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阳 《安徽农学通报》2022,(11):109-113+149
该研究采用单因子指数法和尼梅罗综合污染指数法评价农田重金属污染程度,测定土壤相关酶活,并采用16s rDNA Illumina高通量测序技术,对铜陵市狮子山矿区周围受重金属污染农田细菌群落多样性进行了分析,以期了解铜陵狮子山矿区受重金属污染农田的细菌群落结构和优势菌种。结果表明,该地区农田土壤中铜、锌、砷、镉含量很高,属于重金属严重污染。农田土壤中过氧化氢酶、酸性磷酸酶和脲酶活性高,土壤酶活与重金属之间具有较好的相关性,不同元素的重金属对酶活的响应不同。高通量测序结果显示,属于Proteobacteria、Chloroflexi、Actinobacteria、Acidobacteria门的序列总和占全部序列的80.11%,是门水平上的优势菌种。在属水平上,Arthrobacter具有相对较高的丰度,为优势菌种。研究结果显示,铜陵矿区重金属严重污染情况下,土壤细菌仍具有较高的活性和多样性,为筛选具有重金属抗性的优势菌种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
本研究旨在筛选冬虫夏草优良产区及低富砷能力的冬虫夏草真菌菌种,为冬虫夏草砷含量影响因素的确定和人工培育冬虫夏草的质量控制提供科学依据。采用微波消解-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对26个产区的冬虫夏草及其生境土壤砷含量进行了测定与分析,并对二者砷含量的关系进行了探讨。研究发现,冬虫夏草砷含量超标现象具有普遍性,超标率约为96.15%,产区土壤砷含量多符合国家标准,超标率仅为30.77%。结果分析表明,冬虫夏草砷含量是否符合国家标准与产区土壤砷含量是否符合国家标准之间无必然联系,不同产区的冬虫夏草菌株富砷能力的差异导致了冬虫夏草砷含量的不同,推测四川雅江县是冬虫夏草天然的优良产区,马尔康产区的冬虫夏草真菌菌种具有高富集砷能力的菌种,而丹巴县和黑水县两地的冬虫夏草中的真菌菌种为低富砷能力的菌种。  相似文献   

3.
从土壤中筛选出酶活性相对较高且对油茶饼粕中的抑菌物质具有较高抗性的菌种YY-1、YY-2和YY-3,在此基础上测定它们的酶活性[5 843、1 4834、8 264 U/(mol·h)],并比较这3个菌种的生物量,最终确定YY-2为最佳菌种。通过菌种18S rDNA测序比对后发现,YY-2菌种与烟曲霉的相似性达99%。  相似文献   

4.
邻苯二甲酸二甲酯(Dimethyl phthalate,DMP)是一类具有生物毒性的有机化合物,已被中国环境监测中心和美国环保署列为优先控制污染物之一。土壤微生物对土壤环境变化能够作出精准且快速的反应,并能预测土壤的污染状况。因此,研究土壤微生物对邻苯二甲酸二甲酯污染的响应显得十分必要。试验通过土壤微生物宏基因组测序,探讨了DMP污染对土壤微生物敏感菌的丰度、多样性及信号调节途径的影响。首先,用DMP处理未污染土壤,使DMP终浓度为0、5、10、20、40 mg·kg-1,然后,暗培养20 d,进行土壤宏基因组测序。结果发现与芳香族化合物降解相关的菌种的相对丰度受到DMP污染促进,而其余在土壤中占比例较大且变化较显著的菌种的相对丰度受到DMP的抑制,且抑制效应与污染物浓度呈正相关;DMP污染导致土壤微生物群落Simpon和Shannon多样性降低;土壤微生物的ABC转运系统、双组分系统(TCS)和磷酸转移酶系统(PTS)总基因丰度及相关酶的基因丰度均受DMP污染的促进。研究表明DMP污染改变了土壤微生物敏感菌种的丰度,干扰土壤微生物基因表达调控系统,进而有可能引起土壤生态系统失衡,影响土壤健康。阐述DMP对土壤微生物的生态毒理效应对优化环境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改善环境质量具有科学意义和实际价值。  相似文献   

5.
西北干旱地区盐碱不断地积累于土壤表层,从而导致土壤中水气运行状态变差,加剧加重土壤的盐碱和污染物的积累与土壤污染恶化程度。本文以榆林工业园区产生的油污土壤为研究对象,开展微生物降解油污土壤的筛分实验,记录菌株在不同温度、pH值和转速环境条件下的产菌量,通过对比产菌量选取最适宜菌株的培养条件。研究结果显示,当接种环境为初始pH值(4.5~7.0)时,产菌量增长趋势基本保持不变,当pH值超过7.0时菌种的产菌量达到最大值,且随着pH继续增加,该量值呈下降趋势;温度为35℃是培养菌种的临界值,当温度低于35℃时,菌种的产菌量变化曲线呈快速增加趋势。因此,实验中菌种培养条件选取对其产菌量增加有着明显的影响,研究成果对西北干旱地区油污土壤修复提供了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6.
生活垃圾降解菌除臭效果比较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周耀明  张恒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26):8312-8313
从土壤中采集微生物,分别用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马铃薯蔗糖培养基和高氏一号合成培养基分离、纯化得到不同的菌种。培养接入菌种的臭液,测定其氨氮含量和硫化物含量。结果表明,放线菌、细菌、真菌对氨氮以及硫化物的降解能力明显不同;放线菌除臭能力较强,细菌和真菌不具有除臭能力。  相似文献   

7.
通过小区试验研究了多菌种偶联发酵生物肥对土壤养分、理化性状、氮磷利用率、土壤微生物区系及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侯金丽  段永兰 《农技服务》2009,26(11):31-32,47
叙述了土壤解磷微生物的种类和作用机理;土壤解磷微生物菌种的筛选;土壤解磷微生物肥料的生产;土壤解磷微生物肥料的使用方法以及使用解磷微生物肥料的肥效。  相似文献   

9.
为了发现特殊生态环境的微生物资源,对青海湖土壤以及青藏高原的一个大型真菌进行微生物菌种分离,对部分菌株发酵提取物采用平板检测法进行抗菌活性评价。结果显示,共发现49株菌株,其中1株放线菌和5株真菌的发酵液对普通变形杆菌(Proteus vulgaris)具有明显的生长抑制作用。研究结果表明,青藏高原土壤微生物资源具有发掘新结构抗生素的价值。  相似文献   

10.
微生物絮凝剂产生菌的筛选及其絮凝活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江慧华  马森  方继敏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15):8990-8993
[目的]筛选出具有高絮凝活性的微生物产生菌,并观察研究微生物产生菌的外观形貌,并确定微生物产生菌的最佳培养条件。[方法]分别从土壤、活性污泥、食品厂污水和垃圾渗滤液中筛选出具有絮凝活性的菌株若干,然后在不同的培养基条件下通过富集培养、平板分离、纯化培养和复筛,筛选出具有高絮凝活性的菌种。在显微镜下观察菌种的形貌。最后考察了培养温度、培养时间和摇床转速对絮凝效果的影响,对培养条件进行了优化。[结果]从土壤、活性污泥、食品厂污水和垃圾渗滤液中筛选出具有絮凝活性的菌种8株,然后在不同的培养基条件下通过富集培养、平板分离、纯化培养和复筛等,筛选出絮凝活性超过90%菌种2株,在显微镜下初步鉴定为杆菌。以絮凝活性最高的F-4为例,该菌产絮凝剂的最佳培养条件为:培养时间56 h、培养温度30℃、摇床转速150 r/min。[结论]在该条件下,F-4菌株对高岭土悬浊液的絮凝率达到93.1%。  相似文献   

11.
<正>一、产品特点"农好"生物有机肥是由精选鱼精、豆饼、腐殖酸、米糠、烟丝等原材料经高效菌种发酵而成,富含氨基酸、腐殖酸、中微量元素及多种活性物质,可为作物提供全面的营养源,具有提高作物产量、改善农产品品质的功效。二、产品功效1.改良土壤。"农好"生物有机肥可改善土壤的团粒结构,防止土壤板结;能增强土壤的保水能力和土壤的透气性,促进作物根系生长。2.提高肥料利用率。可增强土壤储存  相似文献   

12.
《新农业》2015,(23)
<正>植物微生物菌剂-播可润产品是由中国农业发展集团有限公司沈阳爱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新一代微生态产品,是由枯草芽孢杆菌、地衣芽孢杆菌两大优良菌种与寡糖复配组成,采用常温制粒、低温干燥、3层次包埋技术而成,菌种具有抗性强、活性高、存活期长等特点。近年来,随着化肥的大量施用,土壤质量严重下降,并且影响到农业的安全生产和人类健康。播可润产品通过其微生物菌在土壤中的生命活动,可以有效促进植物生  相似文献   

13.
以施用了秸秆发酵专用菌种的温室土壤和秸秆作为研究对象,进行了一系列的定期检测试验,得出了初步结论是在该试验范围内,秸秆专用菌种的施用对于提高秸秆的降解率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4.
李平  卓凤萍  高立洪  蔡鸣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21):11017-11019,11069
[目的]筛选烃类污染物降解菌,研究其生长条件。[方法]以石化厂附近长期被石油污染的土壤微生物为菌源,煤油作为唯一碳源,经过驯化筛选、分离出对煤油降解效果较好的菌种,并对影响菌种生长的条件参数进行了优化。[结果]煤油降解菌的最佳生长条件为:温度30℃,pH 7,盐度2.5%,恒温摇床转速190 r/min。在此条件下,将菌种培养3 d后,煤油降解率达42.6%。[结论]该研究为烃类污染土壤的修复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5.
《农村新技术》2008,(5):57-58
近年来,宁夏农科院和宁夏诺得曼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结合我国气候条件、土壤特点,不断筛选菌种,改进生产工艺,成功生产出了接近世界先进水平的根瘤菌接种剂,并在宁夏、四川等地进行田间试验,效果良好。试验显示,该产品具有高效、节能、环保等特点,具有推广使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从沾化百草枯污染土壤中富集、筛选、分离出3株具有百草枯降解能力的菌株,进一步研究了这3株优势菌的生理生化特征及最佳生长条件。通过形态学观察和生理生化指标的测定,对这3株菌种进行鉴定,初步确定:BCK-1为颤螺菌属,BCK-2为梭菌属,BCK-3为芽孢盐杆菌属。这3株菌株在37℃培养3d后,发现这3株菌株(BCK-1,BCK-2,BCK-3)对百草枯的降解率分别为79.35%、80.26%和86.22%。3株优势菌种可应用于受百草枯污染的菌源土壤的生物恢复。  相似文献   

17.
草酸青霉是一种可以分解纤维素的真菌,该菌剂的添加可能会影响砷污染土壤中砷的形态转化。采用土壤培养和室内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淹水条件下添加外源真菌——草酸青霉对土壤中有效性砷浓度水平的影响及其对土壤溶液中砷形态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土壤淹水30 d的条件下,不灭菌不加菌种时,土壤溶液中的总砷质量浓度最低,为48.7 ng/mL,此时土壤溶液中3价砷和5价砷的质量浓度分别为2.2,42.5 ng/mL;在灭菌不加菌种时,土壤中的总砷质量浓度最高,为284.4 ng/mL,此时土壤溶液中3价砷和5价砷的质量浓度分别为198.1,49.5 ng/mL;灭菌不加菌种时,土壤溶液中的DMA质量浓度最高,为2.875 ng/mL;在不灭菌的2种处理下,均未检测到DMA。由此可见,不灭菌的土壤溶液中总砷浓度最低,毒性较小,并且外源真菌草酸青霉对土壤中的总砷浓度和DMA浓度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18.
在大田和盆栽条件下,以转Bt基因抗虫棉晋棉26号和其具有相似遗传背景的普通棉花品种晋棉7号为材料,研究棉花不同生育期的土壤细菌、真菌、放线菌及其生理菌种的变化。结果表明,转Bt基因棉晋棉对土壤微生物种类和数量有一定的影响,在某些生育期显著高于或低于普通非转基因棉花,或者差异不显著。因此,转基因安全评价需要对土壤微生物进行评价。  相似文献   

19.
小云斑鳃金龟(Polyphylla laticolla laticollis Lewis)是近年来云南省危害马铃薯块茎的地下害虫之一,发生危害严重。本试验在室内测定了从棕色金龟子(Holotrichia titanis Reitter)幼虫体上分离的金龟子绿僵菌[Metarhizium anisopliaeMetschnikoff (Sorokin)] MA0107对小云斑鳃金龟(P. laticolla laticollis Lewis)幼虫的毒力,并用时间-剂量-死亡率模型进行了模拟分析,同时对该菌种在土壤中的宿存能力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该绿僵菌菌株对小云斑鳃金龟幼虫具有较强的毒力,剂量效应参数为0.74;该绿僵菌分生孢子在土壤中的宿存量随接种后时间的延续而下降,每克土壤中的成菌落数的对数与处理后的天数成线性相关关系,其有效杀虫成分的分生孢子在土中的半衰期为17天。由此在马铃薯整个生育期内,在土壤中施放该菌种防治小云斑鳃金龟幼虫时,放菌次数应为2~3次。  相似文献   

20.
阮哲璞 《安徽农业科学》2014,(14):4391-4393
以南京小龙山植株海州香薷、根际土壤与非根际土壤作为材料得到可培养的植物内生细菌、根际细菌与非根际细菌,通过研究样品间的群落差异,来分析所得菌种对植株、土壤的作用与影响.将可培养细菌加入钾长石中,通过测定分析不同生境细菌对矿物的风化能力,筛选出具有高效释放矿质元素能力的菌株.该研究有助于丰富微生物资源库,了解植物内生细菌与不同土壤微生物的作用与联系,为深入阐明细菌的矿物风化作用机制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