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为探索辣椒果实结构与口感的关系,对口感好的材料W1F2-1-1-3-1-1和口感差的材料06g19-1-1-1-1进行不同发育时期的显微结构分析。结果表明:辣椒在青熟期果肉的薄壁组织均较厚,细胞大,所占的比例大,随着发育时间的推移,薄壁组织有不同程度的减少,其中06g19-1-1-1-1的薄壁组织减少更明显,发育后期肉质明显不如W1F2-1-1-3-1-1;W1F2-1-1-3-1-1在转色期维管束有所增加,红熟期维管束则减少,而06g19-1-1-1-1则随发育的成熟,维管束有所增加,果肉变薄。研究认为,薄壁组织和维管束影响辣椒的口感,较大比例的薄壁组织和较少的维管束的辣椒口感更好。  相似文献   

2.
以H1N1亚型猪流感病毒(SIV)3种主要谱系2009甲型H1N1(pdm/09 H1N1)、古典型H1N1(CS H1N1)和类禽型H1N1(a H1N1)的血凝素(Hemagglution,HA)基因为靶基因,设计3对特异性引物,建立一种可以同时检测一个反应体系中H1N1亚型3种主要谱系SIV的三重RT-PCR方法,并将其应用于临床样品的检测,旨在为开展猪群中流行的H1N1亚型SIV感染及流行情况的调查研究提供有力技术支撑。结果显示,该方法可对pdm/09 H1N1、CS H1N1和a H1N1这3个不同谱系SIV特异性检出,扩增片段大小分别为476 bp、293 bp和997 bp,而与其他病毒无交叉反应;最低检测限分别为1 460拷贝/μL、1 700拷贝/μL和1 950拷贝/μL;应用到3 110份临床样品检测中,检测出10株pdm/09 H1N1和21株a H1N1 SIV,未检测到CS H1N1 SIV,与鸡胚分离病毒符合率达100%。综上,该方法敏感性和特异性良好,能快速、有效实现对临床样品中H1N1亚型3种谱系的检测。  相似文献   

3.
磷脂二酰甘油酰基转移酶(phospholipid:diacylglycerol acyltransferase 1,PDAT1)催化三酰甘油合成的最后一步反应,在生物质能源领域有良好的应用前景。本试验克隆得到白菜型油菜PDAT1的2条编码区序列,分别命名为BrPDAT1-1和BrPDAT1-2。BrPDAT1-1CDS全长2 007bp,编码668个氨基酸残基组成的肽链;BrPDAT1-2CDS全长1 794bp,编码597个氨基酸残基组成的肽链。生物信息学分析表明:BrPDAT1-1与AtPDAT1的相似度为91.08%,BrPDAT1-2与AtPDAT1的相似度为82.86%,两序列都编码一个无信号肽的亲水性稳定蛋白,跨膜结构域分析表明AtPDAT1和BrPDAT1-1都有1个跨膜结构域,而BrPDAT1-2无跨膜结构域。BrPDAT1-1和BrPDAT1-2蛋白序列均含有卵磷脂-胆固醇-酰基转移酶超家族保守结构域。  相似文献   

4.
中国剑麻业现状和发展对策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1 中国剑麻业现状1 .1 中国现栽培的龙舌兰麻有以下几种 :1 .1 .1 龙舌兰杂种第 1 1 648号 (Agave hybridNO.1 1 648) ,俗称剑麻。中国剑麻生产近十年发展迅速 ,应归功于 70年代以来大面积推广高产、较耐寒的当家良种 H.1 1 648麻 ,该种由东非坦噶尼喀剑麻研究站育成 ,适于年平均气温在 1 6℃以上 (最适为 2 2~ 2 4℃ ) ,日温差 1 0℃左右 ,年降雨量 1 0 0 0~1 50 0 mm地区生长 ,耐 - 3.5℃的辐射低温。但易染斑马纹病和茎腐病 ,前者首发于 1 961年 ,是东非推广 H.1 1 648麻的最大障碍。我国 H.1 1 648麻最适宜地和适宜地面积分别为…  相似文献   

5.
剑川县农业技术推广站引进大理州农科院粮作所蚕豆研究室新育成的菜用型鲜食蚕豆新品种,进行蚕豆新品种比较试验。结果表明,10201-1-1-1、13186-2-1-1-1、凤13228-1-1-1-1和14153-1-1-1-1生长势强,花期整齐,结荚多,大荚大粒,品质好,产量高,综合性状好,适宜当地气候条件,可作为剑川鲜食蚕豆优良品种示范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6.
【目的】克隆七彩神仙鱼(Symphysodon aequifasciatus)嗜乳脂蛋白 1A1(Butyrophilin 1A1, BTN1A1)基因,分析其在病原刺激下的表达模式,为了解七彩神仙鱼 BTN1A1 基因功能提供依据。【方法】利用生物信息学对七彩神仙鱼 2 个 BTN1A1 基因(BTN1A1-1 和 BTN1A1-2)进行结构和进化分析。根据前期获得的七彩神仙鱼皮肤转录组数据,选取 BTN1A1-1 和 BTN1A1-2 基因的 CDS 区设计引物进行克隆。采用 qRT-PCR 分析 BTN1A1 在各组织中的表达及嗜水气单胞菌刺激下的表达模式。【结果】BTN1A1-1 和 BTN1A1-2 的 ORF 序列长度为 894、1 275 bp,分别编码 298、424 个氨基酸。BTN1A1-1 和 BTN1A1-2 蛋白均具有 1 个信号肽、1 个 Ig 结构域、1 个 lg_like 结构域和 1个跨膜结构域的经典结构,BTN1A1-2 还具有 1 个胞质结构域。七彩神仙鱼 BTN1A1-1 与慈鲷科其他鱼类相似性较高,与尼加拉瓜湖始丽鱼(Archocentrus centrarchus)BTNIAI 对应氨基酸序列同源性最高、为 94.14%。但 BTN1A1-2 与其他鱼类发生分离,形成独特分支。BTN1A1-1 和 BTN1A1-2 在七彩神仙鱼各组织中均有表达,但在鳃、肠道、皮肤等与免疫相关的组织中表达量相对较高。七彩神仙鱼 BTN1A1-1 在嗜水气单胞菌胁迫后表达量先显著下降后上升,而 BTN1A1-2 表达量则先显著上升后下降。【结论】七彩神仙鱼 BTN1A1-1 基因相对保守,而 BTN1A1-2 基因在进化上较为特殊。二者在免疫刺激下的差异表达暗示其可能在七彩神仙鱼免疫防御中发生功能分化。  相似文献   

7.
关于序贯抽样检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Wald的序贯概率比检验中接收产品时对应的批检验数 :n1 (0 ,c1 1 ) ,n2 (1 ,c1 2 ) ,… ,nk (k - 1 ,c1k) ,… ,设计出一种改进型序贯检验 (其中当c1t 相似文献   

8.
试验设N_1,K_1,N_1K_1,N_2K_1,N_1K_2和N_2K_2六个处理。结果表明,K_1处理菜薹的可溶性糖、还原糖和抗坏血酸的含量最高,而蛋白质含量最低,其植株生长不良,菜薹重最小。N_1处理菜薹的可深糖含量比N_1K_1,N_2K_1和N_2K_2较高,而比N_1K_2低,其蛋白质含量比NK配合各处理低,但抗坏血酸含量比N_1K_1和N_2K_2两处理较高,而与N_1K_2和N_2K_1两处理差异不大。N_1处理植株生长和菜薹重比K_1处理较好,而比NK配合各处理差。NK配合各处理中,以N_1K_2处理的植株生长和菜薹产量最好,菜薹的营养品质较佳。  相似文献   

9.
一、材料和工具废易拉罐(如露露饮料罐)1个,卫生纸卷芯1个,维生素咀嚼片空盒1个,一号电池2节,锤子1把,螺丝刀1个,瑞士军刀1把,钳子1把,废纸若干张,细铁丝1根,小灯泡1个。二、制作过程1.如图1所示,用锤子和螺丝刀在露露饮料罐底部砸个凸起,以接电池的负极。注意:砸出的凸起是向罐里的。  相似文献   

10.
朝谷 1 1号由辽宁省水土保持研究所选育 ,于1 997年经辽宁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通过。1 998年被列为省重点农技推广项目 ,计划在 1 998~ 2 0 0 0年在辽宁省朝阳市、阜新市、葫芦岛市的 8县 2区及赤峰市的宁城县推广 6.7万hm2 。1 朝谷 11号主要特征特性1 .1 农艺性状朝谷 1 1号的叶片、成株茎均为绿色 ,苗期生长快 ,株型紧凑整齐 ,株高 1 65cm左右 ,穗长 2 3~ 2 5cm ,单穗粒重 1 4~ 1 6g ,籽粒圆形、黄色 ,出谷率 83%~ 84%,谷草比 1∶1 .3。1 .2 生育期及抗性朝谷 1 1号为中早熟品种 ,生育期 1 0 4~ 1 1 4d ,4月下旬至 5月…  相似文献   

11.
以南方根结线虫的抗病亲本P2(0897-2-1-2-3-1-2-1)、感病亲本P1(9905-1-2-1-1-1-1-1)及 F1(P1×P2),F2(F1自交后代),BC1P1(F1×P1)和BC1P2(F1 × P2)为试材,以南方根结线虫二龄幼虫为虫源,进行苗期二龄幼虫人工接种鉴定和病土盘栽自然发病鉴定,研究番茄南方根结线虫病的遗传规律.结果表明,人工接种鉴定的植株在接种15 d左右,感病植株开始发病,接种45 d后感病植株已充分发病,表现为植株矮小,叶片变小、变黄,部分植株下部叶片黄枯,有的枯死;病土盘栽自然发病鉴定的植株较苗期接种鉴定的植株迟12 d左右发病,病症相似.卡方检测表明,F1、F2、BC1P1和BC1P2群体中抗病植株和感病植株分别符合1∶0、3∶1、1∶1和1∶0基因模型,符合孟德尔遗传规律.认为该试验所采用的抗性材料P2对番茄南方根结线虫的抗性是受一对显性基因控制的,为该材料的利用奠定基础,也为抗南方根结线虫番茄品种的选育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报道了2006年6月至2007年10月间在汾河源头一带采集的部分鳞翅目Lepidoptera夜蛾科Noc-tuidae昆虫45属58种,包括金翅夜蛾属Plusia 1种,隐金夜蛾属Abrostola 1种,黏夜蛾属Leucania 1种,狼夜蛾属Ochropleura 5种,闪夜蛾属Sypna 1种,异夜蛾属Protexarnis 1种,沁夜蛾属Rhyacia 1种,疽夜蛾属Nodaria 1种,银钩夜蛾属Panchrysia 1种,丫纹夜蛾属Autographa 2种,紫脖夜蛾属Toxocampa 1种,秀夜蛾属Apamea 2种,奂夜蛾属Amphipoea 2种,扁身夜蛾属Amphipyra 1种,委夜蛾属Athetis 2种,银纹夜蛾属Argyrogramma 1种,袜纹夜蛾属Chrysaspidia 1种,地夜蛾属Agrotis 1种,尼夜蛾属Orthosia 1种,寡夜蛾属Sideridis 2种,扇夜蛾属Sineugraphe 2种,网夜蛾属Heliophobus 2种,浊夜蛾属Tholera 1种,客来夜蛾属Chrysorithrum 1种,疆夜蛾属Peridroma 1种,图夜蛾属Eugrahe 1种,甘蓝夜蛾属Mamestra 1种,地夜蛾属Agrotis 1种,艺夜蛾属Hyssia 1种,银锭夜蛾属Macdunnoughia 2种,歹夜蛾属Diarsia 1种,苜蓿夜蛾属Heliothis 1种,模夜蛾属Noctua 1种,结绿夜蛾属Isochlora 1种,逸色夜蛾属Ipimorpha 1种,角剑夜蛾属Gortyna 1种,蜡丽夜蛾属Kerala 1种,亭俚夜蛾属Lithacldia 1种,印铜夜蛾属Polychrysia 1种,卡夜蛾属Cherotis1种,袭夜蛾属Sidemia 2种,胫夜蛾属Melicleptria 1种,光腹夜蛾属Mythimna 1种,旋幽夜蛾属Scotogramma1种,后甘夜蛾属Hypobarathra 1种。其中,9属16种为山西省内新记录。  相似文献   

13.
灰色关联度分析在棉花杂种优势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应用灰色系统理论的关联度分析方法 ,对 16个棉花杂交组合进行了综合评判和定量分析 ,结果表明 :10 1 1×H3 3 、10 1 1×美棉、10 1 1× 97巴8584、10 1 1×红叶、10 1 1×豫棉 17号、10 1 1×ND45 1、10 1 1×K2 0 2 、10 1 1×F3 3 、10 1 1×川2 80 2 、10 1 1×ND2 9 1、10 1 1×系 5 5 0、10 1 1×黄河大铃 ,共 12个组合的性状较好 ;而 10 1 1×石远 32 1、10 1 1× 10X表现次之 ;10 1 1×高衣棉、10 1 1×协作 92 36则表现较差  相似文献   

14.
本文对四倍体沙 0 1梨 F1 代单株进行了染色体数目鉴定 ,共 8个组合 1 0 7株 ,发现4 9株三倍体 2 n=3 x=51 ,其中 1株为大水核×沙 0 1 F1 代 ,2 6株为沙 0 1×大南果梨 F1 代 ,3株为大南果梨×沙 0 1 F1 代 ,1 1株为沙 0 1×秦酥 F1 代 ,2株为安梨×沙 0 1 F1 代 ,6株为沙 0 1×金花 4号 F1 代 ,三倍体出现率为 4 5.8 ;1株为四倍体 2 n=4 x=68 ,系安梨×沙 0 1 F1 代 ,占观察总数的 0 .9 ;1 0株为非整倍体 ,均为三倍体作母本的 F1 代 ,占观察总数的 9.3 .结果表明 ,沙 0 1梨作母本 ,二倍体大南果梨作父本 ,是获得三倍体单株的理想组合 ,沙 0 1是倍性育种的优异种质资源  相似文献   

15.
水稻是一种以铵态氮为主要氮素营养的重要粮食作物,存在至少12个铵转运体,对水稻铵的吸收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其中,水稻铵转运体1;1(Oryza sativa ammonium transporter1;1,Os AMT1;1)是一个在根部和地上部相对组成型表达的基因。通过异源酵母功能互补法研究水稻铵转运体Os AMT1;1的功能及其调控机制,结果表明,Os AMT1;1是一个功能型的铵转运体,和铵的同系物甲基铵(Methylammonium,Me A+)相比,Os AMT1;1对铵具有相对较高的选择性;Os AMT1;1介导铵的吸收不依赖于外界质子,转运的底物可能是铵离子;Os AMT1;1介导吸收铵的过程是一个依赖能量的主动运输过程,对铵的吸收可能不受钙离子参与的磷酸化过程调控。  相似文献   

16.
管涔山汾源鳞翅目昆虫考察报告Ⅲ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报道了2006年6月至2007年10月间在汾河源头采集的部分鳞翅目昆虫,包括木蠹蛾科Cossidae1属1种,尖蛾科Cosmopterygidae 1属1种,鞘蛾科Coleophoridae 1属1种,菜蛾科Plutellidae 1属1种,羽蛾科Pterophoridae 1属1种,卷蛾科Tortricidae 7属12种,螟蛾科Pyralidae 17属20种,刺蛾科Limacodidae1属1种,钩蛾科Drepanidae 5属5种,瘤蛾科Nolidae 1属1种。其中,6个属、11个种是山西省内的新记录。  相似文献   

17.
以园土、河沙、草炭、珍珠岩为材料,设置6种不同配方的基质,栽植1年生樟子松幼苗,观察不同配方基质对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幼苗成活率以园土+草炭+珍珠岩(1∶1∶1)的处理为最高,达88%;生物量以河沙+草炭+珍珠岩(1∶1∶1)的处理为最高;综合比较各农艺性状,园土+河沙+草炭(1∶1∶1)、园土+河沙+珍珠岩(1∶1∶1)、园土+草炭+珍珠岩(1∶1∶1)、河沙+草炭+珍珠岩(1∶1∶1)4个处理的表现均较好。  相似文献   

18.
《安徽农业科学》2011,(14):8292-8292
文章内标题力求简短,一般不超过30字,标题内尽量不用标点符号。标题顶格书写,文内标题层次不宜过多,一般为3-4级,分别以1;1.1;1.1.1;1.1.1.1方式表示。  相似文献   

19.
《安徽农业科学》2010,(20):11040-11040
文章内标题力求简短,一般不超过30字,标题内尽量不用标点符号。标题顶格书写,文内标题层次不宜过多,一般为3~4级,分别以1;1.1;1.1.1;1.1.1.1方式表示。  相似文献   

20.
通过RT–PCR方法克隆了甘蓝型油菜湘油15号5个WRI1基因cDNA。测序结果显示,BnWRI1–1大小为1 248 bp,BnWRI1–2和BnWRI1–3大小为1 254 bp,BnWRI1–4、BnWRI1–5大小为1 242 bp;聚类分析结果显示,所克隆WRI1基因cDNA在进化关系上属于AP2/ERF转录因子家族,同拟南芥AtWRI1(At3G54320)同处1个分支,并且所克隆基因cDNA来自甘蓝型油菜不同的基因组;通过核苷酸序列比对分析,得到所克隆WRI1基因cDNA单核苷酸变异位点40个;特异性酶切位点分析显示,来源于A基因组的BnWRI1–1、BnWRI1–2、BnWRI1–3第892位与来源于C基因组的BnWRI1–4和 BnWRI1–5第880位的核苷酸发生变异,导致Bcl I识别位点的变化;酶切试验结果表明,采用BclI酶可区分甘蓝型油菜的AtWRI1–like WRI1 基因的A或C 基因组来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