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北极狐自咬症是一种慢性疾病。该病呈阵发性兴奋,兴奋时病狐常咬自体的某一部位,多数咬尾和后肢等部位。患狐轻者损坏毛皮,重者引起体质衰弱或败血症而死亡。本病全年均可发生,以9—10月份最为常见。  相似文献   

2.
本文对虫克丁防治北极狐食毛症和自咬症的效果进行了研究 ,结果表明 ,虫克丁可以防治狐食毛症而不能防治自咬症。  相似文献   

3.
<正>北极狐自咬症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患狐呈阵发性兴奋,啃咬自己的尾部、肢体,或躯体某部的皮毛,造成自咬创伤而影响其生长发育和毛皮质量,重者可因败血症而死亡。本病一年之中均可发生,但以产仔季节和饲料更换时多发,不同年龄阶段均可发生,给养狐业带来严重经济损失。2013年我们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  相似文献   

4.
正近年来,随着养殖业的蓬勃发展,一些北极狐饲养场户狐自咬症呈上升趋势,发病率明显增加、危害严重,给养狐专业户造成一定的经济损失。1发病情况东营县养殖专业户李某饲养北极狐106只,期中母北极狐16只,北极狐仔90只,生长发育良好,现每只仔重量  相似文献   

5.
自咬症是食肉毛皮动物的常见急性慢性经过的疫病,在我国各地养殖场(户)均有发生,严重影响毛皮动物的生长发育和毛皮质量,病兽啃咬自己的尾巴、大腿内侧或躯体的某~部位的被毛和肢体,造成皮张破损或病兽死亡,我场经过多年实践,采取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措施,在控制自咬症的发生方面取得较好的效果,供广大养殖场(户)参考。  相似文献   

6.
<正>自咬症是食肉毛皮动物的常见急性、慢性经过的疫病,在我国各地养殖场(户)均有发生,严重影响毛皮动物的生长发育和毛皮质量,病兽啃咬自己的尾巴、大腿内侧或躯体的某一部位的被毛和肢体,造成皮张破损或病兽死亡,笔者经过多年实践,采取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措施,在控制自咬症的发生方面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介绍如下,供广大养殖场(户)参考。  相似文献   

7.
自咬症是长尾肉食动物多见的急慢性经过的疾病,病兽嘴咬自己的尾巴或躯体的某一部位的皮毛和肢体,造成皮张破损或死亡.本病在各养殖场均有发生。  相似文献   

8.
自咬症是食肉毛皮动物的常<见急性慢性经过的疫病,在我国各地养殖场(户)均有发生,严重影响毛皮动物的生长发育和毛皮质量,病兽啃咬自己的尾巴、大腿内侧或躯体的某一部位的被毛和肢体,造成皮张破损或病兽死亡,我场经过多年实践,采用预防为主,综合防治措施,在控制自咬的发生取得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9.
自咬症是毛皮动物的一种常见病,貂、貉及狐狸等成年兽发病系明显季节性,以春季发情期、产仔期多发,幼兽多发于8-10月份。病兽自己咬自己躯体的某一部位,一般以咬尾、腿较多,造成毛皮破损。病因:本病的病因至今不明,有人认为该病是营养缺乏引起,有些学者认为是传染病引起,也有人认为是体外寄生虫病引起。近年来,有研究者已从病兽脏器中分离出病毒,并证实对毛皮动物有传染性。症状:病兽间歇性发作,大声嘶叫,疼痛不安,常在一个地方旋转咬自己的尾和腿,这是本病的主要特征。北极狐发作时多呈急性经过,发作时咬住自己的尾或腿…  相似文献   

10.
<正>水貂是珍贵的毛皮动物,其毛皮可出口创汇.自1956年我国开始饲养水貂的30多年来,多数貂场都有自咬症发生,发病率在5%左右.近年来,有的貂场自咬症发病率有逐年增加的趋势,个别貂场种貂自咬症发病率达20%,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目前水貂自咬症的发病原因尚不清楚,国内外都没有特异的防治方法.我们于1992年春、秋季和1993年春季在辽宁省某貂场采用二流基丙磺酸钠(Dimercaptopropanesulfonate SodiumDMPS)注射液给自咬症病貂肌肉注射,治疗病貂221例,自咬症状消失率为87.33%,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11.
蓝狐自咬症的诊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蓝狐的自咬症是一种特殊的疾病,这种疾病具有一定的传染性。一般情况下病狐咬伤四肢(常常是后肢)上端和尾根的表面,在急性发作期不自觉的发生自咬现象,将自己的后肢和尾巴咬得鲜血淋漓,甚至将胯部软组织全部咬掉裸露出白骨,尾巴仅残存根部的白骨,自咬程度剧烈往往继发感染而死亡。  相似文献   

12.
水貂自咬症与微量元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 自咬症是肉食性毛皮动物的一种慢性疾病,病兽呈现定期兴奋,兴奋期咬自体的一定部位。水貂自咬症在国内外水貂饲养场都有发生,且发病率较高,严重危害水貂的毛皮质量,给水貂饲养业带来重大经济损失。关于自咬病的病因,目前尚有争议。国外在对此病的多年研究中,形成了两种观点:一种认为是营养性疾病,另一种则认为是病毒性疾病。  相似文献   

13.
自咬症在临床上常发生于犬,我国许多养殖场以及宠物犬均有发生,严重影响犬生长发育和犬的品质。犬自咬症的发生有以下原因:营养元素缺乏或者比例失衡,这是自咬症的主要发病原因;环境的应激;肛门腺炎;湿疹;寄生虫和真菌感染;骨折。  相似文献   

14.
<正> 自咬症是食肉毛皮动物和一种常见病,多发病,呈慢性进过。病兽呈现定期兴奋性,兴奋期病兽咬自体的一定部位,造成创伤,严重地影响狐、貉,水貂的生长发育和皮的质量。近几年来,我们在毛皮动物养殖中,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方法,控制自咬症的发生,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5.
本文主要总结了毛皮动物配种准备期白鼻子病、脚掌子病,消化系统疾病,自咬症,食毛症,脱毛症,黄脂肪病等疾病的临床症状及防治方法,以期减少疾病的发生,提高养殖效益。  相似文献   

16.
犬自咬症以犬自咬躯体的某一部位(多是咬后驱或尾巴),造成皮肤破损为特征。是犬科动物的一种共患疾病,临床上该病常发生于犬,给宠物犬的饲养及犬的养殖业带来很大麻烦,我国许多养殖场以及大量宠物犬均有发生,严重影响犬生长发育和品质,该病一直没有特异性预防和治疗措施。均采用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方法,在控制自咬症的发生方面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本文就自咬症的发病机理、原因、症状、诊断及防治作一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   

17.
犬自咬症以犬自咬躯体的某一部位(多是咬后驱或尾巴),造成皮肤破损为特征。是犬科动物的一种共患疾病,临床上该病常发生于犬,给宠物犬的饲养及犬的养殖业带来很大麻烦,我国许多养殖场以及大量宠物犬均有发生,严重影响犬生长发育和品质,该病一直没有特异性预防和治疗措施。均采用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方法,在控制自咬症的发生方面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本文就自咬症的发病机理、原因、症状、诊断及防治作一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   

18.
侯俊丽  闫港 《警犬》2011,(6):15-16
犬自咬尾部是犬自咬症中最常见的自咬现象,本病多见于幼犬,营养物质缺乏,湿疹,荨麻疹,皮肤真菌感染及体外寄生虫病等均可导致本病发生。由于犬不断地啃咬自己的尾部,可导致犬尾尖出现脱毛,损伤,出血,犬由此而不断消瘦,如果继发细菌感染,还可能危及生命。本文主要介绍一例犬顽固性自咬尾症的治疗情况。  相似文献   

19.
自咬症是毛皮动物的一种常见病 ,貂、貉及狐等成年兽发病有明显季节性 ,以春季发情期、产仔期多发 ,幼兽多发于 8~ 1 0月份。1 病因 本病的病因至今不明 ,有人认为该病是营养缺乏引起 ;有些学者认为是传染病引起 ;也有人认为是体外寄生虫病引起。近年来 ,有研究者已从病兽脏器中分离出病毒 ,并证实该病毒对毛皮动物有传染性。2 症状 病兽间歇性发作 ,大声嘶叫 ,疼痛不安 ,常在一个地方旋转咬自己的尾和腿 ,这是本病的主要特征。北极狐多呈急性经过 ,发作时咬住自己的尾或腿不松口 ,有时甚至把后腿咬烂 ,撕破肌肉 ,把尾咬断 ,皮肤被咬部…  相似文献   

20.
为了发展养狐业,我国北方一些地区先后从芬兰引进了一批巨型的北极狐,使我国的养狐业开始向规模化发展。但由于地理位置和气候因素的差异以及饲养条件和技术相对落后,这些芬兰原种北极狐引入国内后,有很多先后出现了一些非传染性疾病,常见的如感冒、肺炎、结核、胃肠炎、尾脂腺炎、眼结膜炎、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缺乏症、自咬症等。这些疾病制约着原种狐的生长发育及繁育后代,严重的还造成死亡,给养狐场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2005年3月份,我们解剖1只芬兰原种北极狐,该狐因患胃穿孔而死亡,具体情况报告如下。1发病情况及临床症状该狐病初表现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