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牛生洋  赵瑞香  孙俊良  陈海霞 《安徽农业科学》2006,34(8):1539-1539,1547
用氨基酸或有机酸替换MRS培养基中蛋白质含量高的的成分如牛肉膏、蛋白胨、酵母膏等,以研究嗜酸乳杆菌代谢型培养基。试验结果表明:用14%组氨酸、9.4%甲硫氨酸、9.4%酪蛋白、9.4%叶酸代替培养基中的蛋白成分,能满足嗜酸乳杆菌的生长。同时测定了嗜酸乳杆菌在代谢培养基中生长代谢培养基的pH值和滴定酸度的变化。  相似文献   

2.
饲用抗生素的使用为畜牧业发展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但药物残留和细菌的耐药性问题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巨大隐患。文章从饲用抗生素促生长机制及替代饲用抗生素的选择依据出发,综述了目前研究较为广泛的无抗饲料添加剂和无抗养殖综合技术,并对畜禽无抗养殖生产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3.
嗜酸乳杆菌是目前乳酸菌家族中极为重视研究与开发的益生菌之一,优质嗜酸乳杆菌对于其产品的产量、质量、生产效率等方面都有决定性的作用.本文论述了一种新兴的嗜酸乳杆菌育种技术--原生质体融合技术的原理及在嗜酸乳杆菌菌种选育中的应用和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4.
乳酸菌作为宿主系统的可行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生理、生化特性,抗生素敏感性,转化实验及质粒的提取和鉴定等实验,对嗜酸乳杆菌ATCC4356和乳酸乳球菌NZ9000作为宿主系统的可行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乳酸乳球菌NZ9000和嗜酸乳杆菌ATCC4356均可作为宿主系统,表达pLP352质粒(氯霉素抗性质粒,可在大肠杆菌和乳酸菌中穿梭)。研究结果,在基因工程上应用抗病基因在乳酸菌中的表达奠定了基础,证实了乳酸菌作为生物安全级别的宿主系统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嗜酸乳杆菌菌株Lakcid、336在低pH值、高胆汁盐、常用抗生素的耐药性、胆盐利用等指标的分析来评价嗜酸乳杆菌的代谢特性。结果表明.嗜酸乳杆菌菌株Lakcid、336在低pH值条件下.活菌数存活率分别为47.6%、40.0%;在高胆汁盐的条件下存活率分别为69.5%、98.2%:336菌株对几种常用抗生素的耐药性比较高;在含有4.6845g/LTDCA的MRS培养基中,对TDCA的吸收率分别为74.3%、92.1%,而在含有2.2231g/LTDCA的MRS培养基中.对TDCA的吸收率分别为31.1%、45.3%。综合评价分析,菌株336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6.
抗生素在畜牧业中的滥用和残留,给畜牧业和人们生活带来了严重的危害,抗生素替代品的探索研究成为必然。文章针对目前存在的问题,结合抗生素替代品发展现状,探讨微生态制剂的作用机制及在养殖业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7.
双歧杆菌与嗜酸乳杆菌混合培养时微生态关系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通过以短双歧杆菌和嗜酸乳杆菌分别在混合培养和纯培养时的生长速率及产酸性能的比较,研究了这两种菌在混合培养时的微生态关系。结果表明:混合培养可以加快产酸,短双岐杆菌促进嗜酸乳杆菌生长增殖,嗜酸乳杆菌对短双歧杆菌无明显宾促进或抑制作用,两菌在混合培养体系中有良好的微生态关系。  相似文献   

8.
凌静 《中国畜禽种业》2021,17(7):113-114
抗生素作为生猪养殖中普遍运用的药剂,具有促进生猪生长、提升生猪抗病能力的作用。在2020年前,我国生猪养殖业在饲料端和养殖过程中大量使用抗生素是不争的事实,由于抗生素的滥用,导致生猪抗药性不断提升,肉质产品中的抗生素残留日益增高。随着食品安全问题被社会广泛关注,社会对养殖业禁抗的呼声越来越强烈,事实上欧美等发达国家早就迈入无抗养殖时代,国内也开发了大量的抗生素替代产品,一些大中型养殖企业也积累了大量值得推广的无抗养殖技术,多种因素叠加,农业农村部出台了194号公告,从2020年元旦之日起,我国饲料中全面禁止添加抗生素(中草药除外),养殖业全面进入无抗或减抗时代。那么,促进无抗养殖技术的推广应用,在生猪养殖中寻找抗生素替代品成为当下生猪养殖中必须要面对的问题。本文探讨断奶仔猪的无抗养殖技术,以灌云县断奶仔猪抗生素应用中的弊端作为出发点,在讨论利用无抗养殖技术必要性的同时,采取多种替代方案保证仔猪健康成长,对当下断奶仔猪无抗养殖技术中的要点进行梳理,希望为我国无抗养殖技术在生猪养殖中的应用提供有效借鉴。  相似文献   

9.
抗生素作为动物生长促进剂、疫病防治药被广泛运用在畜牧养殖行业,2015年中科院关于抗生素使用量和排放量的数据调查显示,2013年我国兽用抗生素为84240t (鸡用抗生素占20%左右),占各类抗生素使用总量的52%,达英国的200倍,美国的5. 8倍之多。抗生素滥用导致顽疾突出,药物残留、细菌耐药等问题已构成生物安全威胁,加剧了环境污染,制约经济发展。因此,畜牧业无抗生素技术养殖,势在必行,任重道远。抗菌肽具有高效抗菌活性,作用时间短、专一靶向性、无残留、不易耐药等优势,被视为最有前景的抗生素可替代品,近年来该药物在无抗养鸡领域中热议不断,本文就此浅谈近年来抗菌肽在不同品种肉鸡或蛋鸡养殖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0.
文章综述了当前养殖业滥用抗生素的危害及国际畜牧业"禁抗"动向,分析生猪无抗养殖面临的问题及生猪无抗养殖技术需求的迫切性,得出生猪无抗养殖势在必行,对实现畜牧养殖业效益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双赢,加快生猪产业转型升级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1.
嗜酸乳杆菌被视为第3代酸乳发酵剂菌种,是人体肠道中的重要微生物。分析了现代乳品生产状况及存在问题,概述了嗜酸乳杆菌生物学特性、生理功能以及在乳品工业上的应用及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2.
乳制品中嗜酸乳杆菌的益生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乳制品中嗜酸乳杆菌与人体健康息息相关,随着国内外众多学者对嗜酸乳杆菌的生物学特性、功能性及应用等方面研究的不断深入,人们越来越认识到嗜酸乳杆菌的益生特性,着重介绍了乳制品中益生菌嗜酸乳杆菌的益生特性及其在各行业的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13.
本研究采用的嗜酸乳杆菌HS111和嗜酸乳杆菌HS112经紫外诱变、亚硝基胍紫外复合诱变处理后,嗜酸乳杆菌HS111共轭亚油酸产量提高了19μg/ml,而嗜酸乳杆菌HS112较原来出发菌株共轭亚油酸产量提高了27.7μg/ml,两菌株均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4.
为了探讨益生菌(枯草芽孢杆菌、嗜酸乳杆菌及二者的复合菌)对三种大宗饲料原料(玉米、麦麸、豆粕)干物质消化率的影响,试验采用单因子试验设计,将每种饲料原料分为四组,即对照组、枯草芽孢杆菌组、嗜酸乳杆菌组和复合菌组,分别为不添加益生菌,添加枯草芽孢杆菌1 mL、嗜酸乳杆菌1 mL、枯草芽孢杆菌0.5 mL+嗜酸乳杆菌0.5...  相似文献   

15.
从延边地区黑熊肠道中分离并鉴定出3株乳酸菌,其中,嗜酸乳杆菌2株,发酵乳杆菌1株.根据其活性及胆盐耐受性选择2株嗜酸乳杆菌(L-1,L-3)进行耐酸试验、抑菌试验及毒性试验.结果表明,这2株嗜酸乳杆菌在胆盐含量0.3%,pH值为2.0时仍然生长,其代谢产物对常见致病菌有较好抑制作用,对小白鼠的毒性试验无毒性.这表明该菌株完全能适应动物胃肠道环境,作为微生态制剂用菌种具有较好的潜力.  相似文献   

16.
抗生素的应用效果一是抗菌、保健,提高存活率;二是促生长、增产量、提高饲料转换效率。抗生素的大量、长期使用带来的药物残留问题、病原菌的耐药性问题以及猪肉安全问题等大大影响猪产品的市场消费。随着我们现代畜牧业的健康发展,人们对肉食品质量和品质要求越来越高,无抗养殖可以提供健康的猪肉产品,并成为生猪养殖的发展趋势。本文笔者主要探讨了现阶段适合我国畜牧业发展的无抗养殖技术。  相似文献   

17.
[目的]为研究嗜酸乳杆菌的抑菌机理提供一个好的途径。[方法]以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为指示菌株,用MRS培养基培养分离纯化嗜酸乳杆菌,利用单层琼脂平板扩散法检测嗜酸乳杆菌在不同pH值条件下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作用。[结果]在37℃的恒温箱中培养24 h后,通过测量抑菌圈大小,可以得知嗜酸乳杆菌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有明显的抑菌作用。在适宜的酸性条件下,嗜酸乳杆菌对大肠杆菌的抑制作用明显,且随着酸度的增强其抑菌效果愈加明显。嗜酸乳杆菌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但pH值的变化对其抑菌效果影响不大。[结论]在适宜的生长条件下,嗜酸乳杆菌对一些致病菌具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8.
抗生素滥用导致的药物残留、耐药菌等问题严重影响畜牧业的健康发展,甚至威胁到食品安全和人类健康。随着畜牧业的转型,养殖行业面临着严格的环保要求,抗生素在饲料中限用或禁用已成为必然趋势。植物提取物能通过改善消化道菌群结构、调节机体免疫机能、增强猪肉抗氧化能力,从而达到防治消化道疾病、促生长和改善肉品质等效果,同时具有无毒副作用、无耐药性、无残留等优势,成为了理想的抗生素替代品。  相似文献   

19.
通过试验优选出小米杂粮酸乳发酵剂的最佳配比为丁0.90%二酮链球菌、0.62%嗜热链球菌、1.60%嗜酸乳杆菌,并研究了各发酵剂对小米杂粮酸乳品质的影响;经检测,嗜酸乳杆菌数达到4.0×108CFU/mL以上。  相似文献   

20.
[目的]从新疆传统酸马奶以及市售酸奶中分离鉴定出嗜酸乳杆菌,从中筛选出具有潜在益生特性的菌株进行发酵特性研究,寻找具有优良发酵特性的嗜酸乳杆菌菌株.[方法]利用MRS培养基活化嗜酸乳杆菌,并采用平板菌落计数法测定发酵乳中嗜酸乳杆菌的活菌数,同时利用pH计和NaOH标准溶液滴定酸度以测定发酵乳在发酵过程以及冷藏期间的酸度变化.[结果]发酵24h,嗜酸乳杆菌G14、S22和G13先后到达发酵终点的顺序依次为G14> S22> G13,其中嗜酸乳杆菌G14的产酸能力最强,发酵乳的滴定酸度为94.83°T,pH值为4.30.4℃冷藏期间,嗜酸乳杆菌G14和S22发酵乳的后酸化程度较菌株G13低.冷藏16d时,各菌株仍具有较高的对数存活率,且菌株G13、S22和G14的对数存活率分别为79.18;、80.12;和85.57;,存活能力的顺序依次为G14> S22> G13.[结论]嗜酸乳杆菌G14产酸能力最强,最先到达发酵终点.冷藏过程中,嗜酸乳杆菌G14和S22的发酵乳后酸化程度较低,且嗜酸乳杆菌G14的对数存活率最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