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青贮饲用玉米即将收获.怎样青贮呢?现将技术要点介绍如下: 一、原理.秸秆青贮是利用微生物的乳酸发酵作用达到长期保存青绿多汁饲料营养特性的一种方法.青贮是利用新鲜的玉米茎叶或整株切碎,密封贮藏,使植株本身呼吸造成缺氧条件,而乳酸菌对青贮料的厌氧发酵产生乳酸,使PH值降到4左右时,使大部分微生物停止繁殖,最后乳酸菌本身亦因乳酸不断积累,被自身的乳酸控制而停止活动,从而达到长期青贮的目的.  相似文献   

2.
“黄贮”是相对青贮而言。秸秆饲料的青贮和黄贮都是利用微生物发酵的原理进行储存的,因此统称为“微贮”。 青贮技术是将收割的鲜(青)秸秆粉碎后直接窖贮、装袋或打捆包裹储藏的一种技术。青贮料经压实密封,在适宜的湿度条件下,自身所含有的微生物乳酸茵厌氧发酵,产生乳酸,使贮料内部的pH值降到4.5~5.0。此时,大部分微生物都会停止繁殖,最后礼酸茵也被自身产生的乳酸所抑制而停止生长,从而达到青贮的目的。由于青贮要求秸秆含水率在60%~70%,含水率过低时便不能作业,因此受到时间上的限制。  相似文献   

3.
1原理青贮是利用微生物的乳酸发酵作用,达到长期保存青绿多汁饲料营养特性的方法。青贮过程的实质是将新鲜植物紧实地堆积在不透气的容器中,通过微生物(主要是乳酸菌)的厌氧发酵,使原料中所含的糖分转化为有机酸。当乳酸在青贮原料中积累到一定浓度时,就能抑制其他微生物的活动,并抑制原料中养分被微生物分解破坏,从而将原料中的养分很好地保存下来。乳酸发酵过程中产生大量热能,当青贮原料温度上升到50℃时,乳酸菌也就停止了活动,发酵结束。由于青贮原料是在密闭并停止微生物活动的条件下贮存的,因此可以长期保存不变质。  相似文献   

4.
秸秆青贮是将收割后的青绿秸秆或适当凋萎的半干秸秆,切碎、贮存于密闭设备中(多数是青贮池或窖),利用微生物厌氧发酵,主要是通过乳酸菌发酵,产生乳酸,当乳酸积聚到一定浓度时,秸秆里的有害微生物将被抑制,从而达到长期保存青绿饲料的目的。但是在青贮过程中,如果贮存方法不当或关键技术把握不好,将会造成青贮失败。笔者根据多年工作经验,认为秸秆青贮要想成功,应该把握以下几项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5.
1常规青贮青贮原料的含糖量一般不低于1.0%~1.5%,含水量一般为65%~75%,密闭缺氧环境,青贮温度不得超过38℃。青贮的原理是通过饲草的密封贮藏,利用乳酸菌的厌氧发酵,产生乳酸,使贮藏窖内的pH值降到4.0左右,此时大部分微生物停止繁殖,而乳酸菌也由于乳酸的不断积累,最后被自身产生的乳酸所控制而停止生长,从而达到青贮的目的。  相似文献   

6.
<正>1常规青贮青贮原料的含糖量一般不低于1.0%~1.5%,含水量一般为65%~75%,密闭缺氧环境,青贮温度不得超过38℃。青贮的原理是通过饲草的密封贮藏,利用乳酸菌的厌氧发酵,产生乳酸,使贮藏窖内的pH值降到4.0左右,此时大部分微生物停止繁殖,而乳酸菌也由于乳酸的不断积累,最后被自身产生的乳酸所控制而停止生长,从而达到青贮的目的。2半干青贮半干青贮又称低水分青贮,即将青贮原料的水  相似文献   

7.
乳酸菌是青贮玉米秸发酵成熟的主导菌群,它能在厌氧状态和适宜条件下,利用秸秆中的水溶性碳水化合物,引起乳酸发酵,产生有机酸等,对抑制青贮腐败菌发酵,延长青贮的保存,提高青贮玉米秸的营养价值和适口性均有极为重要的意义,因此乳酸菌菌落数的多少从一定的角度说,决定了青贮成败。摸清不同物理处理情况下,青贮玉米秸秆中乳酸菌菌落数目,以便为青贮料的制作和应用提供更科学的依据。  相似文献   

8.
添加不同乳酸菌对玉米秸秆青贮有氧稳定性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筛选可供玉米秸秆青贮发酵利用的复合乳酸菌系。方法 以前期研究筛选得到的同型发酵乳酸菌AS06株和异型发酵乳酸菌BS26株为试验材料,设置4种不同的乳酸菌添加处理方式,即对照处理组(CK组)、同型乳酸菌AS06株发酵处理组(LP组)、异型发酵乳酸菌BS26株处理组(LB组)、同型乳酸菌AS06株+异型发酵乳酸菌BS26株混合处理组(LBP组),进行玉米秸秆青贮发酵试验。测定并比较各处理组玉米秸秆青贮的有氧暴露后pH值、微生物菌群、乳酸含量、有机酸含量、可溶性碳水化合物(WSC)含量,以及有氧稳定性时长。结果 添加异型发酵乳酸菌BS26株及复合乳酸菌系(异型发酵乳酸菌BS26株+同型发酵乳酸菌AS06株)的玉米秸秆,开封后青贮pH值上升缓慢,乳酸含量下降缓慢, WSC的营养损失有效减少,酵母菌和霉菌的生长得到明显抑制,青贮有氧稳定性时长分别达到208 h和147 h。结论 异型发酵乳酸菌单独或与同型发酵乳酸菌复合添加,可有效抑制玉米秸秆青贮的有氧腐败,且前者有氧稳定性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9.
为探讨西藏地区燕麦(Avena sativa L.)秸秆和多年生黑麦草(Lolium perenne L.)混合青贮使用添加剂改善发酵品质的措施,进一步提高燕麦秸秆利用效率,将收获籽粒后的燕麦秸秆和抽穗期刈割的多年生黑麦草以4∶6混合青贮,分别添加1×106 cfu·g-1 FW的乳酸菌制剂、4% FW糖蜜和乳酸菌+糖蜜,青贮60 d后取样分析青贮饲料发酵品质。结果表明:单独或组合添加糖蜜和乳酸菌均不同程度的改善了混合青贮发酵品质,显著降低了pH值、氨态氮/总氮、丙酸和丁酸含量(P<0.05),显著提高了乳酸含量和乳酸/乙酸(P<0.05)。添加糖蜜组发酵品质优于添加乳酸菌组,显示较高的乳酸和水溶性碳水化合物含量(P<0.05),且单独添加糖蜜与组合添加组各发酵指标无显著差异。综合考虑,在燕麦秸秆和多年生黑麦草(4∶6)混合青贮时添加4%糖蜜较为适宜。  相似文献   

10.
<正>农作物秸秆二次发酵是指已由乳酸菌发酵的饲料(青贮、黄贮、霉贮、微贮秸秆饲料)与空气接触,在需氧菌作用下进行的再次发酵,会造成贮存饲料变质霉烂。青贮、微贮是在密封的容器内制作,在缺氧环境中,通过发酵作用,产生大量乳酸抑制有害微生物繁殖滋生,达到保存饲料的目的。1造成秸秆二次发酵的原因(1)秸秆二次发酵经常发生在气候温暖的春、夏  相似文献   

11.
为研究乳酸菌制剂对玉米秸秆青贮品质的影响,试验共设4个处理组,试验Ⅰ组为玉米秸秆+10 g/t复合乳酸菌制剂;试验Ⅱ组为玉米秸秆+20 g/t复合乳酸菌制剂;试验Ⅲ组为玉米秸秆+40 g/t复合乳酸菌制剂;对照组为玉米秸秆.结果表明:试验Ⅱ组粗蛋白质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而中性洗涤纤维和酸性洗涤纤维含量均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Ⅰ、Ⅱ和Ⅲ组pH都显著低于对照组,而乳酸含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与其他组相比,试验Ⅱ组氨态氮和丁酸含量最低,但差异不显著.综合认为,添加复合乳酸菌制剂可改善玉米秸秆青贮品质,并以20 g/t添加水平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2.
切碎和揉切对玉米秸秆青贮饲料发酵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青玉米秸秆切碎和揉切后调制青贮饲料,60d后开封测定青贮饲料发酵产物。结果表明:随着青贮前青玉米秸秆切短长度的增加,青贮饲料氨态氮增加(P<0.05),乳酸含量下降(P<0.05),pH值上升(P<0.05),乳酸菌菌落极显著(P<0.01)减少。不同切碎长度青玉米秸秆经揉切后调制青贮,能明显提高青贮发酵产物的乳酸含量。  相似文献   

13.
青贮饲料是将青绿饲料在适当含水量和含糖量的条件下,致密地装填到密闭的设备内(如青贮窖、青贮壕、青贮袋等),使青绿饲料本身附着的乳酸菌大量繁殖,利用厌氧性乳酸菌的发酵产生大量乳酸来抑制有害生物繁殖,随着继续发酵,当pH达到4.2时,乳酸菌本身的繁殖也受到抑制,这样各种生物的活动全部停止,又因缺氧,营养物质不会被氧化,使青贮饲料得以长期保存。  相似文献   

14.
为探究不同添加剂对青稞秸秆与多年生黑麦草(4∶6)混合青贮发酵品质的影响,试验设对照组(C)、乳酸菌制剂组(LAB)、糖蜜组(M)、乳酸菌制剂+糖蜜组(LAB+M)4个处理,青贮后第7, 24和45天打开,测定青贮发酵品质。结果表明,添加乳酸菌制剂加速了青贮早期乳酸发酵进程,但由于底物不足,青贮后期丁酸含量和氨态氮/总氮值有所升高;添加糖蜜补充了发酵底物,促进了乳酸发酵,显著(P<0.05)提高了乳酸含量,降低了pH值(P<0.05),从而有效地抑制了有害微生物的活性,减少了丙酸和丁酸的生成。乳酸菌制剂+糖蜜组与单独添加乳酸菌制剂组相比显著提高了青贮发酵品质, 但与单独添加糖蜜组相比差异不显著,表明发酵底物不足是限制青稞秸秆与多年生黑麦草混合青贮发酵品质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5.
玉米秸秆中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玉米秸秆的青贮是在厌氧条件下,利用乳酸菌发酵产生的乳酸积累到足以使青贮物中的PH值下降到3.8─4.2时进行的,这时青贮玉米秸秆中所有微生物都处于被抑制状态,而达到保存青饲料营养价值的目的。经过青贮的玉米秸秆产生大量芳香族化合物,具有酸香味,柔软多汁,消化强,适口性好,家畜喜食,还可以长期保存。青贮玉米秸秆已普遍用于喂牛,效果良好,用于喂猪的效果未见报道。我们于1993年5月21日至9月21日对用青贮玉米秸秆以不同饲料配比喂猪进行了试验研究,以探讨青贮玉米秸秆喂猪的可行性及最佳配合…  相似文献   

16.
<正>1青贮的原理将可供奶牛食用的植物秸秆和其他粗饲料,切碎成一定的规格并集中密封于窖中(或密封的尼龙袋),在厌氧条件下,秸秆等原料附着在乳酸菌上进行发酵,随之产生乳酸,使pH值降到4.0左右,从而有效地抑制了  相似文献   

17.
1秸秆青贮具备的条件 1.1秸秆原料 所有进行青贮的秸秆原料必须符合以下三点: 1.1.1 具有一定的含糖量。一般含量至少应为鲜重的1%~1.5%。常见的玉米、高梁秸秆及禾本科牧草含有较多的可溶性糖,是优良的秸秆原料。而像南瓜藤、豆秧等含糖量就低一些,在青贮时必须与含糖量多的混合使用,才能青贮成功。  相似文献   

18.
试验旨在探究添加菜籽壳后对甜玉米秸秆青贮发酵品质的影响.甜玉米秸秆青贮时分别添加0(对照组)、5%、10%和20%的菜籽壳,每个混合比例分为植物乳杆菌添加组和不添加组.青贮45 d,测定甜玉米秸秆的化学成分和发酵品质.结果 显示,与对照组相比,添加5%菜籽壳的甜玉米秸秆青贮的干物质含量和乳酸菌数量显著提高(P<0.05...  相似文献   

19.
为探讨不同发酵类型乳酸菌对低水分粳稻(Oryza saliva subsp keng)秸秆发酵品质和有氧稳定性的影响,本试验以稻秸(含水量50.47%)为青贮材料,设有4组,即对照组(CS),布氏乳杆菌H4001组(HS,5×10~6 cfu·g~(-1)FM),植物乳杆菌S2406组(SS,5×10~6 cfu·g~(-1) FM)及植物乳杆菌与布氏乳杆菌混合组(MS,5×10~6 cfu·g~(-1)FM),发酵时间60d,取青贮粳稻秸秆样品测定其青贮品质及有氧稳定性。结果表明:同型发酵乳酸菌植物乳杆菌S2409可显著降低青贮的pH值和氨态氮含量(P0.05),提高青贮的乳酸、粗蛋白和干物质含量(P0.05),而异型发酵乳酸菌布氏乳杆菌H4001可显著提高青贮的乙酸、水溶性碳水化合物和中性洗涤纤维的含量(P0.05)。同型发酵乳酸菌和异型发酵乳酸菌在青贮开窖后可分别延长青贮的有氧稳定性时间36h、65h。混合组发酵品质及有氧稳定性均显著优于对照组。结合不同情况单独或混合使用不同发酵类型乳酸菌可获得更加优质的青贮饲料。  相似文献   

20.
青贮主要是利用青贮原料上所附着的乳酸菌等生物的生命活动,通过厌氧呼吸过程将青贮原料中的碳水化合物变成有机酸,抑制有害细菌及霉菌的生长、活动.使青贮原料得以保存起来.经过青贮的玉米秸秆柔软、气味醇香,羊采食适口性好,和干玉米秸秆饲喂育肥羊相比,增重效果明显,适宜饲喂育肥羊及繁殖母畜,制作成本低,但制作技术要求较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