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几年来,生物农药技术的发展突飞猛进,生物农药直接替代部分化学农药,广泛应用于农业生产,使无公害农产品的生产成为现实.生物农药必将成为生产无公害食品蔬菜的首选农药.  相似文献   

2.
我国生物农药的研究与开发进展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2  
简述了我国现阶段包括植物源农药、微生物农药、生物工程农药在内的生物农药和利用天敌昆虫进行生物防治的研究阶段及开发进展 ,列举了一些重要的、有应用前景的、符合无公害农产品生产要求的生物农药产品 ,分析了不同类型生物农药在开发应用方面存在的技术难点  相似文献   

3.
<正>近几年来,生物农药技术的发展突飞猛进,生物农药直接替代部分化学农药,广泛应用于农业生产,使无公害农产品的生产成为现实。生物农药必将成为生产无公害食品蔬菜的首选农药。生物农药主要是指以植物、动物、微生物等产生的具有生物活性的次生代谢产物或微生物活体开发的农药。具有对人、畜安全、无毒、环境兼容性好、不杀伤天敌昆虫、选择性强、对生态影响小、不易使害虫产生抗药性等特点,符合现代社会对农业生产和农药的要求。但由于它的防治效果易受环境因素的影响,作用不  相似文献   

4.
虽然我国是农药生产、使用和出口大国,但生物农药生产量和使用量均处于较低水平.目前我国已登记生物农药有效成分80多个品种,仅占整个登记品种的13%左右,制剂产品数量占整个农药登记产品数还不到10%.该文对基层生物农药推广应用情况进行了调研,并对如何推动我国生物农药推广应用提出了思考.  相似文献   

5.
据联合国粮农组织估计,全世界每年被病虫害夺去的谷物收成为20%至40%,由此引起的经济损失每年达1200亿美元。为了对付病虫害,每年要生产200多万吨农药,其中主要是化学农药,农药销售额每年高达160亿美元。化学农药带来许多问题,包括人畜中毒。全世界每年约有200万人农药中毒,其中大约有4万人死亡。而生物农药对人畜安全、无毒、无公害,不污染环境,不杀死害虫天敌,因而生物农药的发展,将具有广阔的前景,将是今后农药发展的新动向。生物农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微生物农药,包括病毒农药、真菌农药、细菌农药;另一类是生物工程植物。从70年代起,应用病毒治虫已从森林害虫发展到农业害虫,巴西农民用病毒农药防治大豆作物的主要  相似文献   

6.
<正>一、我国对生物农药的登记管理(一)我国生物农药的定义目前,我国现行的《农药登记资料规定》中并未明确给出生物农药定义,在《农药登记管理术语》中,将生物源农药表述为"直接利用生物活体或生物代谢过程中产生的物质或从生物体提取物质作为防治病虫草害的农药",但已将生物化学农药、微生物农药、植物源农药、转基因生物、天敌生物等作为生物来源的农药对待,并与化学农药进行区别管理,并在登记资料要求方面分别予以不同程度的减免。就国内目前实际登记情况来看,微生物农药、生物化学农药、植物源农药、抗生素农药等4类农药的登记品种相对较多,而天敌生物仅有4个产  相似文献   

7.
微生物农药是生物农药的一类,是由细菌、真菌、病毒等活体微生物防治蔬菜病虫草害的一类农药,不包括各类农用抗生素.和其它生物农药一样,微生物农药同样具有毒性较低、对天敌生物安全、对环境友好等优点,是生产无公害农产品优先选用的农药品种.  相似文献   

8.
刘刚 《油气储运》2005,(7):27-27
植物源农药是指有效成分来源于植物体的农药,是取代化学农药,生产无公害农产品应优先选用的农药品种。  相似文献   

9.
《中国农业信息》2004,(7):36-37
随着人们对环境保护和自身健康的日益关注,发展无公害蔬菜的呼声越来越高,大力推广生物农药将是一个发展方向。生物农药集杀虫、杀菌、抗病毒及助生长等多功能于一体,对人、植物、畜禽无毒害,施用后直接使害虫染病中毒迅速死亡,农作物上无药物残留。近年来,福建省龙岩市在新罗区、漳平市、永定县等7个乡(镇)建立无公害生产示范乡镇和示范基地,进行生物农药应用和推广,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从总体上看,目前生物农药的使用比例还不高。据了解,全国生物农药的市场份额仅占全部农药的1.8%,形成产业化规模的生物农药品种也不上10种,而化学农药却…  相似文献   

10.
农药是把双刃剑,在解决有害生物的同时,也对农产品和环境带来一些负面影响,因此世界各国对农药进行了非常严格的管控。一、生物农药登记品种及概况1.生物农药的定义和范畴我国农药登记管理体系没有对生物农药进行界定,而是对生物化学农药、微生物农药、植物源农药,单独制定了登记资料要求,农用抗生素登记要求与化学农药基本相同。  相似文献   

11.
李红 《油气储运》2009,(9):54-54
用生物农药防治病虫害是生产无公害果品的技术措施之一。生物农药与化学农药相比,不但具有良好的防治效果而且无残留、无污染,病虫不易产生抗药性.对人畜安全,对天敌杀伤力小。  相似文献   

12.
<正>目前在国际市场上,化学农药的需求趋于饱和,部分年份少数品种需求出现了下降趋势,化学农药生产过剩。20世纪90年代,随着人类对环境的要求越来越高,要求农药必须向低毒、无公害方向发展。生物农药正是这样一类既满足上述要求又与环境相容的绿色农药,它与化学农药相比,具有选择性强、无污染、不易产生抗药性、不破坏生态环境且生产原料广泛等特点,应用前景广阔。发展生物农药,寻求新的开发点,正是  相似文献   

13.
<正>美洲斑潜蝇在我区发生为害十分严重,由于蔓延迅速,为害严重,成为蔬菜生产发展的制约因素。又因其发生虫量大,生活周期短,繁殖速度快,世代重叠为害,加重了施用化学农药防治次数和用药量,致使蔬菜上残留农药增多,尤其是有的使用高毒高残留农药,成为生产无公害蔬菜发展的制约因素,为控制该虫的发生与为害,特引进几种生物农药进行药效试验,旨在为生产无公害蔬菜提供生物农药,对我区无公害蔬菜生产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4.
通过调查柑桔黑刺粉虱的种群动态.明确了黑刺粉虱在湘两州的发生规律,通过种植三叶草、悬挂黄板、安装频振式杀虫灯及施用生物农药等多种措施结合的尤公害防治试验,对比无公害防治和常规防治发现,该无公害防治技术跟常规防治技术都能有效控制黑刺粉虱危害,但是无公害技术显著地增加了天敌的多样性和天敌的数量,减少了化学农药对柑橘园的污染...  相似文献   

15.
植物源农药的地位及研究现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植物源农药(plant-pesticide)在生物防治中的地位 生物农药分为直接利用生物和利用生物的活性物质两大类,植物源农药是生物农药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化学农药不具有的优点,如:对病虫害防治效果好,对人畜安全无毒,不污染环境,无残留;对病虫的杀伤特异性强,不伤害天敌和有益生物,能保持生态自然平衡;生产原料和有效成分属天然产物,它可回归自然,保证可持续发展;可用生物技术和基因工程的方法对微生物进行改造,不断提高性能和质量;多种因素和成分发挥作用,害虫和病原菌难以产生抗药性.  相似文献   

16.
我国微生物农药发展概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农业生产中,农药是不可缺少的生产资料。由于农药中一些品种的剧毒和高残留,加之不科学的使用,使一些农产品农药残留过高影响了食品的安全,造成了对环境的污染。研制高效安全的新农药是农药产业健康发展的迫切需求。生物农药是农药的一个重要门类,社会对农产品安全的要求,使得生物农药迎耒了发展的契机。生物农药是指直接利用生物产生的生物活性物质或生物活体制成的农药制剂,及人工合成的与天然化合物结构相同的农药。农业部批准的《农药登记资料要求》中指出生物农药包括:生物化学农药、微生物农药、转基因生物农药、天敌生物农药。  相似文献   

17.
害虫生物防治研究进展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在人类居住环境日益恶化的今天,世界各国都认识到生态平衡的意义,生物防治在害虫综合治理中的作用得到普遍重视。一些国家正在逐渐淘汰化学农药,越来越多地采用天敌昆虫、生物农药、生物工程植物、昆虫激素、辐射不育等生物防治技术防治害虫,尽量减少和避免因施用农药而造成环境污染。同时,这些措施在控制和消灭植物害虫方面取得了很大成果。本文参考大量有关资料,从昆虫天敌种类、天敌昆虫的输引、保护和利用、昆虫病原微生物  相似文献   

18.
刘刚 《北京农业》2006,(12):41-42
微生物农药是生物农药的一类,包括由细菌、真菌、病毒和原生动物或基因修饰的微生物等自然产生的防治农作物病、虫、草、鼠等有害生物的农药,但不包括各类农用抗生素(各类农用抗生素统称为微生物源农药)和其它生物农药一样,微生物农药同样具有毒性较低、对天敌生物安全、对环境友好等优点,是生产无公害农产品应优先选用的农药品种.为了让广大农药使用者能对此有比较全面、详细地了解,现把我国目前开发生产的微生物农药种类及其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简要总结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9.
我国目前烟草用登记农药达到133种709个产品,既有登记使用多年的老旧农药,也有一批新型生物农药和高效低毒化学农药。乳油、可湿性粉剂、粉剂产品和低含量产品占比较大,一些重要病虫害没有对应的防治药剂登记。建议进一步改善登记产品结构,加快淘汰高毒品种,减少限制使用品种和非环保剂型产品,增加新型生物农药、高效低毒化学农药以及环保剂型、高含量产品。  相似文献   

20.
荔枝蝽防治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荔枝蝽防治技术,包括预测预报技术、天敌昆虫、生物农药和化学农药的应用情况等方面的研究进展作了较全面的叙述.释放平腹小蜂和喷施拟除虫菊酯类农药是当前广泛应用于荔枝蝽防治的措施.生物农药研发、化学药剂应用技术研究和抗性品种鉴定利用是今后荔枝蝽防治技术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