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为了给贵州马尾松林分结构的调整、优化和稳定提供参考,以贵州马尾松林为研究对象,对其混交度、大小比数和角尺度3个指标进行空间结构特征分析。结果表明:选取样地林木分布格局属于随机分布的占18%,属于轻度聚集分布的占81.6%;林分中马尾松的大小分布比较均匀,在结构单元中整体处于中庸状态;50.5%的马尾松林处于零度混交和弱度混交状态,49.5%的林分混交特征表现为中度混交和强度混交;大部分林分的Shannon-Wiener指数和Simpson指数普遍偏低,多样性指数较高的样地为27.2%,生态优势度较优的样地占18.4%。针对马尾松林分空间结构现状,提出了以提高生态效益为目标的相应改造建议。 相似文献
3.
溴氰菊酯对马尾松林昆虫群落多样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95年7月至1996年6月,在湘中丘陵区马尾松林内用溴氰菊酯进行喷药防治害虫试验结果表明,溴氰菊酯对林内昆虫群落的物种丰富度和多样性均有影响其中植食类群受影响的主要是同翅目,直翅目,鳞翅目,鞘翅目和半翅目昆虫,捕食类群主要是蚂蚁和蜘蛛,在药剂作用下,植食类群和寄生类物种丰富度及多样性水平均呈现下降,捕食类群的物种丰富度虽有所下降,但在整个群落中所占的比例及多样性水平均有较大程度的上升。 相似文献
4.
桂林漓江流域马尾松林演替动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用立木高度结构代替种群年龄结构,结合乔木层每层的重要值,分析马尾松林在演替过程中的群落结构和主要种群结构变化.结果表明:马尾松林先锋阶段种群有马尾松、毛竹、枫香、木姜子等,中期阶段种群有闽粤栲、罗浮柿、黄杞、荷木、乌饭树、野漆等,后期阶段种群有元江栲、大新木姜、栲树、甜槠等,对这些种群划分的结果与其在演替过程中种群结构的分析结果相一致;马尾松林是处于常绿阔叶林演替过程中一个不稳定的过渡类型,在群落演替的进程中,其在群落中的地位不断降低,而栲树等后期阶段的种群则逐渐取代先锋阶段种群的优势地位. 相似文献
5.
为了解马尾松林下套种阔叶树对林下植被产生的影响,特开展马尾松套种阔叶林与马尾松纯林的对比试验,对比套种处理与纯林的林下植被种类、植被生物量.结果表明,马尾松林冠下套种阔叶树后林下植被种类有所增加,但是生物量相对减少,生物量覆盖率也有所降低. 相似文献
6.
7.
基于知识规则的马尾松林遥感信息提取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遥感信息提取精度的限制,使得遥感技术在林业领域的应用受到了制约.为了提高林业遥感信息提取精度,该文对遥感信息提取的3个关键技术环节即训练样区的选取、分类特征波段的选择及分类器的训练进行了研究,建立了基于知识规则的信息提取方法和流程. 应用该方法,以浙江省富阳市为研究区,进行了马尾松林信息提取,精度达到了80.5%,比最大似然法提高了近20%. 实例研究表明,该信息提取方法较为有效,尤其是在树种信息提取方面具有一定的研究和应用潜力,同时也为浙江地区应用遥感技术研究虫害提供了一定的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8.
9.
本文对三界国有林场近年来马尾松中幼林抚育间伐工作情况进行分析,找出了长期存在于马尾松中幼林抚育间伐工作中的问题,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对策,以期为马尾松林抚育间伐可持续经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择伐”抚育是我国马尾松林经营生产的主要方式,通过对林木进行“择伐”经营,为马
尾松林创造最优的生长环境,并最终提高林木经营经济效益。本文以马尾松林“择伐”经营为研
究对象,分析马尾松林“择伐”经营的意义、措施,并结合具体案例,探讨“择伐”对马尾松林经营
效率的影响,旨在充分发挥“择伐”经营优势,创造更多林木生产价值。 相似文献
11.
12.
1995年7月至1996年6月在湖南长沙县马尾松楷林内用溴氰菊酯和灭幼脲Ⅲ号作的喷药试验,结果表明;两种药剂对蜘蛛群落的物种组成和个体水平有明显影响,对物种数量影响不大,在试验过程中,其多样性水平有一定程度上升,防治效果显著的样地内群落稳定性改善。同时,两种药剂对灌木层亚群落影响要大于对林冠层的影响,在生产管理上,灭幼脲Ⅲ号可用于防护常灾区,而溴氰菊酯只宜在重灾区内集中施用。 相似文献
13.
海南省森林公益效能的经济评价Ⅰ森林的木材生产效益与水源涵养效益 总被引:14,自引:4,他引:14
根据多年定位测定的数据以及《湖南省森林资源主要数据汇编》、《湖南省农业区划(8)》和湖南省水利厅有关资料,对湖南省森林的木材生产效益和水源涵养效益进行计量评估,结果表明,湖南省现有的森林每年生长木材488.7675万m^3,年平均生产木材效益24.44亿圆,而其森林的水源涵养效益中,森林贮水功能效益9.84亿圆,防洪效益3.68亿圆,枯水期增加的水资源利用效益26.73亿圆,其涵养水源总效益共计40.25亿圆,是木材效益的1.65倍,同时,即使是灌草坡地调节水分的能力也明显高于裸地,因此,从水文学观点出发,对于难以造林的山坡、山顶,要注意灌木林的保护和经营,使其发挥更好的防水功能。 相似文献
14.
15.
侵蚀红壤人工恢复的马尾松林水源涵养功能研究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该文对严重侵蚀红壤3种人工治理措施种草促林、乔灌混交、乔木混交(分别简称为模式Ⅰ,Ⅱ和Ⅲ)恢复的水土保持林及对照(未治理)的水源涵养功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3种模式的水土保持林的林分持水量大小顺序为模式Ⅱ>模式Ⅲ>模式Ⅰ,分别比对照高24.97% ,17.57%和9.58%;林分地上部分涵蓄水分功能远大于对照,分别是对照的49.2,27.2和15.8倍.灌木、草本、苔藓3个层次涵蓄水分的能力较低;40cm厚土层饱和持水量以乔灌混交模式的最好,而种草促林模式的最小; 3种水土保持林的土壤初渗值和稳渗值均大于对照的.保护和改善土壤结构,提高土壤层的涵蓄水分能力和土壤渗透性,是提高严重侵蚀地水土保持林水源涵养功能的关键. 相似文献
16.
系统调查了武夷山风景区马尾松林防治区与未防治对照区标准地节肢动物群落的多样性。结果表明,防治区节肢动物群落的目、科、种和个体数量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防治区比对照区少了2目(脉翅目和竹节虫目)4科30种2 044个个体数。对照区具有较大的物种丰富度S、个体数N、多样性指数H′和均匀度指数J和较小的优势度指数C。分析认为对照区林分的节肢动物群落稳定性大于防治区林分的。 相似文献
17.
18.
不同林龄马尾松林土壤水源涵养功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麻江地区马尾松纯林不同林龄土壤特性分析,进一步深化对林地土壤涵养水源功能的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在马尾松不同林龄中,土壤厚度0~20cm,非毛管孔隙含量为中龄林〉近熟林〉幼龄林。说明在马尾松不同林龄中,中龄林的土壤静态蓄水效能最好。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马尾松林进行林冠下套种、隔带6m皆伐造林、30m×30m块状皆伐造林3种方式种植小叶榕、香樟、山杜英、枫香,分析3种方式造林的小叶榕、香樟、山杜英、枫香四个树种的成活率、保存率和生长情况,以及林冠层、林下植物层、凋落物层和土壤层的林分总持水量。结果表明:马尾松林采取不同方式种植阔叶树的当年成活率相差不大,而4 a后的保存率差别明显,林冠下套种方式的造林保存率较低、阔叶树生长不良,而隔带造林的林木生长好,造林保存率也高,块状造林的效果也较理想,套种阔叶树比马尾松纯林具有更好的涵养水源功能,林分总持水量平均比马尾松纯林提高23.8%,隔带种植与块状种植分别比林冠下套种香樟的林分提高11.5%和10.0%。 相似文献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