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梨枣,是我县1992年从山西运城市引回的枣树优良品种之一,它树势中庸、树体中大,发枝力强,进入结果早。果实特大,平均单果重28克,最大50克,属矮化品种,适应密植栽培。果皮淡红色,肉厚、绿白色,质地疏松,汁液中多,味极甜,鲜枣含糖量27.50%,品质极上、深受广大群众喜爱。 近几年,梨枣在我县发展速度较快,栽成园的已达76亩,零星栽植已遍及全县十九个乡镇,但其自然坐果率极低(仅6%左右),致使产量低,经济效益差,为了提高梨枣树  相似文献   

2.
一、选用矮化品种 选用节间短,结果早,枣头枝,2~3龄枝能形成产量85%以上的丰产矮化品种为好.其中鲜食品种有梨枣、冬枣、大白铃等;干制品种有晋枣矮1号(又名胜利枣)、赞皇大枣等;干鲜兼用品种有大白枣、骏枣、壶瓶枣等,观赏品种有龙枣、茶壶枣等.  相似文献   

3.
秦旭 《北京农业》2001,(5):26-26
梨枣又名大铃枣、脆枣等,在山东、河北等地有一定面积的栽培.该品种果实多数似梨形,大果为椭圆形或卵圆形,平均单果重35克,最大单果重55克,果皮较薄,赭红色,品质上等.果实9月中下旬成熟.梨枣树体矮化,适宜密植栽培;且早果、丰产、稳产,遇雨不裂果,是一个优良的中熟鲜食品种.以下为其主要栽培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4.
中华大梨枣是一个优良的中熟鲜食品种 ,果大、味美、俏销、果实多数似梨形 ,椭圆形或成卵圆形 ,果色鲜红 ,肉翠绿 ,甜脆 ,核小 ,单果一般重60g,最大可达108g;其树体矮化 ,适宜密植栽培 ,具有早果、丰产、稳产的特点 ,本公司根据多年观察与实践 ,总结了中华大梨枣的主要栽培技术要点 ,供枣农朋友参考。一、栽植建园中华大梨枣树形优美 ,适应力极强 ,无论干旱、瘠薄、盐碱地、山区丘陵、河滩坡地、田头荒坡、庭院均可栽种。适宜密植。一般株、行距为2m×3m或1.8m×3m ,以南北行向为宜。枣树落叶到次年的4月底均可栽植 ,春节前栽植更佳。定植时…  相似文献   

5.
以四年生直播密植骏枣树为材料,研究钾肥不同施肥时期和施肥量对枣树枣头枝和二次枝抗寒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增施钾肥在整体上提高了骏枣枝条的抗寒能力,且枣头枝的抗寒性要大于二次枝,在果实膨大期施30kg/667m2的钾肥显著提高了骏枣枝条的过氧化氢酶活性和脯氨酸含量,同时也显著降低了骏枣枝条的丙二醛含量,为钾肥的最佳施肥方案.  相似文献   

6.
采用田间试验研究了沼肥和发酵豆饼肥对黄土高原山地矮化密植梨枣产量与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沼肥、饼肥后枣树叶片叶绿素含量显著增加;显著提高单果重,并改善果形指数;产量明显提高,增产达62.28%和154.68%;施用沼肥后梨枣的还原型Vc含量最高,而施用饼肥其总糖含量及总黄酮含量最高,且差异显著。因此,施用沼肥及饼肥既促进了黄土丘陵区山地矮化密植梨枣的生长,提高产量,也可改善枣果的品质。  相似文献   

7.
内蒙古干寒地区保护地大枣引种栽培试验研究结果表明:保护地适宜栽培的优良鲜食大枣品种为梨枣、冬枣、马奶枣。同一大枣品种的果实含糖量、Vc含量远高于原产地,口感好,品质更佳。在保护地采用矮化、密植、早果、丰产、优质综合配套技术,提高幼树的座果率。枣树花期喷水、喷肥,提高和保持空气湿度,及时补充营养,可有效提高枣树开花坐果率,为丰产提供保障。  相似文献   

8.
1、大果型鲜枣品种 (1)梨枣。果大,长圆形或近球形,似梨状,平均单果重31.6克,最大果重60克。果皮褐红色,肉厚绿白色,肉质松脆,汁多味甜,鲜食品质上等。9月中旬成熟,树势中庸,对土壤、气候适应性强,早果性好。  相似文献   

9.
梨枣形状似梨,果实特大,平均单果重28~32克,果皮中厚,呈淡红色,肉厚、绿白色,肉质酥松清脆,汁多味甜,品质极佳,目前已成为不少地方调整农业产业结构的首选枣树品种。梨枣果实生长期110天左右,9月中下旬至10月初成熟。树势中庸,树体较小,发枝力强,成花量大,结果密集,适宜矮化密  相似文献   

10.
图为中国农村专业技术协会、中国科协农村专业技术服务中心(2002)004号文件向全国推广的,由陕西省高陵县泾渭枣树研究所精心选育的超早熟巨型特色鲜食型"泾渭鲜枣"精品单果,横径54毫米,重81克,果皮光洁艳丽.该品种综合抗逆性与早熟、早丰性状尤为突出.较"六月鲜'、"早脆王"早熟15天,较梨枣和一般鲜枣超前一月成熟,填补了3月份鲜枣应市的空档;果个特大,单果重平均30克左右,精品单果重70克以上;果形长圆,光泽艳丽,口感甜脆,味鲜多汁,可食率97%以上;适合矮化密植栽培,当年嫁接即可挂果,两年单株挂果3~6公斤,3年进入丰产期,株产10公斤左右;温棚栽培,成熟期可提前到6月.该品种近年受到众多开发商和多家媒体的关注,看好其广阔的市场前景与潜力.  相似文献   

11.
枣树“三摘心”即枣头摘心、二次枝(即结果基枝)摘心和枣吊(即结果枝)摘心。1.枣头摘心(摘顶心)可分为重摘心和轻摘心。枣头重摘心于5月上旬,当新生枣头生长至5-7厘米时,对不留作延长枝和培养结果枝组的无空间枣头,留基部1-3厘米摘心,保留脱落性二次枝,使其发育成木质化枣吊。因为木质化枣吊坐果率高,所结的果实个儿大,品质优,是密植枣园生产高档果品的主要部位。对开花  相似文献   

12.
中华大梨枣是一个优良的中晚熟鲜食品种,果实多数似梨形,大果为椭圆形或卵圆形,果色鲜红.肉翠绿,甜脆,核小,单果一般重60克,最大可达108克;其树体矮化.适宜密植栽培,具有早果、丰产、稳产的特点,本人根据多年观察与实践,总结了中华大梨枣的主要栽培技术要点,供枣农朋友参考。 一、栽植建园 中华大梨枣树形优美,适应力极强,无论干旱、瘠薄、盐碱、山区丘陵、田头荒坡、庭院均可栽种。适宜密植,一般株、行距为2  相似文献   

13.
陕北黄土高原峁状丘陵区枣树引种试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1985~1996年对从河北、山东、河南、陕西、山西等5个产枣大省引进的12个著名枣品种与本地主栽品种团枣的产量、品质、果实营养和生物学、生态学特性进行了系统研究,选出了树冠紧凑、耐干旱瘠薄、早产、丰产、稳产、成熟期适中、果实大型、果个均匀、肉厚核小、干制率45.34、抗裂果能力极强、适于陕北黄土高原峁状丘陵区大面积矮化密植栽培的干鲜兼用品种赞皇大枣和树体矮小紧凑、早丰性好、果型大、肉厚核小、糖酸比高、松脆多汁、适口性好、适于该区肥水条件较好的立地矮化密植栽培的优良鲜食品种梨枣等优良枣品种.提出陕北黄土高  相似文献   

14.
1 结果初期的修剪 结果初期的枣树,修剪应以疏间、回缩、短截和培养为主,按照"四留五不留"原则进行修剪."四留"即外围的枣头要留,具有大量二次枝、枣股及结果能力强的枣头要留."五不留"指下垂枝和衰弱枝不留,细弱的斜生枝和重叠枝不留,病虫枝和枯死枝不留,位置不当和不充实的徒长枝不留,轮生枝、交叉枝、并生枝、徒长枝不留.短截3年以上不做主枝延长枝的枣头和不再继续延长的主枝枣头,对光秃的骨干枝,要逐渐进行回缩更新.  相似文献   

15.
矮化密植枣园是指栽植密度在55株/亩以上的纯枣园,它具有结果早、产量高、质量优、效益好、便于管理的特点,是今后大枣发展的优化栽培模式,现将其栽培技术介绍如下。1选用矮化品种优选结果能力强、节间短、品质好的矮化品种,如:冬枣、灰枣、鸡心枣、梨枣等,用2~3a时间迅速形成结果枝组,实现初步的产量。另外  相似文献   

16.
杏花岭区中涧河乡农业办从山西省果树研究所引进6个枣品种:梨枣、骏枣、大白枣、赞皇大枣、冬枣、龙枣,在中涧河乡下岭、西岭、丈子头村建立试验园,通过比较筛选,初步选定大白枣、赞皇大枣、梨枣3个既能制干又可鲜食的优良品种。品质佳,适应性强,早实丰产,适宜在我区栽培推广。  相似文献   

17.
中华大梨枣     
武汉市金峰珍稀种业有限公司针对“物以稀为贵”的市场规律和“人人讲食疗、个个求保健”的社会需求,从“人无我有,人有我特”的经营战略出发,对全国广大枣区的鲜食枣品种进行了广泛的对比研究,并开发出全新的特大果形、鲜食型、矮化型的特色稀有枣树品种——中华大梨枣,近两年来,已推向全国20多个省、市和地区,其主要特点如下:[第一段]  相似文献   

18.
正枣树具有早花早果的特点,为了枣树瓜果的丰收,就必须采取措施。经过实践发现,枣树早期产量与单位面积枝叶量的多少、土壤覆盖率的高低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为了促进矮化密植枣园的大丰收,就必须引进矮化密植技术,通过加大群体结构、增加枝叶量的方式,提高枣树的产量。枣树矮化密植栽培技术很好地适应了枣树开花早、结果早的特点,对枣树果实产量的丰收奠定了重要的基础。1枣树矮化密植栽培的理论依据1.1在枝组有效期内,简化修剪措施  相似文献   

19.
李继高 《新农村》2004,(11):12-12
中华大梨枣是一个优良的中熟鲜食枣品种,果实多数似梨形,也有椭圆形或卵圆形,果色鲜红,肉翠绿,甜脆,核小,单果一般重60克,最大可达108克。其树体矮化,适宜密植栽培,具有早果、丰产、稳产的特点。武汉市金峰珍稀种业有限公司根据多年观察与实践,总结中华大梨枣的主要栽培技术要点如下。  相似文献   

20.
木质化枣吊在前人的著作中有所提及,但没有专项具体的研究内容。作者采用田间调查和观察对比的方法,综合研究了木质化枣吊的特性、功能及形成原因;同时进一步深化研究了枣树的枣头、枣股、枣吊等各器官在一个年生长周期内相互转换轮生的生物学特性及内在的关系。这为改进枣树矮化密植栽培技术,提高枣树的产量和质量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