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0 毫秒
1.
2.
长江中上游土壤侵蚀预报模型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适用的土壤侵蚀预报模型能有效地对不同区域不同尺度的土壤侵蚀趋势进行预测预报,为水土流失治理、土地资源合理利用提供重要的理论指导。长期以来,对土壤侵蚀的定量预报受到国内外水保界的普遍重视。采用定量与定性相结合及核示踪等多种方法,对地表过程中的土壤迁移动态进行了广泛而深入地研究。长江中上游区由于多元的地貌结构及复杂的人为干扰,致使水土流失普遍发生,其中一些区域甚至达到严重的程度。通过总结长江中上游土壤侵蚀预报的研究现状,对经验统计模型、物理成因模型作了详细的评述,在此基础上分析长江中上游土壤侵蚀预报模型研究和应用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3.
基于GIS的中国土壤侵蚀预报信息系统 总被引:16,自引:4,他引:16
土壤侵蚀预报信息系统的建立是动态分析处理土壤侵蚀信息,适时定量预报土壤侵蚀,进行水土保持规划和评价的重要技术基础。系统介绍了中国土壤水蚀预报信息系统的研制目标、系统组织结构和功能,以及系统的实际应用评价。 相似文献
4.
5.
土壤侵蚀预报研究的新进展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土壤侵蚀预报研究的新进展陈奇伯,费希亮(甘肃省水土保持研究所,兰州730021)对土壤侵蚀进行科学研究始于19世纪后期。1915年美国林业局在犹他州布设第一个定量试验点,标志着土壤侵蚀定量化研究的开始[1]。对土壤侵蚀进行预报的研究起始于20世纪60... 相似文献
6.
7.
8.
ANSWERS土壤侵蚀模型及其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该文讨论了土壤侵蚀模型的发展,ANSWERS土壤侵蚀以及应用该模型与地理信息系统相结合对紫色丘陵区的三次降雨进行模拟,以展示该模型的应用和值得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人们对土壤水蚀形成过程及其模拟进行了广泛研究,并针对不同研究对象与目的,建立了土壤水蚀的经验预报模型、物理过程模型和分布式模型。在对国内外一些主要的土壤水蚀模型进行评述的基础上,讨论土壤侵蚀模型研究与GIS技术和BP神经网络理论结合的发展趋势,同时结合土壤水蚀模型的开发和应用情况,提出了土壤侵蚀预报模型研究亟待解决的一些问题和我国土壤侵蚀预报模型研究的设想。 相似文献
10.
孙等平 《山西水土保持科技》2013,(3):21-22,27
土壤侵蚀预报是提出针对性水土保持措施的前提,土壤侵蚀模型则是土壤侵蚀预报的重要工具与手段。在天镇县的大梁沟、大洼山、石梯梁3条流域,按平缓区、陡坡区2种地形,采用USLE、RUSLE、WEPP三种土壤侵蚀预报模型进行了土壤侵蚀预报。预报结果与实测数值进行对比分析表明:平缓区宜采用WEPP模型,而在陡坡区宜采用USLE模型;RUSLE模型的预报结果误差最大,在该地区不太适用。 相似文献
11.
土壤侵蚀模型是预报水土流失、指导水土保持措施配置、优化水土资源利用的有效工具。根据土壤侵蚀模型发展过程的特征,从时间上划分了土壤侵蚀模型发展的3个阶段,即通用土壤流失方程(USLE)建立以前的时期、USLE的建立及发展的时期和土壤侵蚀模型百家争鸣时期。介绍了世界上一些基本的土壤侵蚀模型,从而概述国外土壤侵蚀模型的发展过程。 相似文献
12.
土壤侵蚀学科发展战略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进入21世纪,我国土壤侵蚀研究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和挑战。详细述评了国内外土壤侵蚀学科发展历程,提出了土壤侵蚀学科研究存在的问题,如研究对象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基础数据积累不足与共享性差,研究思路和方法急需创新,基础科学研究落后于生产实践等。基于对我国土壤侵蚀学科研究的社会需求和科学需求的分析,提出了土壤侵蚀学科前沿布设和优先领域,如土壤侵蚀过程与机理,土壤侵蚀预报模型,土壤侵蚀环境效应评价,侵蚀灾害预警,重大工程及全球变化对侵蚀环境影响和土壤侵蚀研究新技术与方法等。 相似文献
13.
14.
中国土壤侵蚀定量研究进展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小流域是水土流失综合治理的基本单元,定量研究其侵蚀产沙的空间分布,对于水土保持措施的实施有着重要的意义。作为土壤侵蚀重要的研究热点之一,土壤侵蚀定量研究在我国已有50年之久,回顾并总结过去的研究成果对于今后更好地开展研究工作十分必要。在简要回顾了我国土壤侵蚀定量研究的过去与现状的基础上,主要就降雨特性、坡度、坡长、坡向、植被盖度及土地利用方式等影响因子与土壤侵蚀的定量关系研究,以及小流域侵蚀产沙定量研究方面的最新进展进行了归纳和总结,并针对各方面存在的问题以及有待深入研究的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5.
16.
土壤水蚀模型中的融雪侵蚀模拟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在季节性或常年积雪地区,春季积雪融化产生的径流及其造成的侵蚀占全年总侵蚀量的比例很大,同时反复进行的冻融过程会影响土壤的物理性质,如团聚体稳定性、水分传导率、抗剪切力、可蚀性等,进而加重土壤侵蚀。因此在这些地区进行融雪侵蚀预报十分必要,它主要包括融雪径流的产生,及其形成的土壤侵蚀量,冻融过程导致土壤性状的变化,以及由此造成的对土壤可蚀性的影响。本研究总结了国内外融雪侵蚀的研究现状,并分析了几个代表性土壤水蚀预报模型中的融雪侵蚀过程,提出我国部分地区土壤侵蚀模型中考虑融雪侵蚀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17.
东北黑土区农田土壤风蚀的影响因素及其数量关系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为明确东北黑土区农田土壤风蚀的主要影响因素,通过室内模拟试验,对比分析了黑土在不同风速(5~14m/s)、土壤含水量(2%~11%)以及秸秆覆盖率(0~80%)下的风蚀速率差异,进而分析了风蚀速率与各因素之间的数量关系。结果表明,黑土起沙风速略大于5m/s,其风蚀速率随风速增大呈指数增加,风速14m/s(含水量2%)时的风蚀速率比8m/s时增加了11.6~42.7倍。黑土风蚀速率随土壤含水量升高呈先增加后降低趋势;在土壤含水量小于5%时随含水量升高而逐渐增加,至含水量5%时达到峰值并逐渐降低,至含水量11%时接近零。秸秆覆盖显著降低了黑土风蚀速率,二者成近似指数函数关系;秸秆覆盖率20%(含水量2%)时的风蚀速率比无覆盖减少了72.6%~92.3%,但秸秆覆盖率由20%增加至80%(含水量2%)后风蚀速率仅降低了0.02~1.20g/(m2·s),幅度有限。研究表明,风速、土壤含水量以及秸秆覆盖率均可显著影响东北黑土区农田土壤风蚀速率,其权重依次为风速土壤含水量秸秆覆盖率。 相似文献
18.
关于中国土壤侵蚀类型与侵蚀类型区的划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根据中国土壤侵蚀的实际及当前对侵蚀类型、类型区等的不同理解与应用状况,提出了中国土壤侵蚀类型、侵蚀形式、侵蚀形态与侵蚀类型区等的基本概念、划分依据及初步划分成果。本文还对水土流失类型的提法与应用作了分析。 相似文献
19.
Field Evaluation of Selected Soil Erosion Models for Catchment Management in Indonesia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Three models, viz., areal non-point source watershed environment response simulation (ANSWERS), universal soil loss equation (USLE) and adapted universal soil loss equation (AUSLE) are evaluated for their performance under the field conditions of the Riam Kanan catchment in South Kalimantan province of Indonesia. While ANSWERS is evaluated for its accuracy to predict both runoff and soil loss, USLE and AUSLE are evaluated for soil loss only. The study was carried out in the context of sedimentation concerns for the Muhammad Nur Reservoir—an important source of drinking and irrigation water supply for the catchment. The models are evaluated using field data collected under four different land uses and during 2 years of field experiments. The land uses considered are cropland with minimum tillage, cropland with conventional tillage, grassland and areas reforested with rubber trees. The ANSWERS model in general has a tendency to overpredict runoff values. The ANSWERS model also was relatively better for predicting soil loss followed by the AUSLE and USLE models. Overall, the ANSWERS model proved superior for predicting soil loss in the Riam Kanan catchment. However, given that the AUSLE model produced sufficiently reliable results and is relatively easy to use, the AUSLE model would also appear to be a useful tool for predicting soil erosion in the catchment.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