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大承气汤”出自《伤寒论》,由于其对于肠胃燥结成实,郁滞不通者,能承顺胃气下行,使塞者通,闭者畅,故名“承气”。主治阳明腑实证之痞、满、燥、实诸证。中医寒下法是治里热实证之要法,用于攻下燥粪宿食,荡涤实热,常用药物如大黄、芒硝等。但秽物之不去,由于气之不顺,故攻积之剂,配有气分之药为佐,如厚朴、枳实等,具有峻下热结之功。  相似文献   

2.
三承气汤是张仲景为攻下阳明腑实证而设,笔者将其运用于兽医临床,屡获良效。现将运用此3方的点滴体会陈述于下,以供同道参考,不足之处,望指正。(一)大承气汤主治阳明腑实重证该方由大黄、芒硝、枳实、厚朴组成。主治大便秘结、腹胀满、腹痛、发热、脉沉实有力等阳明腑实重证。本方原以“痞、满、燥、实”为主证;然痞为自觉症状,兽医临床则应以燥、实为主;燥者,乃因热邪伤津,呈  相似文献   

3.
方论选录     
“诸病皆因于气,秽物之不去,由气之不顺也,故攻积之剂,必用气分之药,因以承气名汤……。”“诸积热结于里而成满、痞、燥、实者,均以大承气汤下之也。”  相似文献   

4.
大承气汤出自东汉末年张仲景著的《伤寒论》,由大黄、厚朴、枳实、芒硝组成,为攻下的基础方,方中大黄苦寒泻热去实,推陈致新;芒硝成寒软坚泻下,功用同大黄,厚朴苦辛温,行气除满;枳实辛微寒,理气消痞,为攻下实热,荡涤燥结之峻剂,专以通利粪便、荡涤胃肠而直达泻实泄热为目的,临床上主用于有“痞满燥实”四大症状的疾患。笔者在临床上辨证论治,灵活加减,治疗各类畜病例,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现介绍如下,供同行临床参考。  相似文献   

5.
牛百叶干的主要症状之一是“大便秘结,初则粪便于少,后则不通”。中医学将便秘分为寒秘、热秘、虚秘、实秘。牛百叶干的便秘是什么性质,本文从“燥”的角度作一探讨。《内经·阴阳应象大论》说,“燥盛则干”。《类经》注释说:“燥盛者为津液枯涸、内外干涩之病。”《中兽医学基础·内燥证》中说:“内燥多由五脏积热伤津化燥,慢性消耗性病证阴液耗损,或吐泻、大汗、出血过多,或过用发汗、峻泻及温燥之  相似文献   

6.
<正>大承气汤为治疗阳明腑实证的基础方剂,又是寒下法代表方剂,主要治疗病畜"痞、满、燥、实"病症。大黄为君生用后下,苦寒通降泻热便荡涤肠胃湿热积滞,芒硝为臣软坚润燥,佐以枳实厚朴行气消痞,下气除满,所以攻下最为峻猛,主要用于痞满燥实都具有的阳明腑实证。具有痞满实证而燥证不明显时减芒硝,且大黄与枳实厚朴同下,为小承气汤。减枳实厚朴加生地、麦冬、玄参滋阴生津清热,为增液承气汤,是增水行舟法的代表方  相似文献   

7.
外感六淫     
"六淫"在中兽医病因学概念中属外感病因,指来自外界从皮毛、肌腠、口鼻侵袭动物机体,而引起动物发病的风、寒、暑、湿、燥、火六种致病因素,又称"六邪",是引起动物外感疾病的主要病因。六淫与自然界的六气有密切联系,自然界的六气是指风、寒、暑、湿、燥、火(热)六种正常的自然气候变化,与季节的更替有一定的对应关系,如春风、夏暑(火)、长夏湿、秋燥、冬寒。而气候的变化总是以消长盛衰的规律交替进行着,  相似文献   

8.
承气汤类均系根据家畜疾病的不同症候由大承气汤化裁而来。大承气汤出《伤寒论·辨阳明病脉证并治》,全方由大黄四两、厚朴半斤、枳实五枚、芒硝三合组成。本方主证可归纳为“痞、满、燥、实”四字。“痞、满”是肠中宿食停滞、肠胃运化失司、腑气蓄积所致,是一种无形的气滞;“燥、实”则是津液被热邪销铄所形成的实热结滞,是有形之热结。方中大黄苦寒为君,“泻热毒、破结滞、行瘀血”,泄热通便,荡涤胃肠以泻其实,既能挫其热势,又  相似文献   

9.
牛百叶干的临床特征是“逐渐慢草、大便秘结、初则粪便干小、后则不通”。传统兽医学把便秘分为寒秘、热秘、实秘、虚秘四种类型。笔者仅以病因“燥”之特性 ,对牛百叶干病机提出一些管见 ,愿与同道一起探讨。《内经·阴阳应象大论》中有“燥”盛则干之说。又《类经》注释中说“内燥多由五脏积热伤津化燥、慢性消耗性病症阴液耗损、或吐泻、大汗、出血过多、或过用发汗、峻泻及湿燥之剂、使津液亏损而引起”。“津液不足的一般表现是口干、鼻镜干燥、甚至龟裂、皮紧毛焦、粪干、尿少”。据上所论 ,笔者认为牛百叶干的病机是以“津伤燥结”所…  相似文献   

10.
<正>动物便血又称出血性肠炎,是因脾虚不能统血或湿热内蕴,损伤肠络,迫血下行所致的疾病,分实热便血和虚寒便血两种。有先便后血和先血后便两种情况。先便后血,血色暗红者,为远血,病在大肠或小肠;先血后便,血色鲜红者,称近血,病在直肠或肛门。1病因病理(1)实热便血多因暑月炎天,家畜剧烈劳役或久渴缺饮,饲料燥执,以至执毒郁积于胃肠,进而入营入血,迫血妄行,血离经路,外溢于胃肠而致其患。  相似文献   

11.
红河走笔──访少数民族村寨文李伯成,罗爱妃图杨增辉喜看哈尼人住"洋楼"说起云南哈尼人的住房,头脑中的印象是:土墙茅顶、低矮烟熏。在秋高物燥季节,一点芝麻火星可以把一个山寨倾刻化为灰烬。在阴雨连绵的季节,屋外大雨倾盆,屋内小雨不断。遇到大风天气,"八月...  相似文献   

12.
刘汉荣 《畜牧兽医杂志》2011,30(6):115-116,118
咳嗽为气管呼吸不畅,喉中所发之声,并可将肺管、喉间之痰涎异物咳出。古人有将"咳"和"嗽"分述者。"声响亮,不因痰涎而发者"谓之咳。"痰涎上下,随声而发者"谓之嗽。实际上咳嗽为一症候,至于无痰者临床上称为干咳。  相似文献   

13.
锁阳(Cynomorium songaricum Rupr.)是锁阳科锁阳属的单科单属单种植物,俗称"不老药",具有补肾阳、益精血、润肠通便的作用,我国古代中医用锁阳的干燥茎治疗阳痿精虚、阴衰血竭、老年气弱阴虚、粪便燥结等症。  相似文献   

14.
实践教学是实现职业教育培养目标的关键环节,确立实践教学改革的指导思想、制定实践教学规范,改革实践教学内容、推行"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加强教师技能训练和"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加强校内外实训基地建设,注重实训课程教材建设,严格实训考核等措施,是培养适应时代要求的动物医学专业高素质人才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5.
猪气喘病的综合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猪气喘病又称猪支原体性肺炎,是由猪肺炎支原体引起的猪的一种慢性呼吸道传染病,是规模猪场常见的疫病之一。主要临诊症状是咳嗽和气喘,病变特征是在肺的尖叶、心叶和膈叶的前缘呈"肉样"或"虾肉样"实变。该病多呈慢性经过,常伴有其它病菌继发感染,  相似文献   

16.
王充本着"疾虚妄"的叙事目的和"求真实"的叙事态度创作《论衡》,叙事形式富于逻辑性,三者共同构成了《论衡》"是而直"的叙事空间,体现了王充理性思维模式。在其作用下,王充重新构建了物理空间和伦理空间。王充的理性思维对中国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17.
邓绍基 《养猪》2011,(3):83-86
猪支原体肺炎,俗称猪喘气病,是猪的一种接触性、慢性、消耗性的呼吸道传染病。临床主要表现为咳嗽、气喘,咳嗽在早晨、晚上和进食时间明显,呈连咳、腹式呼吸,平时比较平静;体温及食欲变化不大,而生长发育迟缓。病理特点是肺脏尖叶、心叶、中间叶和膈叶的前缘呈"胰样"或"肉样"实变。  相似文献   

18.
呕吐者,胃受外邪所伤,或因他脏腑病邪累及,致胃失和降,气逆上冲,声物俱出也。胃主受纳,腐熟水谷,胃气以下为顺。凡外感风寒,内伤饮食,或他病干扰,有损胃气者皆呕吐之症。在治疗时当辨别虚实,实者祛邪化浊,和胃降逆;虚者温中和胃,降逆止呕。呕吐一证,虽系胃气不降,实与小肠、大肠、肝、脾息息相关。实者有邪,去其邪则愈,虚者无邪,则全由胃气之虚,补其虚则呕吐可止。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由于经济发展较快,我国农村居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建房持续升温,但农民在新建住宅过程中,缺乏规划制约,逐步形成村中老宅基地空闲和土地闲置,即外实内空的"空心村"现象,造成土地资源的极大浪费,令人担忧。"空心村"整治工作是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根本保证,是一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大事,应统筹安排、严格规划、因地制宜、分类实施、梯次推进。  相似文献   

20.
"下法"是中医"八法"治则之一,是祛邪外出的重要手段之一,所谓"邪"是指外感六淫之邪和包括疾病发展过程的某些病理产物,如瘀血、痰浊、宿食、燥粪之类,下法有荡涤实热、泻下瘀血、攻逐宿痰、破解泄气等多种作用.笔者在兽医临床中运用下法治疗各类家畜38例,治愈36例,有效率94.7%.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