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鱼糜加工技术及其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鱼糜,实际上是“碎鱼肉”,有时还经过漂洗,脱水,加添加剂制得,可以称为是“浓缩的肌原纤维蛋白”。以鱼糜为原料,进一步添加调味剂等辅助材料,再成型,并加热制成各种各样具有独特风味、富有弹性,能适应贮藏、运输,满足消费者需要的凝胶性食品,统称为“鱼糜制品”。鱼糜制品品种繁多,根据加热方法,可以分为蒸煮制品、焙烤制品(如烤鱼卷、烤鱼糕)、油煎油炸制品、水煮制  相似文献   

2.
钱名全 《内陆水产》1998,23(10):30-30
水产调味熟食品加工,在我国有悠久的历史,由于熟制品食用方便,别具风味,深受广大消费者的欢迎。熟制品中的鱼糜制品、爆鱼(熏鱼)、五香烤鱼、鱼松等,均是著名的传统产品。这些产品可用低值鱼、小杂鱼和鱼片、罐头加工中的废弃可食部分来加工制作,以充分合理利用渔业资源,提高经济效益。现就几种调味熟食品的加工方法分述如下:1鱼糜制品将鱼肉绞碎,经配料、擂溃成稠而富有粘性的鱼肉浆,再做成一定形状后,进行水煮、油炸、焙烤、烘干等加热或干燥处理而制成的食品称为鱼糜制品,品种有鱼丸、鱼糕、鱼香肠、鱼卷、鱼面、燕皮、鲜…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鱼糜制品(鱼丸、鱼糕、鱼肉香肠、鱼卷、鱼饼等)已成为家庭和宾馆饭店的餐桌上人们最喜爱的水产食品之一。目前,日本在鱼糜制品的生产和消费上都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在我国,鱼糜制品的生产也随着鱼糜制品消费市场的不断扩大,逐渐由家庭作坊式走向工厂化生产。  相似文献   

4.
我国鱼糜制品现状及发展态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鱼糜制品在食品工业中应用广泛,既可以作为食品制造业的原料辅料,也可以作为餐饮业直接加工的食品原料。近年来,随着我国渔业和加工技术的发展,我国的鱼糜制品行业取得了长足进展,由过去生产鱿鱼丸、虾丸等单一品种,发展到机械化生产一系列新型高档次的鱼糜制品和冷冻调理食品,如鱼香肠、鱼肉香肠、模拟蟹肉、模拟虾肉、模拟贝柱、鱼糕、竹轮等鱼糜制品。由于中国鱼糜制品  相似文献   

5.
鱼肉蛋白质在超高压下变性凝胶化,再经低温保存,可得到比加热凝胶高得多的凝胶强度。水溶性蛋白质也同样发生凝胶化。这样,用通常的加热方法不能得到高凝胶强度的鱼种如沙丁鱼,软鳟等。可采用加压-加热方式。制造鱼糜制品,鱼糜可不经漂洗、还可低盐化。鱼肉膏和鱼肉浸出物物超高压下酶解。制造天然调味料,有可能消除苦味,生鱼片,海胆也可使用超高压杀菌,本文对上述内容作了较详细的介绍。  相似文献   

6.
鱼糜是精致绞碎的少脂鱼类鱼肉,并用于制作各种烹饪食品。食用鱼糜制品是由各种海水鱼类制成所谓“冷冻鱼糜”和“特种冷冻鱼糜”。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鱼糜制品(鱼丸、鱼糕、鱼肉香肠、鱼卷、鱼饼等)已成为家庭和宾馆饭店的餐桌上人们最喜爱的水产食品之一.鱼糜制品的生产也随着鱼糜制品消费市场的不断扩大,逐渐由家庭作坊式走向工厂化生产,加工不同的产品就需要不同的成型机械.  相似文献   

8.
鱼糜制品(鱼糕、烤鱼卷、鱼肉香肠等)是日本人民的传统水产食品。2007年日本水产加工品总产量为192.9万t,其中鱼糜制品产量为60.5万t(占31.4%),表明鱼糜制品在日本的重要位置。在上世纪60年代之前,日本鱼糜制品的主要原料鱼是日本拖网船捕自东、黄海的小黄鱼、白姑鱼、黑姑鱼、海鳗、蛇鲻鱼等。60年代中期以后由于上述鱼类资源的衰退便转向使用日本拖网船捕自北太平洋的狭鳕作为鱼糜加工用原料鱼,然而,  相似文献   

9.
万建荣  胡梅 《海洋渔业》1987,9(5):204-207
<正> 自从60年代初日本的西谷等人开发冷冻鱼糜制造技术以来,鱼糜制品在日本得到了很大的发展。目前日本冷冻鱼糜年产量100万吨左右,鱼肉香肠、鱼肉火腿年产量10万吨左右。近年来,鱼糜制品技术日益引起世界各国的重视,美国、欧洲和亚洲的泰国、南朝鲜,我国台湾等都在研究开发鱼糜制品。鱼肉火腿,鱼肉香肠作为鱼糜制品中的  相似文献   

10.
以往狭鳕等鱼类多利用于制作鱼卷、鱼糕等鱼糜制品,难以用于制作西餐。并且在制作过程中的水溶性蛋白会通过漂洗除去,鱼肉蛋白质得不到充分利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