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3 毫秒
1.
通过对2年生平榛实生苗生长节律及叶绿素含量的分析,结果表明:2年生平榛实生苗的苗高、地径生长节律与生长曲线一致性较好,叶绿素a、b和总量随着苗木生长量的增加而增加,后期下降,呈现"低—高—低"变化趋势;2年生平榛苗木活力可用苗木形态指标苗高(95.65cm)、地径(0.87cm)、新梢长(40.23cm)与生长期间平榛叶绿素总量(0.979 0mg·g-1)的最低值进行评价。  相似文献   

2.
笔者以华北落叶松苗木为研究对象,采用区组设计,分别在生长初期、速生前期、速生后期和硬化期测定苗木的生长指标及叶片中保护性酶活性和大量元素含量,并对数据进行处理分析。结果表明:华北落叶松苗木高生长属全期生长型,地径生长量在生长初期最大,苗高和地径的生长高峰交错出现;叶绿素含量和根系活力在速生期间达到最大;3种酶活性在苗木硬化期达到最大。苗高和叶绿素、Fe,Ca含量呈显著的线性相关;地径与K,Zn,Cu含量呈显著的线性相关。  相似文献   

3.
阚荣飞 《绿色科技》2024,(5):137-139+171
为探究不同程度水分胁迫对麻栎苗木各项生长指标和叶片色素含量及其净光合速率的影响。以山东省临沂市为试验地点,设置轻度(加水使水面位于盆土1/2的高度)、中度(加水使水面与盆土表面相平)、重度(加水使水面高于盆土表面15 cm)3个不同程度的水分胁迫处理,对不同程度水分胁迫下麻栎苗木的各项生长和生理指标进行评估,比较不同程度水分胁迫对麻栎苗木梢高生长量、梢粗生长量、叶片含水量,及其叶片的叶绿素a、叶绿素b和总叶绿素含量,及净光合速率的影响。结果表明:3个不同程度水分胁迫下麻栎苗木的梢高生长量、梢粗生长量、叶片含水量,及其叶片的叶绿素a、叶绿素b和总叶绿素含量,及净光合速率存在显著差异;除空白对照外,各处理组梢高生长量和叶片含水量比较为:轻度>中度>重度,各处理组梢粗生长量比较为:重度>中度>轻度;各处理组叶片叶绿素含量及净光合速率比较均为:轻度>中度>重度。随着水分胁迫程度的不断加重,麻栎苗木的生长状况逐渐变差。研究可为麻栎苗木的科学培育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不同遮阴处理对3种茶花生理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3个品种的茶花(Camellia)为研究对象,经过3个不同的遮阴(全光照,20%,60%)处理后,测定叶绿素含量、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以及游离脯氨酸等生理指标。结果表明:遮阴处理后,叶绿素a、叶绿素b以及叶绿素总量含量增加;而可溶性糖则表现为20%遮阴度>60%遮阴度>全光照;可溶性蛋白与游离脯氨酸在3个品系各遮阴处理之间表现不同。综上表现:20%遮阴度下更适合茶花的生长,香茶花的耐阴性强于其他2种茶花。  相似文献   

5.
为探讨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望天树Parashorea chinensis苗木生长及生理特性的影响,以1 a生望天树实生苗为研究对象,研究复合型植物生长调节剂(植富、喜硕、B-1、ABT1号)对苗木生长及其内源激素、叶绿素、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4种植物生长调节剂在对于望天树苗木生长生理各项指标上具有一定影响。其中,ABT1号生长调节剂对于望天树苗木苗高、地径、生物量积累、叶绿素增长具有显著促进作用,且对苗木MDA含量表现出较高的抑制效果;B-1生长调节剂显著促进苗木内源激素GA3、IAA、ZR、ABA含量,并提高SOD酶活性;植富生长调节剂则可有效提高苗木叶绿素a、叶绿素b及总叶绿素含量。在望天树育苗管理上,可根据苗木生长需求,使用ABT1号、B-1、植富生长调节剂来调控苗木生长质量,从而提高苗木品质及其抗逆能力。  相似文献   

6.
为明确食叶害虫对林木幼苗生长和叶绿素含量的影响,以山乌桕1年生苗木为试材,用人工剪叶模拟虫害的方法进行失叶处理,开展了不同失叶程度下山乌桕幼苗生理和生长形态指标的测定、比较和分析。结果表明:不同程度的失叶率对山乌桕苗木生长形态的影响显著,苗高随着失叶程度的增加而先增加后降低,地径和全株叶面积随着失叶程度的增加而总体降低,叶长、叶宽和单叶面积随失叶程度的增加也增加;不同程度失叶处理的山乌桕苗木与CK植株之间生物量差异显著,而各失叶处理间植株生物量差异不显著;叶绿素含量中,叶绿素a的含量要显著高于叶绿素b的含量,各失叶处理山乌桕的叶绿素含量均有不同程度的升高。研究结果可为准确评估食叶害虫不同危害程度对山乌桕林生长影响、森林灾害评估和病虫害控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7.
不同肥料处理对华北落叶松苗木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施用不同肥料的两年生华北落叶松苗木四个生长时期苗高、地径及叶绿素含量的测定,我们研究了不同肥料对苗木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生长初期,四个处理间的苗高、地径及叶绿素含量差异不显著;速生前期,各处理间苗高和叶绿素含量差异不显著,处理2的地径与其他处理间差异显著;速生后期,处理1的苗高和处理3的地径和叶绿素含量分别与其他各处理间差异显著;硬化期与速生后期表现相同。  相似文献   

8.
不同pH值对兴安杜鹃及迎红杜鹃生理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不同pH的栽培基质上,对培养20天后的兴安杜鹃、迎红杜鹃苗木的根系活力、叶绿素含量、脯氨酸含量和可溶性糖含量进行了测量,其结果表明,pH水平对兴安杜鹃、迎红杜鹃苗木各生理指标均有显著影响,当pH值为5.5时,苗木的生长状态最佳。  相似文献   

9.
以3年生不同季节造林北美红栎苗木为研究对象,通过测定造林成活率、光合速率及初期生长相关指标,结果表明:造林季节的选择可在一定程度上影响苗木的造林质量,造林季节对其抗寒性、存活率、初期生长、最大净光合速率影响较为显著,而对根系活力、叶绿素含量的影响不显著。在实际生产中,北美红栎造林在秋季造林为宜。  相似文献   

10.
以长白落叶松S1-1苗木为对象,利用正交试验方法研究氮、磷、钾肥对苗木生长量和叶绿素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影响苗木生长的各肥料因子表现为尿素过磷酸钙≥硫酸钾,其中,尿素对苗高、地径及叶绿素含量的影响差异显著,为影响苗木各项指标的主导因子;培育换床苗的最佳施肥量为尿素55 g·m-2、过磷酸钙200 g·m2或150 g·m-2、硫酸钾60 g·m-2或20 g·m-2。  相似文献   

11.
A study was conducted to determine the effects of electrostatic field (ESF) treatment on seed germination and seedling growth of Sorbus pohuashanesis. The experiments were arranged by uniform design computed by the Data Processing System (DPS), including three levels of seeds soaking time, four levels of ESF intensity and four levels of ESF treatment time, with 12 treatments. Ten seeds were used in each treatment with three replicates. Seed vigor, seed germinating ability, emergence rate of seedling, survival rate of seedling, and seedling height and diameter, as well as the change in activities of superoxide dismutase (SOD), soluble protein contents, total chlorophyll contents, soluble total sugar contents in leaves of S. pohuashanensis seedlings were measured after ESF treatments. The experiment results show that ESF treatment could improve the water absorption ability of dry seeds of S. pohuashanensis, resulting in fast germination at room temperature under light conditions. Combined treatment of ESF with cold stratification could increase seed germination percentage significantly (to 42.20%), promote seedling height growth, affect leaf SOD activity, and could raise contents of total chlorophyll, soluble protein, and total soluble sugar in leaves. Seed soaking time had a significant effect on seed relative electroconductivity, seed germination under light, SOD activity, soluble protein content and total soluble sugar content of seedling leaves. ESF intensity exerted a moderate effect on these indexes. ESF treatment time only had significant effect on total chlorophyll contents, no evident effect on other indexes.  相似文献   

12.
采用不同剂量的60Coγ射线辐射菊花组培苗,筛选适宜的辐射剂量及半致死剂量,测定、分析植株叶片的叶绿素、可溶性蛋白以及可溶性固形物的含量变化。结果表明:菊花组培苗的半致死剂量为10GY,辐射后叶片叶绿素含量低于辐射前的含量,辐射能不同程度的提高可溶性蛋白的含量,降低可溶性固形物的含量。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F型及H型铁皮石斛不同时期可溶性糖含量与蔗糖代谢酶活性的测定,并对其相关性进行分析,分析了可溶性糖的合成与蔗糖代谢酶活性间的关系。结果表明,移栽后F型和H型铁皮石斛叶片中蔗糖磷酸合成酶的活性与季节性变化趋势一致,但F型较H型高;蔗糖降解酶与可溶性糖含量及其还原糖间存在相关关系,达到显著水平。对可溶性糖和相关因子进行偏相关分析和通径分析可知,还原糖的直接通径系数最大为1.015,酸性转化酶的直接通径系数为负值(-0.356),与可溶性糖呈负相关关系,4个因子对可溶性糖含量的直接作用大小顺序为还原糖>酸性转化酶>中性转化酶>蔗糖。  相似文献   

14.
为了解不同光照条件下野鸦椿幼苗的生长发育状况和光合生理特性,探讨野鸦椿幼苗生长发育的最佳光照条件.采用遮光方式模拟不同光照强度(全光照,遮光30%、60%和90%),研究野鸦椿幼苗的生长、生物量、光合色素含量、生理指标和光合日变化等光合特性的响应规律.结果表明:随着遮光程度的增加,野鸦椿幼苗的生长量均高于对照,以遮光6...  相似文献   

15.
干旱胁迫下不同种源香椿苗可溶性糖的动态变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江苏南京、四川广元、湖南洞口、湖北随州、河南西峡、陕西安康6个种源香椿苗木为材料进行盆栽试验.研究干旱胁迫下香椿可溶性糖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干旱胁迫下6个种源香椿的可溶性糖含量均高于对照,同一种源不同时期香椿苗木可溶性糖的变化趋势基本一致,只是不同时期的变化幅度因种源不同而不同.在整个轻度胁迫过程中,叶片可溶性糖含量呈现"低-高-低"的变化趋势.重度胁迫下,可溶性糖含量变化趋势与轻度胁迫下一致,但含量高于轻度胁迫水平.同一时期不同种源香椿苗木可溶性糖含量变化幅度不同,湖南洞口种源增幅最小,恢复能力也最弱.  相似文献   

16.
[目的]对不同遗传材料在不同环境条件下叶片色素含量变化及其呈色响应开展试验研究,从生理生化角度探寻影响秋季枫香叶片呈色的关键因素,为枫香叶色改良、新品种选育和应用环境选择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4个不同家系的1年生枫香幼苗为试材,测定其在不同环境下叶片叶绿素、类胡萝卜素、花青素和可溶性糖含量并分析其相关性。[结果]结果表明:试验期间,枫香叶片逐渐由绿色变成红色、深红色。同时4个家系叶色变化差异显著,其中17号家系叶片主要为深红色,14号家系叶片颜色以黄绿色为主。叶片中的叶绿素、叶绿素a、叶绿素b和类胡萝卜素含量变化呈下降趋势,特别在平均温度最低、平均昼夜温差大的3号试验点下降幅度最大。4个家系叶片花青素含量显著升高。同时4个家系叶片可溶性糖含量在各试验点均较试验前有不同程度增加。相关分析表明花青素含量与可溶性糖含量呈显著正相关,与叶绿素含量、平均温度和平均呈显著负相关。多因素方差分析表明家系和不同环境对叶片叶绿素、类胡萝卜素、花青素、可溶性糖和叶片红色面积比例变化产生极显著影响(p0.01)。[结论]不同家系枫香叶片颜色在不同环境下有不同的变化趋势,同一环境下不同枫香家系叶片变化也显著不同,温度变化的差异和枫香叶片色素比例的改变是导致其颜色改变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7.
为了解施肥对川滇桤木苗期生长的影响,以1 a生川滇桤木幼苗为研究材料,通过施用不同量氮肥、磷肥、钾肥的正交组合施肥试验,测定其总叶绿素含量及光合速率的变化。结果表明,不同肥料配比对川滇桤木幼苗总叶绿素含量及光合速率有不同的影响,对叶绿素含量增加、净光合速率增大最适宜的氮磷钾肥比例为0~0.2∶0.6∶0.1~0.4。  相似文献   

18.
以野生五爪金龙为对照,对不同生长阶段的人工栽培五爪金龙叶片的几种生理生化指标进行测定,结果表明:五爪金龙的总叶绿素及叶绿素a含量随生长时间的延长而增加,15个月后与野生五爪金龙无显著差异;不同生长阶段对叶绿素a/叶绿素b的比值没有显著影响。9个月五爪金龙的叶绿素b、可溶性蛋白、可溶性糖含量低于15个月五爪金龙,总酚酸含量高于15个月五爪金龙,但两者MDA及总黄酮含量差异不显著。9个月、15个月五爪金龙的叶绿素b、可溶性蛋白含量低于野生五爪金龙,而可溶性糖、MDA及总黄酮含量均高于野生五爪金龙(总酚酸含量差异不显著),表明人工栽培五爪金龙生理生化指标对环境胁迫较为敏感。3个月五爪金龙叶中的总黄酮、总酚酸含量均较高,具有潜在的药用开发价值。  相似文献   

19.
为研究黄金枸骨叶色在遮荫下变色的问题,通过盆栽试验,利用人工遮荫使叶色变化,观测叶色转变期的色素变化。结果表明:叶色由黄变绿的过程中,叶色参数L,a,b值显著下降(P<0.05),花色素苷含量呈显著上升的趋势(P<0.05);叶色、叶绿素a、叶绿素b、总叶绿素和花色素苷之间呈显著正相关性(P<0.05),类胡萝卜素与其他指标为负相关性,说明这些指标的变化最终决定或影响了叶色的变化。通过分析各生理指标的变化情况,发现黄金枸骨叶色转变的根本原因是叶绿素与类胡萝卜素比值的变化,叶片中叶绿素含量增多,提高了叶绿素与类胡萝卜素的比值,使叶色变绿。  相似文献   

20.
阿维菌素胁迫对西府海棠-苹果黄蚜-异色瓢虫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十几年来,多营养层次尤其是植物、植食性昆虫及其天敌三营养层次相互关系的研究已越来越受到各国学者的重视。但研究多是以信息化合物为基本内容(陈法军等,2008)。同时,国内外对于环境胁迫下昆虫-植物相互关系方面的研究亦取得了显著成果,最为集中的研究是干旱、养分和污染的胁迫(康乐,1995),却很少涉及农药胁迫方面的研究;目前的研究常集中在某些环境因子对昆虫的直接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