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1 毫秒
1.
鸡马立克氏病是鸡最常见的淋巴组织增生性疾病,以外周神经及性腺、虹膜、各种内脏器官,肌肉及皮肤的单核性细胞浸润和肿瘤形成为特征。本病是由一种疱疹病毒引起,在病原上与鸡的其他淋巴性肿瘤疾病不同。马立克氏病在20世纪70年代初开始在我国出现,自70年代火鸡疱疹病毒疫苗(HV  相似文献   

2.
鸡马立克氏病(Marek′s Disease,MD)是由疱疹病毒引起的鸡淋巴细胞增生性肿瘤疾病,其病原为马立克氏病病毒(MDV)。该病主要特征是病鸡的外周神经、性腺、各种脏器、眼的虹膜、肌肉和皮肤等发生淋巴细胞浸润、肿大和形成肿瘤。本病  相似文献   

3.
鸡马立克氏病是由疱疹病毒引起的淋巴组织增生造成的一种肿瘤性疾病,病原是鸡马立克氏病毒,此病毒可以侵害病鸡的神经、肌肉、内脏、腺体、眼球等,主要的临床特征为淋巴细胞浸润和增生.鸡马立克氏病呈世界范围内流行,根据其临床症状可以将其分为内脏型、皮肤型、神经型和眼型,是危害全球养鸡业的三大疫病之一,给养殖户带来了严重的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4.
关于鸡马立克氏病及疫苗免疫的技术观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立克氏病(Marek's disease,MD)是鸡最常见的淋巴组织增生性疾病,以外周神经、性腺、虹膜、各种内脏器官、肌肉和皮肤的单独或多发的单核细胞浸润为特征.1967年确定该病病原为疱疹病毒.  相似文献   

5.
鸡马立克氏病(Marek's Disease,MD)是鸡的一种最常见的由疱疹病毒引起的以淋巴肿瘤为特征的高度传染性疾病。近几年,该病在我国分布较广,其危害性仅次于鸡新城疫和鸡法氏囊病。许多研究表明,能引起特异性免疫反应的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物(MHC)与抗鸡马立克氏病之间有着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6.
<正>马立克病(Marek.s disease,MD)是最常见的一种鸡淋巴组织增生性传染病,归属于疱疹病毒科中的马立克氏病疱疹病毒(Marek.s disease virus,MDV)引起鸡的一种高度接触性传染性肿瘤疾病。该病具有传染性,能造成鸡大批量死亡,给养鸡业带来很大威胁。上世纪70年代研制出预防马立克病的疫苗,使马立克病得到一定的控  相似文献   

7.
<正> 鸡马立克氏病(简称 MD),是一种由马立克氏疱疹病毒引起的鸡淋巴细胞增生性疾病。以病鸡的外周神经,虹膜,皮肤,肌肉和各内脏器官的淋巴样细胞浸润、增生和肿瘤形成为特征,具有高度接触传染性,传播速度快,面积广,潜伏期长。乌骨鸡对马立克氏病毒非常  相似文献   

8.
马立克氏病(MD是由疱疹病毒科细胞结合性马立克氏病病毒(MDV)引起鸡淋巴组织增生性肿瘤的一种高度接触性传染病。本病以患鸡内脏、外周神经、性腺、皮肤及眼出现肿瘤为特征。由于各组织器官肿瘤病灶的形成,不仅使残次  相似文献   

9.
防制鸡马立克氏病有两类疫苗:一类是鸡马立克氏病弱毒(人工减弱或自然弱毒)疫苗,另一类是火鸡疱疹病毒疫苗。我国于1978年起开始使用火鸡疱疹病毒冻干疫苗,对防制鸡马立克氏病起了一定的作用。但因火鸡疱疹病毒与鸡马立克氏病毒血清型不  相似文献   

10.
马立克氏病是鸡最常见的淋巴组织增生性疾病,其特征是形成外周神经及其他器官中的单核细胞浸润和肿瘤。鸡马立克氏病是由疱疹病毒引起的,具有高度传染性,其致病性与其他鸡淋巴肿瘤疾病不同。鸡马立克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高,危害大,常继发鸡病原体,是一种急性传染病,马立克氏病破坏法氏囊、胸腺、脾脏等免疫器官,引起强烈的免疫抑制,并影响各种疫苗的预防效果。病鸡是鸡马立克氏病主要传染源,一旦感染可迅速在鸡群中散播,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因此可以通过实施合理的马立克病诊断和监测方法,积极推广有效的综合防治措施,进一步降低马立克病对鸡造成的经济损失。本文就鸡马立克病给养禽业造成的损失,对鸡马立克病的病因、流行特点、诊断方法以及防控措施等进行了详细论述,以期为防治鸡马立克氏病提供积极有效的方案。  相似文献   

11.
用灭活马立克氏病病毒和火鸡疱疹病毒混合制备了一种双价疫苗。给不分性别的日龄白来航鸡接种,21日龄时用感染强毒马立克氏病病毒的家禽血液攻毒。分别与火鸡疱疹病毒和灭活马立克氏病病毒进行比较,研究了这种疫苗的效力。双价疫苗明显推迟由马立克氏病引起的死亡。按马立克病特异性死亡和病变发生的百分比判定诱发出最高的保护效力。双价疫苗接种鸡各器官的眼观淋巴肿瘤和淋巴组织增生病变的发生率、范围和严重程度均低于其他攻毒鸡。此外,双价疫苗接种鸡的病毒血症水平始终显著低于其他鸡。  相似文献   

12.
鸡马立克氏病(MD),是马立克氏病疱疹病毒引起鸡的一种淋巴组织增生病。主要症状是在周围神经和各种器官组织中发生淋巴样细胞浸润及肿瘤形成,机体消瘦或肢体麻痹,造成死亡。一、流行情况随着养鸡事业的发展,鸡品种的引进,鸡的密度增加,近年来,本病在我省流行有  相似文献   

13.
蓝响 《水禽世界》2009,(11):44-48
马立克氏病(Marek's disease,MD)是由疱疹病毒科的马立克氏病病毒(Marek's disease virus,MDV)引起的鸡的一种传染性肿瘤病,以淋巴组织增生和肿瘤形成为特征,在外周神经、性腺、虹膜、各种脏器、肌肉和皮肤发生单核细胞浸润.  相似文献   

14.
鸡马立克氏病(MD)是鸡常见的淋巴组织增生性疾病,是由马立克氏疱疹病毒引起的具有高度传染性的肿瘤疾病。主要危害3-5月龄的鸡群。  相似文献   

15.
鸡马立克氏病(MD)是鸡常见的一种淋巴组织增生性疾病,是由马立克氏疱疹病毒引起的具有高度传染性的肿瘤疾病,以外周神经、性腺、虹膜、各种内脏器官、肌肉和皮肤的单独或多发的单核细胞浸润为特征.主要危害3~5月龄的鸡,死亡率可高达80%,尤其是未经马立克氏病疫苗免疫的鸡群更易暴发此本病.  相似文献   

16.
鸡马立克氏病(MD)是由鸡马立克氏病病毒引起的鸡淋巴细胞增生性肿瘤疾病。其特点是在鸡外周神经、性腺、虹膜、各种脏器、肌肉和皮肤出现淋巴样细胞、单核细胞的浸润和增生及肿瘤的形成。鸡马立克氏病病毒(MDV)归属于疱疹病毒科。MDV在流行过程中经常出现变异毒株,其共同特点是毒力比一般毒株强,有极强的肿瘤性,用HVT免疫的鸡不能阻止其致瘤性。MDV分3个型,Ⅰ型为致病性强毒株及其致弱毒株,Ⅱ型为无致病性的自然弱毒株,Ⅲ型为火鸡疱疹病毒(HVT),此型病毒本非MDV,但因与鸡马立克氏病关系密切,故将其划分在马立克氏病毒型内。  相似文献   

17.
鸡马立克氏病病毒毒力变异及疫苗的发展状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韩凌霞 《中国家禽》2000,22(12):35-37
鸡马立克氏病 (Mark's Disease,MD)最早由匈牙利病理学家 Marek于 1907年报道,描述为外周神经和脊神经根单核细胞浸润造成的瘫痪。 1967年分离到病原,为严格细胞结合性的γ-疱疹病毒,命名为马立克氏病病毒 (MDV),鸡是最重要的自然感染宿主。随着病毒毒力增加 ,引起的病理变化也不同:经典株即强毒株引起鸡的淋巴增生性疾病,表现为内脏器官、肌肉和外周神经广泛的淋巴增生性浸润;超强毒可以引起早期死亡综合症 (急性溶细胞感染所致 )及更高比例的内脏肿瘤发生,而特超强毒则造成更严重的淋巴器官萎缩和组织病理学变化。   根据…  相似文献   

18.
<正>马立克氏病(marek’s disease,MD)是由疱疹病毒科的细胞结合性马立克氏病病毒(marek’s piseasevirm,MDV)引起的一种高度接触传染性、淋巴组织增生性肿瘤病。本病以患鸡内脏、外周神经、性腺、皮肤及眼出现肿瘤为特征。  相似文献   

19.
鸡马立克氏病(MD)是由疱疹病毒引起的鸡常见的淋巴组织增生性疾病。以外周神经、性腺、虹膜、各种内脏器官、肌肉和皮肤的单独或多发的真核细胞浸润为特点。  相似文献   

20.
马立克氏病(Marek’s disease,MD)是由马立克氏疱疹病毒(Marek’s disease virus,MDV)引起的鸡和火鸡淋巴组织增生的肿瘤性传染病。目前,该病已普遍存在于世界上所有养禽国家和地区,成为危害养鸡业健康发展的三大主要疫病之一。马立克氏病活疫苗作为防控该病最有效的手段,却常在操作中出现免疫失败现象。本文根据生产实际,深度探析了导致马立克氏病活疫苗(814株)免疫失败的原因,为正确使用该疫苗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