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浊点萃取法在农药残留分析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浊点萃取法是近年来发展较快的一种环境友好型液液萃取技术,与传统的提取方法(如液液分配、固相萃取、索氏提取等)相比,具有高效、低毒、操作简单等优点,目前已成功应用于金属离子、蛋白质、环境样品的前处理和分离、纯化。概述了浊点萃取法的机理和分类(温度诱导的浊点萃取法、凝聚萃取法和混合胶束介质萃取法),总结了近年来该方法在农药残留分析领域环境样品前处理中的应用及其优缺点。  相似文献   

2.
“858”高效速效植物增产素系列产品,是生物化新产品其中一个类型,其制造是利用植物提取生物碱与粘多糖、蛋白质、脂肪,还有多种氨基酸、维生素,辅以高能有机化合物及微量元素等共数十种物质研制而成。营养成份比较全面,满足植物生长发育中对各种营养元素的需要,具有更强的生理活性和特殊功能。本品于1990年由广西区科委组织广西广东两省(区)30多位专家在南宁通过了省级技术鉴定。  相似文献   

3.
生物碱的抑菌特性与黄连白绢病菌致病性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黄连体内含有大量异喹啉类生物碱,本文以采自湖北鄂西的黄连株体为材料,分离、提取并鉴定该类化合物的主要成分为小蘗碱,体外试验证明,黄连生物碱粗提物具有广谱的抗植物病原菌特性,为植物的预成抗菌产物。进一步研究表明,这类化合物抗菌活性的大小受环境酸碱度的调节,从而,阐明黄连白绢病菌在其致病过程中,非专化性草酸毒素的产生,间接地影响了寄主植物的抗病性,在病害发生的专化性进程中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
雷公藤非生物碱成分对菜青虫杀虫活性研究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雷公藤 ( Tripterygiun wilfordii Hook)属卫矛科雷公藤属植物 ,又名断肠草、菜虫药 ,在我国主要分布于长江中下游地区 ,为著名的杀虫植物之一 [1~ 3]。据资料报道 ,雷公藤主要有效杀虫成分为生物碱类 ,现已分离出 5种有杀虫活性的生物碱 [3]。 Beroza等 [2 ]还发现 ,分离出 5种生物碱后剩下的非结晶物质对欧洲玉米螟 ( Pyrausta nubilalis)初孵幼虫及蚊虫杀虫活性很好。雷公藤非生物碱成分和生物碱的中毒症状相似 ,但有关非生物碱的杀虫作用方式目前还未见报道。作者采用生物活性追踪与化学分离技术相结合的方法 ,从雷公藤根皮中得到了…  相似文献   

5.
为揭示濒危植物阜康阿魏(Ferula fukanensis Shen.)种子休眠的成因,对阜康阿魏种子分别采用流水漂洗处理后的发芽试验、蒸馏水和NaHCO3溶液浸提液以及化学法提取生物碱中的小麦种子萌发实验,并观察蒸馏水和NaHCO3浸泡阿魏种子对介质pH的影响等,综合分析阿魏种子休眠的成因。流水浸洗处理5 d和20 d的发芽率分别为77%和85%以上,较对照(47%)有显著提高(P<0.01);NaHCO3浸提液对小麦种子萌发的抑制作用显著高于蒸馏水浸提液;用pH较高的NaHCO3溶液和蒸馏水浸泡阿魏种子,该介质的pH向8.0~8.3收敛;化学法提取生物碱对小麦发芽有显著抑制作用,当10 g·(100mL)-1时抑制率达80%。实验结果显示,除脱落酸(ABA)外,还有生物碱在阿魏种子休眠的调控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
新农药介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药科学与管理》2006,27(12):57-57
中文通用名称:小檗碱英文通用名称:berberine农药登记名称:0.5%小檗碱水剂理化性质:小檗碱为中草药毛茛科黄连和芸香科黄柏等植物中提取的一种黄色生物碱杀菌剂,又名黄连素,已广泛用于医药为抗菌消炎药。小檗碱熔点为145℃;微溶于水和乙醇,较易溶于热水和热乙醇中,几乎不溶于乙  相似文献   

7.
多裂骆驼蓬生物碱类物质抑菌杀虫活性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采用生长速率法和浸叶法研究多裂骆驼蓬中生物碱类物质对8种植物病原真菌和2种蚜虫的抑菌杀虫作用。结果表明,水溶性生物碱、脂溶性生物碱和总生物碱提取液对供试病原真菌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其中对小麦赤霉病菌、黄瓜霜霉病菌、辣椒疫霉病菌和小麦条锈病菌抑制作用明显,0.5 0 g/mL试液的抑菌率均在7 8%以上;对供试2种蚜虫有明显的触杀活性,其中0.5 0 g/mL水溶液性、脂溶性和总生物碱对麦二叉蚜的校正死亡率分别为3 9.6 4%、3 5.4 0%和4 4.7 0%,对桃蚜的校正死亡率分别为2 8.1 7%、2 5.8 3%和3 1.2 2%。生物碱类物质的抑菌杀虫活性大小顺序为:总生物碱>水溶性生物碱>脂溶性生物碱。  相似文献   

8.
基于PCR技术的植物病原真菌检测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植物病原真菌是可以在植物上引起病害的一类重要病原物,对该类病原的快速检测是对其进行植物检疫、监测预报及病害防治必不可少的基础工作.近年来,以PCR为基础的分子检测技术的日益发展使得植物病原真菌的检测更加快速、灵敏和可靠.本文对近年来基于PCR技术的植物病原真菌检测方法进行了介绍与评述,这些方法包括ITS-PCR、巢式PCR、多重PCR、PCR ELISA和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  相似文献   

9.
为研究细菌磁颗粒分离提取不同样本材料中的植物病毒RNA的效果,以及结合实时荧光 RT-PCR技术检测LSV的灵敏性,选取感染病毒的西葫芦叶片(CGMMV和SqMV)、大豆种子(BPMV)与百合叶片(LSV和ArMV)3种样本材料,利用细菌磁颗粒分别提取这5种病毒RNA,与Trizol方法提取效果进行比较,同时与Trizol real-time RT-PCR检测LSV的灵敏度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BMPs方法能够从3种植物样本中提取病毒RNA,其检测LSV的灵敏性与Trizol方法相当。  相似文献   

10.
基因编辑是一种能对生物体基因组特定目标基因进行修饰的一种基因工程技术。近年来,基因编辑技术不断突破与发展,以CRISPR编辑系统为基础的单碱基编辑和先导编辑引起了科研人员的关注,随着基因编辑技术的不断成熟,已成功应用到各种动、植物以及其他生物中,为基因治疗和基因功能研究等方面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持。本文主要回顾了CRISPR/Cas技术、单碱基编辑技术以及最新开发的先导编辑三项技术的发展历程及应用,并对未来在昆虫中研究的发展和应用作进一步的展望。  相似文献   

11.
我国苦参碱农药研究应用概况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本文综述了近年来苦参碱农药作为杀虫剂及杀菌剂在我国的生产、研究与应用概况.并讨论了目前苦参碱农药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及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2.
黄河中游多沙粗沙区近40年降水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采用黄河中游多沙粗沙区具有代表性的17个雨量站的近40年旬降水量资料,分析了其降水量变化的特点和分布规律。结果表明:多沙粗沙区降水量年内分布集中,季节差异大;区间降水分配不均匀,且可分为三种明显不同的类型。各区降水量近几年来都呈现出明显的减少趋势。  相似文献   

13.
mRNA差别显示法是近年来在分子生物领域中发展起来的一种寻找和克隆新基因的有效方法。本文就其原理、方法作了简介,并阐述了其在农药抗性研究中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4.
代谢组学研究的是生物体系受到内在和外在因素刺激产生的内源性代谢变化。近年来,随着代谢组学在病原真菌致病机理、真菌与植物互作以及新型生物活性物质开发研究领域的应用,真菌代谢组学越来越受到国内外的重视,同时也取得了较大的进展。由于丝状真菌类型和研究目的的差异,其研究方法不尽相同。本文主要综述近年来国内外丝状真菌代谢组学分析方法的研究进展,从丝状真菌样品制备、代谢物鉴定、数据分析、生物标志物发掘、代谢通路方面进行概述,以期为该领域研究者提供参考,进一步推进代谢组学在真菌研究领域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5.
Our understanding of the molecular biology of Plum pox virus (PPV) and of the interactions between the virus and its hosts has advanced notably in recent years. Complete genome sequences have been obtained showing up the existence of new subgroups. Functions related to replication, symptom induction, virus movement, and interference with host defense mechanisms have been assigned to the different protein products derived from the proteolytic processing of PPV polyprotein. Moreover, the use of new approaches to define protein–protein interactions between the different viral proteins and between these and the host proteins has begun to yield the first results improving our understanding of how the virus and its host interact during infection.  相似文献   

16.
甘肃省区域经济时空差异GIS-ESDA分析   总被引:8,自引:4,他引:4  
区域经济差异研究一直是区域经济学、发展经济学研究的核心问题之一,也是世界各国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一个普遍性问题。一直受到各国学术界和政府决策部门的普遍关注。地处中国西北地区的甘肃省,经济社会发展较为落后,省内区域经济差异问题突出。深入分析甘肃省区域经济差异演变规律及其原因对于探索落后地区经济协调发展道路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文中采用一系列定量测度指标,运用GIS和空间统计分析方法,研究了2000-2006年间甘肃省区域经济差异及其演变规律。基于ESDA全局和局部空间自相关分析,在GIS软件和GeoDA空间统计软件的支持下,利用甘肃省2000-2006年各市、州和县域人均GDP数据,对甘肃省县域经济的总体和局部空间差异进行了实证分析。  相似文献   

17.
植物病原的快速检测对于植物病害防控具有重要意义。重组酶聚合酶扩增(recombinase polymerase amplification,RPA)是近年建立的等温核酸扩增技术,具有灵敏度高、特异性强、适用于现场快速检测等特点,已在多个领域广泛应用。本文对重组酶聚合酶扩增技术的原理、特性、检测方法及其在植物病原体检测领域的应用进展加以综述。  相似文献   

18.
乙酰乳酸合成酶及其抑制剂研究新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建国 《农药学学报》2014,16(4):367-374
乙酰乳酸合成酶(AHAS)是支链氨基酸生物合成途径中的一个关键酶,是绿色除草剂的重要作用靶标。由于此生物合成过程只存在于植物和微生物体内,因此该类抑制剂对哺乳动物具有生物安全性。近年来,随着AHAS三维结构的阐明,人们不仅深入了解了已有抑制剂的作用机制,并且依此设计开发了一些新型的抑制剂,拓展了其在抑菌活性方面的生物学功能。文章对近年来AHAS及其抑制剂的最新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重点就AHAS的酶学特征、结构特征及结合方式,以AHAS为靶标的新颖除草活性化合物的设计开发以及AHAS抑制剂的抗菌生物活性研究进展等问题详细进行了总结,以期为设计开发靶向AHAS的新型除草剂或抗菌药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ABC转运蛋白及其相关的多药抗性研究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ABC(ATP-binding cassette)转运蛋白是一类家族庞大、功能多样的跨膜转运蛋白,其广泛存在于原核和真核生物的各类细胞器中,负责多种物质的跨膜转运,从而调节生物体的一系列生命活动。近年来,越来越多ABC转运蛋白的种类及功能被报道,但是ABC蛋白家族的潜在成员以及功能仍然值得进一步探究和挖掘。该文对不同物种中ABC转运蛋白数量、结构域、功能、研究方法以及其参与调控病原菌多药抗性的研究现状进行综述,并对植物病原菌多药抗性的治理等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