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采用室内毒力与田间试验相结合的方法研究梨黄粉蚜的防治,室内毒力试验表明,供试药剂浓度与死亡率存在高度的正相关,由室内毒力测定和田间药效综合分析,在防治梨黄粉蚜时首先选用25%噻虫嗪水分散粒剂、96%烯啶虫胺原药、3%啶虫脒乳油,其次选用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30%甲氰·氧乐果乳油,7 d防效率在90%以上. 相似文献
2.
3.
<正>1991年9月12日,我们在巴音郭楞州库尔勒沙依东园艺场进行香梨产地疫情调查时,在三队3号园中发现一棵慈梨树树势衰弱,落果极多,落果淡褐色,呈现波状轮纹,表层硬化,多数已腐烂,果面上有一堆堆黄粉,周围有一黄褐色罩环,将黄粉擦去可见到稍凹陷的小黄斑.同园中还有6棵慈梨树也有此类落果.经观察和室内鉴定,此黄粉状物为梨黄粉蚜(Aphanastigma jaku-suiensis Kishida). 相似文献
4.
梨黄粉蚜生物学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田间采样和室内饲养观察表明,梨黄粉蚜生活周期为同寄主全周期型,在景泰地区年发生5~6代。以受精卵主要聚集在果苔帽下越冬,翌年春,日均温达9~7℃以上时,越冬卵始孵化,4月中至5月初为孵化盛期,末期持续至6月中、下旬。 相似文献
5.
德化梨套袋后果面光洁,蜡质增加,颜色变白,外观晶莹剔透,无农药残留,商品价值高。2002年我县套袋梨果参加全国评比.荣获全国优质梨第1名。据调查,有部分梨场套袋后因遭受黄粉蚜的危害,造成了一定的经济损失,为此,必须及时防治。 相似文献
6.
8.
套袋梨黄粉蚜的发生为害及防治措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阐述了近年来梨黄粉蚜 (AphamosligmajarsuineKishida)的发生为害情况 ,并对其形态特性、生活史、为害习性以及其发生原因与防治措施进行了全面介绍。 相似文献
9.
10.
套袋梨黄粉蚜的发生与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果实套袋是提高梨果品质的一项重要措施,近年来在生产上大力推广应用。随着南方优质梨套袋面积的增加,入袋黄粉蚜的为害也随之增加,经济损失很大。分析梨黄粉蚜的发生为害规律,提出3个有效的防治措施:做好冬季清园;适时采取药物防治;规范果实套袋程序。 相似文献
11.
12.
13.
吡虫啉防治蚜虫药效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天津农业科学》1998,4(4):18-20
吡虫啉室内药效毒力测定结果表明,吡虫啉对萝卜蚜虫LC50为0.17×10-6,而且内吸性较强,药液浓度为2×10-6时,10天后杀虫效果仍达100%。田间试验结果表明,有效成分0.1、0.2、0.4g/666.7m2,两周后防治蚜虫效果分别为95.7%、97.1%、99.8%,均显著高于对照药剂效果。 相似文献
14.
吡虫啉在设施草莓上的残留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分析方法,研究了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在春季温棚草莓和夏季大棚草莓果实上的残留动态和最终残留量。该方法最小检知量为0.14ng,在草莓中最低检出浓度为2.8μg·kg^-1。其平均添加回收率为81.6%~97.21%,标准偏差为2.76%~6.41%。结果表明,吡虫啉在不同设施条件下草莓上的残留消解方程均符合一级动力学方程,夏季塑料大棚加倍剂量果内及全果分别为C=0.4429e^-0.135t(r=-0.9818)、C=1.6225e^-0.1532t(r=-0.9877),春季温棚推荐剂量及加倍剂量全果分别为C=0.6705e^-0.1217t(r=-0.9694)、C=1.814e^-0.1527t(r=-0.9920),降解半衰期为4~6d;农药大部分残留在果实表面;推荐剂量和加倍剂量各施药3次,14d后残留量均低于0.2mg·kg^-1。 相似文献
15.
吡虫啉防治台湾乳白蚁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用吡虫啉对台湾乳白蚁进行室内毒效试验和林间毒土屏障试验表明:室内用w为0.05%的吡虫啉即可在6d内全部杀死白蚁;林间毒土屏障试验用w为0.05%~2.00%吡虫啉处理过的土壤,1a后观察发现台湾乳白蚁完全不能穿透,而用w为0.05%的毒死蜱处理过的土壤全部被白蚁穿透,并且松木块遭受严重取食,林间同浓度比较试验,吡虫啉所需浓度比毒死蜱低。 相似文献
16.
新型烟碱型杀虫剂吡虫啉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吡虫啉(Imidacloprid)是作物保护用的新型硝基亚甲基类内吸杀虫剂,同时也是极有潜力的高效低毒氯化烟酰杀虫剂,作者就其杀虫作用机制方面的国内外研究情况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7.
70%吡虫啉种子处理可分散粉剂拌种对小麦生长及蚜虫控制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拌种的方法,开展了70%吡虫啉种子处理可分散粉剂对小麦生长的影响及对蚜虫的控制作用研究。结果表明:70%吡虫啉种子处理可分散粉剂处理区小麦的出苗率、长势、分蘖数等生理指标均显著高于空白对照区,且在小麦的整个生长季可明显减轻蚜虫的种群数量。 相似文献
18.
以日本鹌鹑为试验生物,采用经口服和饲喂两种染毒方式,测定了其对吡虫啉的急性和蓄积性毒性的响应,并结合血液生化指标评价了其对吡虫啉的亚慢性毒理效应.结果显示,吡虫啉对日本鹌鹑的急性经口LD50为30.25 mg·kg-1体重,毒性等级为高毒;急性饲喂LC50为1 455.11 mg· kg-1饲料,毒性等级为低毒;吡虫啉对日本鹌鹑的蓄积系数K>5,属于轻度蓄积.亚慢性毒性试验后期,中、高浓度处理组的雌、雄鹌鹑体重、耗食量均明显减少,血液血清生化指标中血肌酐(CREA)和尿酸(UA)与空白对照组相比显著升高;高浓度处理组的鹌鹑肝脏脏器系数极显著(P<0.01)高于空白对照组. 相似文献
19.
西瓜是深受广大消费者青睐的夏令消暑解渴佳品,是瓜农致富奔小康的重要途径之一。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和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西瓜生产迎来了良好的发展机遇。然而,近年来在西瓜生产过程中,炭疽病的发生,致使蔓茎破裂,汁液外流,叶片逐渐枯萎,瓜皮出现凹陷病斑,直接影响西瓜的产量和品质,并有逐年加重的趋势,个别严重地块导致绝收,严重阻碍了西瓜生产的发展。 相似文献
20.
10%吡虫啉微胶囊悬浮剂的研制及其对棉蚜的防治效果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以聚甲基丙烯酸甲酯为壁材,采用原位聚合法制备吡虫啉的微胶囊悬浮剂(CS).探讨了壁材、引发剂用量对微胶囊悬浮剂粒径、包囊率的影响,并对微胶囊悬浮剂的理化性质和棉蚜的田间防治效果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当壁材甲基丙烯酸甲酯用量为6.4%,引发剂过氧化苯甲酰、亚硫酸氢钠用量分别为0.25%、0.1%时,可制得平均粒径在1~3...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