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中国科技期刊排行表①(按被引频次和影响因子排序)农林科学类:名次期刊名称被引频次名次期刊名称影响因子1中国农业科学4351园艺学报0.32982作物学报3962作物学报0.29443林业科学2623土壤学报0.24144园艺学报2424中国农业科学0...  相似文献   

2.
目前种子市场上销售的种子标签上和行政部门的文件中,甚至国际技术监督局颁布的《种子质量标准》文本中都存在作物种类名称使用不伦不类的现象,有必要探讨,以消除作物种类名称的误用和误解。  相似文献   

3.
化肥使用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肥料作为一种重要的农业生产资料,而施肥技术是科学施肥的重要内容,在现代农业的发展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近些年由于农民片面追求作物产量,忽视作物品质,导致乱施肥现象日益突出,由此所造成的危害不断加大。调查全市化肥使用情况,分析施肥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化肥合理施用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4.
<正>1试验目的为验证200 g/L氯氟吡氧乙酸乳油防治玉米田一年生阔叶杂草的效果和对作物的安全性,进一步明确其适宜的施用剂量和最佳使用时期,为农药登记和推广使用提供依据。2试验概况2.1作物和栽培品种的选择。试验作物为夏玉米,品种名称为永玉2。  相似文献   

5.
含腐植酸大量元素水溶肥对番茄产量和营养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番茄在我国深受消费者的喜爱,是栽培面积最大的蔬菜之一。施肥是番茄增产的主要技术措施之一,由于农户片面追求产量,导致化肥过度使用,加之不合理的灌溉,致使土壤退化,严重阻碍了农业的可持续发展。腐植酸是有机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含有多种活性基团,可促进土壤团粒结构的形成,增加土壤的代换容量,提高土壤缓冲能力,活化土壤中的微量元素,增进肥效并刺激作物生长发育,而且还可以增强作物的抗逆性,改善产品品质。腐植酸在农业上  相似文献   

6.
蔬菜经济效益显著,复种指数高,但有的菜农片面追求短期防效,长期单一依赖化学防治,甚至不合理提高施药浓度或增加用药次数,因而菜田用药频率及单位面积用药剂量均显著高于其它作物,并引发有害生物对农药产生抗药性。与此同时,随着毒性较大或残效期较长的药剂已被禁止在蔬菜上使用,因而可供蔬  相似文献   

7.
高山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34):21512-21513
通过列举中文科技期刊中物种名称的常见编排格式,结合物种拉丁学名的用法规范问题,分析得出:中文科技期刊物种首次出现时,物种名后应附加拉丁学名;物种名附加拉丁学名时应加括号,括号一般采用圆括号"()";括号套用时可采用六角括号"〔〕"与圆括号"()"配合使用,不使用方括号"[]"。同时针对拉丁学名附加括号时的表达规范问题,如括号的位置、括号内的正体表示等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8.
基因作物可解除草剂毒性除草剂草甘膦是一种化学物质,它有多个商业名称。科学家通过转基因工程将植物进行改造,让它们可解除草甘膦大量使用所造成的毒性。与目前履行解毒职责的转基因作物相比,这种新的“除草剂解毒”基因有可能会让大豆、玉米和其它作物对草甘膦具有更强的耐受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 4 0种中文科技期刊的随机抽查 ,分析了英文目次、英文摘要、英文题名、作者及作者单位以及关键词等部分刊载上存在的问题 ,指出目前我国科技期刊英文部分在刊载位置、编排格式、字体运用、标点符号使用及作者拼写、“etal.”使用等方面缺乏规范 ,亟待统一 ,甚至不乏一些错误。最后提出笔者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
肥料是作物的粮食,合理施肥,既能提高作物产量,改善农产品品质,又能维持和提高}:壤肥力。片面追求高产,不合理地大量施用化肥,不仅增加了生产成本,还可能导致粮食减产,同时还恶化了土壤理化性状,加重作物生理障碍的发生,影响农产品质量安全,对农业生态环境造成负而影响。要解决这一问题,必须建立一套科学的施肥体系,测土配方施肥正是科学施肥体系的核心技术。  相似文献   

11.
高粱是我国重要的旱粮作物,明清时期的古籍(包括古农书和地方志)对其记载颇多,内容涉及名实考辨、轮作、选地、播种、田间管理、收获贮存及加工利用状况。明清时期高粱的栽培技术日臻成熟,人们在其种植栽培上,注重与豆类、棉花间作套种;遵循"种之以时,择地得宜,用粪得理"原则,提倡早种早收,注重田间管理,倡导及时收获。明清时期高粱...  相似文献   

12.
农作物品种资源数据库系统的一种设计方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提出一种设计方案,可适用于各种农作物品种资源数据库的管理,它不受不同作物之间植物学形态、农艺性状、品质、抗逆、抗病等生物学特性差异的限制,避免了编程繁琐、冗长,使程序具有通用性。其主要方法是在管理系统中设置三个不同级别的控制文件,其中第一层为高层管理文件,控制系统进入指定作物的数据库;第二层为格式控制文件,控制指定作物数据库的结构,中英文报表的生成、代码的转换,以及供用户自由选择的打印字段的标识等;第三层为代码转换控制文件。这三层不同级别的数据文件构成一个控制软件层,每层数据文件设置的不同参数字段是作为应用程序的公共变量使用的。程序运行过程中,通过判断这些公共变量,系统便进入指定的单项作物的数据库进行数据库维护、生成、查询、报表打印、分类统计、数据连接变换等操作,这样既保证了单项作物数据文件的独立性,又大大减少了程序设计的工作量,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文中详细说明了在不同级别数据文件中字段名的含义,以及如何与应用程序衔接和挂钩的方法。  相似文献   

13.
王海  刘万军  王斌 《江西农业学报》2011,23(12):155-159
阐述了宁夏保护性耕作的发展概况,总结了平罗县近年来保护性耕作技术模式的应用情况,并深入分析了其实施效益。研究结果表明:保护性耕作技术在防治土壤盐碱化、改良盐碱土,技术节水、减少水分蒸发,改变地表径流、减少土壤流失,减少农田扬沙、抑制沙尘暴,改善土壤结构、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增加微生物量,调节土壤温度等生态保护方面取得了显著效果;该项技术的推广应用还能提高作物产量、减少生产工序、节约生产成本、提高农民收入、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提出了科学推广保护性耕作技术模式、提高生态经济效益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为了能够更好的推进这项技术发展,文章结合某地区农作物秸秆还田发展实际情况,分析农 作物秸秆机械化还田技术推广存在的问题,并从财政扶持角度入手思考如何为该技术的推广提供必 要补贴支持。  相似文献   

15.
为鉴别保水剂对不同作物水分利用效率及产值的影响,以便于保水剂的应用与推广,在干旱半干旱区选择了西瓜、马铃薯和玉米3种作物,在干旱区选择了春小麦、向日葵、玉米和番茄4种作物,以不同作物不施保水剂为对照,分析比较了不同作物施用保水剂的水分利用效率、水分产出率、产量和产值。结果表明干旱半干旱区西瓜的增产值最大,但马铃薯的增值率最高且节水效果最好。干旱区向日葵的增产值最大,但玉米的增值率略高于向日葵且有很好的节水效果。根据不同作物施用保水剂的水分利用效率和增产值情况,建议干旱半干旱区推广、应用保水剂应优先选择马铃薯、西瓜,干旱区应优先选择向日葵、玉米。  相似文献   

16.
从特色产业油茶的属性、用途及商城县的地理位置、有利条件入手,分析了商城县特色产业(油茶)巨大的生产潜能和广阔的市场前景。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结合当前国内外油茶生产的形势,剖析了商城县油茶产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借鉴同行及相关产业的经验,为商城县油茶产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提出对策。  相似文献   

17.
方明灿  庄恒扬  高辉 《安徽农学通报》2012,18(9):205-207,210
农作物生长信息的实时、快速、无损监测与诊断正逐步成为现实,可广泛应用于作物生产的栽培管理、生产力预测等。随着数码相机、手机相机、扫描仪的普及,运用数字图像处理技术进行作物营养状况与生长指标监测成为成本低、应用方便的方法。基于数字图像技术的作物营养诊断和生长指标监测,包括基于单叶片与基于冠层图像分析两类。该文综述了基于数字图像的作物冠层氮素营养及生长指标监测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8.
甘薯是重要的经济作物,在促进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中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结合山东省甘薯生产现状和有利条件,分析甘薯生产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山东甘薯的科研、推广及产业化发展等参考性建议与对策。  相似文献   

19.
19世纪90年代,随着近代农业的兴起,以关棉引种为发端的农作物品种改良与推广事业拉开序幕。安徽作为农业大省也和全国其它地方一样,努力改良、培育、推广农作物品种,主要有水稻、小麦等粮食作物品种,以及棉花、茶叶、大豆等经济作物品种,有力推动了近代安徽农业的发展,促使农业产量增长和农民生活水平提高。  相似文献   

20.
深松技术就是能够使坚硬的土地变得具有透气性,提高作物产量的同时还能够抵抗旱 涝等自然灾害。本文将着重阐述机械化深松技术的优势和在推广时遇到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