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随着虚拟植物研究的不断深入,对于虚拟植物研究的重点也从地上部分转入地下部分.根系是植物最重要的器官之一,在植物整个生长发育、生理功能和物质代谢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对植物根系进行虚拟研究具有重要意义.为此,以大豆为例,通过对大豆根系形态及生长特点的分析,探讨了使用L系统进行大豆根系虚拟建模的方法,并在Visual C 环境下进行了算法实现.  相似文献   

2.
大豆栽培技术综述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大豆是我国当前供求矛盾最为突出的粮油兼用作物,是人们生活中重要的植物蛋白质来源.大豆栽培技术是大豆生产必须重视的一个环节,直接关系到大豆的产量和品质.为此,针对我国大豆的生产情况,总结了目前的大豆栽培技术,提出了有效的高产和稳产措施,对提高我国大豆栽培技术水平及大豆产量具有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3.
赵贵兴 《农业工程》2012,2(4):34-41
大豆胚芽是大豆加工副产物,用其提取得到的胚芽油,富含不饱和脂肪酸、维生素E、植物甾醇等活性物质。该文着眼大豆胚芽的综合利用,开发富含维生素E等功能性成分的大豆胚芽油,并将其制成微胶囊,不仅充分发挥了大豆胚芽油的营养和保健功能,也可增强脂肪酸及其维生素E的稳定性。该文对大豆胚芽油的制备、精炼及其微胶囊化的工艺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为大豆胚芽的合理有效利用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依据,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较大的实际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叶是植物的重要器官之一,它包含了植物生长的重要信息.为此,以大豆为例,采集叶片的生长信息,提取叶特征参数,通过数据分析建立数学模型,并根据其叶片厚度较薄和极易变形的特点,提出了大豆叶片形变模型的建立方法.  相似文献   

5.
陈述 《河北农机》2024,(5):112-114
大豆是我国植物油脂及蛋白质的重要来源,随着我国人民收入的增加,生活消费结构转变,大豆需求量不断增加,大豆产需缺口越来越大。萧县土壤肥沃、温湿适宜,是皖北地区和黄淮海区域的重要粮食产区,具有大豆生产传统。玉米——大豆复合种植在萧县的推广,对于补足我国大豆产量缺口有着重要意义。本文针对萧县玉米——大豆复合种植现状,剖析玉米-大豆复合种植中存在问题,阐述了玉米——大豆复合种植品种、合理密植、配方施肥与种肥同播、病虫草绿色防控等技术措施在玉米——大豆复合种植中的运用。为规范萧县玉米——大豆复合种植,指导农业生产,维持玉米产量,扩大大豆种植面积,提高大豆产量、品质,提高农业生产经济效益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6.
间作种植形成了异质冠层空间结构,但因此导致的作物生长、表型和光截获的行间差异目前还少有定量化。为解析条带间作生产力的行间差异,本研究基于田间观测数据构建植物功能-结构模型(Functional-Structural Plant Model,FSPM),量化间作系统中光截获的行间差异。于2017—2018年开展了玉米和大豆单作、2行玉米和2行大豆的2:2 MS间作以及3行玉米和6行大豆的3:6 MS间作田间试验。基于植物生长平台GroIMP开发了玉米-大豆间作的FSPM,模型较好地模拟了叶面积指数(Leaf Area Index,LAI)、株高和光截获系数动态三个指标,均方根误差(Root Mean Square Error,RMSE)分别为0.24~0.70 m2/m2、0.06~0.17 m和0.06~0.10。田间试验结果表明,间作种植显著增加了玉米节间直径。受玉米遮阴影响,大豆节间变长、变细,且随大豆条带变窄差异越明显。模型模拟的2:2 MS间作玉米光截获比单作玉米高35.6%,3:6 MS边行玉米和内行玉米的光截获分别比单作玉米高27.8%和20.3%。2:2 MS与3:6 MS边行大豆的光截获比单作大豆分别少36.0%和28.8%;3:6 MS大豆内I行和内II行比单作大豆的光截获分别少4.1%和1.8%。基于三维FSPM,未来可进行不同生长环境下间作种植模式等的布局优化,以达到最佳系统光截获优势。  相似文献   

7.
为创建重大植物疫情管理信息系统,发挥其在现实重大植物疫情管理中的作用,对重大植物疫情管理信息系统的创建原则进行探究。遵循经济性原则、稳定性原则以及保密性原则,创建包括监测预警系统、地理信息系统、诊断系统、视频会议系统、阻截系统等模块的重大植物疫情管理信息系统,并以漳州和厦门大豆疫霉菌管理为例,探究其实践效果。实践效果表明:该重大植物疫情管理信息系统能够快速、准确地采集重大植物疫情信息,并做好数据实时共享,可以提升重大植物疫情监测、预防以及管控等质量,开创重大植物疫情管理的新局面。  相似文献   

8.
滴灌用于果树、蔬菜等植物,已有多年历史,而用于大田作物,目前在我国刚刚开始。为了探讨大田作物进行滴灌的各方面问题,于1976~1982年进行了大豆滴灌试验,研究大豆滴灌增产省水效果及滴灌灌溉制度等。  相似文献   

9.
基于Simroot模拟系统的数学理论,结合Visual C++编程工具和OpenGL三维图形库技术,建立了一个虚拟植物根系竞争生长的三维可视化模拟系统.通过对作物大豆的根系竞争生长的模拟表明:本系统能够形象逼真地显现植物根系竞争生长的形态结构和生物特性,具有良好的通用性和适用性.  相似文献   

10.
据营养调查显示,我国平均每人每日摄入蛋白质67g,低于维持人体健康75g的需要量。而大豆中蛋白质含量高达40%。因此,大力开发利用大豆等优质植物蛋白质是提高我国人民蛋白质供应量的一条非常有效的途径。为此,介绍了以大豆为原料生产豆粉,豆粉的工艺,并对生产过程中易产生的问题提出了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11.
通过低温下添加不同浓度钙离子和还原剂亚硫酸氢钠以及pH值的控制,对大豆蛋白中两种主要组分7S蛋白和11S蛋白进行两步法诱导分级分离并优化条件,制备出含11S蛋白57.4%的分级大豆蛋白Ⅰ和含7S大豆蛋白61.4%的分级大豆蛋白Ⅱ.功能性质评价结果表明,分级大豆蛋白Ⅰ比大豆分离蛋白具有更好的凝胶性和起泡性,而分级大豆蛋白Ⅱ比大豆分离蛋白具有更好的乳化性,说明钙离子的诱导分级技术可以应用于食品工业来更有效地开发大豆蛋白组分的功能性质.  相似文献   

12.
罗成  刘志刚 《农机化研究》2016,(10):198-202
果蔬产业在我国农产品中占据着重要的市场地位,对我国经济发展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出于对健康的考虑,人们对果蔬产品的质量、新鲜程度和食用安全的要求也在提高,逐渐开始看重果蔬类产品的外形包装。为了实现果蔬产品的快速包装及减少果蔬产品因与机械直接接触引起的二次污染,设计和研发可以独立自主包装果蔬的机械设备显得尤为重要。为此,基于嵌入式ARM中的AT91SAM9263处理器,设计了果蔬包装机的智控系统,其集机械电子、智能测试和光电传感等多种学科于一体,具有自动化程度高、精度优、稳定性强及可靠性高等特点,能较大程度地提高包装质量,且可以完成对不同种类产品的包装,提高了包装作业的效率,为果农降低了经济成本。  相似文献   

13.
有机大豆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营养功效明显。总结了有机大豆栽培技术,为满足我国消费需求以及提升优质大豆生产水平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4.
挤压膨化工艺与设备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挤压膨化技术作为现代食品工程高新技术之一,已广泛地应用于食品工业中,并逐步在饲料、油脂、酿造、组织化植物蛋白等多个加工领域中得到应用。为了适应挤压膨化技术的发展,促进挤压膨化技术在各行业中的广泛应用,分析了挤压膨化技术的特点,讨论了挤压膨化技术及设备的现状和研究进展,并对挤压膨化技术的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5.
分析了我国菜用大豆生产现状和生产模式。针对我国菜用大豆生产机械化水平低和菜用大豆生产机械化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以菜用大豆脱荚机和剥壳机为重点,阐述了各自的工作原理,为我国菜用大豆生产机械化技术和设备提出了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6.
牛奶是人类生长发育全过程中最适宜的食品。牛奶中含有大量的优质蛋白质、氨基酸、脂肪、乳糖、多种维生素、多种免疫活性因子及人体必需的矿物质微量元素,是营养最全面、营养价值最高、最容易消化吸收的食品。为此,从牛奶在人们饮食中所处的地位出发,介绍了乳制品加工厂研究的意义,阐述了小型乳制品加工的生产工艺、厂房分布图和主要设备。  相似文献   

17.
一种利用太赫兹波谱检测地沟油的新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太赫兹(THz)波谱技术测量了大豆油及熟大豆油(一种地沟油)在0~3.0 THz范围内的时域谱和频域吸收谱,并通过试验得到两种油的折射率、吸收系数等重要光学参数。采用太赫兹时域光谱分析技术(THz-TDS)对波谱进行显示和分析,结果表明两种油在此波段的特性有显著的不同,并且会随着频率的增加而变化,表明经过高温的熟大豆油可以通过这种方法与大豆油进行鉴别,这对利用太赫兹波谱技术检测地沟油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为了提高维生素B12稳定性和开发维生素B12营养强化食品,以维生素B12-大豆分离蛋白复合体系为研究对象,利用光谱技术(荧光光谱、紫外-可见吸收光谱、红外光谱、圆二色谱)分析维生素B12与大豆分离蛋白的相互作用对蛋白质结构的影响。荧光光谱分析表明,随着维生素B12质量浓度的增大,大豆分离蛋白的荧光强度不断降低,通过Stern-Volmer方程计算可得,维生素B12对大豆分离蛋白的猝灭方式属于静态猝灭,二者主要通过范德华力和氢键作用结合,结合位点数为1;同步荧光光谱分析表明,维生素B12与大豆分离蛋白结合位点位于色氨酸附近;紫外光谱分析表明,维生素B12诱导色氨酸残基附近的微环境疏水性增强,蛋白分子的结构发生改变;红外光谱和圆二色谱分析表明,维生素B12的加入导致大豆分离蛋白的二级结构发生改变,具体表现为α-螺旋和β-转角相对含量增加、β-折叠和无规则卷曲相对含量减少。  相似文献   

19.
以生物解离大豆水解液为研究对象,运用高效液相体积排阻色谱技术研究了不同微波干燥条件对富肽豆粉中蛋白类物质亚基组分和空间构象的变化规律,并对生物解离富肽豆粉的粉体性质及功能性质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微波干燥条件对HPLC-SEC峰的强度影响明显,分子量18~44 ku的蛋白质水解物约占总蛋白质类的73.47%~89.36%,主要亚基成分为大豆球蛋白,这是由于不同微波干燥条件下的物相转换率和分子间碰撞机会不同,蛋白纤维化聚集形成的速度不同,从而对生物解离富肽豆粉分子量产生影响。此外,生物解离富肽豆粉的水溶性和分散性在不同微波干燥条件下具有相似趋势,这与粉体残余水分量、蛋白质分子运动剧烈程度、分子构象变化及分子聚集和解离相关。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我国食品工业保持高质量快速发展,领军企业正借助“工业4.0”物理信息等系统的融合,建立智能工厂,实现多品种、小批量、个性化生产和全过程信息化监测,保障食品安全。我国蔬菜产量居世界前列,多数净菜加工企业设备技术水平低、劳动密度大、工作效率低、标准体系缺乏,难以保障净菜品质,急需自动化、信息化、智能化水平的提升。结合智能工厂建设现状及净菜加工重要企业的智能化发展,为蔬菜现代化生产工厂的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