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秦川牛普查情况报告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秦川牛是我国五大良种黄牛之一,以种用和肉用性能好、遗传性稳定而享誉国内外。为了摸清秦川牛的发展现状,我们制定了发展规划、做大做强秦川牛的产业,我省从2003年10月份~2004年1月在全省开展了秦川牛普查工作,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1 发展特点从普查的情况来看,近年来全省各级政府、农牧部门和广大农民把秦川牛产业作为农民增收的特色产业来抓,秦川牛产业保持良好的发展态势,主要特点是:1.1 秦川牛数量稳步增长截止2004年2月底,全省秦川牛存栏100.77万头,占全省黄牛存栏的45%,较2001年的92.46万头增长了9%。2003年秦川牛出栏35.40…  相似文献   

2.
为充分发挥和利用秦川牛种质资源优势,迅速克服秦川牛泌乳量低、生长发育缓慢、产肉量少的缺陷,实现生产优质高档“雪花牛肉”。宝鸡市于2006年开始开展了《优质肉牛杂交改良技术应用研究与示范》项目,  相似文献   

3.
卢要中 《中国牛业科学》2001,27(3):63-63,65
秦川牛肉质好,抗逆性强,易饲养,深受群众喜受,是优良的黄牛品种.但在当前经济发展的形势下,秦川牛饲养周期长,经济效益低,很不适应养殖需求.一头秦川牛,从犊牛到出栏,需两年以上时间,纯利润有1 000元左右,而黄牛奶改可成倍提高养牛经济效益.富平县宫里镇董村的"三元”改良牛,每年纯利润可达3 000~5 000元,是秦川牛的3~6倍.农村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后,为了解决秦川牛养殖效益低,长年吃闲饭的问题,1987年董村请来全国著名养牛专家邱怀教授,进行实地考察指导;又在县畜牧站的领导下,建立了黄牛改良站,用丹麦红牛对秦川牛杂交进行改良,使秦川牛的后代变为奶、肉、役兼用牛.  相似文献   

4.
为了使秦川牛数量和质量有个较大的发展,以适应农业生产发展和人民生活对养牛的要求,陕西省宝鸡市于1982年5月18日至20日在扶风县召开了秦川牛基地县建设工作座谈会。参加会议的有武功、扶风、岐山、凤翔等基地县、眉县、宝鸡等产区县主管局和业务干部,各基地县秦川牛繁育核心群所  相似文献   

5.
为了加强秦川牛的选育工作,积极鼓励社队和群众培育优良秦川牛,最近,我省又对已培育出的二至四岁优良秦川牛进行了奖励。这项工作是继1979年之后再一次在秦川牛产区中的十三个良种基地县进行的。这次报奖的优良秦川牛614头,其中特级  相似文献   

6.
引言我国牛的优良品种很多,尤以秦川牛为著称。它不仅体躯高大,性情温驯,役用能力强,而且在肥育后其肉质细嫩,适口性强。1984年秦川牛已达五十万头。陕西省“七·五”期间计划建立百万头秦川牛基地,年肥育10万头,产优质肉6000万斤。但  相似文献   

7.
在今后两年中,陕西省将有35万头秦川母牛嫁给“洋丈夫”———英国安格斯公牛,以杂交优势繁育高产优质肉牛品种,提高秦川牛生产的商品率和经济效益。主持研究这一项目的杨凌金坤公司,已与周至、眉县、澄城、蒲城、大荔、洛南、杨凌、商州等八县(市、区)人民政府及白水、大荔县两个配种站签订了“格斯牛×秦川牛”杂交牛开发协议,在杨凌农业高新科技成果博览会后已全面付诸实施。英国安格斯肉牛是目前世界上广为推崇的优质肉用牛良种,以安格斯肉牛的公牛与秦川牛的母牛进行简单二元经济杂交,所产生的杂交一代的优势是生产发育快,…  相似文献   

8.
秦川牛是国之瑰宝,在国内外市场具有相当强的竞争力。目前,全县秦川牛存栏5万头,其中适繁母牛1·5万头。群众养殖秦川牛积极性空前高涨,养殖小区、养殖大户不断涌现,一大批群众靠养殖秦川肉牛走上富裕之路。但当前秦川母牛不孕症比较严重,据对300头成年母牛调查,患不孕症母牛34  相似文献   

9.
陕西省渭南市为了在新形势下,选育、提高秦川牛,保住这个优良品种。在秦川牛主要产区建立母牛繁育核心群。从1982年8月至1983年6月由市财政部门先后投资3.4万元,建立社员养牛承包饲养户35户,选购秦川繁殖母牛38头;其中特级10头,一级21  相似文献   

10.
秦川牛是国之瑰宝,在国内外市场具有相当强的竞争力。扶风县委、县政府一直把秦川牛作为兴县富民的首选产业和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重点工作进行。目前,全县秦川牛存栏4.8万头,其中适繁母牛1.2万头。群众养殖秦川牛积极性空前高涨,养殖小区、养殖大户不断涌现,  相似文献   

11.
对 2 0头秦川牛青年母牛 ( 1 .5岁 )和 1 0头秦川牛犊牛 ( 0 .5岁 )进行了“万力补”饲料添加剂饲养对比试验。犊牛试验结果为 :试验组犊牛平均日增重 32 5 g/d,对照组犊牛平均日增重32 0 g/d,试验结果表明用“万力补”饲料添加剂饲喂秦川牛犊牛效果不显著 ,在犊牛期可不予添加 ;青年牛试验结果为 :试验组水平 平均日增重 35 5 g/d,水平 平均日增重 494g/d,水平 平均日增重 5 0 0 g/d,对照组平均日增重为 - 5 0 g/d,试验结果表明用“万力补”饲料添加剂饲喂秦川牛青年母牛效果十分显著 ,生产中可予以采用 ;试验结果得出的理想添加量为每头牛每天添加“万力补”饲料添加剂 1 0 0 g  相似文献   

12.
陕西省家畜改良站是陕西省畜牧业产业化建设的种源龙头单位.2002年3月的陕西省人民政府专题问题会议<纪要>指出:改良站的主要任务是对秦川牛提纯复壮、扩大种群、保护种质资源.<纪要>要求改良站到2010年,秦川牛种公牛存栏100头,母牛150头.年生产冷冻精液200万份,还要生产秦川肉牛胚胎、供应秦川肉牛良种.省政府对家畜改良站的高度重视是秦川牛种质资源保护、选育提高和开发利用工作的又一大契机.  相似文献   

13.
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精神指引下,随着农村经济政策的落实和农业生产责任制的推行,我省秦川牛的选育工作有了新的进展。1982年秦川牛存栏近50万头,比1981年  相似文献   

14.
秦川牛是我国著名地方良种黄牛 ,我县从 2 0世纪 5 0年代开始引进秦川种公牛改良当地黄牛 ,2 0世纪 70年代末推广牛的冷配技术 ,引进秦川种公牛冷冻精液颗粒、细管 ,坚持本交与人工授精相结合。全县累计引进秦川牛 670 0多头 ,改良配种 9.0 1万头 ,产改良牛 6.5 8万头。秦川牛的引进 ,丰富了我县黄牛遗传基因库 ,优化了牛群整体结构 ,改良效果明显 ,社会经济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15.
宝鸡拥有优良的秦川牛等肉牛种质资源优势,建有秦川牛"国家级畜种保种场"和"国家肉牛核心育种场",以及安格斯牛繁育场.本文针对宝鸡市肉牛种质资源现状和问题,通过调查分析,提出了肉牛种质资源保护、选育提高、肉牛新品种培育措施和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16.
我省出口活牛是从1979年开始试销,1981年正式列入国家计划。出口数量从400头到4,000头,出口品种有山地黄牛和秦川牛,1985年以来,全部出口秦川牛。我省活牛主销香港市场,随着香港市场竞争的激烈和居民生活的西方化,对商品质量要求越来越高。供港活牛的品质规格标准是:(1)品质要求:健康无病,丰满结实,膘好肚小,  相似文献   

17.
青海省民和县种畜场2001年引进了48头秦川牛,于2001年4月~2002年6月进行了荷斯坦奶牛胚胎移植,结果12头秦川牛移植成功,所产荷斯坦牛犊生长发育良好。1材料与方法1.1供体胚胎荷斯坦奶牛7日龄冷冻胚胎,由新疆生物科技研究所提供。  相似文献   

18.
<正>2013年8月份,青海省民和县某牛场从山东省某地引进的秦川牛发生不明原因的急性死亡,接到畜主的报告后,民和县疫控中心派出专业技术人员进行现场调查。通过流行病学、临床症状、剖解和病理变化,以及实验室检验后,初步诊断为此次引进秦川牛的急性死亡是由巴氏杆菌引起的牛出血性败血症,现报告如下:1发病情况该牛场在2013年2月,从山东省购进秦川牛106头,先后死亡3头,该群牛都是从外地引进,由于长途运输、当地气候条件、饲养管理变化等应激因素引发死亡。于8月20日又开始发病死亡,发病5头,死亡5头,致死率100%,死亡率为51%,现存栏牛98头。  相似文献   

19.
一基本情况为了改良秦川牛在后躯发育(尖斜尻)和股部肌肉欠充实等体形外貌方面的主要缺点,提高其的生产性能、商品率、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1987年秋,西北农业大学畜牧系依据农业部属下达课题,拟定在县故郡乡独山村,协助故郡兽医站进行“秦川牛引入兼用短角牛血液中间试验研究”工作。这项课题的具体步骤是:先以短角公牛为父本配秦川母牛,计划繁殖短秦一代牛1OO头,予产母犊50头左右;再以秦川公牛为父本回交配短秦一代牛,最后在杂种二代公母牛间横交固定,使秦川牛含1/4短角牛血液。这样,  相似文献   

20.
黄牛口蹄疫灭活苗应激反应的防治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们于2000年5月对周至县翠峰乡、竹峪乡农户所养556头秦川牛,用口蹄疫油乳剂灭活苗进行免疫后,有22头牛发生应激反应,占免疫注射牛3.96%。反应牛食欲减少或废绝,精神不振、乏力、体温升高,经及时治疗,皆痊愈。现将防治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