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前鸡输卵管生物反应器的研究集中在以卵清蛋白调控区来调控外源基因的表达。鸡输卵管生物反应器的研究以输卵管细胞的培养为起点 ,再研究外源基因在输卵管内定位表达的可能性 ,最后制作转外源基因能稳定遗传的转基因鸡。本文对鸡输卵管生物反应器研究作一综述 ,提出了存在的问题并作以展望。  相似文献   

2.
用逆转录病毒法制作鸡输卵管生物反应器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综述了鸡的生物反应器和逆转录病毒法的研究,目前逆转录病毒法是制作鸡生物反应器的最适合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本文综述了鸡的生物反应器和逆转录病毒法的研究,目前逆转录病毒法是制作鸡生物反应器的最合适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利用动物生物反应器生产重组蛋白是一种具有应用前景的生物技术。鸡输卵管生物反应器是理想的动物生物反应器之一,其优点在于表达的外源蛋白能够分泌到蛋清中,可避免蛋白提取过程中对鸡本身造成伤害,同时蛋清成分简单,便于后期的纯化。目前利用慢病毒结合原始生殖细胞(PGCs)制备转基因鸡被认为是最可行的方法,但因外源基因随机整合且生殖系传递效率较低,使转基因鸡研究受到技术上的限制。而2013年问世的CRISPR/Cas9基因敲入(CRISPR/Cas9 knock-in)技术能够使外源基因精准定向插入基因组特异性位点,这对生产输卵管特异性转基因鸡具有重大意义。文章综述了鸡输卵管反应器的研究进展、CRISPR/Cas9 knock-in技术在输卵管特异性表达转基因鸡研究和鸡育种领域的应用现状,并指出了目前存在的问题和相应的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5.
随着人们对营养类蛋白、医用类蛋白需求量的增长,建立经济高效的生产技术平台成为转基因动物研究的重要领域,鸡输卵管生物反应器作为转基因鸡重要的应用器官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目前,构建用于携带外源基因的高效表达载体和良好的导入方法是制备能够稳定生产外源基因转基因鸡的关键技术,文章对鸡输卵管生物反应器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并提出了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禽类胚胎的发育过程不同于哺乳动物,胚胎发育至囊胚阶段后随种蛋产出体外,然后在蛋壳内完成整个生长发育过程,不利于直接观察胚胎的连续发育过程,也不利于对胚胎进行遗传操作。因此,一个有效的禽类胚胎体外培养技术将为禽类胚胎操作技术提供广阔的前景。1禽类胚胎体外培养的研究概况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许多研究者都尝试将转基因鸡作为生物反应器来生产药物蛋白[1-3]。家禽的世代周期短,生产性能高,最适合转基因技术的应用。有多家欧美公司宣布,它们研究出了鸡蛋中含有人体蛋白的转基因鸡的新方法。这一研究结果表明,通过鸡生“蛋”而生出药物是可行的。但是禽类与哺乳动物胚胎发育有很多的不同点,胚胎与配子工程始终落后于其他动物[4]。禽类的卵子含有大量的卵黄,排卵后在母体输卵管内进行卵裂,经过24h排出体外时胚盘中含有6万个细胞,此后在完全独立的蛋壳中完成胚胎发育过程直到出生。由于禽类所特有的生殖特点:不易获得大量的受精卵;受精时多精入卵;卵子重新回到母体输卵管内的技术或受精卵体外孵化技术难度大等,客观上制约了业已在哺乳动物中普及的转基因技术在禽类遗传操作上的广泛应用。自然状态下,禽类胚胎发育由单细胞形成个体分为两个阶段,即体内的输卵管...  相似文献   

7.
鸡卵清蛋白基因启动子是指导外源基因高效特异性表达的理想调控区,利用卵清蛋白启动子驱动外源蛋白大量表达,需要包含组织特异性相关序列。本研究以海兰白鸡的基因组为模板,采用PCR扩增了1.1 kb、2.7 kb和3.0 kb的卵清蛋白启动子区,置换pcDNA6.2-GFP中CMV启动子序列,构建了真核表达载体pOV1.1 kb-GFP、pOV2.7 kb-GFP、pOV3.0 kb-GFP;转染原代输卵管上皮细胞和中国仓鼠卵巢细胞(CHO),PCR、RT-PCR证明重组载体能够整合到细胞基因组内,并进行转录;倒置荧光显微镜下观测到绿色荧光蛋白表达;启动子表达效率由高到低依次是CMV启动子、1.1 kb、2.7 kb、3.0 kb卵清蛋白启动子。研究结果为瞬时表达模型的建立和输卵管生物反应器的研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8.
鸡卵清蛋白基因上游调控序列的克隆及序列分析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宇丽  赵君 《中国兽医学报》1999,19(6):539-541
应用PCR 技术从鸡肝脏基因组中克隆了1.1 kb 的鸡卵清蛋白基因上游调控序列,并进行了序列分析。结果发现,扩增产物只有2 个碱基发生了突变,其TATA 框、组织特异性因子和卵清蛋白上游启动子均未发生变异,表明已成功地克隆了鸡卵清蛋白基因上游调控序列,这为应用卵清蛋白提取生物活性物质的转基因鸡的构建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9.
转基因鸡作为重要的经济动物和理想的生物反应器,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鸡基因组测序的完成加快了转基因鸡的研究和发展。病毒载体法是转基因鸡制备的主导方法之一,具有效率高和遗传稳定性良好的优势。本文对逆转录病毒载体特征、复制缺陷型病毒载体和复制整合双缺陷型病毒载体的优缺点及其介导的转基因鸡研究进行综述,展望人工核酸酶技术结合复制整合双缺陷型逆转录病毒载体在转基因鸡研究领域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0.
将氯霉素乙酰转移酶(CAT)基因与鸡卵清蛋白基因上游调控序列融合,构建了pCAT-3-OVP(鸡卵清蛋白基因5′调控序列)表达载体。将构建的载体与脂质体混合后制备转染液,转染鸡原代输卵管上皮细胞和鸡成纤维细胞进行瞬时表达。结果表明,在鸡原代输卵管上皮细胞,转染后48h表达量最高,为0.67μg/L;而在鸡成纤维细胞,不论有无类固醇激素存在,均不表达。结果提示,在输卵管细胞中存在细胞特异性转录因子。  相似文献   

11.
鉴于转基因鸡在输卵管生物反应器、抗病育种及发育生物学等多种领域的广阔前景,鸡的转基因技术正受到广泛的关注.本文主要就转基因鸡的研究进展、制作方法和存在的问题进行了介绍,并对转基因鸡的前景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2.
在获得转基因哺乳动物的基础上,由于禽类(鸡)作为生物反应器本身所具有的优势,许多研究者投向制备转基因鸡的研究上。本文简要叙述了常用的制备转基因鸡的方法。其中,结合本实验室的情况,重点介绍了胚盘直接注射法。  相似文献   

13.
基因工程是生命科学的重要一环,输卵管生物反应器是转基因鸡的理想反应器,为将来鸡育种、药用蛋和免疫球蛋白(IgY)生产开辟了广阔的前景。由于禽的繁殖方式特殊,它也为转基因技术研究提供了又一途径。  相似文献   

14.
为了获得鸡输卵管特异表达的卵清蛋白基因启动子,研究在采用PCR方法从鸡心基因组DNA中扩增卵清蛋白基因启动子(5OV)的基础上,将其与p Ac GFP1-N1载体连接构建真核表达载体p Ac GFP1-5OV,并采用脂质体法将p Ac GFP1-5OV分别转染鸡输卵管上皮细胞和鸡成纤维细胞后,观察其在两种细胞中的表达活性。结果表明:利用克隆获得的5OV构建的真核表达载体p Ac GFP1-5OV在转染鸡输卵管上皮细胞后第24小时,在荧光倒置显微镜下可见绿色荧光,而转染鸡成纤维细胞后未观察到GFP表达。说明所克隆的5OV具有在输卵管上皮细胞特异表达的活性。  相似文献   

15.
为了研究H9N2亚型禽流感病毒(H9N2 AIV)对鸡输卵管的致病性,本研究首先采用凝集素亲和组化染色法检验了流感病毒受体SAα-2,3Gal在鸡输卵管上的分布;然后用H9N2 AIV人工感染产蛋母鸡,制作输卵管的病理组织切片观察其病理变化;最后,采用胶原酶Ⅰ灌注消化法培养鸡输卵管膨大部的原代上皮细胞,接毒H9N2 AIV后观察细胞病变.试验结果表明,鸡输卵管除漏斗部没发现SAα-2,3Gal受体,其余部分均呈强阳性分布;攻毒后病理组织切片观察,输卵管膨大部上皮细胞绒毛脱落,部分细胞坏死、脱落,组织间隙变大,子宫内部组织内部充血出血,其他部分变化不明显;原代细胞接毒72 h后,细胞病变不明显,但是上清中HA滴度可以达到3log2.从以上三方面可以看出,鸡输卵管上皮细胞膜上存在禽流感病毒受体,H9N2 AIV可以引起侵害鸡输卵管,并引起部分输卵管病变,而且H9N2 AIV可以感染鸡输卵管膨大部原代上皮细胞,H9N2 AIV有可能通过输卵管感染母鸡.  相似文献   

16.
刘影  陈立侨  黄伟达 《中国家禽》2007,29(15):17-19
通过PCR方法从pSEAP2-control质粒获得人胎盘碱性磷酸酯酶(PLAP)基因,并克隆到鸡输卵管特异性表达载体(pAB-Sig-SV40)卵清蛋白基因调控区下游.pSEAP2-contro1和pAB-Sig-AP-SV40质粒转染鸡胚细胞和乳腺癌细胞(MCF-7),转染48h后以对硝基苯磷酸钠(pNPP)为底物检测PLAP的活性,结果pSEAP2-contro1在鸡胚细胞和MCF-7细胞中表达PLAP,pAB-Sig-AP-SV40在鸡胚细胞中不表达,而在MCF-7细胞中表达.说明鸡胚细胞可以表达有活性的人源糖蛋白,另外也说明在雌激素受体细胞中,鸡卵清蛋白基因启动子可启动外源基因表达.  相似文献   

17.
合成、鉴定了马波沙星(MBF)人工抗原,为马波沙星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及其免疫学检测方法的建立奠定基础。以牛血清白蛋白(BSA)、鸡卵清蛋白(OVA)为载体蛋白,采用碳二亚胺法分别合成马波沙星免疫抗原(MBF-BSA)和包被抗原(MBF-OVA),并使用紫外分光光度法、SDS-PAGE、ELISA方法鉴定人工抗原合成效果。初步鉴定结果显示,MBF-BSA与MBF-OVA均偶联成功;用免疫抗原MBF-BSA免疫小鼠,经ELISA方法检测,五免后血清中抗体效价可达1∶5.12×105,半数抑制率为90.20 ng/m L。研究表明,马波沙星人工抗原合成成功,其免疫抗原具有良好的免疫原性,免疫小鼠可获得高效价、高特异性多克隆抗体。  相似文献   

18.
自1980年Gordon等报道小鼠胚胎原核显微注射单基因或DNA片段成功后,已先后有牛、羊、猪、兔、鱼等动物基因转移成功。其主要目的是采用人为的方法改变动物的基因组组成,以获得疾病模型、基因工程育种和将动物做为分子工厂(或称生物反应器)生产药用蛋白等。鸡等禽类具有个体小,世代周期短,维持种群容易,生产力高等特点,做为转基因的对象有着独特的优越性和光明的前景。然而由于禽类生殖生理的特点,  相似文献   

19.
转基因禽类载体构建与导入方法研究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表达载体的构建与导入是转基因禽类研究的两大关键技术。以逆转录病毒为载体,在转基因家禽的血清和蛋清中,表达外源蛋白的含量已达到了5.6 mg/mL。以慢病毒为载体的基因转移技术,在家禽中实现了输卵管组织特异性表达(蛋清中含量为200μg/mL),而且克服了转基因在传代过程中表达的沉默现象。国外,种蛋赤道面开窗未注射组的孵化率达到了70.1%(为对照组的84.4%),而在国内,通过专利技术(2007100342530)实现了种蛋赤道面开窗,切块铰链式的开启与自动复原的开口与封口技术,开窗未注射组孵化率也达到了65%,制作效率达到了每人每小时30多个。本文综述了转基因禽类慢病毒表达载体及其导入家禽的研究现状,并结合作者的研究经验,探讨了存在的问题和今后的研究思路。  相似文献   

20.
为研究异种间嵌合体的制作方法及供体和受体的嵌合情况,同时探讨绿色荧光蛋白(pEGFP-N3)基因作为报告基因在转基因动物制作中的应用价值。本研究利用脂质体介导法将外源pEGFP-N3质粒转入到北京鸭原始生殖细胞(PGCs)中,将转染后的PGCs以微注射法转移至受体北京油鸡的胚下腔,探索转基因鸡鸭嵌合体的制作方法。结果显示:PGCs在转染后6 h开始有外源基因的表达,体外培养24 h后获得了33.6%的转染效率。120枚蛋在整个孵化期中共有33枚鸡胚发育,但最终无孵化成活鸡。在13个鸡胚中检测到有外源基因的存在,阳性率为10.8%。PCR扩增禽类W染色体特异性的重复序列发现,8只嵌合体公鸡的性腺都嵌合了供体异性的细胞。研究结果表明所采用的嵌合体制作方法制备转基因禽类是可行的。鸭PGCs能够迁移并定居到鸡胚性腺中,并有可能在鸡性腺中增殖分化成有功能的配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