产机械化农垦现场会。今天,部农业机械化技术开发推广总站和湖南省农机局在衡东县联合举办中国南方水稻生产机械化新机具演示暨跨区机收现场会,这对深入贯彻落实《农业机械化促进法》和中央1号文件,加快推进全国水稻生产机械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湖南是一个水稻生产大省,也是一个农机大省。湖南省委、省人大、省政府高度重视农机化工作,农业机械化事业取得了长足发展。农机总动力、农机发展速度、农机作业服务总产值、农机总投入等多项指标居于全国前列。湖南农机部门根据…  相似文献   

8.
全国水稻生产机械化工作会于2008年7月13日在江西省南昌市召开。2008年全国水稻跨区机收启动仪式、南方双季区水稻育插秧机械化技术培训班在会期同时举行。农业部副部长张宝文出席会议并  相似文献   

9.
《山东农机》2011,(2):52-52
2011年1月21日,从农业部在重庆市召开的“2011年全国水稻生产机械化工作会暨育插秧技术培训班”上获悉,“十二五”将加快推进水稻生产机械化。在2010年的基础上,水稻机耕水平稳定发展,机收水平每年持续提高3%~4%,机械栽植水平每年提高4%~5%,力争2015年全国水稻栽植机械化水平达到45%,水稻收获机械化水平达到80%,水稻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超过70%,部分地区率先实现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  相似文献   

10.
水稻是萝北县三大作物之一,2007年水稻种植面积为15万亩。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近两年来,水稻生产机械化水平大为提高,水稻生产机械水平纵向比发展较快,但横向比还有较大差距,目前萝北县的水田机耕率为100%、机收率为46%、机插率仅为56%,机插、机收都有较大的发展空间,工厂化育秧发展较慢,机械烘干设备还是空白。要全面实现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仍然任重道远。  相似文献   

11.
水稻是我国种植面积最大,单产最高、总产最多的粮食作物,水稻生产在我国粮食生产中占有不可替代的地位,提高水稻综合生产能力是保障我国粮食安全的长期战略目标,水稻从栽培到收获,生产环节多,季节性强,劳动强度大,用工量多。改变水稻生产“面朝黄土背朝天,弯腰曲背几千年”的生产方式.一直是广大农民的迫切愿望。近年来,为实现持续增收,农村劳动力大量外流务工经商,农村劳动力严重不足,广大农民对提高水稻机械化水平的呼声日益高涨。与此同时,随着我国农业机械化水平的提高,水稻生产机械化得到长足发展,耕整地、灌溉和田间管理机械化已基本解决;随着农机购机补贴政策的实施,水稻跨区机收的推广和农民对机械化收获认识的提高,水稻收获机械化正在快速推进。  相似文献   

12.
水稻是我国种植面积最大、产量最高的粮食作物,提高水稻综合生产能力、保障粮食全、增加农民收入是政府和农机部门的重要课题.东阳市的水稻生产在耕作及收获环节已基本实现机械化,机耕率和机收率分别达到95%和75%.  相似文献   

13.
宁波市水稻生产机械化总体水平处于全省全国前列,如机收、机耕率达到98%以上,分别居全省第一和第三位,大大超过全国平均水平(全国机收、机耕率分别为19.02%和46.84%).但在水稻种植环节上,机械化发展则相对滞后.宁波市农机部门自上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一直致力于水稻种植机械化研究与推广,但因熟制变化和土地规模等影响,水稻插秧机和直播机仅在一些农场和规模较大的农户中使用.宁波市所辖慈溪市农机总站总结水稻插秧机、抛秧机推而不广的经验教训,在水稻机械化喷直播方面进行了有益的尝试,现已取得一定成效.  相似文献   

14.
《山东农机》2011,(3):54-54
“十二五”是加快推进水稻生产机械化的关键时期。农业部敲定“十二五”我国水稻生产机械化的目标是:在2010年的基础上,水稻机耕水平稳定发展,机收水平每年持续提高3%~4%,机械栽植水平加快发展,每年提高4%~5%。力争2015年全国水稻栽植机械化水平达到45%,  相似文献   

15.
正贵港市积极探索破解水稻机收机插秧难题的途径,大力实施广西(贵港)十万亩水稻机械化育插秧示范区项目建设,在全区率先掀起了以财政作业补贴方式加快推动农民大力使用农机的新高潮,为加快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打下良好的基础。初步统计,2013年,贵港市水稻机耕面积  相似文献   

16.
水稻是我国最重要的粮食作物。加快推进水稻生产机械化,是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保障粮食安全的迫切需要。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重点和难点都在育插秧。2011年全国水稻机插、机收、机耕面积分别登上1亿亩、3亿亩、4亿亩的新台阶,水稻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63%,但发展不平衡。制约机械化  相似文献   

17.
"十二五"是加快推进水稻生产机械化的关键时期。农业部敲定"十二五"我国水稻生产机械化的目标是:在2010年的基础上,水稻机耕水平稳定发展,机收水平每年持续提高3%~4%,机械栽植水平加快发展,每年提高4%~5%。力争2015年全国水稻栽植机械化水平达到45%,水稻收获机械化水平  相似文献   

18.
天峨县农机局为加大水稻收获机械化技术的推广力度,2007年来以自主推广普及为基础,以引进外地机具为补充,采取多种方式提高全县水稻收获机械化水平。截至今年10月,全县机收水稻面积达1800亩,比去年增加1400亩,占全年机收任务1200亩的150%。通过实施水稻  相似文献   

19.
2017年,重庆市永川区组织实施了农业部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项目(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通过精心组织实施,全面完成了项目各项建设任务,达到预期效果。通过项目的实施,示范区内水稻生产在耕地、播种、植保、机收、烘干和秸杆处理关键环节实行了全程机械化作业,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明显,示范区水稻生产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98.5%,形成了一套适合永川区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的技术模式及农机装备配置模式。   相似文献   

20.
"十二五"是加快推进水稻生产机械化的关键时期。农业部敲定"十二五"我国水稻生产机械化的目标是:在2010年的基础上,水稻机耕水平稳定发展,机收水平每年持续提高3~4个百分点,机械栽植水平加快发展,每年提高4~5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