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古树群位于江西省武宁县罗坪镇长水村6组庄屋里自然村,面积0.1公顷,以红豆杉为主,伴生树种有樟树、楮树、枫树。百年以上的红豆杉有17株,其中最大的树径超过1.1米,树龄800年以上。古樟树50多株,树龄300年-400年。古树平均高20-25米,树围均在2.5米左右。长水村位于九岭山脉深山之中,两面崇山峻岭,山高林密,一条小河由南向北,弯弯曲曲,终年流水潺潺,明亮清澈。庄  相似文献   

2.
魏坤 《国土绿化》2023,(7):36-37
<正>古树是历史的见证,是生态文化的象征,更是许多人梦里的乡愁。在四川省万源市黑宝山镇观音村,有一个枫杨树古树群,其中一株“钉子树”就矗立在黑宝山森林旅游康养快速通道正中间,成为一道靓丽的风景线,每天有无数车流从这株古树下驶过。  相似文献   

3.
诸暨市共有香榧古树群188个,面积1147.9hm^2,有香榧古树40356株。调查发现并确认了规模最大、最古老的香榧古树群,同时也发现了树种组成复杂的、原生性较强的榧树群落。  相似文献   

4.
汪莉君 《森林与人类》2014,(12):148-148
<正>金岗岭村坐落在婺源县沱川乡河西村委会,现全村30余户100余口人,村民以汪姓为主。金岗岭村森林资源丰富,村口处有一大片古树群。其中百年以上树龄的红豆杉20余株,树龄最长的红豆杉达820年。百年以上的古樟树9株,树龄800年以上的有3株。另有百年以上的苦槠、枫香、糙叶树、红楠等16株。除村口处的古树群,村子东北部还有一片环绕村庄的风景林,面积5.33余公顷。林中植被丰富,郁郁葱葱,优美的风景林吸引众多影视剧公司纷至沓来,  相似文献   

5.
正花街镇金湖村连枝自然村是浙江省永康市为数不多的以树命名的村庄。村里有一片连枝古樟树群,尽管这古树群只有6株古树,但每株都枝繁叶茂,颇有独木成林的架势。数百年来,村庄和古树唇齿相依,古树如卫士般守护村庄,村民则如主人般保护古树。在战争年代,这些古树宛如一道巨大的屏障,守护村庄,掩护着革命活动。最初,这片樟树林是用来防风的,连枝村北朝山坳,山坳口有龙潭里水库。水库没有筑堤坝,上山风穿过水库后直接吹向民房,把民房屋顶的瓦片吹得噼啪作响,  相似文献   

6.
朋友,也许你见过根须上生树的奇观,可能你还见过树中长树的怪异,但你见过在古樟树上同时长有两蔸杂树而形成三树一体的奇怪树吗?告诉你,阳朔镇高州村村头的水沟边,就有这么一蔸一树两怪的樟树。其中一怪是,在这蔸年龄过百的古老樟树根须上,长有一蔸剪刀木。剪刀木有3根枝干,每根枝干粗约有10厘米,其黄豆般大的树籽,吸引众多鸟类前来觅食,笔者拍照时闪光灯还惊跑了一大群不知名的小鸟呢!另一怪是,在古老樟树离地约4米高一树丫上还长有一蔸饭碗粗的榄子树,树的根和须全部长在樟树体里,其营养和水分均由古樟树供给。尽管榄…  相似文献   

7.
正曹仙连体樟是由4株基部相互连成一体的樟树组成的樟树群落,坐落在江西省靖安县双溪镇曹山村叶家自然村。连体樟的基部形成了一个整体,占地面积东西长12.8米、南北宽5.2米。树高11.8米,垂荫666平方米,远看就像一株树。连体樟东向树胸围426厘米,南向树胸围530厘米,西向树胸围450厘米,北向树胸围460厘米,分享四方阳光,生长旺盛。东向樟树与北向樟树之间的间距小,树干的基部组织长成一体。西向樟树、南向樟  相似文献   

8.
何道满 《国土绿化》2008,(11):51-51
近日,湖北省远安县花林寺镇木瓜铺村发现一处古树群落,这是该县的第十三处古树群。该古树群共有古树29株,其中马尾松9株,栓皮栎19株,檀树1株,树龄均在220年以上。最大1株古树胸径达1.2米。  相似文献   

9.
大潭有古樟     
<正>在福建省建阳市林业局为古树名木调查、建档、挂牌的过程中,我有幸接触了建阳全市2817株古树名木,其中,最让我深有感触的还是建阳的256株古樟。自古以来,建阳这座山城就处在飘溢的樟香拥抱之中,建阳人世世代代对樟树有独特的感情,以樟为荣,以樟为贵,爱植樟树,爱护樟树,把它视为"风水树"、"龙脉树"加以保护,因而樟树在建阳随处可见。建阳不少地名、人名都冠以樟字,如樟树饭店、香樟公馆等。樟树属于樟科的常绿性乔木,别  相似文献   

10.
插柳古树     
<正>中国人自古崇尚绿色,讲究村庄风水,一些古树就被当做神树保护下来。湖南绥宁关峡苗族乡插柳村就有这样一片古树群,经过专家测定,插柳古树群树种主要为樟木、楠木、稠木,其中最为奇特的是一株参天古稠木树,其树蔸中空,树干被分成四叉,约有1000多年的树龄了,尽管空腹,但依然根深叶茂,成为村里的一道亮丽风景。夏季,在树中间可摆放一张小方桌和四条  相似文献   

11.
洞庭湖滨玩江市,有座孤立于湖心的赤山。其西有个绿树环绕的芭蕉村。隔村相望的两个小山丘上,各生长一株树龄约600年需7人抱国的古樟树。每逢杜鹃花盛开的早春,或红叶进秋的清晨,湖区特有的带状晨雾象一条洁白的丝带,飘系在两株古樟之间,远现如同一对手拉手的亲姐妹,故人称“姐妹树”。村右的一株树高9米,胸径315厘米。历经沧桑,老态龙钟,仍然枝繁叶茂。干高4米第一分又处,生有一株高5米、基径43厘米的女负。树根与樟树干完全愈合在一起,主根穿过樟树用空的主干,又深深扎入地下。两树枝证交错,组成前地300平方米的树冠。据传…  相似文献   

12.
寿宁古樟奇     
正福建省寿宁县位于闽浙交界处,由于地处偏僻山区,当地群众民风古朴,不仅热心保护古树名木,甚至有敬古树为神的传统。据调查统计,寿宁县目前已发现并挂牌保护的古树名木共有1066株,其中散生古树1047株,古树群5处,19株。其中一级保护有32株,二级保护有112株,三级保护有922株。在这众多的古树中,尤以芹洋乡阜莽村的古樟树和武曲镇大韩村的"樟抱榕"最为神奇。  相似文献   

13.
在福建省福鼎市硖门畲族乡石兰村,有一棵奇树“榕抱樟”。古樟树的树干距地面3.5米处生长出一株镕树,榕树的气生根沿着樟树的树干表皮错综交叉地向地面生长,直入土层,像一张粗绳织成的大渔网,把樟树紧紧围抱。古树高29米,胸围16.6米,主干古樟树的树龄已有1000多年,而树龄才400多年的榕树由于生长快的特点,现已高出樟树10余米,枝叶郁郁苍苍,浓荫蔽日,覆阴面积达300多平方米。  相似文献   

14.
文章通过分析2003年广东省所选樟树优树的生长与叶果性状,从多个角度证明了5株优势木法选出的樟树优树是合理的,大部分数量指标完全超过5株优势木,樟树优树的叶果性状在个体及种源间均呈极显著差异.动态聚类分析显示樟树优树叶果有7种类型,其中长叶重圆果型、圆叶轻圆果型和圆叶重圆果型较多,分别占所选优树的23.0%、41.4%和23.0%.  相似文献   

15.
特呈岛白骨壤古树群的调查分析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特呈岛白骨壤古树群是我国极其珍贵的红树林资源,该古树群有510株古树,依据古树植株生长势可分为4级:Ⅰ级树势良好株46.47%、Ⅱ级树势正常株37.45%、Ⅲ级树势衰弱株13.92%、Ⅳ级垂死株2.16%。建议加强该古树群的保护复壮管理。  相似文献   

16.
文章通过分析2003年广东省所选樟树优树的生长与叶果性状,从多个角度证明了5株优势木法选出的樟树优树是合理的,大部分数量指标完全超过5株优势木,樟树优树的叶果性状在个体及种源间均呈极显著差异。动态聚类分析显示樟树优树叶果有7种类型,其中长叶重圆果型、圆叶轻圆果型和圆叶重圆果型较多,分别占所选优树的23.0%、41.4%和23.0%。  相似文献   

17.
城步苗族自治县花桥乡花桥村有株罕见的P年大樟树,高约15米,树冠阴影面积约]500平方米,远远望去,如同一把巨型降落伞,历为过路人遮风避雨之处,但随着树龄的增大,人若接近树旁,时间较长一点,就会不知不觉昏迷倒地,乃至死亡。据说,解放以来已有20多名外地路过人在树下休息而昏迷,其中两人死亡。这种“怪”现象,据林学家考证,是由于树大技宽叶厚,氧气过浓,特别是夏天,树外树F温差相当大,人从高温中突然来到树下会中暑昏倒。城步有株神奇古樟@闫光日  相似文献   

18.
朋友,也许你见过根须上生树的奇观,可能你还见过树中长树的怪异,但你见过在古樟树上同时长有两蔸杂树而形成三树一体的奇怪树吗?告诉你,阳朔镇高州村村头的水沟边,就有这么一蔸一树两怪的樟树.  相似文献   

19.
邢台市古树年代久远,资源丰富,全市百年以上古树名木共计76003株,古树群15个。其中古树65613株,名木10390株。比较著名的古树有任县隋槐,内丘九龙柏,玉泉寺乌柏、茶柏、扭劲柏,张果老山扭劲柏,柏乡汉牡丹,白云山不老松,前南峪千年板栗王,南宫北天宫神槐,小西天滴血树,桥东火神庙三代神槐。我市名木主要有宋任穷海棠、吕玉兰纪念林、郭守敬故里元槐。  相似文献   

20.
“有村皆有樟,无樟不成村”。这是全国著名的“樟树之乡”——江西省安福县的真实写照。该县大小樟树不计其数,树龄在 400年以上的古樟就有 8700棵,其中八面樟、五爪樟、母子樟、滚龙樟等一批古樟、奇樟、巨樟闻名遐迩。为更好地保护和管理这些宝贵的樟树资源,县林业部门在有关单位的大力协助下,今年对全县数万棵樟树进行普查,给每一棵成材樟树编号、登记、存档,建立“户口”,严禁任何人采伐,实行重点保护。   瞧,这是严田镇邵家村树龄达 2000多年,高 29米,主干围径 21. 5米的“樟树王”。 樟树之乡樟树王@陈新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