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新农业》2016,(19)
正鸽肠炎可由大肠杆菌引起的,也有由副伤寒、毛滴虫、球虫、巴拉米哥和腺病毒并发的复合感染。本病主要由于饲养管理不当,喂饲了不洁发霉腐烂的饲料或被有毒物质污染的饲料,或饮了不洁的饮水所致。天气冷,饲养条件差,鸽舍阴暗潮湿等也能引起此病的发生。此外,多种  相似文献   

2.
肠毒综合征是一种由多病因引起的肠黏膜发炎、增厚、脱落、出血、坏死等变化的综合性病症,一年四季均能发生,但以夏、秋以及阴雨潮湿的季节多见,任何日龄都能发生,特别是30~80日龄的鸡多发。由于肠毒综合征引起生长速度下降、饲料报酬降低,死亡率不高,养殖户和临床工作者往往对此病不够重视而没有及时治疗,造成鸡群采食量明显下降,生长缓慢,而且极易引起其他病原继发感染。一、发病情况某规模养殖户饲养的78日龄海兰褐蛋鸡12000只出现精神萎靡,低头闭目,羽毛杂乱,食欲减退,虚弱无  相似文献   

3.
正前言在养殖鸽子的时候,会有一些疾病经常性地出现,阻碍鸽子的生长,令人困扰不已,现将鸽子常见病的综合防治技术给大家介绍一下,大家可以参考选用。1球虫病鸽球虫病是由球虫引起的肠道疾病,其特征是病鸽拉水样稀粪,肠道充血或出血等。1.1发病特点通过病鸽粪污染的饲料、饮水由消化道感染。尤其是鸽舍潮湿、饲养密度大、气候温和更易促使本病的发生。幼鸽发病率、死亡率高,成鸽呈隐性感染,并不断向外排出卵囊,成为  相似文献   

4.
一、青年鸽的饲养管理 留种的乳鸽自离巢至性成熟(配对前)称为青年鸽。鸽离巢入舍前必须先带上脚号,然后送入青年鸽舍内群养。虽然青年鸽的饲养管理比较粗放,但要培育出优良的种用鸽仍非易事。必须注意以下几点: 1.断“乳”转折:离巢后的头二周(6周龄时),是一个由亲鸽哺喂到自己独立觅取饲料、饮水和保健砂的转折点。如果学吃的时间短,则生长发育正常;反之,学吃进程较慢,或饲养管理不当,则生长缓慢,体质虚弱,抗病力差,易患病。生产实践证明,鸽舍要注意保温和通风,地面最好铺垫稻草。有条件时可分小群饲养,以防不同日龄鸽混群饲养时,幼鸽被大鸽欺负。  相似文献   

5.
猪水肿病是溶血性大肠杆菌产生的内毒素引起的一种肠毒血症。该病急、致死性强,断奶前后的仔猪多发,常见于断奶后1~2周,最小的发病猪见于3日龄,大者3~5月龄。多见于春季的4~5月。疾病的发生与饲料和饲养方式的改变,饲料单一或喂给大量精饲料等有关。1症状健壮和生长快的仔猪先突然发病,体温不高,减食或拒食,眼睑、结膜、脸部皮下出现灰白色凉粉样水肿,而  相似文献   

6.
<正>引起仔猪腹泻的因素很多,从引起仔猪腹泻的病因方面划分,腹泻大致可分为病毒性腹泻、细菌性腹泻、饲料因素引起的腹泻、气候突变及其他应激因素引起的腹泻;腹泻的病因不一样,临床症状特点、治疗预防措施也不相同。而水肿病是由溶血性大肠杆菌引起的断奶仔猪的一种急性、散发性、致死性肠毒血症,也称猪胃肠水肿或猪大肠杆菌肠毒血症。主要以全身水肿和神经病状为特征,表现为四肢运动障碍、行走无力、瘫痪、眼睑和肛门水肿、体温下降、叫声  相似文献   

7.
胡德斌 《新农村》2003,(11):18-18
本病由鸽Ⅰ型副粘病毒引起,死亡率较高。表现神经症状、摇头、常有拉稀。剖检可见腺胃有出血点,肠粘膜出血。  相似文献   

8.
王惠强 《新农村》2005,(5):16-16
仔猪水肿病是由大肠杆菌引起仔猪断奶前后多发的一种急性肠毒血症。本病常受长途运输、饲料突变、气候骤变、饲料单一或蛋白质含量过高等多种因素影响而诱发。  相似文献   

9.
正1育成鸽的饲养技术要点育成鸽是指3~6月龄的后备种鸽,又称青年鸽或后备鸽。此时已进入稳定生长期,骨骼发育迅速,新陈代谢旺盛,食欲增强。为了防止生长发育过快,出现过肥、早熟、早开产等现象,应进行限饲喂养。以日喂2次、每d35~40 g·只-1为宜,并喂给保健砂1次,每只3~4 g。及时调整饲料组成,3~4月龄的育成鸽饲料中,豆类蛋白质饲料占20%,能量饲料占80%,有利于新羽生长。5~6  相似文献   

10.
1 饲养需优质多样 鸽食量小,一对种鸽平均每月采食饲料4~6kg,因而,所提供的饲料一定要少而精,不喂霉变、不洁或虫蛀的饲料.配制日粮时,应尽量避免饲料单一,以保证饲料营养齐全.鸽喜欢吃粒料,传统的养殖方法一般都用原粮,各种添加剂不易掺入,因此,应单独配制保健沙,将微量元素、维生素等添加剂加入保健沙中供鸽采食,使其营养更趋于完善.  相似文献   

11.
随着鸽子规模化饲养的发展,鸽粪的开发和利用得到重视。鸽粪除做肥料外,经过加工处理可制成饲料,营养成分不低于其他禽畜粪类。另外,鸽粪饲料喂畜禽还有预防某些疾病的效果。现将鸽粪的加工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2.
鸽子历来是“一夫一妻”制,并对配偶有选择性。近年,随着饲养形式的改变和饲养群体的增大,在雌鸽多、雄鸽少的鸽群中常出现“三角恋”与“多角恋”现象。“已婚”雄鸽还会产生“婚外恋”。雌鸽在孵化期、配对前或初配感情尚不牢固时,也会接受别的雄鸽的爱抚、亲吻,甚至发生交配,出现“婚外配”现象。  相似文献   

13.
发病原因家兔便秘是肠内容物停滞、干硬,造成粪便在肠内完全或不完全阻塞而引起的疾病。主要病因是饲养管理不当,如精、粗饲料搭配不合理,青饲料过少;饲料品质不良,过于干粗或混有泥沙、兔毛等异物;长期饲喂干饲料,饮水不足;饲喂不定时定量,时饱时饥;环境突然改变,打乱了正常的  相似文献   

14.
鸽霍乱是由多杀性巴氏杆菌引起的急性出血性败血症,又称鸽巴氏杆菌病或鸽出败。是多种畜禽共患的一种细菌性传染病。 一、诊断要点 1.流行特点 本病可感染多种禽类。病鸽、康复鸽或健康带菌鸽是本病主要传染来源,尤其是慢性病鸽留在鸽群中,往往是本病复发或新鸽群暴发本病的传染来源。该病主要通过被污染的饮水、饲料经消化道感染发病。病鸽的排泄物、分泌物带有大量细菌,乱扔乱抛可造  相似文献   

15.
肉鸽生长过程中,常易出现软嗉病、流感等“小病”,但养殖户对此不能小看。软嗉病因采食腐败变质饲料或饮用了污水而引起。病鸽嗉囔胀大,  相似文献   

16.
青年鸽即后备种鸽,也就是从童鸽后至6月龄的鸽子。青年鸽的生长发育有其自身的特点,必须精心管理。1.后备种鸽的特点生长快,是骨骼发育的主要阶段;消化机能逐渐完善,逐步适应籽实饲料;由于环境和饲养条件变化,受到应激现象多,其适应性条件差。因此,良好的护理是后备种鸽饲养的关键。2.后备鸽的饲养管理要点(1)后备鸽的饲粮与饲喂。日粮组成为:豆类饲料20%,能量饲料80%。每天饲喂2次,每只每天35克。5 ̄6月龄后,日粮调整为:豆类饲料25% ̄30%,能量饲料70% ̄75%,每天饲喂2次,每天每只40克。这样,开产时间比较整齐。(2)设洗浴池。后备鸽喜动好飞,…  相似文献   

17.
一、乳鸽的饲养管理。出壳后的头3天由亲鸽喂给很稀的浆乳,第4~8天则以较浓的浆乳灌喂,第9天起有亲鸽吐喂浆粒混合料,并逐步转为经嗉囊浸润的全粒料。第9~13天是饲料性质急剧变化的时期,这一阶段的乳鸽常常由于不能适应新饲料而出现嗉囊积滞、消化不良、咽部发炎等病症。为防止这种情况出现,从乳鸽8日龄开始,每只乳鸽加喂半片酵母片。当乳鸽16~18日龄时,高产亲鸽又开始产蛋,饲养人员应把鸽蛋移到巢房的上一格,以防乳鸽踩坏。乳鸽达22~25日龄,平均重500克以上,即可出售。育肥方法是:选择体型大、无疾病、无伤残的乳鸽,将其饲养在专门的育肥舍或床  相似文献   

18.
石韧 《农家致富》2005,(16):13-13
东沟鸽业协会利用技术优势和组织网络优势,积极为鸽农提供种鸽、物资供应和养殖技术等服务。对新养殖户采取由大户实行“三包”,即包供种源、包鸽种纯户、包价格合理,对规模养殖户饲养的种鸽实行定期淘汰更新。在饲料与保健砂配制上,协会专门为鸽农印发了配方.以提高饲养料的利用率。在养殖技术上.协会会同兽医站,通过举办培训班、请专家授课、印发技术资料、上门辅导等形式,  相似文献   

19.
天山马鹿为反刍动物,在饲养过剩程中,如果长期饲喂干草以及粉状饲料,或饲料突然变换,饲料质量低劣,缺乏蛋白质、维生素以及微量元素,或因饲养不正规等,都能引起瓣胃阻塞,特别是吃了混有泥砂的饲料,更易发生本病。  相似文献   

20.
正养殖户在饲养肉牛的过程中,往往不注重选择饲料或因一些不良的饲养习惯导致养殖效益低下。现将肉牛饲养过程中出现的一些误区及纠错方法介绍如下。一、不注重饲喂全价饲料有些农户养肉牛不懂饲料科学配合或不明白全价饲料的含义,或认为肉牛食性广、消化能力强、对饲料要求不高等,有什么喂什么,造成饲料营养不全或不均衡,肉牛生长缓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