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猪附红细胞体病是寄生于猪红细胞和血浆中的猪附红细胞体引起的热性溶血性传染病,其主要特征是发热、高度贫血、高度黄疸和皮肤发红,故又称为“猪白皮病”、“猪黄皮病”、“猪红皮病”、“大红猪”等。 相似文献
3.
近几年在我国各地,相继在牛、羊、猪、犬等动物中查到附红细胞体,尤其以猪最为严重。自2000年夏秋以来,猪附红细胞体病在山东、河南、辽宁、江苏、河北等部分地区呈现较大规模流行趋势,给养猪业带来了很大的经济损失。笔者根据自己的诊疗经验,结合国内一些诊治研究,对猪的附红细胞体病进行简要概述,供广大畜牧兽医工作者参考。 相似文献
4.
5.
6.
猪附红细胞体病是由立克次氏体引起猪牛羊貂等动物的一种热性、溶血性疾病。表现为发热、贫血、黄疸、消化和呼吸功能障碍。仔猪患病后死亡率极高,常给养猪业生产造成重大损失,是近年来新发现的一种人畜共患病。1流行病学猪附红细胞病多由折光性较强的小附红细胞体引起发病,对由无折光性的大附红细胞体引起发病的较为少见。该病可经子宫、胎盘垂直传播,也可由虱、蚤、螨等吸血昆虫和被污染的注射器具(如针头等)水平传播。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以春季多发,气候突变,饲养不良,长途运输,患其它疫病,导致体质下降等原因,是本病诱因。该病侵害初生仔… 相似文献
7.
猪附红细胞体病的防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几年来,在武汉市及湖北省很多市县的养猪场,暴发猪附红细胞体病.该病是由附红细胞体寄生在脊椎动物和人的红细胞和血浆中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性疾病,对人畜危害极大.国外曾有人称之为贫血性黄疸病、类边虫病、红皮病、赤兽病等.患此病的猪,主要以急性发热、贫血性黄疸、精神不振、食欲减退或废绝、四肢乏力、结膜苍白或黄染、妊娠母猪流产、产死胎为特征,严重时导致死亡. 相似文献
8.
9.
猪附红细胞体病的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病 原附红细胞立克次氏体寄生于红细胞内 ,也可游离在血浆中 ,其增殖过程是在红细胞内行二分裂萌芽方式 ,常感染猪、牛、羊及鼠等动物。流行病学不同年龄和品种的猪均有易感性 ,但猪的发病率和死亡率较高 ;怀孕母猪出现受胎率下降 ,或发生流产、死胎等现象。传播途径主要是两个 :一是吸血昆虫 ,特别是猪虱、疥螨、蚊子、苍蝇等携带病原传播 ;另一种是污染的注射针头、手术器械。当然 ,公母猪交配及经胎盘也能引起感染。应激因素 ,如饲养管理不良、气候恶劣或其它疾病等 ,可使隐性感染猪发病 ,症状加重。临床症状仔猪表现为皮肤和粘膜苍白… 相似文献
10.
赖作金 《江西畜牧兽医杂志》2003,(4):29-30
猪附红细胞体病,1990年前后在本县发生并流行,笔者也曾对本病进行过小结,并有拙文发表,后来本病在本县日趋少见。2002年3月份以来,本县再次发生本病并出现较大范围的流行。通过与同行之间交流了解到,自2000年以来,本病在福建、河南、安徽、江西等省份就出现了较大面积的流行,对养猪业的危害较大,各类杂志也有许多相关的报道。通过查阅资料发现,大家对本病的了解有许多出入之处,甚至出现相左的观点。笔者通过再次对多例猪附红细胞体病的诊治和查阅有关资料,对本病有了进一步的认识。现总结如下,供同行特别是新发病区的同行参考。1病原本病病… 相似文献
11.
2003年12月下旬,本县世昌乡沟嘴村长×大二杂母猪发生一种以高热,皮肤发红,严重病例面部、耳、腋下、四肢、尾部皮肤等多处出现紫斑,贫血,黄疸为主要表现症状的传染性疾病,并造成猪死亡。综合流行病学,临床症状,病理剖检及实验室诊断,确诊为猪附红细胞体病。现介绍如下,供参考。1发病情况2003年6月该村从邻省引进长×大二杂母猪578头,于2003年12月下旬开始发病。一个星期内,65头猪不同程度发病,发病率11.25%,死亡3头,病死率为4.62%。初期疑似猪链球菌病,采用青、链霉素等抗菌药物治疗,效果不明显。2病原附红细胞体病(Eperythrozoonosis)是… 相似文献
12.
13.
14.
猪附红细胞体病防治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流行病学本病的传播来源和传播途径目前不十分清楚。一般认为病猪和隐性感染猪是重要传染源。其传播途径主要是血液传播:蚊、虻等吸血昆虫和虱、螨等是主要传播媒介,兽医人员消毒不严格也可通过注射针头传播;被病原体污染的血粉、饲料和胎儿附属物等均可经消化道传播,我们用病猪血液饲喂健康猪获得100%感染,消化道是本病在猪群中呈暴发流行的重要传播途径。不同年龄的猪均有易感性,但以哺乳仔猪的发病率和致死率最高,有时高达100%,而成年猪和中猪均较低,调查资料表明在流行本病的养猪场,其猪群中血检阳性率100%,饲… 相似文献
15.
动物附红细胞体病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2001年猪附红细胞体病在山东各地大范围发生,给养猪业造成巨大损失。根据笔者临床发现及参考其他文献,本文综述了该病的病原体、流行病学、临床症状、病理、诊断和防治等生物学特征,对该病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也作一论述。 相似文献
16.
奶牛附红细胞体病诊疗实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附红细胞体病(epervthrozoons,EH)是由血液寄生生物——附红细胞体引起的,以贫血、黄疽、发热等为主要特征的、人畜共患的立克次氏体病。其病原是附着在红细胞表面或运动在血浆中的附红细胞体.它能够影响红细胞的携氧功能和正常的细胞免疫功能.降低奶牛对疾病的抵抗能力。 相似文献
17.
猪附红细胞体病的诊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猪附红细胞体病是多种动物(猪、牛、羊、猫)共患传染病,病猪以急性黄疸性贫血和发热特征。猪附红细胞体病通常发生在哺乳猪、怀孕的母猪以及受到高度应激的肥育猪身上;病原是一种寄生在猪红血球上的立克次氏体,其可造成红血球的改变而容易为体内的网状内皮系统或是被吞噬细胞所破坏,因而造成红血球数量的减少,导致贫血、 相似文献
18.
19.
猪附红细胞体病是由附红细胞体寄生于红细胞表面或血浆中而引起猪、牛、羊等共患的溶血性疾病,该病病原体属于立克次氏体目无浆体科附红细胞体属,是一种多形态微生物,多为环形、球形和卵圆形,少数呈顿号形和杆状。猪附红细胞体病发病急,传播快,传播途径多,病猪以高热、贫血和黄疸为主要特征,感染发病率高达70%~90%,是养猪业的一大顽症,该病多为隐性,常与猪的其它疾病混合感染,给诊断和防治带来困难。 相似文献
20.
凌源市羊附红细胞体病的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凌源市 2 0 0 2年 4月 5日以来 ,免疫过的羊群发生了附红细胞体病。经 4户 2 37只羊的流行病学、病原、临床、病理、血液检查、药物预防、治疗试验研究 ,发病率 85 .65 % ( 2 0 3/2 37) ,死亡率 5 1 .90 % ( 1 2 3/2 37)。早期病例 ,采用三氮咪、牲血素组合治疗 (以下简称“三牲”组合 ) ,治愈率可达 95 %以上 ,疫区内治愈羊愈后 30~ 40天 ,母羊妊娠后、产前 30~ 40天 ,羔羊生后第 3、5天 ,连续用药 2次 ,可控制病情复发。1 材料1 .1 试验动物 试验羊 2 37只 (成年♂ 4只 ,成年♀ 87只 ,育成 5 5只 ,羔羊 91只 ) ,其中病羊 2 0 3只(成…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