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为应对安徽省的老龄化,作者自2000年起对老年人健康状况和保健需求进行了持续的调查,现对老年人的生活状态的主要方而以及与老年人群体特征的相互关系有了比较准确的认识,并与全国情况作了对比,为下一步的研究奠定了重要的基础。  相似文献   

2.
《新农村》2008,(1):33-33
人到老年,尿频现象比较普遍。有的老年人,排尿次数增多,但每次的量很少,且总有一种解不净的感觉,给老年人带来了精神上的痛苦和生活上的不便。对此,首先要查出病因,对症治疗。同时,还可采用一些药膳食疗,以加强、巩固疗效。  相似文献   

3.
农村老年人的养老模式主要有家庭养老、机构养老、社区养老、自我养老四种模式,为了比较四种养老模式下铜仁市农村老年人幸福感的差异,采用纽芬兰纪念大学幸福度量表和基本资料调查表对铜仁市年龄≥60岁农村老年人幸福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显示:(1)家庭养老、社区养老、机构养老和自我养老的幸福感分数分别为33.99、21.39、38.48、23.3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82.474,P<0.01;(2)相比于机构养老和自我养老,社区养老和家庭养老对农村老年人的幸福感显著性较强(P<0.01),依次为:社区养老>家庭养老>自我养老>机构养老。因此,不同的养老模式下农村老年人幸福感有所差异,应针对不同养老模式采取不同的措施。  相似文献   

4.
孟昭宁 《新农村》2004,(8):27-27
在炎热的夏季,下述几种人比较容易中暑,因而尤需要预防。1.婴幼儿婴幼儿身体各系统的生长发育还不够完善,体温调节中枢这个“高级指挥部”的功能尚差,而且棕色脂肪含量较高,对散热不利。2.老年人老年人各器官机能减退,尤其是皮肤汗腺萎缩,不易出汗散热,加上体温调节中枢易受到高温抑制,过量的热积聚在体内,使体温升高而易中暑。  相似文献   

5.
目的 以核心力量训练理论为指导研制一套老年人防跌倒健身体操,并通过12周运动干预实验检验其效果。方法 以56名六七十岁老年人为研究对象。实验组分别在干预前、中(第4、8周)、后进行11项体适能测试。采用2(实验前、后)×2(实验组、对照组)重复测量的方差分析进行差异比较,并采用简单效应及多重比较检验实验组不同干预阶段的锻炼效果。结果 所有指标训练主效应×组间主效应的交互作用显著(P <0.01),且实验组所有的测试结果在干预后均有显著提高(P <0.01),但只有在运动干预的中期阶段是所有指标均有显著提高。结论 1)12周基于核心力量训练的健身体操运动干预能有效提高老年人的平衡能力、核心肌力等,对预防老年人跌倒具有积极作用;2)运动干预的中期对于改善老年人各项体适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本文对属于同一文化圈的中国、日本的大学生的老年人印象进行调查比较,分析了其各自影响的因素。结果表明,中国大学生对老年人的印象多持肯定态度。除了中日两国之间存在的社会文化、制度的差异,大众传媒中对老年人问题的关心及大学生和老年人的实际接触成为中日两国共同影响大学生老年人印象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7.
路遇老人跌倒,扶不扶?杭州市近日出台了《关于开展老年人意外伤害保险工作的实施方案》,将为符合条件的老年人购买保险,降低老年人意外伤害带来的损失,也让其他人救助老年人更有“底气”。  相似文献   

8.
以人口老龄化问题为研究背景,采用问卷调查方式对石河子市老年人生活状况进行调查与研究。结果显示:40%的老年人对目前的生活表示满意;50%以上的老年人月均经济收入低于1000元;14%的老年人闲暇时间感到寂寞;60%以上的老年人希望与子女一起居住;70%以上的老年人反映看病难、看病贵。提出加大基础设施建设,丰富老年人的生活;健全本地区养老、医疗保障机制;解决老年人生活困难;积极发展老龄产业;满足老年人生活服务需求以解决目前老年人存在的生活困境。  相似文献   

9.
目的:通过对37例老年人尸检案例的性别、年龄、死因、诱因等分析,探讨老年人死亡的特点,为降低老年人的死亡率提供参考。方法:对2007年1月至2011年12月老年人尸检案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7例老年人尸检案例中男性25例,女性12例,平均年龄65.68岁。心血管系统疾病死亡13例,脑血管疾病死亡9例,有明显诱因的死亡案例为22例。结论:老年入主要的死因为心、脑血管疾病,防治心、脑血管疾病对降低老年人的死亡率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岑雪军 《新农村》2013,(11):52-53
老年教育是社会发展进入到老龄化时代的产物,是一个时代社会进步的客观反映。面对日益严峻的老龄化趋势,如何运用各种载体和平台,帮助老年人实现社会角色的转换,提高老年人生活和生命质量,推进老年人社会化,最终帮助老年人实现健康、成功的老龄教育,构建完整的终身教育体系。在探索中我们发现,老年教育根基在社区,活力在社团。  相似文献   

11.
人到老年以后,大都喜欢吃较甜的食物,而老年人胃肠功能会明显下降。若过多地吃糖,易使胃肠道出现胀气,从而影响身体对营养物质的吸收。那么.有什么好办法既能让老年人吃到甜食,又能减少其糖的摄入量呢?专家告诉我们,老年人可以尝试用吃蜂蜜代替吃糖。蜂蜜是一种极适合老年人食用的保健品。中医认为,蜂蜜性甘味平,具有清热解毒、补中润燥的功效。现代医学研究发现,蜂蜜中含有多种微量元素,老年人经常食用蜂蜜,  相似文献   

12.
弘扬中华传统文化 大力加强孝道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孝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人伦道德的基石,是中华文化的瑰宝。近年来,在全面构建和谐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进程中,中华传统文化尤其孝道文化需要大力弘扬。胡锦涛主席指出,尊敬老年人,关爱老年人,照顾老年人,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也是一个国家文明进步的标志。我们要大力弘扬中华民族尊老敬老的传统美德,给与老年人更多生活上的帮助和精神上的安慰,让所有老年人都能安享幸福的晚年。但现实社会中,在尊老爱老助老方面,我们做的远远不够。当今社会之所以兴起国学热,  相似文献   

13.
在目前对农村社会老年人物质资源供给不足的情况下,从主观心理感受出发来评价他们的生活质量对了解农村老年人的生活状态更为深刻。从生活满意度、劳动负担与劳动能力、健康与医疗3个方面对农村老年人的生活质量进行总体评价,并比较农村留守与非留守老年人的生活质量的差异。研究认为,农村老年人的生活质量普遍较低。他们在饮食质量、衣食住行等方面的满意度不高;大多数从事的生产生活劳动远远超过了其身体所能承受的劳动能力;身体健康状况堪忧,看病就医面临重重困难。留守老年人的生活质量比非留守老年人更低。  相似文献   

14.
随着经济发展,农村老年人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但农村因病致贫、因病返贫人口依然存在,精准健康扶贫仍然面临着严峻任务。为精准把控农村贫困老年人精准健康扶贫现状和问题,采取实地和在线调查相结合的方式,对河北、山东、湖南等省部分地区农村老年人开展调查分析。研究发现,农村贫困老年人精准健康扶贫中,存在农村贫困老年人对健康扶贫缺乏了解、健康扶贫工作精准性不够、体制机制不完善等突出问题。需要进一步创新健康扶贫的做法,构建多元化、多层次的农村贫困老年人精准健康扶贫路径,以有效、科学、有序地化解精准健康扶贫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我国的人口老龄化问题不断加剧,老年人健康问题也越来越被重视,健身不仅可以达到增强体魄的效果,还 可以锻炼心智,具有诸多的好处。对永州农村地区的老年人健身方式进行调查,总结和分析永州农村地区体育健身存 在的问题,针对具体的问题,提出永州农村地区老年人健身的发展策略,为推动永州农村地区老年人健康水平具有一 定作用。  相似文献   

16.
河北省是一个人口大省,河北省农村老年人口的数量较多。通过调查。了解河北省农村老年人休闲体育活动的基本情况,根据调查结果提出相关建议,以大力发展农村休闲体育,促进农村老年人的身心健康,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7.
住房关系着人们的衣食住行、生活起居.家庭团聚、信息交流,人际交往、卫生、休息,闲暇时间支配等等。住房对于老年人尤为重要,住房是他们的最主要的生活环境,而居住环境的好坏,直接影响到老年人的身心健康和晚年生活。我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第13条从三个方面作出了保护老年人居住权的原则性规定。  相似文献   

18.
切莫忽视农村老年人的法制道德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多年来,国家十分重视青少年的法制、德治教育,而忽视了老年人尤其是农村老年人这方面的教育。然而.现实生活中,农村老年人犯罪作为一种客观存在.仍占有一定的数量且呈上升趋势。  相似文献   

19.
老年人理财有着很多突出的特点。首先,老年人理财必须充分重视资产的安全性。与年轻人相比,老年人的抗风险能力相对较弱。其次,老年人理财也要重视流动性。  相似文献   

20.
利用2010年在陕西省进行的"子女外出务工背景下的陕西农村老年人口健康状况研究"调查数据,分析了陕西农村地区老年人社会活动对其日常生活自理能力和器械支持自理能力的影响。结果显示,陕西农村地区老年人参与社会活动与生活自理能力的2个指标之间显现出正相关关系,社会活动比较丰富的老年人生活自理能力明显高于社会活动比较单调的老年人。个体的年龄、教育水平、婚姻状况、经济状况以及慢性病对老年人的生活自理能力也有一定的影响,低龄、有配偶、经济状况较好的以及不患有任何慢性病的老年人生活自理能力要好一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