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 毫秒
1.
白灵侧耳优质高效栽培关键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结果表明,白灵侧耳的栽培应以棉籽壳为主料熟料栽培。栽培料装量应以350g为宜,菌袋发满菌后在22t5℃进行30—40d的后熟期处理。最佳栽培模式为半脱袋竖向畦栽,覆土至菌棒3/4处。  相似文献   

2.
采用混料设计方法,以木屑、棉籽壳、麸皮、谷糠为主料,以产量为指标,研究不同栽培料配方对栗蘑(Grifola frondosa)产量的影响,优化栗蘑栽培料配方.运用Design-Expert软件进行分析,建立回归方程,研究不同组分间的相互作用及对产量的影响.最终得到优化后栗蘑的高产配方为:木屑45%,棉籽壳39%,麸皮8...  相似文献   

3.
白灵侧耳(Plerotus nebrodensis)商品名白灵菇,栽培技术要求较高,在出菇阶段要求比较严格的温湿度条件和其他相适应的气象因子。有条件的单位,可建造智能化的人工控温的工厂化栽培菇房,人为控制各项气象因子,使之适宜白灵侧耳的生长发育,周年生产,周年出菇。但在不能控温的自然温室菇房条件  相似文献   

4.
白灵侧耳栽培技术研究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4  
白灵侧耳可以在棉籽壳、木屑、玉米芯等多种培养料上生长。以棉籽壳(50%-30%)与木屑(50%-70%)混合培养料菌丝生长最快,子实体产量最高,白灵侧耳培养料必须经过灭菌处理,充分发菌后的菌袋于4℃低温下保存1年仍可以出菇;若保存于常温下,则必须经过2个月以上的菌丝后熟期才能出菇,生物学效率(鲜品)可高达90%以上。  相似文献   

5.
白灵侧耳栽培中的问题及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白灵侧耳人工栽培在不断探索,但仍存在一些关键问题。本文依据笔者几年来的栽培经验,针对白灵侧耳栽培中常见的问题,提出了解决问题的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6.
采用混料设计方法,研究金针菇(Flammulina velutipes)高产配方.以玉米芯、麸皮、棉籽壳、甘蔗渣为主料,以产量为考核指标,建立各组分配比与产量之间的回归模型,考察配方中各组分的互作效应.结果表明,高产配方为9.3%玉米芯、30.4%麸皮、16.4%棉籽壳、36.9%甘蔗渣、5%玉米粉、1%过磷酸钙、1%轻质碳酸钙,产量可以达到每袋426.5 g,比对照产量(每袋400 g)提高了6.6%.验证试验表明,混料设计可用于金针菇栽培配方优化.  相似文献   

7.
不同配方培养料对白灵侧耳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3,他引:9  
在供试的白灵侧耳培养料配方中,配方1以棉籽壳为主料(棉籽壳80%,麦麸18%,蔗糖1%,石膏1%,含水量60%),白灵侧耳菌丝生长速度最快,生长势最强,子实体产量最高,生物学效率达到94.39%,与其余5个供试培养料配方比较,差异均达到极显著水平。  相似文献   

8.
白灵侧耳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从白灵侧耳的分类地位、遗传学、栽培技术、营养生理、营养成分与药用价值等方面的研究现状进行综述,并指出目前研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对提高白灵侧耳产量和质量、促进产业发展等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9.
白灵侧耳生产中使用的主要原材料为各种农林副产品和作物秸秆,如棉壳、木屑、玉米芯、稻草、麦秆等,由于在这些原材料中自然匿藏着大量杂菌或虫卵,是造成生产失败的成因之一,防止杂菌污染是栽培食用菌取得成功的关键。因此,目前在生产上,一般均采用先对培养料进行堆制发酵后,使  相似文献   

10.
白灵侧耳菌丝营养生理特性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研究了白灵侧耳菌丝营养生理特性.结果表明,白灵侧耳菌丝生长适宜的碳源是葡萄糖和甘露醇;适宜的氮源是酵母膏和蛋白胨;适宜的无机盐为KH2PO4和ZnSO4;菌丝生长的最佳温度为23.8℃,最适pH为6.6,培养料最适含水量为68.6%.  相似文献   

11.
不同配方培养料对白灵菇生长发育和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随机区组试验,研究了6种配方培养料对白灵菇生长发育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配方培养料对白灵菇的菌丝生长速度和生长势、生育期、子实体性状、产量和生物学效率等均有较大的影响。综合分析表明,使用以棉籽壳为主料的培养料栽培白灵菇优于以玉米芯、木屑为主料的培养料,其中配方①培养料(棉籽壳80%,麸皮13%,玉米面5%,石灰1%,石膏1%)的菌丝生长速度快、生长势最强,出菇较快且产量最高(生物学效率可达50.73%)。  相似文献   

12.
以白灵菇菌株TN01为试材,选取香菇、杏鲍菇、白玉菇3种食用菌菇根为原料配制外援营养液,测定各营养液主要成分含量,并研究了不同类型与浓度营养液对白灵菇菌丝及子实体生长的影响,以期为白灵菇的高产栽培技术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与常规PDA培养基相比,适量加入白玉菇菇根提取液可提高白灵菇菌丝生长速度;添加外援营养液对子实体的农艺性状影响不大,对产量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其中施用香菇菇根提取液的白灵菇子实体产量最高,小区总产量与对照相比提高了54.6%。施用香菇菇根提取液后对白灵菇子实体中的硝酸盐含量及蛋白质含量有提升的效果,但对亚硝酸盐及粗纤维含量无促增长的效果。  相似文献   

13.
白灵菇富硒栽培技术研究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2  
研究了不同浓度的Na2SeO3对白灵菇菌丝体、子实体发育和产量的影响,以及白灵菇的富硒能力。试验结果表明,培养基中添加的亚硒酸钠浓度为40mg/kg-80mg/kg时,对白灵菇菌丝体和子实体生长发育有明显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4.
利用食用菌菌糠废料为栽培基质,探讨添加废料的适宜比例,以有效利用食用菌的栽培原料,减少环境污染,提高产品质量和减少成本。结果表明:在废料栽培白灵菇试验中,配方3和配方4效果较好,与对照棉籽皮配方无差异。因此,可以利用白灵菇菌糠废料作为部分原料栽培食用菌使用。  相似文献   

15.
近几年白灵侧耳(Pleurotus nebrodensis)水渍状斑点病(wet blotch disease)频繁发生,对罹病样品进行显微观察和病原菌分离,并对附生优势菌株进行分子鉴定和致病性研究。结果表明,在水渍状病变组织内未发现和分离到细菌和其它真菌;病斑表面的附生优势菌株L1和F1分别为Pseudomonas sp.和Arthrobacter sp.,回接试验检测无致病性,初步推断该病害不是由细菌或真菌侵染引起的。  相似文献   

16.
白灵菇栽培品种的分类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选用我国白灵菇的13株主栽品种和1株糙皮侧耳作为参照,按其特征划分为不同的类型。结果显示:13株白灵菇可分为4个大类。说明我国白灵菇主栽品种问遗传物质相似程度很高,表明现有栽培品种缺乏丰富的基因型,品种比较单一,市场上白灵菇命名的混乱情况,不仅有同种异名的情况,还有异名同种的现象,亟待整顿和规范。  相似文献   

17.
以马铃薯渣和农作物秸秆为原料进行糙皮侧耳(Pleurotus ostreatus)栽培试验。结果表明:当马铃薯渣(折合干重)和秸秆(玉米芯)质量比为1∶2时,出菇潮次多、产量高、生物转化率高且商品品质好。  相似文献   

18.
工厂化栽培白灵菇配方筛选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白灵菇在6种栽培配方上菌丝生长速度及工厂化出菇情况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不同配方上,白灵菇菌丝生长速度、生长势、子实体形状和生物学效率均存在差异。配方⑤(棉籽壳53%,玉米芯33%,麸皮6%,玉米面6%,石灰1%,石膏1%)菌丝生长速度最快,平均为4.19mm/d,但产量较低,平均生物学效率仅为27.30%;配方③(棉籽壳47%,玉米芯29%,麸皮16%,玉米面6%,石灰1%,石膏1%)菌丝生长速度适中,产量最高,平均生物学效率为36.47%,一级菇成品率达88.74%。综合试验结果,配方③适宜在工厂化白灵菇生产中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