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主要探讨了棉花、毛豆套作栽培对棉田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棉田套作早毛豆有利于改善棉田生态环境,棉田天敌增多,虫害减少,土壤有机质含量增加,物化性质得到改善,培肥了地力,棉花产量增加,达到了用地养地相结合的良性循环。  相似文献   

2.
通过马铃薯、玉米单作、单套单、双套双、单套双、双套单等种植模式研究,结果表明:单作玉米比单作马铃薯经济效益高;马铃薯与玉米套作均比单作玉米或单作马铃薯经济效益高;在套作模式中,以单套单或双套双效益最为显著。  相似文献   

3.
4.
5.
空间配置是影响间作套种作物生长和产量构成的关键因素之一。本研究固定玉米–大豆套作带宽200 cm,玉米采用宽窄行种植,设置4个玉米窄行行距为20 cm(A1)、40 cm(A2)、60 cm(A3)和80 cm(A4)套作处理,2个玉米和大豆净作对照处理,研究行距配置对套作系统中玉米和大豆生物量、根系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套作大豆冠层光合有效辐射和红光/远红光比值均低于净作,且随着玉米窄行的增加而降低。套作系统中大豆地上地下生物量、总根长、根表面积和根体积从第三节龄期(V3)到盛花期(R2)逐渐增加,但随着玉米窄行的增加而降低。套作玉米地上地下生物量从抽雄期到成熟期逐渐增加,根体积却逐渐降低,但这些参数随玉米窄行的变宽而增加。玉米和大豆在带状套作系统中产量均低于净作,且随玉米窄行的变宽,玉米产量逐渐增加,2012和2013两年最大值平均为6181 kg hm–2,而大豆产量逐渐降低,两年最大值平均为1434 kg hm–2,产量变化与有效株数和粒数变化密切相关。此外,玉米–大豆带状套作群体土地当量比(LER)大于1.3,最大值出现在A2处理,分别为1.59(2012年)和1.61(2013年),且最大经济收益也出现在A2处理(2年每公顷平均收益为1.93万元)。因此,合理的行距配置对玉米–大豆带状套作系统中作物的生长、产量构成和群体效益具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棉田套作芥菜绿肥防治黄萎病效果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2001~2003年,研究了芥菜油抑制棉花黄萎病菌试验及棉田套种芥菜绿肥对棉花黄萎病防效试验.试验结果表明:芥菜油高、中、低3个浓度对黄萎病菌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高、中、低浓度培养5天后抑菌效果分别为98.8%、74.5%、40.3%;棉田套作芥菜绿肥,抑制棉花黄萎病的效果连续3年的防效分别为52.3%、70.9%、89.6%.  相似文献   

7.
棉花叶系质量划分及叶层配置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对棉花品种泗棉3号等采用大田群体与实验室盆栽试验相结合的方法,应用14C同位素标记、剪叶试验及其生理测定等手段,研究在最大LAI相近条件下,叶片的组成、功能和大小分布对成铃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棉花叶片的光合产物的运输分配流向及对棉花成铃和产量的作用是不同的,按其对棉铃形成和发育贡献的大小可划分为有效叶、无效叶、高效叶及低效叶,并且明确了在开花结铃期提高有效叶面积率、高效叶面积率,并塑造较小的叶片,均匀的叶层分布的叶层配置可提高群体光合效能,从而确保光合产物向产量器官的输送,提高成铃率,增加总铃数和产量的叶系质量特征。  相似文献   

8.
在大田开展机采棉不同配置模式下的棉花生长发育特征分析和产量研究,分析不同模式下的棉花生长发育和产量情况,以为当地棉花生产选择适宜的机采配置模式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9.
苏南丘陵旱地麦/玉米/秋作复合群体时空结构配置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试验研究了苏南丘陵地区以春玉米为主干作物的套作复合群体内作物时空配置问题。发现套作春玉米对播期、共生预留行宽度反应十分敏感,当春玉米与麦共生短于30d时,共生期对产量影响明显。秋季玉米和甘薯产量对与春玉米共生期的长短反应不明显,但套种于春米的大豆对播期反应较为强烈。扩大秋玉米行距对其站间作的甘薯产量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0.
棉花滴灌一管四配置方式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滴灌棉花实施一管四配置(简称一管四)方式后,与一管二配置(简称一管二)相比可以节省38%的毛管材料和46.6%的毛管及配件费用,在滴水量相同情况下,一管四带幅宽比一管二增加50mc,使一管四的两个边行与中行的株高形成了一高一低的“双层”群体结构,为超高密度创造了一个通风透光带,使中行棉花上部结铃优于下部结铃,边行结铃优于中行结铃,做到了扬长避短,给棉花管理创造了一个“时间差”,从而协调了棉花的生长发育,使产量与一管二相比增产5.9%,材料节省67.72元,根据湿润峰形状对土壤质地的变化特点,实施一管四应选择粘土或壤土为好。  相似文献   

11.
对2007年杂交优势初配组合比较试验筛选出的强优势组合进行品比试验,进一步了解其丰产性、适应性、抗虫性及利用价值,从而选择出适合本地区种植的棉花新品种,已备推荐参加省级以上棉花区试。试验结果表明,参试的11个组合中有5个组合的霜前皮棉产量较对照增产显著,其中组合07A72霜前皮棉产量为1917.9kg/hm2,居第1位,较对照增产极显著。  相似文献   

12.
转GDH基因棉花观察初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类真菌的谷氨酸脱氢酶(GDH)对铵(NH4^ )亲合力高,转GDH基因植物有着明显提高氮肥利用率的效能。从对转GDH基因棉花第1代观察研究的初步结果可以看出,其对棉花生长发育及产量形成有一定促进作用,对纤维品质提高也有某些良好效应。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入库的几种萝卜种子发芽率的测定,发现短叶13号萝卜种子有休眠现象存在。影响种子休眠的因素很多,休眠期的长短也不一样,短叶13号萝卜种子的休眠属自发休眠,打破休眠的途径可以从低温等条件着手。  相似文献   

14.
为了了解各地选育的棉花品种丰产性、适应性、抗虫性和利用价值,筛选出适合本地推广的棉花品种,为2006年海门市推广棉花品种提供科学的依据,2005年海门市种子管理站承担了南通市种子管理站的棉花品种比较试验。试验结果表明:通创杂1号、国抗杂9号、苏棉21综合性状好、产量高。  相似文献   

15.
萝卜雄性不育系及其保持系几种酶活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利用多代纯合的不育性稳定的萝卜雄性不育系A1、A5为材料,以其相应的保持系B1、B5为对照,对POD、SOD、PAL及淀粉酶的活性进行了分析比较.结果表明,萝卜雄性不育性的表现仅与花蕾的POD和淀粉酶活性的增强有关,而与SOD及PAL活性无关.同时,在叶片中,以上酶的活性在不育系和保持系间差异不明显.认为萝卜雄性不育性的基因可能仅在生殖器官中表达,而对营养器官无影响.  相似文献   

16.
棉花叶绿素荧光诱导动力学参数遗传特性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对10个棉花杂交种F1及其亲本叶绿素荧光诱导动力学参数遗传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Fv/Fo的杂种优势较为普遍,而且超亲优势明显;Fv/Fm及量子产量杂种优势不普遍,超亲优势不明显。  相似文献   

17.
不同基因型萝卜品质指标的评价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11个不同基因型的萝卜为试材,在分析表观形态指标的基础上,研究肉质根水分含量、蛋白质含量、维生素C含量、色素在表皮的含量、木质素含量、氨基酸成分及含量等品质指标。最后用模糊数学隶属函数法,依公式X(u)=(X-Xmin)/(Xmax-Xmin)计算不同基因型的萝卜每个品质指标的隶属函数值,对其肉质根的营养品质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板叶卫青和翠绿水果萝卜综合营养品质突出,德高青萝卜、潍县青萝卜和胶蔬大青萝卜的综合营养品质居上。  相似文献   

18.
研究了花枝低温预处理及常、低温下离体花药的甘露醇和秋水仙素预处理对萝卜花药组织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4℃低温条件下处理枝条,处理1,3,5 d的花药绒毡层细胞出现从排列整齐到逐步退化的现象,药室中的小孢子染色也逐渐加深,7 d后花药壁细胞退化严重,小孢子数目则减少,故枝条低温预处理合适的时间为3~5 d。4℃条件下离体花药经甘露醇和秋水仙素预处理3 d后,药室中小孢子数目多,染色深,处理超过3 d,小孢子数目急剧减少,活力下降。25℃条件下甘露醇和秋水仙素预处理不利于花药结构的维持与小孢子活力的保持。  相似文献   

19.
萝卜各级分枝种子质量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蒋燕  王进涛  刘保国 《种子》2001,(2):28-29
对萝卜各级分枝种子质量检验表明,萝卜各级分枝种子质量不一,以主轴顶端和基部新发枝种子质量最差,3级分枝种子质量最好,2分枝和1级分枝稍次。各分枝种子播种后,幼苗质量与种子室内检验质量结果相统一,1级、2级、分枝种子收获量最多,分别为种子收获总量的45%和38%。  相似文献   

20.
萝卜雄性不育小孢子发生的形态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对萝卜雄性不育花进行形态学观察,发现两种类型的不育花,即花粉败育型和雄蕊萎缩型。比较研究了可育花及花种类型的不育花小孢子发育的细胞形态学特征,发现萝卜小孢子败育是个连续过程,在造孢细胞时期就已出现败育迹象,在小孢子发育过程中,绒毡层细胞出现液泡化、肥大、增生等异常现象。小孢子的败育与绒毡层细胞异常同步发生,小孢子一直信滞在单核期不再进一步发育,最终消失。另外,在正常可育小孢子发育过程中还偶尔观察到了不育花粉粒的存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