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了提高晚稻产量。浙江省在利用籼型杂交水稻的同时,积极发展粳型杂交水稻生产.经过10多年育种攻关和试验示范,已筛选出可在生产上大面积应用的杂交粳稻组合有七优2号、七优6号等.1992年全省种植杂交粳稻10.72万亩,在生育期间,虽遭受了16号和19号2次强台风和洪涝灾害,产量不及上年,但在同样受灾情况下.杂交粳稻却比杂交籼稻和常规晚粳获得较好收成.例如黄岩市14500亩杂交粳稻,平均亩产达485kg,比常规模糯稻亩产452kg,亩增33kg,增产率达73%,其中省“攻三千”课题1.118亩七优2号试验田,平均亩产568.84kg,比协优46的455.8kg,亩增产113.05kg,增…  相似文献   

2.
1993年思茅地区承担了云南省种子管理站下达的“2万亩优63高产示范”课题,围绕着该项目的实施,我们选择和组织了全区有代表性的镇源县和思茅市共同完成。经各级部门领导和技术人员的通力合作,全面应用综合丰产技术,一年中一市一县共同完成优63高产示范21198.2亩,超额完成任务1198.2亩;经县、乡(镇)、村、社四级多点测产和实收验产,获得平均单产571.3kg。比全区近三年杂交水稻平均单产的443.7kg,提高了129.4kg,增产29.2%;比项目实施市县1992年杂交稻平均单产的461.5kg,提高了111.6kg,增产24.2%,获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深受农民欢迎。镇源县完…  相似文献   

3.
江苏省麦茬杂交中稻亩产过千斤的县,1983年18个,1984年增加到43个,1985年达到50个,面积为1000万亩,平均单产达1039.8斤。连云港市连续两年单产超过1200斤;镇江市连续两年单产超过1100斤;宿迁县1985年种植麦茬杂交稻63.24万亩,每亩平均单产1128.2斤,比1984年每亩平均增产90.2斤;丹阳县种植38.89万亩,平均单产1242.5斤,比1984年每亩增产63.5斤。 江苏省麦茬杂交中稻亩产超千斤的经验:一是加强领导,统一组织。他们认为,杂交水稻能否发展,产量能否提高,关键取决于领导对杂交稻生产的重视。在此基础上,他们首先狠抓了五个统一,即统一品种布局,统…  相似文献   

4.
1986年衡阳市种植双季杂交早稻2.45万亩,亩产488. 8公斤,较常规早稻增产25.6%。衡东县岭茶乡集贤湾村杂交早稻成优49,46.1亩,亩平543.5公斤,最高亩产达605.8公斤。1983—1986年全市共种杂交早稻33.88万亩,亩产470.8公斤,较同期常规早稻单产高82.6公斤,增产21。3%。从近三年全市种植的情况来看,杂交早稻产量高,增产潜力大,在一定幅度内,适当发展双季杂交稻的种植面积,是提高水稻单产,增加粮食总产的有效途径之一。 发展杂交早稻,夺取高产,必须突出解决好以下几个技术问题。 (一)选择适宜的组合是能否发展杂交早稻的重要问题。 1978年市农科所…  相似文献   

5.
信息     
“七.五”后三年杂交水稻 在全国将有一个大的发展 最近我们从全国杂交水稻专家顾问组了解到.由于杂交水稻在我国粮食增产起了决定性的作用,农牧渔业部计划在“七·五”的后三年,每年递增杂交水稻种植面积2000万亩,到1.990年全国杂交水稻种植面积将达到2.088亿亩,接近占全国总稻田面积的一半。 具体的发展规划是:杂交早稻1988年种植2650万亩,1989年3370万亩,1990年4280万亩。杂交中稻1988年种植8378万亩,1989年9020万亩,1990年9522万亩。杂交晚稻1988年种植6400万亩.1989年6850万亩,1990年7200万亩。 (柯闻供稿) 全国杂交水稻专家顾问 组考…  相似文献   

6.
扩大杂交水稻种植面积已成为粮食增产的主要途径,尤其是扩种早杂优有其更大的潜力。1987年全国杂交早稻面积为1740.47万亩,1988年已达2500多万亩。我省1988年杂交早稻已发展到255.07万亩。然而,当前推广的组合如威优64和威优35等,生育期偏长,抗稻瘟病性较差,进一步扩大种植,已受到限制。本文结合早杂优的育种实践,对杂交早稻恢复系及其强优组合的选育提出一些看法,供参考。一、人工制恢选育早稻恢复系 (一)品种资源收集与亲本选配 1.早熟恢复好的材料。早熟不同恢源材  相似文献   

7.
1989年湖南省种植杂交早稻481.42万亩,比1988年扩大94.12万亩,总产21.04亿公斤,平均亩产437公斤。 在连续遭受几次阴雨寡照不利气候影响的条件下,杂交早稻比常规早稻较好地经受了考验,显示出明显的增产优势。据省、地两级联办的14个基点验收924亩杂交稻,平均亩产511. 6公斤,比常规稻增产10.3%。杂交早稻种植面积较大的双峰县大林乡,示范5019亩,平均亩产578.8公斤,比常规稻亩增66.2公斤,增产12.9%。 杂交早稻增产的原因,除各级领导重视外,在栽培技术上主要采取了以下措施: 一是改进了浸种催芽和育秧技术。普遍推广了强氯精消毒,温水浸种,多起…  相似文献   

8.
早稻是我省一季重要的粮食作物。近几年来,杂交早稻新组合的育成和推广,打破了早稻产量长期徘徊的局面,种植面积逐年扩大,增产效果显著,具有较高的经济效益。我省1986年种植15万亩,1988年达49万亩。杂交早稻一般亩产500公斤左右,比常规早稻亩增50公斤;龙游县农民鲁月行种植1.18  相似文献   

9.
培两优特青特征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培两优特青 (培矮 64S×特青 )是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选育的优势强、产量高、生育期适中、抗性强、米质好的两系杂交中、晚稻新组合 ,1994年 1月通过湖南省品种审定。该组合从 1991年开始示范栽培 ,在湖南省 1992年种植约 666.7hm2 ,1993年约1333hm2 。表现高产、优质、多抗。湘乡市种植 3年 ,表现均好 :1991年晚稻种植 0 .3hm2 ,平均单产10 .0 4t/hm2 ,比汕优 64增产 2 .2 2t/hm2 ,增产2 8 4 % ;1992年种植 1.4 1hm2 ,平均单产 9.19t/hm2 ,比威优 4 6增产 930kg/hm2 ;1993年新塘村种植 2 3.4hm2 ,平均单产 8.4 0…  相似文献   

10.
杂交早稻“威优35”是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周坤炉用成优20不育系与26窄早恢复系配制而成。我县桥墩、灵溪区1984年从福鼎县引进少量种子试种,面积约30亩,其中沪山乡百丈村3.3亩,平均亩产为542公斤,农户金钦标种植1.179亩,平均亩产达577.3公斤,比当地常规品种亩增164公斤,增产40.2%;1985年全县威优35试种面积为1010亩,据25.37亩调查,平均亩产491公斤,比竹菲10号、竹科2号、矮青3号等其他中迟熟品种平均亩产408.5公斤,亩增82.5公斤,增产20.2%;仓桥乡农科员吴传坤种植1.3亩,平均亩产达564公斤,比当地同熟品种增产约3成;1986年全县种植面积扩大…  相似文献   

11.
一、杂交水稻推广现状 (一)杂交水稻推广过程莆田市1975年开始试种杂交水稻26.5万亩,1976年多点示范7070亩,1977年大面积推广。此后。十二年间,经历了“发展-调整-再发展-再调整”的过程,1977~1980年累计推广72.2万亩,平均亩产396.7公斤,比常规稻每亩增产44.4公斤;1988年出现第二个推广高峰期、年种植面积45.39万亩,占水稻播种面积50.52%,平均亩产433.4公斤。莆田市根据山区、平原、沿海三种不同农业生态地区的特点,布局杂交稻生产耕作制,在高海拔单季稻区,着重抓单季稻改为  相似文献   

12.
东海县是一个典型的农业大县 ,耕地总面积1 0 .8万 hm2 ,人口 1 0 7万 ,是全国首批商品粮基地县之一。常年种植水稻 5.3万 hm2以上 ,总产 40多万t。我县 1 992年开始试验示范肥床旱育秧 ,是全省最早的几个县之一 ,1 998年推广面积已达 4.3万 hm2 ,占水稻总面积的 79.9% ;1 996年开始大面积示范塑盘旱育抛秧 ,1 998年应用面积达 1万 hm2 ,平均单产62 1 kg/667m2 ,比全县平均单产 592 kg/667m2 增产4.9%。其中育秧公司统一供秧面积 333.3hm2 ,平均单产 656.3 kg/667m2 ,比全县平均单产 592 kg/667m2 增产 64.3 kg/667m2 ,比人工栽插节本 35.50…  相似文献   

13.
泸县是四川盆地双季稻主要栽培区域之一,杂交晚稻历来以水田多蘖秧为主。近年,部分农民从节约秧田出发开始自发地搞旱地多蘖秧。1992年,县农技部门在调查总结农户的“晚杂”旱育多蘖秧经验的基础上,在四川省水稻高粱研究所指导下,借鉴日本水稻专家原正市先生早稻旱育秧技术,大面积示范推广了杂交晚稻旱育多蘖秧技术。据统计,1992年全县示范杂交晚稻旱育多蘖秧3.32万亩,旱秧栽插面积占晚稻的17%;其中,在通滩镇、胡市镇设置的同田对比试验结果,旱育多蘖秧平均亩产313kg,比水育多蘖秧亩增产23kg,约增产7.9%;取得了较好的示范效果。1 杂交晚稻…  相似文献   

14.
覃明周 《杂交水稻》1989,(2):48-48,F003,34
我国从1964年开始研究水稻杂种优势利用,1973年实现三系配套,1974年选出强优势组合,1975年进入大规模制种,同时北方杂交粳稻也实现三系配套。1976年以后,在中国广阔的田野上开展了一场有亿万农民参加的第二次“绿色革命”,用杂交水稻逐步取代常规水稻。它改变了我国水稻单产长期低而不稳的局面,把稻谷生产推向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1976年,全国杂交水稻种植面积为210万亩,1979年达到7600万亩,1983年为1.124亿亩,1987年为1.6439亿亩,1988年上升到1.9亿亩。发展速度之快,在中国农作物良种推广史上是少见的。 随着杂交水稻种植面积的扩大,单产…  相似文献   

15.
“杂交稻新组合高产栽培技术”项目,是全国农技推广总站和我省农业厅下达并主持的重点推广项目。1990~1992年我市承担的推广任务,已达到了预期的目标。 本项目安排在博罗、惠东、惠阳、龙门、惠城5个县(区)实施。3年实施面积155.3万亩,比1989年新增137.3万亩;平均亩产355.7kg,比常规稻亩增稻谷98.7kg,增产33.7%,3年累计增产13.93万吨,每吨按660元计,新增总产值9193.8万元,亩增值59.2元。超额完成全国农技推广总站下达的3年增75万亩,亩增50kg,亩增收30元的任务。 1989年惠州市杂交稻种植面积只占水稻总面积的2.1%。从1990年实施本项目后,杂…  相似文献   

16.
杂交水稻在我省大面积推广以来,为我省粮食增产做出了重大的贡献。但从全省的情况看,杂交水稻生产的发展不够平衡,为了进一步发掘杂交水稻增产潜力,加快我省粮食生产发展的速度,本文着重对我省杂交水稻生产的历史、现状及发展前景进行了回顾与研讨。 (一)我省杂交水稻生产的回顾杂交水稻从1974年开始在我省试种,到1977年全省九个地、市种植面积达240.96万亩:1978年全省发展到800万亩,占稻谷播种面积2533.7万亩的31.51%:平均亩产262公斤,比年报稻谷亩产239.5公斤,高22.5  相似文献   

17.
道县总人口58.7万,其中农业人口49.7万,总耕地面积56.7万亩,其中水田39.8万亩,旱土16.9万亩,旱土占耕地面积的29.8%,是零陵地区旱土比重较大的县之一。农业人口人平耕地1.14亩。宜农可垦荒地14万多亩。1988年粮食作物播种面积83.4万亩,单产301.0公斤,总产25.1万斤,人平粮食427.8公斤。农业生产总的情况是集约的水田,粗放的旱地。1988年水稻亩产359.0公斤,旱粮只111.7公斤,不及水稻的1/3,比全省旱粮平均亩产低11.3%。  相似文献   

18.
凤凰县从1975年开始试种杂交水稻,面积逐渐扩大,1984年发展到14.1万亩,占插秧面积的52.3%。全县累计种植55.9万亩,按每亩增产150斤计算,共增产粮食8,385万斤。 在杂交组合上,先后试种和推广了南优、威优、汕优、早优、矮优、军优、七优等八个杂交系统共15个杂交组合,以南优2号、南优6号、威优6号、汕优6号和威优64等五个杂交组合面积最大。随着杂交水稻的推广,每亩单产由1976年的450斤上升为1984年的728斤。  相似文献   

19.
为了使杂交稻的增产优势能在再生稻中得到发挥,提高山区粮食自给能力,融水县农技推广站从1988年开始对再生稻的栽培技术进行了试验示范,再生稻的面积由1988年的781亩发展到1992年的23026.4亩;亩产由76.5kg提高到190.87kg;成功率由1988年的7.81%提高到1992年有76.78%。1992年组织验收的洞头样板点,502.4亩再生稻平均亩产298.63kg,头季稻平均亩产529.43kg,全年合计平均亩产828.06kg。其中103.28亩,头季平均亩产573.93kg,再生稻平均亩产338,28kg,全年合计平均亩产达912.21kg。现将有关试验示范技术经验总结如下。1组合选择根据不同海拔高度气候…  相似文献   

20.
全国著名杂交水稻育种专家袁隆平同志,1985年10月16日在北京荣获联合国世界知识产权组织金质奖章和荣誉证书,金质奖章重175克,含金80%。这是崇高的荣誉,厚重的奖赏,也是我国人民的骄傲。 由于以袁隆平同志为首培育出的杂交水稻在生产上推广应用,使我国水稻单产和总产都产生了飞跃。出现了杂交水稻一季亩产,1920斤、双季亩产3013.4斤的高产纪录;双季杂交水稻大面积亩产过吨粮也已成为现实。1985年全国种植杂交水稻1.23亿亩,平均单产863斤,比常规水稻平均单产699斤(含杂交水稻),每亩增加164斤,增产24.51%。全国1976—1985年累计种植杂交水稻7.…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