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有效微生物群为生物发酵剂添加到蚕沙中进行堆肥发酵,调查蚕沙中家蚕病原灭活效果和蚕沙腐烂程度.结果表明:有效微生物群可促使蚕沙堆肥快速升温,对蚕沙中家蚕病原有较好的灭活效果,升温效果以添加0.1%EM原露溶液和0.1%VT-1000微生物发酵剂溶液架空并覆盖稻草为最佳,对家蚕核型多角体病、质型多角体病、白僵病的病原灭活率均达100%;堆肥时蚕沙中添加0.1%有效微生物群剂,第2天温度迅速升高,第3天温度达到顶峰,发酵高温期≥50℃的超过15d,≥60℃的12d,≥70℃的8d(最高温达82℃).添加有效微生物、架空表面覆盖稻草比不添加有效微生物、不架空表面不覆盖稻草,发酵高温期(≥60℃)温度高1.9~10.2℃(平均为6.6℃);而在不架空厌氧状态下添加有效微生物发酵剂堆肥中水分充足,在短时间内(14 d)蚕沙腐烂程度较好.  相似文献   

2.
通过使用好氧型VT-1000(B)微生物菌剂、好氧型"国菌"复合微生物菌剂、厌氧型"国菌"复合微生物菌剂对蚕沙进行发酵堆肥处理,结果表明:这三种微生物菌剂均可促进蚕沙堆肥快速升温,缩短腐熟时间,对蚕沙中家蚕病原均有较好的灭活效果,应用于处理蚕沙均达到无害化处理的要求,但是在完成腐熟时间和均匀度,腐熟后蚕沙的养分以及简易省力上来讲,厌氧型"国菌"复合微生物菌剂显著优于好氧型VT-1000(B)微生物菌剂和好氧型"国菌"复合微生物菌剂。  相似文献   

3.
为探讨以养蚕生产大宗副产物蚕沙制造养分丰富的有机肥料技术,直接采用含有约10%桑枝和5%桑叶的蚕沙为主要原料,以废弃蘑菇基料作为调理剂进行好氧堆肥,研究蘑菇基料的不同添加比例对蚕沙好氧堆肥腐熟条件中的温度、pH、含水率等因素以及堆肥中养分的影响。用90%蚕沙+10%蘑菇基料(处理1)、75%蚕沙+25%蘑菇基料(处理2)、100%蚕沙(对照)制造堆肥,均可在6 h达到最高温度(分别为64.4、66.0、68.3℃),但处理1组的高温持续时间较短,处理2组和对照组的高温持续时间在5 d以上,达到无害化卫生标准规定。处理1组和对照组堆肥中的含水率较高,处理2组可降低堆肥中的含水率及pH。从堆肥中的养分来看,各处理均可增加堆肥中的磷、钾含量,但处理1组和对照组均存在氮素损失(分别下降0.62%、5.84%)的问题,而处理2组由于降低了堆肥的pH,因此比初始状态增加4.19%的氮素含量。综合以上试验结果认为,在蚕沙堆肥过程中添加25%的废弃蘑菇基料有利于改善堆肥的反应条件,提高堆肥的氮素养分含量。  相似文献   

4.
通过厌氧菌剂复合芽孢杆菌和好氧菌剂VT-1000(B)对蚕沙的发酵处理对比试验,结果表明:这两种菌剂对微粒子孢子、家蚕核型多角体、白僵分生孢子病原均有良好的杀灭分解及灭活效果,应用于处理蚕沙均起到无害化处理要求。但是VT-1000(B)菌剂在发酵过程中比复合芽孢杆菌产生更高的温度,持续时间长,是蚕沙无害化处理菌剂的首选。  相似文献   

5.
以蚕沙为主要原料、蘑菇渣为辅料,利用密闭堆肥反应器进行好氧堆肥试验,研究添加外源菌剂对蚕沙堆肥化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外源微生物菌剂均可促进蚕沙堆肥快速升温并延长堆肥高温期,高温期(≥55℃)比对照延长3 d–4 d。添加微生物菌剂可加速蚕沙有机物的分解,促进堆肥腐殖化。两种菌剂无明显差异,效果相当。表明蚕沙堆肥化处理中添加外源菌剂对实现蚕沙快速堆肥有一定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6.
为评价本课题组筛选的发酵菌剂对牛粪发酵过程及抗盐碱菌剂活性的影响,采用槽式好氧堆肥方法,通过设置牛粪+辅料(T1)、牛粪+辅料+发酵菌剂Ⅰ+功能菌剂(T2)、牛粪+辅料+发酵菌剂Ⅱ+功能菌剂(T3)三个处理,以发酵温度、发芽指数等为无害化评价指标,研究发酵过程中有机碳、腐植酸、氮磷钾等的变化规律及抗盐碱菌剂存活率。结果表明:(1)接种发酵菌剂Ⅰ和发酵菌剂Ⅱ达到50℃的时间比不接种菌剂提前4 d, 50℃以上高温维持时间延长6 d,高温持续期为21 d,最高温度提高12.63℃~13.6℃;(2)发酵22 d时接种发酵菌剂处理的发芽指数均高于85%;(3)接种发酵菌剂处理的总腐植酸含量高于不接种菌剂处理;(4)从保存有机碳、腐植酸、氮磷钾养分含量方面考虑,发酵时间最长为27d;(5)T2和T3处理的抗盐碱菌剂的有效活菌数在48 d达到0.4×108/g以上,符合NY884-2012生物有机肥中的标准。综上所述,两种发酵菌剂均能提高牛粪发酵速度,有利于堆肥腐熟及无害化。发酵菌剂未影响抗盐碱菌剂的繁殖生长,发酵产物适合作为生产生物有机肥的原料。  相似文献   

7.
探讨用不同有效活菌数、纤维酶活含量的发酵菌种对蚕沙发酵腐熟及其中常见家蚕病原微生物灭活作用,研究蚕沙含水率对蚕沙发酵的影响。结果表明:每100kg蚕沙中有效菌数总量不低于500亿个,纤维素酶活总量不低于2500ug的发酵菌种,并且对蚕沙堆放盖膜处理,保证蚕沙的含水率不低于60%,才能够在短时间内让蚕沙迅速升温发酵,发酵温度达到60℃以上且持续7d以上,15d内蚕沙充分发酵腐烂降解,有效缩短堆肥时间。腐熟后的蚕沙全N为2.83%、全P20,为1.83%、全K20为4.4%、有机质含量67.88%,碳含量为26.25%,碳氮比(C/N)9.27,均能达到堆肥配比的要求,不需添加任何配料可直接回田使用,达到对蚕沙无害化处理的目的。  相似文献   

8.
调查华南蚕区现有的蚕沙处理主要有分散简易堆肥、沼气发酵和集中资源化利用处理3种模式。针对该蚕区高温多湿的环境,以及一年多次养蚕,蚕沙生产量大的情况,提出因地制宜,采用简易蚕沙池改造升级、小型设施堆肥处理、小规模集约化堆肥处理等多种模式相结合的蚕沙好氧堆肥处理技术,并通过蚕沙堆肥过程与条件的控制,达到蚕沙病原菌灭活无害化、蚕沙堆肥发酵完全熟化和蚕沙作为桑园肥料应用无风险的目的,构建蚕沙产地无害化和肥料化处理技术体系。  相似文献   

9.
为了研究不同微生物菌剂对鸡粪堆肥发酵效果的影响,选择市场应用较好的3种微生态菌剂(YM、LY、FP),以鸡粪和麦秸为原料进行好氧堆肥试验,分析各处理组不同时期的堆温、含水率、pH值、电导率和堆肥养分变化情况,筛选适合江苏地区鸡粪堆肥的微生物菌剂。结果表明:3种微生物菌剂均能够有效促进堆体升温,延长高温期,加快腐熟进度,FP处理组第4天达到最高温度,且保持55℃以上温度时间达16 d;堆肥含水率随着堆体温度的变化而逐渐下降至40%以下;均使堆肥物料有机质含量有所降低,且FP处理组氮素养分含量最高。综合多项指标分析,接种FP菌剂对促进鸡粪有机质分解、加快堆肥进程、保持堆肥养分更有利。  相似文献   

10.
为研究微生态制剂发酵猪粪堆肥的可行性,本试验在猪粪堆肥中接种芽孢杆菌,通过测定温度、水分、pH值、全碳、全氮、C/N比,综合评定添加菌剂对堆肥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0.1%和0.2%微生态制剂的处理组,堆肥温度在50℃以上维持的时间均为23天,最高温度达到73℃;而对照组堆肥温度在50℃以上维持的时间只有10天。添加微生态制剂能够提高堆肥的最高温度,延长高温持续的时间,促进碳、氮降解,有利于堆肥的腐熟及无害化。  相似文献   

11.
利用牛粪堆肥是科学、合理地处理和利用牛粪的有效措施。以新鲜牛粪和稻壳为发酵原料,借助翻堆通风方式进行牛粪好氧发酵试验。A组将牛粪与稻壳按4:1的比例混合,添加3‰发酵菌剂;B组在牛粪中直接添加3‰发酵菌剂;C组仅为牛粪发酵,作为对照。结果表明:(1)A组堆肥的C/N比提高到25.48∶1。堆肥含水率、有机质、C/N比值随堆肥过程呈下降趋势,下降由快到慢的依次为A、B、C组。A、B组C/N比降低到16∶1以下分别在堆肥第28、35d,而C组在第35dC/N比仍为17.40∶1。3个组pH均呈先升后降的趋势。(2)总腐殖酸的含量随堆肥过程呈下降趋势,下降幅度A、B两组大于C组;但总腐殖酸占总有机碳比率呈增加趋势,A、B、C 3组发酵前后对比分别提高了40.28%、23.44%、21.67%。(3)堆肥后A、B、C组分别在第5、9、11d温度上升到55℃以上,且维持55℃以上达到25、18、14d。(4)经35d发酵处理后,A、B、C 3组的堆肥有机质、pH、重金属、总养分均符合有机肥标准NY525—2012。综合各项物理化学指标,添加稻壳和发酵菌剂有利于牛粪的腐熟。  相似文献   

12.
好氧堆肥是畜禽养殖废物无害化处理与资源化利用的重要途径。本文在分析堆肥温度变化确定堆肥进行程度的基础上,研究堆肥过程中电导率(EC)、硝态氮(NO3-N)和铵态氮(NH4+-N)的变化,并进行种子发芽率试验。结果表明,添加菌剂处理在缩短堆肥周期的同时,能够使EC下降幅度提高14.28%,使硝态氮和铵态氮含量分别比不添加菌剂处理提高4.91%和8.53%。种子发芽率(GI)试验表明堆肥达到25天时能够达到腐熟标准。  相似文献   

13.
牛粪中添加玉米秸秆对堆肥发酵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旨在研究牛粪中添加玉米秸秆对堆肥发酵的影响。选择牛粪与玉米秸秆比例分别为1∶1、2∶3、1∶3,经过45 d堆肥发酵试验。结果表明,牛粪与玉米秸秆添加比例为2∶3时,升温快,第3 d达到55℃,高温持续时间为23 d,发酵温度最高为69.7℃,种子发芽指数高达97.35%,堆肥达到完全腐熟,符合畜禽粪便无害化处理要求。  相似文献   

14.
本研究采用自主筛选的12株嗜热细菌制成复合菌剂添加至牛粪堆肥中,考察接种复合菌剂对牛粪堆肥的影响。堆肥结果表明,经过28d堆肥处理,堆肥初期试验组升温比对照组提前1d到达高温期(≥55℃),试验组最高温度可达64.7℃,高于对照组(60.5℃),且高温期持续时间延长4d;试验组温度高,水分蒸发快,堆肥初期试验组含水率比对照组变化明显,后期变化缓慢,最终都稳定在45%;接种复合菌剂对堆肥的pH值影响不大;试验组种子发芽指数(GI)最终为91%,对照组为86%,试验组比对照组提前6d达到腐熟标准(GI≥85%)。  相似文献   

15.
建造处理人工感染弱毒禽流感病毒的静态堆肥体系,考查禽流感病毒RNA的消失规律以及鸡尸的降解速率,评价利用堆肥技术处理染疫鸡尸的安全性和可行性。以木屑、鸡尸和牛粪建立静态堆肥体系,持续堆制40d。堆制期间检测温度。以H9亚型禽流感病毒攻毒的鸡,模拟禽流感爆发后病死或扑杀的染疫鸡尸,使用rRTPCR技术检测堆制过程中禽流感病毒RNA的降解情况。使用Real-timePCR方法扩增鸡源线粒体DNA,分析扩增片段的降解情况。堆肥40cm深度的温度在堆肥发酵1d后超过50℃,并保持了7d,最高温度57.5℃。禽流感病毒RNA第2d即可减少3log10,第12d的样本检测不到其存在。鸡源线粒体GH片段由8.97±0.15log10copies/g湿重降至5.35±0.30logcopies/g湿重,减少超过99%。表明所建堆肥体系能够有效灭活鸡粪中病原微生物,快速降解禽流感病毒RNA,迅速降解染疫鸡尸。  相似文献   

16.
针对张掖地区气候特点和养羊生产实际,引进3种商业复合微生物菌剂,对规模场羊粪进行好氧堆肥发酵对比试验,对不同时期的温度、pH值、病原菌及虫卵变化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显示,添加复合微生物菌剂的处理效果均优于自然状态(对照组)下的处理结果,其中以菌剂2效果最佳,该菌剂可使堆体的最高温度提前4~5 d到来,可使堆体内的虫卵...  相似文献   

17.
嗜热除臭型发酵菌剂筛选及其在鸡粪堆肥发酵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新鲜鸡粪中分离出48株发酵菌,筛选获得嗜热性较强、感官除臭力较好的芽孢杆菌Y1株、酵母菌J2株和放线菌F1株。通过实验室除臭试验验证,这3株单菌均能耐55℃的高温,且对氨气和硫化氢有明显的抑制释放能力,3株菌按1∶1∶1体积复合,0.1%的剂量添加,效果更显著。利用以上筛选获得的复合发酵菌剂进一步开展对鸡粪的堆肥发酵试验,结果显示,加复合菌的堆肥温度上升较快,至第9天可上升至65℃,且55℃以上高温可维持近1周。堆肥21 d结束,物料呈暗褐色、粉状,含水率由原来的85%下降至20%,总氮含量和种子发芽指数也明显高于不接菌对照组。结果表明,获得的复合发酵菌剂具有较好的嗜热除臭和固氮性能,可作为规模化鸡场的鸡粪堆肥发酵助剂。  相似文献   

18.
为解决北方冬季低气温条件下畜禽粪污堆肥发酵缓慢的问题,将前期选育出的亲和力、除臭能力及在粪污中定殖能力强的菌株进行合理组合,研制出一种低温有机物料腐熟剂,并在冬季鸡粪发酵中进行了应用,测定发酵过程中的温度、NH_4~+-N、NO_3~--N的含量和碳氮比(C/N)等指标。结果表明:在4.9~7.1℃下,该低温有机物料腐熟剂可在48 h内快速启动发酵;好氧堆肥发酵18 d后鸡粪的C/N降至20,兼性厌氧堆肥发酵24 d后,鸡粪的C/N降至18;发酵后16 d,两种处理的种子发芽指数均大于50%。发酵结束后,好氧堆肥发酵的NH_4~+-N含量在第28天达到335 mg/kg;兼性厌氧堆肥发酵的NH_4~+-N含量在第32天达到365 mg/kg,与对照相比显著下降(P0.05),同时好氧堆肥发酵的有效磷和速效钾的含量分别提高到5.9 g/kg和25.6 g/kg,兼性厌氧堆肥发酵的有效磷和速效钾分别达到5.4 g/kg和22.8 g/kg。综上,发酵过程中各种指标的变化说明加入低温有机物料腐熟剂后能够在低温环境中加快鸡粪的腐熟,缩短发酵时间,可用于低温条件下有机物料腐熟。  相似文献   

19.
不同堆积高度对羊粪堆肥效果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研究以0.6m、0.8m、1.0m(分别记为处理1、2、3)堆积高度的羊粪进行高温堆肥发酵试验。结果显示,处理1、2、3维持高温时间分别为14d、14d、17d,其中处理3的温度上升最快,维持高温时间最长;均完全达到国家粪便无害化卫生标准(GB7975-2002)维持高温天数的要求;全氮、全磷、全钾浓度均表现为上升趋势;C/N在堆肥的第10d时,处理3最先小于20,在堆肥腐熟进程上,快于其它2个处理。堆肥结束时,3个处理的总养分(N+P2O5+K2O)含量分别为5.95%、5.61%、6.03%,处理3的养分较高;而且3个处理的种子发芽率都超过80%,均已达到腐熟。结果表明,不同堆积高度的羊粪堆肥结果符合粪便无害化卫生标准,羊粪高度以1.0m堆肥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20.
为了提高兔粪资源化利用效率,减少堆肥时间,提高有机肥生产效率和质量,为规模化兔场的兔粪处理提供技术储备,以兔粪、菌渣为原料进行高温堆肥。设置3个试验组和1个对照组,分别使用3种菌剂进行处理,研究了不同菌剂对兔粪菌渣高温堆肥过程中的物理、化学指标变化产生的影响。结果表明:试验组与对照组的堆体温度均达到正常发酵温度,且堆体温度高于50℃的天数大于14天。能够有效地杀死致病菌、蛔虫卵和杂草种子,达到了兔粪无害化处理的目的。堆肥结束后,有机质含量均高于45%,满足有机肥标准中对有机质的要求。但是C/N过高,腐熟程度不高,且总养分含量低于我国有机肥标准,需进行二次堆肥提高腐熟度,增加物料中总养分的质量分数。兔粪与菌渣混合堆肥,能降低物料中Cu、Zn的含量,且辅料添加量越大,Cu、Zn含量降低幅度越大。添加菌剂均能提高堆体高温期温度,延长高温期持续时间,提高堆肥质量,但不能缩短堆肥时间,所以在兔粪堆肥中添加菌剂意义不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