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斑点叉尾鮰池塘养殖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淑贤 《齐鲁渔业》2003,20(6):30-30
斑点叉尾鮰具有肉质细嫩、生长快、个体大、易饲养、经济价值高等特点。原是肉食性鱼,经驯化为杂食性鱼类。为推广新品种养殖,提高优质鱼产量,我们水产站2002年首次引进斑点叉尾鮰并试养成功。现将试验总结如下: 一.池塘与放养 1.池塘条件 选择1亩养鱼池,池塘水深保证1.2米,进排水方便,淤泥20厘米,水源为井水、自来水,水质  相似文献   

2.
斑点叉尾鲴(Ictalurus punctatus),原产于美国东南和中南诸州,是美国的主要淡水养殖品种之一,其年产量占美国淡水养殖总产量的一半以上.斑占又尾鮰在美国除了供作食用之外,部分也作为娱乐性游钓鱼之用.1984年该品种首批引入我国湖北省水产科学研究所,  相似文献   

3.
水库网箱养殖斑点叉尾鮰试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8口养殖网箱,规格为5 m×4 m×3 m,投放斑点叉尾鮰鱼种21 600尾,养殖20个月,总成活率91.3%,饲料系数1.81,平均体重817 g;销售收入16.1万元,利润2.9万元,投入产出比为1∶1.22。  相似文献   

4.
斑点叉尾鱼回是美国主要淡水养殖品种 ,1 984年引入我国 ,经过多年研究及推广养殖 ,证实该种鱼适合我国大部分地区养殖。我场于 1 997年至 1 999年从外地购进鱼种 1 0万尾 ,分别在 4# 、5 # 、1 # 池塘进行小规模养殖 ,养殖中曾出现过因营养缺乏而发生的烂尾、神经痉挛、畸形 ,甚至停止生长、死亡等现象 ,经过会诊治疗 ,调整饲料配方取得明显的效果。1 试验条件与方法1 1 池塘条件本试验池选用的是渔业养殖公司二组的4# 、5 # 、1 # ,面积分别为 3亩、3亩、5 9亩 ,形状为长方形 ,平均水深 1 7m。池塘水源为本水库底层水 ,每口池都能排…  相似文献   

5.
维生素E对斑点叉尾鮰生长性能和消化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何敏  汪开毓  张宇  孙挺 《水产学报》2009,33(2):288-294
试验研究了饲料中不同含量维生素E对斑点叉尾鮰生长性能和消化酶活性的影响,并对其机理进行了初步探讨。选取900尾健康的斑点叉尾鮰,平均体重(5.20±0.15)g,随机分成4个处理(I、Ⅱ、Ⅲ和Ⅳ处理依次分别添加维生素E 0、50、100和1000IU/kg饲料),每个处理3个重复,每个重复75尾。试验期105d。试验结果表明:在一定添加水平内,维生素E能够显著提高斑点叉尾鮰成活率、特定生长率(SGR)、蛋白质效率和摄饵量(P<0.01)。当维生素E添加量为到100 IU/kg时,以上四个指标均达到最高,分别为97.78±0.96%,2.99±0.50%,163.71±5.62%和7478.00±62.01 g/尾,均极显著高于维生素E添加量为0 IU/kg组(P<0.01);维生素E显著影响斑点叉尾鮰胃肠道和肝胰脏蛋白酶和脂肪酶活性(P<0.01 or P<0.05)。当饲料中添加维生素为100IU/kg时,胃蛋白酶和脂肪酶活性最高,分别达29.33±1.66 U•min-1 •mg-1,196.52±17.28 U•min-1 •mg-1,极显著高于维生素E添加量为0 IU/kg组(P<0.01)和显著高于维生素E添加量为1000IU/kg组(P<0.05)。由本试验结果可以看出,维生素E在一定添加水平内能显著提高斑点叉尾鮰消化酶活性,促进此鱼生长,且其适宜添加量为100 mg/kg。  相似文献   

6.
7.
袁泉 《科学养鱼》2007,(6):29-29
2006年我们开展了斑点又尾鮰微流水池塘80:20健康养殖技术试验,现将情况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8.
重点介绍斑点叉尾在我国养殖的基本现状,通过中美两国养殖成本对比,分析了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利用我省水域资源、技术等优势,加快推进我省斑点叉尾产业化养殖发展的建议。即:①提高认识,做好规划布局。②发挥优势,提高产品质量。③加强培训,建立技术支撑。④发展加工业,开发系列产品。⑤成立协会,加强行业自律。  相似文献   

9.
网箱养殖斑点叉尾鮰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试验地点2003年该试验在费县许家崖水库进行。该水库建于1958年10月,集雨面积580平方千米,总库容2.81亿米^3,其中兴利库容1.67亿米^3,可养鱼面积10650亩,平均水深4.34米,水质清澈,无污染。选择底质平坦,水深5米左右的地方放置网箱。  相似文献   

10.
斑点叉尾鮰生物学特性及养殖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潘顺林 《水利渔业》2004,24(4):45-46
斑点叉尾鮰喜弱光,底层活动,性成熟个体有打洞习性,并由此可引起亲体发病,水体中溶氧低于0.8mg/L时开始浮头死亡。体长4cm前以滤食浮游生物为主,5cm后逐渐转化为杂食性,性成熟后仍保持较快的生长速度。介绍了苗种培育、池塘和网箱养殖成鱼技术。  相似文献   

11.
斑点叉尾鲴具有生长快、杂食性、耐寒、易养易捕、肉质鲜美细嫩,骨刺少等优点,是一个很有养殖前途的优良品种。1986年从湖北省引入广东以后,因种苗问题,一直停留在试养阶段,效益不显著。1990年1月顺德县乐从镇沙滘管理区养鱼专业户廖炳德,在佛山市水产局工程师指导下,进行池塘主养斑点叉尾鲴试验。试验池面积3.5亩,放养斑点叉尾鲴鱼种5080尾,  相似文献   

12.
水产品的质量安全管理不应只是对产品加工过程及终端产品的管理,而应贯穿于从养殖、加工、贮运到销售的全过程,尤其斑点叉尾(?)作为加工出口养殖品种,为加工企业提供质优价廉数量充足的原料鱼,是养殖单位和农户的目标,只有这样才能有力促进斑点叉尾(?)养殖健康持续发展。笔者近几年一直从事斑点叉尾(?)苗种繁育养殖示范推广产业化开发技术工作,对斑点叉尾(?)养殖生产环节的质量管理工作作了一些探讨和思考。  相似文献   

13.
吕小专  蔡秋妙 《齐鲁渔业》2005,22(12):32-33
美国斑点又尾鮰具有食性广、生长快、适应性强、抗病力强、品质好、市场潜力大等特点,是当前推广养殖的优良品种。2001~2004年我们对该品种进行了养殖,现将其无公害养殖技术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4.
可利康对斑点叉尾鮰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可利康”是北京桑普生物化学技术有限公司研制的复合胆汁酸产品。在饲料中添加“可利康”,可以促进动物的生长。前不久,在西南农业大学水产系进行了“可利康”对斑点叉尾鮰生长影响的试验,现将试验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5.
在1997年从美国引进的德克萨斯州选育品系斑点叉尾鮰卵黄苗,经过几年的培育后,于2000年在江苏省泰兴水产良种场首次繁殖。3龄首次产卵的斑点叉尾鮰产卵率较低,卵块较小。泰兴水产良种场对斑点叉尾鮰的繁殖评估结果表明,产卵筒数量少和设置太深造成了上述较差的产卵结果。产卵筒的数量应从原来的1∶10增加到1∶2或1∶3(产卵筒与雌亲鱼之比)。产卵筒设置的深度应不得超过60cm,除非在水温激剧升高的情况下,则将产卵筒设置在水下≥1m。3龄斑点叉尾鮰繁殖的子代具有生长速度快、饲料转换率高和成活率高的特点。在81天的投饲期间,五口重复试验地中斑点叉尾鮰从0.08g长到45.9g,平均饲料系数1.31,成活率为85.1%。这些均高于1997年斑点叉尾鮰亲本饲养的结果,在149天的试验期间,斑点叉尾鮰亲本只长到72g,饲料系数为1.47。  相似文献   

16.
斑点叉尾鮰原产于美洲,是一种大型经济鱼类,经长期驯化后,已成为以植物性饲料为主的杂食性鱼类.斑点叉尾鮰具有生长快、适温范围广、抗病能力强、肉味美、出肉率高等特点,深受广大养殖户和消费者喜爱。随着国内外市场对斑点叉尾鮰需求急增。刺激了国内斑点叉尾鮰养殖,特别是一些内陆省份。相继建立了养殖基地。现将斑点叉尾鮰无公害养殖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7.
兴化市中堡镇党委副书记肖文宽2006年进行了池塘养殖斑点叉尾鮰的高效养殖,取得了亩纯利润2655元的效益。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8.
斑点叉尾鮰又称沟鲶、美洲鲶、河鲶,原产于美洲。幼鱼主要以浮游动物、水生昆虫、摇蚊幼虫为食,成鱼以软体动物、藻类、甲壳类、小鱼、水生植物等为食,属底栖杂食性鱼类,喜欢群食,极易人工饵料驯食,是一种优良养殖对象,也深受广大消费者欢迎。自1984年从美国引进以来,迅速得到我国市场的认同,  相似文献   

19.
20.
为了探讨高脂肪条件下不同的蛋白和能量水平对斑点叉尾鮰生长及体组成的影响,试验设2个蛋白水平(22%,28%),2个脂肪水平(10.0%,14.0%),2个消化能水平(12.56 kJ/g,14.23 kJ/g),共8组,分别为P28L10E14.23,P28L14E14.23,P22L10E14.23,P22L14E14.23,P28L10E12.56,P28L14E12.56,P22L10E12.56和P22L14E12.56。试验饲料配方使用鱼粉和豆粕调节蛋白含量,混合油脂(鱼油∶玉米油=1∶1)调节脂肪含量,α-淀粉、次粉和麸皮调节消化能含量,并以微晶纤维素为填充物,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20尾鱼(141.5?1.0) g。饲养60 d后,进行生产性能测定,并采集组织样本,测定相关指标。结果表明,鱼体末重(FW)、增重率(WG)、特定生长率(SGR)和饵料系数(FCR)不受饲料蛋白、脂肪和消化能单一营养水平影响(P>0.05);但与饲料蛋白、脂肪和消化能三者的交互作用(P<0.01)有关。胴体蛋白、脂肪含量与饲料脂肪和消化能水平相关(P<0.05)。由此可见,饲料过高脂肪和消化能对斑点叉尾鮰没有额外的促生长作用;饲料蛋白水平达到22%时,即可满足140~300 g斑点叉尾鮰的营养需要;饲料中22%的蛋白、10%的脂肪、12.56 kJ/g的消化能即可满足斑点叉尾鮰仔鱼的生长需要,同时又能保证其正常生理机能,建议可在实际生产配方中作参考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