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赤松木材管胞形态特征及密度的变异规律   总被引:2,自引:6,他引:2  
研究分析了人工林赤松木材管胞形态和密度的变异规律,得出了管胞长度、管胞直径、管胞长宽比和生长轮密度等材性指标的变异规律的数学模型,为实现林木定向培育和速生优质制定科学集约经营措施以及材质的早期预测提供科学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不同林分赤松木材密度及管胞形态特征的变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分析了不同林分人工林赤松木材的生长轮基本密度和管胞长度、管胞宽度及管胞长宽比等管胞形态特征的变异。结果表明:赤松纯林和赤松与沙松混交林中赤松林材的基本密度、管胞宽度存在显著差异,赤松纯林中赤松木材的基本密度比赤松与沙松混交林中的高,赤松与沙松混交林中赤松木材的管胞宽度比赤松纯林中的大,而松纯林和赤松与少松混交林中赤松木材的管胞长度和管胞长宽比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3.
人工林与天然林赤松木材管胞形态特征及密度的变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分析了人工林与天然林赤松木材的管胞长度、管胞宽度及管胞长宽比等管胞形态特征和生长轮基本密度的径向变异,结果表明,人工林与天然林赤松木材的管胞长度差异不显著,管胞宽度、管胞长宽比及基本密度差异显著。  相似文献   

4.
不同坡位人工林赤松木材材性的径向变异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以吉林省延吉市林业局帽儿山林场赤松Pinus densiflora人工林为例,对坡下、坡中和坡上等3种坡位人工林赤松木材的管胞形态特征和物理力学性征的径向变异模式及差异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坡位条件下微纤丝角和基本密度及壁腔比等指标表现为在0.01水平上有显著性差异,其中,坡中人工林赤松木材管胞壁腔比平均值比坡下和坡上分别大11.62%和16.45%,微纤丝角的平均值分别比坡上和坡下小54.31%和38.77%,生长轮基本密度平均值分别比坡上和坡下大10.5%和7.02%.从各种指标差异的分析结果来看,坡中的人工林赤松木材更适合于做结构材料.图9表3参6  相似文献   

5.
不同坡向人工林赤松材性变异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以延吉市林业局帽儿山林场赤松人工林为例,对北坡和南坡两种坡向赤松人工林木材的管胞形态特征和物理力学特征的径向变异模式及差异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管胞直径和微纤丝角及生长轮宽度等指标表现为差异显著。在相同轮龄范围内,管胞长度、管胞宽度、管胞长宽比、管胞壁腔比、微纤丝角、生长轮基本密度、晚材率、生长轮宽度等指标中,除生长轮基本密度平均值指标北坡的比南坡的大之外,其它指标的平均值均为南坡的大于北坡。  相似文献   

6.
赤松木材材质早期预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人工林赤松的管胞长度、微纤丝角、管胞长宽比、基本密度、晚材率及生长轮宽度等材性指标的测试数据。采用有序聚类分割法划分出赤松的幼龄期为12a;根据幼龄材的构造特征和材性指标,运用回归分析方法,推导出成熟材的理论预测值,经误差分析,该值与实测值比较接近,平均相对误差最小为5.2%,最大为25.7%。  相似文献   

7.
用生长轮材质分析方法研究和分析了天然林赤松木材材质的变异规律,得出了管胞长度、管胞宽度,管胞长宽林,生长轮基本密度、生长轮宽度、晚材率,生长率7项材性指标径向变异规律的数学模型。相关性检验多数材性指标均与生长轮有显著相关性。  相似文献   

8.
火炬松种源生长量与木材密度间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本实验采用河南省引种火炬松1984年一般种源,1983年耐寒种源试验林为材料,研究林木不同生长阶段年轮宽度,晚材率与木材基本密度间的相互关系;结果表明火炬松林分早期生长阶段年轮宽度与木材基本密度间存在着显著的负相关。林分郁闭后年轮宽度、胸径与木材密度存在着极其微弱的负相关,不同生长阶段晚材率与木材基本密度均呈显著的正相关。早期优良种源评选没有考虑木材性状是不符合工业人工林培育种源选择的标准。  相似文献   

9.
10.
鲁东南引种火炬松人工林生长特性与材性变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报道了我国鲁东南引种栽培火炬松18年生人工林生长、材性的变化规律.18年生林分树高为8.2m,胸径为15.38 cm,单株材积均值约为0.05577 m3.树高和胸径的速生期分别为2~5 a、1~9 a,材积连年生长量和平均生长量曲线的交叉点估测在20~25 a后,其数量成熟龄有待进一步确定.基本密度的径向变化由髓心处...  相似文献   

11.
本文采用动态可比性林木分级法,研究了东北东部天然赤松林的种群结构.根据天然赤松林种群的立木结构特点将其分为A、B、C三种类型.分析了立木结构类型对种群生产力的影响,并针对每种类型提出了经营意见.  相似文献   

12.
延边地区天然赤松林生长进程及其生长阶段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划分延国地区天然赤松林立地级的基础上,根据中等级上不同密度赤松林的调查资料,分析了赤松林的胸径,树高和材积生长过程,结果认为,赤松属早期速生,是生长持续期很长的树种,并对赤松胸径,树高和材积生长阶段进行了初步划分。  相似文献   

13.
延边地区天然赤松林单木根系生物量的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该文对延边地区天然赤松林单木的根系分布特征以及生物量结构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赤松根系发达,可塑性强;不同级别根系在根系生物量中所占比例大小顺序为:粗根>大根>中根>小根>细根,其中粗根和大根占总根量的90%以上,中、小、细根不足10%;土壤养分状况对根系总量影响不显著,与中、小、细根的量表现出一定关系;赤松个体生物量中地上部占80%,根系占20%,各器官生物量所占比例顺序为:干>根>枝>皮>叶.  相似文献   

14.
目前延边林业生产中仍在使用1975年编制的《吉林省立木材积表》中的东部次生林区针叶树一元立木材积表。我们利用338株样木资料,采用树高曲线法检验了上述材积表对延边赤松的适用性,结果表明存在较大误差,为此用平均实验形数法拟合出新的材和方程:V=0.9×10-1-15066.1×10-6(D+11.5)+5958.8×10-7(D+11.5)2,编制了天然赤松一元立木材积表。  相似文献   

15.
松材线虫对马尾松不同地理种源酚类物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滕涛  曹福祥  王猛 《江西农业学报》2009,21(11):64-65,69
对接种松材线虫后衡阳和广西2个地理种源马尾松的多酚氧化酶活性、总酚含量以及绿原酸含量的动态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接种后,随着接种时间的推移,马尾松体内多酚氧化酶活性呈现增高趋势,在抗病种源中酶活性的变化程度和速度大于敏感种源;同时,与敏感种源相比,抗病种源总酚和绿原酸含量在积累水平上要高,并且也能在较长时间内维持较高浓度。因此,马尾松针叶中多酚氧化酶活性及酚类物质变化差异与松材线虫病抗性具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6.
马尾松与黑松种源核型和模糊聚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本文通过对马尾松与黑松种间和种源间的核型分析和模糊聚类,分析了这两种松树及它们种源的核型变异情况、进化途径,为马尾松与黑松的细胞学分类、遗传育种及系统进化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7.
不同立地条件下松材线虫病疫木伐除方式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采用标准地调查法,对湖北省恩施市松材线虫入侵森林的不同立地条件和不同采伐方式除治后的群落更新情况进行调查和分析。结果表明,立地条件良好的林分不论是皆伐或择伐,迹地恢复迅速,群落结构和生物多样性得到很大的改观;立地条件差的森林择伐后恢复缓慢,林分层次单调,而皆伐地群落极度退化,不能形成新的森林而被岩灌群落所替代。据此提出,松材线虫病的疫木除治应根据不同的立地条件因地制宜选择合适的采伐方式:立地条件良好、病害发生严重的林分可以皆伐;立地条件中等及以下的林分,只能采用择伐的方式,并辅以人工栽培措施及时进行群落的恢复与重建。  相似文献   

18.
福建引种火炬松种源试验结果表明:31个种源15年生木材顺纹抗压强度均值为39.89MPa,变化范围为32.85~46.13MPa;种源间木材顺纹抗压强度差异显著,其广义遗传率为hf>0.429,且随株内年轮数的增加或树龄的增大而明显增大;种源内个体差异大于种源间变异,栽培环境对木材顺纹抗压强度有着显著的影响。31个参试种源木材顺纹抗压强度与其树高、木材密度、晚材率和生长轮年龄呈显著正相关,与其胸径呈显著负相关。株间相同生长发育阶段或相同树龄情况下,年轮宽度与顺纹抗压强度呈负相关,这种负相关系数随着树龄增大而逐渐减小。美国东部海岸地区原产地种源经度与其顺纹抗压强度呈显著负相关,其原产地夏季降水量及其与年降水量的比值与顺纹抗压强度为显著的正相关;南部墨西哥湾地区原产地种源经度与其顺纹抗压强度则呈显著正相关,夏季降水量及其与年降水量的比值与顺纹抗压强度为不显著的负相关。原产地纬度、经度、1月份平均最低温、年均温、6~9月份降水量、年降水量、6~9月份降水与年降水之比和无霜期8个因子中,种源原产地纬度对顺纹抗压强度影响多为负相关。  相似文献   

19.
红松木材结构缺陷对应力波传播参数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通过应力波测试仪对红松木材试件进行的检测试验,研究了木材轴向孔洞的分布、数量和端部孔洞的分布对应力波传播时间、传播速度的影响,并对孔径大小与应力波传播参数之间关系进行回归分析。试验结果表明,应力波传播时间与孔径大小、数量呈正相关,而应力波传播速度与孔径大小、数量呈负相关。端部孔洞对应力波传播参数没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