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目的]为分离鉴定山西温室蔬菜西葫芦根茎部软腐病害。[方法]对分离物进行致病性测定、形态学观察、生理生化特性测定及16SrDNA系列分析。[结果]结果表明,40个菌株经人工接种后,CY39导致西葫芦茎基部软腐,经柯赫氏法则验证为致病病原。在电镜下菌体呈短杆状,两端钝圆,具鞭毛,革兰氏阴性。CY39菌株通过测序和序列比对分析,其与胡萝卜软腐果胶杆菌胡萝卜软腐亚种(Pectobacterium carotovorum subsp.carotovorum)AB680280报告的序列相似度为100%。[结论]西葫芦茎基软腐病原菌应归属于胡萝卜软腐果胶杆菌胡萝卜软腐亚种。  相似文献   

2.
【目的】明确滇重楼茎秆软腐病的病原,以期为该病的防治提供依据。【方法】通过田间调查采样,初步掌握滇重楼茎秆软腐病的发生规律,通过稀释分离、柯赫氏法则验证获得病原菌,基于形态特征和16S r DNA、gyr B、rpo B基因序列特征对病原菌进行鉴定。【结果】从发病植株上分离出1株细菌,经柯赫氏法则验证为滇重楼茎秆软腐病病原菌,基于形态和分子生物学特征将其鉴定为胡萝卜软腐果胶杆菌胡萝卜亚种Pectobacterium carotovorum subsp.carotovorum。【结论】胡萝卜软腐果胶杆菌胡萝卜亚种P.carotovorum subsp.carotovorum是滇重楼茎秆软腐病的病原菌。  相似文献   

3.
为明确引发青海省马铃薯(Solanum tuberosum L.)软腐病的病原菌,通过对病原菌形态、生理生化特性、16SrRNA基因序列以及胡萝卜果胶杆菌胡萝卜亚种(Pectobacterium carotovorum subsp.carotovorum)的pECC2F序列特征分析,对青海省5个地区马铃薯软腐病病样的病原菌进行病原学鉴定。结果表明,分离的5个菌株均能引发马铃薯软腐病,病原菌鉴定为胡萝卜果胶杆菌胡萝卜亚种。生理生化研究表明,该病原菌菌株均可在37℃生长,能使明胶液化,具有耐盐性(50g/L NaCl),对红霉素不敏感,过氧化氢酶反应显示为阳性,蔗糖试验还原反应、氧化酶、磷酸酶活性和吲哚产生试验显示均为阴性,可以利用柠檬酸盐、乳糖、纤维二糖、棉子糖和蜜二糖,但是不能利用D-麦芽糖、山梨醇、D-阿拉伯糖醇和α-甲基葡萄糖。接种马铃薯块茎致病力测定分析表明,亚种内不同地区的菌株间不存在致病力差异。  相似文献   

4.
从田间患软腐病的不结球白菜‘福冠’植株中分离纯化得到10个菌落,对引起软腐病的关键基因——果胶盐酸裂解酶(pel)基因的保守序列进行PCR扩增,测序发现该序列与胡萝卜果胶杆菌胡萝卜亚种(Pectobacterium carotovorum subsp.carovorum)果胶裂解酶基因(Gen Bank:J03673.1)的同源性达97.7%。对该菌株进行形态及生理生化分析,发现其符合软腐病菌特征特性。接种试验发现该菌株发病症状与田间不结球白菜软腐病一致。从接种病原菌的患病组织中重新分离病原菌并进行检测,发现其与所接种的病原菌为同种病原菌。因此,所分离出的病原菌为不结球白菜软腐病病原菌,且为胡萝卜果胶杆菌胡萝卜亚种。  相似文献   

5.
【目的】确定导致陕西岚皋县魔芋(Amorphophallus)软腐病的主要病原菌类型。【方法】从陕西省岚皋县魔芋患病组织中分离、纯化致病菌,通过培养细菌的形态特征、致病性及分子生物学分析,确定病原菌的类型。【结果】从魔芋软腐病病植体中共分离得到27株菌,其中9株菌(M1~M9)可使健康植株致病,菌株M8致病性最强。通过生物学特性观察,确定M8果胶杆菌是魔芋致病的主要病原菌。其16SrDNA基因序列与胡萝卜软腐果胶杆菌胡萝卜软腐亚种(Pectobacterium carotovorum PC1)菌株关系最近,相似性为98.64%。【结论】导致岚皋县魔芋软腐病的病原菌是胡萝卜软腐果胶杆菌胡萝卜软腐亚种。  相似文献   

6.
为促进贵州半夏发展绿色种植,采用平板稀释法和平板对峙培养法从贵州省不同地区采集的土壤样品中筛选对半夏块茎腐烂病病原菌具有较强拮抗效果的生防菌株,结合形态学观察、生理生化检测和16SrRNA序列分析对其进行鉴定。结果表明:采集土样中共分离得到270株细菌,从中筛选到1株有较强拮抗活性的细菌HM9-1,其对块茎腐烂病病原菌胡萝卜软腐果胶杆菌胡萝卜软腐亚种的抑菌圈直径达2.4cm。经鉴定,该菌株为巨大芽孢杆菌。  相似文献   

7.
葡萄根癌病病原菌的筛选及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为明确引起济南南部山区葡萄根癌病的病原菌种类,为病害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形态学为基础,结合生理生化及分子生物学方法对赤霞珠葡萄根癌病样品进行分离鉴定。[结果]结果表明,从根部肿瘤组织中利用MW选择性培养基分离纯化了12株类似于根癌土壤杆菌的细菌。形态学和16SrDNA检测表明12株菌均为根癌土壤杆菌属。其中生化Ⅰ型5株、生化Ⅱ型4株、生化Ⅲ型3株。采用针刺涂抹法接种胡萝卜圆盘,向日葵、葡萄幼苗,确定了两株强毒性菌株JC02、JC05。两株菌均为生化Ⅲ型菌株。质粒生物学鉴定表明JC02、JC05菌株含有Ti质粒,为章鱼碱类型。[结论]研究表明,为害济南南部山区赤霞珠葡萄根癌病的病原菌为葡萄土壤杆菌(Agrobacterium vitis)。  相似文献   

8.
三七细菌性叶斑病病原菌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引起三七细菌性叶宽病的病原菌进行系统鉴定。[方法]以2011及2012年在云南文山及石林县的三七苗圃采集的三七细菌性叶斑病病株为材料,采用柯赫氏法则,检测分离菌株致病性并重新分离得到病原菌。通过病菌形态观察、致病性测定、16SrD—NA序列分析及生理生化特性分析(Biolog系统)对其进行鉴定。[结果]确定三七细菌性叶斑病病原菌为丁香假单胞菌丁香致病变种(Pseudomonas syringae pv.syringae)。[结论]该研究为三七细菌性叶瘫病菌详细鉴定的国内首报。  相似文献   

9.
【目的】明确福建省政和县云烟87上新发生的一种细菌性病害的病原菌,为进一步探讨其发病规律并制定有效的防控措施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平板划线分离法对采自福建省政和县的罹病云烟87烟叶进行病原菌分离纯化,对分离获得的细菌菌株通过柯赫氏法则验证其致病性,并采用生物学特征、生理生化反应及特异性引物检测、16S rDNA序列分析等明确其分类地位。【结果】从病叶上分离纯化获得15株细菌,经柯赫氏法则证明15株细菌菌株均为该病害的致病菌,且致病力无明显差异。分离菌株在NA培养基上培养1~2 d后,菌落为白色隆起,边缘不规则且黏稠,菌体短杆状,极生4根鞭毛,革兰氏染色反应阴性;经8项关键性生理生化特性测定、Biolog 94种表型测试、烟草野火病菌特异性引物检测及16S rDNA基因序列分析,将15株细菌菌株鉴定为扁桃假单胞菌烟草致病变种(Pseudomonas amygdali pv.tabaci)。【结论】引发福建省政和县烤烟叶部细菌性病害的致病菌为扁桃假单胞菌烟草致病变种。  相似文献   

10.
【目的】对近几年西安灞桥地区甜樱桃发生的冠瘿病进行病原分离与鉴定,探讨其地上部发病机理,为防治樱桃冠瘿病奠定基础。【方法】从陕西西安樱桃冠瘿病发病树体取样,通过发病部位镜检、病原菌分离纯化、致病性检测、病原菌生理生化检测结合分子生物学方法鉴定病原菌。【结果】从樱桃枝条和根系上的幼嫩冠瘿瘤分离纯化出6株细菌和1株真菌;通过刺伤接种樱桃幼嫩枝条、胡萝卜圆盘及烟草茎部,编号为CG04的菌株能够产生幼瘤并可重新分离出来;将CG04菌株的16SrDNA序列在NCBI上进行BLAST(登录号:KC107786)比对,同源性高于98%的菌株均为土壤杆菌属Agrobacteriumspp.,结合生化指标鉴定CG04菌株为根癌农杆菌(Agrobacterium tumefaciens)生物Ⅰ型菌种。【结论】确定根癌农杆菌生物Ⅰ型是樱桃枝条和根产生冠瘿瘤的致病菌。  相似文献   

11.
三个萝卜主产区软腐病病原菌的分离与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有效防治萝卜(Raphanus sativus L.)软腐病,提高萝卜产量和质量,从江苏徐州、浙江萧山和湖北利川3个萝卜主产区分别采集萝卜软腐病病样并进行病原菌的分离鉴定及致病力测定。通过结合菌落形态、生理生化指标测定和16S r DNA基因序列分析,确定3株病原菌属于胡萝卜果胶杆菌(Pectobacterium carotovorum)的2个亚种,其中2株为Pectobacterium carotovorum subsp.brasiliense,另1株为Pectobacterium carotovorum subsp.carotovorum。致病力测定分析表明,3株病原菌的致病力存在显著差异,随温度的升高均呈现出增强的趋势。  相似文献   

12.
[目的]筛选、鉴定植物枯萎病菌拮抗细菌,为植物枯萎病生防制剂的研究奠定基础。[方法]采用对峙培养法筛选对植物枯萎病菌具有良好抑制作用的生防细菌,通过Biolog细菌自动鉴定系统和16SrDNA序列分析法鉴定其分类地位,并研究该菌株对棉花和小鼠的安全性。[结果]从棉花根际土壤中分离出的12株细菌中,有5株对多隔镰刀菌、香石竹尖孢镰刀菌、棉花枯萎病菌具有拮抗活性;其中,KL-1菌株对3株目标病原菌的抑菌活性分别达69.09%、80.78%、78.89%。Biolog细菌自动鉴定系统和16SrDNA序列分析法鉴定结果表明,KL-1菌株为解淀粉芽孢杆菌;生物安全性初步测定结果表明,KL-1菌株对棉花和小鼠安全无毒。[结论]解淀粉芽孢杆菌KL-1菌株具有对多种植物枯萎病菌的抑菌活性,且对棉花和小鼠安全无毒,是一株具有研究和开发潜能的生防菌株。  相似文献   

13.
西北地区是我国马铃薯的重要产区,为了鉴定来自青海、甘肃、宁夏、陕西和内蒙古自治区的马铃薯软腐和黑胫致病菌,利用 16S rDNA序列对来自中国 5个省(自治区)的 48 株马铃薯致病菌株和28株参比菌株进行系统发育分析。基于菌株的形态学特性、培养性状和生理生化特性、16S rDNA 序列以及特殊基因序列分析进行鉴定,利用块茎接种法测定不同菌株之间的致病性差异。pel特异性引物表明,48株细菌均具有果胶溶解特性。其中16个菌株为胡萝卜果胶杆菌胡萝卜亚种(Pectobacterium carotovorum subsp. carotovorum),频数为31.25%,30个菌株为黑腐果胶杆菌(Pectobacterium atrosepticum),频数为64.50%。16S rRNA基因序列的系统发育分析表明,Pectobacterium carotovorum subsp. carotovorum与Pectobacterium atrosepticum分别与其他Pcc和Pa菌株聚集成明显的类群,自举支持值分别为97%和99%。致病性测定显示不同分离菌株浸渍块茎的水平不同。分离的Pcc和Pa菌株的块茎浸渍水平低于标准菌株。西北地区马铃薯软腐和黑胫的病原菌分别为Pectobacterium carotovorum subsp. carotovorum与Pectobacterium atrosepticum。  相似文献   

14.
[目的]筛选适合粤北烟区的先进的育苗方式。[方法]采用田间试验的方法,研究漂浮育苗、湿润育苗、营养袋育苗处理对成苗期烟苗素质、烟株大田生长和烟叶产质量的影响。[结果]湿润育苗处理烟苗各项生理指标高于或显著高于营养袋育苗和漂浮育苗处理,湿润育苗处理烟苗移栽大田生育期合理,农艺性状表现好,产质量提高,化学成分更加协调。[结论]湿润育苗是一项适合粤北烟区的先进育苗方式。  相似文献   

15.
[目的]为有效防治漠斑牙鲆疾病提供基础资料。[方法]通过病原菌的分离培养、人工感染试验、生理生化鉴定研究了导致漠斑牙鲆患病的病原。[结果]镜检结果表明:该病原菌为革兰氏阴性杆菌,菌体无荚膜,无芽孢,大小多为(0.5~0.9)μm×(1.1~2.0)μm。在普通营养琼脂平板上形成浅灰色、直径约0.5—1.0mm的菌落;在血液琼脂平板上形成浅乳白色菌落,其中可见狭窄的B溶血环;在SS琼脂平板上形成中间黑色、周边透明的圆形小菌落。腹腔注射菌悬液的漠斑牙鲆在7d内全部死亡。从发病漠斑牙鲆的肝、肾和脾等组织中可分离出与原病原菌一致的菌株,经再次感染又可分离到该菌株。[结论]所分离的3株病原菌为迟缓爱德华氏菌,具有原发病病原学意义及强致病作用。  相似文献   

16.
董昆明  陈亮  周晓见  靳翠丽  缪莉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31):19172-19175
[目的]对1株抑烟草青枯病生防菌进行筛选、鉴定和活性物质研究。[方法]采用系列稀释法和平板涂布法从黔江烟区土壤中分离得到菌株,并通过薄层层析、硅胶柱层析、HPLC等手段对其活性物质进行研究。[结果]分离得到1株编号为5B18的菌株,其对烟草青枯病病原菌(Ralstonia Solancearum)有强烈拮抗作用。全细胞脂肪酸及16SrDNA分析结果表明,该菌为解淀粉芽孢杆菌(Bacillus amyloliquefaciens)。对该菌提取物分析表明,该提取物为13种不同的化合物组成的混合物。[结论]该研究为从微生物角度防治烟草青枯病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7.
[目的]从送检番石榴样品上发现一种黑斑病,对病原真菌进行分离鉴定,以明确其分类地位及重要性。[方法]通过致病性测定、形态学观察和ITS序列分析对病菌进行了鉴定。[结果]形态学观察和ITS序列分析表明,病原菌为芒果球座菌(Guignardia mangiferae)。[结论]引起番石榴黑斑病的病原菌为芒果球座菌(G.mangiferae)。此前还未有G.mangiferae引起番石榴病害的报道。  相似文献   

18.
杜鸿波 《安徽农业科学》2014,(19):6202-6203,6236
[目的]分析秦巴山地烟区不同壮苗培育方式的优势、劣势和特点.[方法]从烤烟生产关注的不同生育期(苗期、伸根期、团棵期、旺长期、成熟期)的长势、整齐度、根系量、壮苗率、抗病抗逆性、最大叶面积、成熟落黄、上部叶开片和经济性状指标对营养袋育苗、直播漂浮育苗、双膜漂浮育苗、托盘育苗、湿润育苗5种育苗方式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秦巴山地烟区烤烟育苗方式及大田综合验证的表现排序为:湿润育苗>托盘育苗>双膜漂浮育苗>直播漂浮育苗>营养袋育苗.从集约化育苗、商品化供苗、大田抗病抗逆性及烟农收益看,优先选择湿润育苗方式,其次是双膜漂浮育苗,托盘育苗是散户补苗用苗培育的较好方式.[结论]该研究可为科学选择烤烟育苗方式提供数据支撑和试验依据.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鉴定2018年在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和硕县辣椒种植区内新发现一种辣椒细菌性果实条斑病病原,为该病田间病害规律研究和病害防治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组织分离法、柯赫氏法则回接证病、形态学观察、生理生化特性测定、16S rDNA分子鉴定等方法,鉴定该病病原菌,运用针刺接种法对辣椒果面进行致病性回接测定。【结果】从田间采集的发病辣椒果面上分离、纯化共获得30个单菌落;获得了4个致病性强的菌株,4个菌株形态特征及生理生化测定结果一致。4个致病菌株均与已报道的阿根廷假单胞菌Pseudomonas argentinensis聚在一个进化发育分支中,并且与模式菌株P. argentinensis CH01T (登录号:AY691188)的相似性达到99.2%。【结论】新疆和硕县辣椒细菌性果实条斑病的病原菌鉴定为P. argentinensis。  相似文献   

20.
[目的]对患烂鳃病银龙鱼开展病原分离和鉴定。[方法]采用人工回归感染试验确定分离菌株的致病性,利用生理生化试验和16S r DNA基因序列分析对病原菌进行鉴定。[结果]分离菌株YY-2017-3对斑马鱼具有致病性,其生理生化试验结果与柱状黄杆菌相一致;YY-2017-3菌株的16S r DNA基因序列与柱状黄杆菌聚为一支,对多种药物显示耐药。[结论]菌株YY-2017-3被鉴定为柱状黄杆菌,这是柱状黄杆菌引起银龙鱼烂鳃病在国内的首次报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