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2 毫秒
1.
有感于“活人不栽死树”王国疆据称:某地年年造林成绩显著,美誉亦随之年年加身,“造林先进集体”、“绿化先进单位”等等光环今人目眩,有细心人核计后惊呼:“不得了,那里的房顶都长了两层树了!”人们到了那里才连呼上当:“房上无树,四野无林!”于是乎,人们开始...  相似文献   

2.
“年年栽树不见树”是绿化达标中的统病。宝丰县今年植树造林的做法是:先定护林员,后栽“达标”树,从管护上要“达标”。宝丰县是河南省27个平原绿化未达标县之一。年初,该县领导在省府吃“小锅饭”  相似文献   

3.
生日树·鸳鸯林与园林化高鹏今春伊始。《人民日报》刊登了一则《生日树》的新闻,并配有一幅照片。照片上那位78岁的老人,叫王大贵,是湖南省邵阳县双江乡大观村的农民。每年每逢他的生日,他首先想到的便是栽“生日树”。他已栽了77棵树。在同一天的《人民日报》上...  相似文献   

4.
井冈山有课“感情树”人是有感情的,树也有感情吗?在井冈大井毛主席旧居屋后土坎上就生长着一棵树,人们称之为“感情树”。这棵树高约15米,原有红豆杉、海螺杉、柞子树三树同栽一穴;1976年海螺杉被冻死现只剩红豆杉和柞子树。这一棵“感情树”是毛主席1972...  相似文献   

5.
父亲的选择     
父亲的选择赵志华父亲退休后,不听我的劝阻,义务为林场护林。1981年,他的右眼被盗伐者打伤了。在医院里,我又一次问他:要树?还是要我?我真没有想到,在树与我之间,栽了一辈子树,爱了一辈子树的父亲竞意外地选择了我,这使我很感动。父亲并非只是一个“树痴”...  相似文献   

6.
一个过去特别乱的穷山村,集体山林被偷砍成风;而今均山到户,人均投入1500多元治山造林。 这里的山民戏谑的说“过去砍树的斧头变成了栽树的镢头。过去偷砍公家的树,今天栽的是自己的树。”  相似文献   

7.
名人轶事     
《中国城市林业》2005,3(4):48-48
冯玉祥将军曾在军中立下护树令:“马啃一树,杖责二十,补栽十棵”。他屯兵北京时,广植树.被誉为“植树将军”。驻兵徐州时,写护树诗一首喻示军民:老冯驻徐州,大树绿油油。谁砍我的树.我砍谁的头。  相似文献   

8.
自古以来,我国人民就有着植树造林绿化家园的传统美德。一些流传民间.朗朗上口的谚语,更是字字珠玑,句句哲理。如“绿树成荫,空气清新。”“山上栽满树,等于修水库。”“书斋无花不成宅.农家无树不成户。”“要想富,多植树。”从这些谚语中.看出我们的先辈们对于植树造林,保护环境是何等的重视。  相似文献   

9.
“美国八号”栽后定干高度在100cm,推广纺缍形树体。 1 树体的修剪 1.1 一年生树的修剪  相似文献   

10.
我想做树     
想和树换换,它做“人”,我做树! 可是,要做树,似乎我还不怎么够“格”。树的“讷于言而敏于行”,我还做不到。稍有点收入、改善、升迁、顺畅、温暖、幸福,我就嚷嚷,生怕别人看不到,生怕真的“锦衣夜行”。一遇上人多的场合,我就难免嘴痒,要说说计划、措施、远景。说的时候,我注意措辞,注意自己是否语惊四座,而那所说之事尚“八字缺一撇”。  相似文献   

11.
“年年栽树不见树,年年栽树老地方”,似乎成了一种不可治愈的顽症。最近十几年,山东省滨州市经过积极求解,终于写出了破题之笔。  相似文献   

12.
推进机制分析 林业产权制度改革,顺应了林业产业化发展的新形势,顺应了林业机制创新的新要求。目前盐城市农村“不栽权属不清的树,不栽姓‘公’的树,不栽无主的树”已蔚然成风。最近两年来,全市共栽植树木 4000多万株,改制树木 3600万株,改制面达 90%,其中一次性拍卖达 1800万株,签订改制合同 10多万份,吸纳资金 1.4亿元。究竟是什么使林业产权制度改革能迅速推开并有如此优越性呢? 工作机制:典型引导、行政推动。在林业产权制改革过程中,盐城市的各级政府充分发挥政策引导、典型示范、提供服务的作用,加大工作力度,加快推…  相似文献   

13.
山东·莱州市对准林业“顽症”下“重药”过去是有人栽树没人管树年年栽树不见树如今是统一管理专人监护棵棵茁壮渐成林今年春天,一支着装整齐的林木管护队伍出现在山东省莱州各林区,大年三十、正月十五这些火患频发期,他们24小时守护在林边,今年至今莱州市未发生一...  相似文献   

14.
树胆     
树胆@丁庆友树胆○丁庆友故乡人善栽乐植,上年纪的人常有“栽一棵树,延三年寿”之说,年轻人自然咋舌。但缮房修屋、增桌添椅之类,实在缺不得木材。而且,年轻人联婚,娘家的人照例是要到男方的家中走一走的,进得门来,话还未说,第一眼便看墙里墙外的树,往往以树的大小、...  相似文献   

15.
请栽三同树     
结婚要栽树,i生来栽了夫妻栽,什么树了同心树。爱情扎了根哎,红花硕果吐芬芳。育儿要栽树,谁来栽2父母栽,什么树了同龄树。小苗盼成材哎,四化建设成栋梁。分别要栽树,谁来栽2战友栽,什么树2同舟树。见树如见人哎,深情厚谊共久长。请栽三同树@佘致迪~~  相似文献   

16.
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有植树造林的优良传统,至今许多人都热衷于植树,并留下了不少谚语与诗话。我国民间的“造林绿化谚语”源远流长。“绿树成荫,空气清新”、“山上栽满树,等于修水库”、“书斋无花不成宅,农家无树不成户”、“要想富,多种树”、“培植一亩林木园,胜种十亩禾粮田”。从中可以窥见我们的前辈对于绿化植树是多么的重视。造林绿化要讲科学,这方面的谚语有:“春栽树,夏管树,秋冬护理别马虎”、“栽树带老土,活棵就发粗”、“杨柳下沙滩,榆杏上半山”、“杨要稀,松要稠,泡桐地里卧群牛”、“槐栽骨朵柳栽棍,杨条入地就生根”等。…  相似文献   

17.
每逢植树节,全国各地都要兴起一个植树造林的热潮,全民发动,轰轰烈烈。 然而,有一些地方却是“年年栽树不见树,岁岁插柳不成荫”。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除少数是因为树“水土不服”而死外,主要有:一是缺乏管  相似文献   

18.
植树 蜜蜂唱,蝴蝶舞,春风吹拂万物苏。肩扛锹,手握锄,小朋友集队来栽树。深挖穴,细培土,认真植树不马虎。栽松杉,栽檫树,栽杨柳,栽法梧,栽山岗,栽公路,栽了一处又一处。  相似文献   

19.
《森林与人类》2002,22(4):39-39
古往今来,有许多关于植树造林的趣闻佳话,至今仍广为流传,令人悠然而起怀古之情。庆功栽杨远在西周时期,“常胜大将军”沙俊其,在每一次胜仗后,都会命令全军将士在沙场上“人种一树,以庆武功”。这种独特的庆功方式一直伴随着这位用兵如神的将军,直至种遍了崇山峻岭。生儿育树《齐民要术》记载,生育儿女时,父母要给每个婴儿栽20棵树。等孩子到了结婚的年龄,树就可以做车轱辘,按一棵树可以做三副轱辘,一副值三疋绢计算,20棵树共值180疋绢,足够结婚的费用。为婴儿植树,是中国古代许多地区盛行的风俗。现在贵州的侗族等…  相似文献   

20.
秉公执法依法办案侯文义,朱桂芹长期以来,部分群众误认为自己栽的树,伐几棵用是合情合理的事;野生动物无主,谁打归谁,这种观念给森林资源保护工作和执法办案增加了难度。然而,林西县林业公安股干警们却能够秉公执法,绿灯不开,依法抵“情”、依法抵“权”,受到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