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为解决鱼类养殖效益下滑、中华鳖温室养殖中商品鳖品质不高、养殖规模难于扩展的问题,2012—2013年,我们进行了"鱼—鳖"混养试验,探讨在北方地区池塘鱼类养殖与中华鳖养殖有机结合的模式,以提高产业效益。现将试验总结如下。1材料与方法 1.1试验池塘选取基本条件相似的9个(共2.87 hm2)鱼池为试验池塘,配备增氧机、投饵机;将试验池分  相似文献   

2.
浅谈底泥对池塘养殖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叶振国 《水产养殖》2010,31(3):31-32
<正>在集约化养殖条件下,由于大量投饵的残料、生物排泄物和尸体等长期积累及泥沙沉积,使池塘底部形成了一定厚度的底泥。池塘保持适当的底泥是必要的,因为底泥中含有大量营养物质。这些营  相似文献   

3.
池塘工业化生态养殖是近几年在江苏省全面推广的一种新的渔业养殖模式,它具有不污染外部环境、节约水资源、降低养殖成本、精准投饵和用药方便管理等优点。苏盛水产养殖专业合作社从2014年开始自主开展池塘工业化生态养殖,该文以苏盛水产养殖专业合作社2018年池塘工业化生态养殖为例,梳理其在养殖生产过程中存在问题并提出相应防范对策,为养殖户、生产企业开展池塘工业化生态养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我们经过多年的养殖,总结出三种不同的主养鲫鱼模式,供大家参考。 一、基本条件 1.池塘条件 池塘附近无污染源,面积5~10亩,水深1.8~2.5米,池底平坦,少淤泥,有补充水源;每个池塘配备有增氧机、投饵机等机械设备;电源有保证,道路畅通。 2.水质条件 养殖用水符合“NY5051-2001无公害食品,淡水养殖用水质”标准。池水要求“肥、活、嫩、爽”冰色呈浅绿或嫩黄色,  相似文献   

5.
黄河三角洲沿海池塘养殖刺参的关键技术及其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刺参(Apostichopus japonicus)在自然条件下多生长在沿海潮间带及浅海区1~15m深的水底,要求水质清新,小型底栖生物丰富,满足其对溶氧和天然饵料的需要。但是,近几年开展的池塘养殖刺参,养殖环境、养殖密度、水质条件等发生了很大变化,怎样使刺参在一个规范适宜的养殖环境中快速生长,仍然是刺参养殖所面临的主要问题。本研究主要探讨了黄河三角洲沿海池塘养殖刺参的池塘生态、养殖技术和养殖效果。黄河三  相似文献   

6.
池塘养殖是我国的传统养殖方式,通常情况下,池塘经过3~5年的养殖,池底沉积有机物质或淤泥越来越多。特别是广大的农村池塘普遍存在,本来池塘水位就不够深,致使很多养殖池塘的水位过浅,养殖的水体空间窄小。这样的池塘如果不加以改造、整修,养殖环境条件就会恶化,养殖生产效益也会降低。但是农民在生产过程中,由于受到人力、资金、技术等客观因素的限制,想改造、  相似文献   

7.
<正>在大水面养殖中,投喂饲料已不再是人工手动投喂或是就地取材天然青饲料喂养,而是普遍使用投饵机投喂颗粒或膨化饲料,以节省人工成本,提高工作效率。投饵机的种类繁多,针对不同水面、不同养殖模式投饵效果差异较大。本文主要讨论大水面养殖环境中箱式池塘投饵机与涡旋式抛撒投饵机投喂颗粒饲料时的投喂效果与经济效益的差异。一、投喂颗粒饲料的耐水散失情况水产饲料耐水性也称为"水产饲料水中稳定  相似文献   

8.
<正>在如今集约化养殖的条件下,由于大量投饵施肥后残饵、生物排泄物和养殖动物的尸体等长期积累及泥沙沉积,使池塘底部形成了一定厚度的淤泥。这些过厚的淤泥严重制约了水产养殖的产量和效益,主要体现在以  相似文献   

9.
从池塘条件、网箱设置、鱼种放养、投饵和驯化、日常管理等方面介绍了斑鳜网箱养殖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10.
河蟹,学名中华绒螯蟹,俗称毛蟹,其营养丰富,适应性强,生长快,养殖周期短,效益高.河蟹的养殖对我市农业结构调整,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致富达小康起到重要作用,全市99年河蟹养殖面积为10.8万亩.池塘河蟹养殖是在人工控制下高密度、集约化的养殖方式,是近几年在我市发展较快的水产养殖项目.池塘养蟹对池塘条件、投饵、防逃、病害防治等都有严格要求,需按照一定的技术精心管理才能取得高产量、高效益.  相似文献   

11.
<正>广东梅州池塘主养对象基本以草鱼为主。近年来,梅州市水产研究所在全市推广"水产机械化无公害草鱼健康养殖技术",根据草鱼的生长规律与摄食特性,总结出以投饵机投喂全价配合饲料的技术,从而提高水产养殖的机械化生产能力和标准化水平。技术主要包括:草鱼在不同生长阶段、不同水温条件下的投饵率;不同天气情况、不同水质条件下的投饵率等。  相似文献   

12.
对虾养殖投饵装置的研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何宝快 《水产科学》1990,9(2):21-24
一、概述目前国内外有关对虾养殖中的投饵装置,尤其是机械化投饵装置的研究报导尚少;大部分报导的均是工业化养鱼与池塘养鱼方面的投饲机械。  相似文献   

13.
白美萍  李桂云 《河北渔业》2003,(4):22-22,33
<正> 1 建立规范化的养殖池塘 只有遵循生态学原理,根据养殖对象的特点,为它们营造一个良好的生存环境,采取科学的技术措施,才能有效地维持该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 改善池塘环境条件,是预防鱼病和提高养殖产量的一个重要条件。首先要选择大小适合养殖对象的池塘,要求池埂坚实、池底平坦,并且池塘的深浅也要合适,这样有利于养殖生物的生长;其次要清除含有大量污染物的底泥,底泥中有机物质的分解会产生氨、硫化氢等有毒物质,对养殖动  相似文献   

14.
<正>池塘生态养殖商品鳖是我国近年来普遍推广的新型高品质商品养殖技术,但在养殖过程中如何掌控生物活性饵料与甲鱼人工配合饲料的合理比例及水生态调控技术的规范化,还有很大的不足。本研究在池塘生态养殖商品鳖的饲料投喂中,通过生物活性饵料与人工配合饲料的不同配合比例的投饵试验与池塘水生植物优化养殖水生环境试验的结果对比,从而为系统制定野外池塘生态养殖商品鳖投饵与水生态调控技术规范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5.
鱼池的环境保护,就是采取人为的手段,为鱼类创造一个良好的生长栖息环境,要达到养殖生产的高效益,加强池塘自身环境保护就显得十分重要。人们一般认为渔业水质污染是指外来环境因子对池塘养殖用水的污染,往往忽视了池塘在人们养殖生产过程中所产生的身身污染。据我们调查了解,近几年来,我省池塘养殖因水质富营养化问题经常造成减产,甚至大面积暴发鱼病,给渔业生产造成极大损失。另外还由于池塘本身的自然环境、饲养管理、放养品种搭配、鱼病防治等诸多方面的问题,也不同程度地造成了池塘的自身环境污染。保障池塘高产稳产,给鱼类创造一个良好的生长环境,是我们渔业环保工作者的一项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随着池塘高密度养殖技术的推广和普及,单产迅速上升,池塘水域环境因投饵施肥增多、治病用药频繁、日常操作不当等因素日益恶化,在养殖季节时常出现泛塘、用药死鱼、暴发性鱼病、中毒等突发性情况所产生的意外风险,给广大渔农造成很大、甚至是毁灭性的损失。笔者长期工作在池塘养鱼一线,对养殖季节的突发性情况总结为四个方面,分析产生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以供渔农参考。  相似文献   

17.
我国池塘养殖现状与高效健康生态养殖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一、我国池塘养殖发展现状我国的高效生态池塘养殖起步于上世纪80年代。随着化肥养鱼技术和投饵养鱼技术的推广、普及,使我国池塘养殖亩产量由原来的几十千克,上升到一千多千克,有的地方达到了三千多千克。放养品种由起初的四  相似文献   

18.
成蟹池塘养殖试验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在成蟹池塘养殖中的水质理化因子、蟹种的放养密度、投饵量、河蟹的生长速度、死亡率以及河蟹的产量、质量、经济效益等,为河蟹养殖提供经验。  相似文献   

19.
刘宗进 《内陆水产》2004,29(11):24-25
养殖水体是鱼类赖以生存的环境,水体环境的优劣决定着养殖的成败、养殖产量的高低。目前虽然有一些先进的水质测定仪器,但是在生产实际过程中,绝大部分的养殖生产者还是靠平时观察池塘水质的情况来了解和掌握养殖鱼类生存、生长状况,根据水体的颜色判定水质肥瘦,进而调整投饵次数和换水量等。  相似文献   

20.
随着水产养殖业的不断发展,养殖密度不断加大,一味追求高产高效的养殖措施(尤其是池塘底部环境)造成了很大的污染。目前养殖池塘的污水大多未经任何处理就排向外界环境或被养殖户循环利用,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污染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