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丝茧育养蚕时添食蔗糖的效果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丝茧育养蚕时添食蔗糖的效果研究浙江农业大学蚕学系吕顺霖,徐俊良,肖志飞,丁煜艳湖州市蚕桑技术推广总站马秀康,楼黎静目前养蚕生产中有的农户添食蔗糖,以期提高蚕茧的产质量,提高养蚕生产的经济效益。但对于养蚕中添食蔗糖的效果,人们有不同的看法。一种观点认为...  相似文献   

2.
5龄饷食后分别给家蚕添食一定浓度的豆浆和蔗糖,以全叶清水添食为对照,调查家蚕在全叶和缺叶条件下添食对产茧量、茧质、生长发育和饲料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全叶情况下,添食蔗糖没有明显增产效果,但可以提高茧质。在缺叶30%情况下,添食蔗糖的蚕茧产量比对照降低17.67%,但茧质没有降低,饲料效率提高17.65%,50kg 桑产茧提高17.19%。在缺叶在缺叶30%和40%情况下,添食豆浆,蚕茧产量比对照分别降低61.05%和78.24%,对蚕生长发育和饲料效率均有良影响,但茧质没有降低。  相似文献   

3.
种茧育养蚕时添食蔗糖的效果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前种茧育生产中不少地区添食蔗糖,以期提高蚕茧和蚕种的产质量,但其效果和经济效益如何尚不十分清楚.为了减少添食蔗糖的盲目性,提高蚕种生产的经济效益,笔者于1987年春在海宁市钱塘江蚕种场进行了试验,用统计学上的单因素随机区组试验设计研究了添食蔗糖对蚕茧和蚕程产质量的影响,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一引言家蚕添食各种有关物质的效果,已经获得国内外试验与生产上的论证,特别是在我国,最近几年来,家蚕添食巳经在养蚕业生产上广泛地应用了。养蚕高产试验中一般已运用添食这一技术措施。添食青霉素,全国各地均一致肯定对防病有效,试验研究工作也巳实征了这一点。意大利Bosticco Attilio等在1956年发表了维生素与抗生素的添食效果,认为维生素~B_(12)(氰基(金古)维生素)能够促使蚕儿蛋白质含量的增加。在畜牧业中,混合应用维生素与抗生素添食,效果更加显著。  相似文献   

5.
1958年,我国的蚕业生产上,在总路线的光辉照耀下,利用青霉素添食来提高家蚕生活力的研究,已获得了科学的证明与显著成就。今后用青霉素为保证蚕作的安全与丰产,指出了新的道路。但是为了达到青霉素合理的添食,发挥经济上的最大效果,这里想对青霉素是怎样的物质?怎样注意效价的丧失,在养蚕技术上怎样进行青霉素添食?青霉素可达到蚕业上如何效果?这些问题都值得我们谈它的。  相似文献   

6.
本试验首次对赤霉素在桑、蚕上的应用作了系统研究:在研究不同浓度对桑树产叶量的影响的同时,亦对处理后桑叶和赤霉素本身对蚕的生长发育的影响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用赤霉素处理桑树有增产效果,但处理浓度以5ppm左右为适,过高过低,则效果差且5ppm的浓度处理过后秋叶之硬化减轻。2.用赤霉素喷洒桑树采其叶养蚕和用赤霉素直接添食,5ppm浓度对茧丝成绩和家蚕的正常生理均无不良影响,但浓度过高,对丝质的其些指标稍有影响。  相似文献   

7.
目前我省蚕区使用多种养蚕添食剂,以期提高蚕茧和蚕种的产质量。但在多次试验中同一添食剂的效果常不一致,有的添食效果显著,有的不显著,有的反而低于对照,致使大家对添食剂的使用有不同的看法。笔者认为造成这种不一致性的原因有二种,一  相似文献   

8.
生物助长剂目前在农业生产上广泛应用,有较好效果.其作用机理是能刺激细胞的新陈代谢,促使细胞的分裂与增生,从而达到植物机体迅速增长的目的.本研究在我场首次对生物助长剂在养蚕和桑树上的应用作了初步试验,以探索该生物助长剂对蚕桑生产的增产效果.结果表明:用该生物助长剂处理桑树有增产效果,以4 000倍液较明显,同时在养蚕添食饲养上对蚕儿生理无不良影响,但对提高茧质茧量的效果不明显.  相似文献   

9.
家蚕饲养必须要做到量叶养蚕。如对桑叶产量估计过高,或由于遭受自然灾害,桑叶减产,那末将会造成五令期缺叶现象,从而影响蚕茧的产量和品质,经济效益低。为挽救这一损失,我们于今年春蚕期(品种为华合×东肥)在修水县东津公社泗联大队黄塘生产队对家蚕进行白毛夏枯草液添食试验。结果证明,采用白毛夏枯草液添食,可促使蚕儿提前上簇,而且上簇齐一,对提高蚕茧单产有一定效果。其方法简单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0.
为了验证蚕用营养饲料的养蚕效果,在蚕室和塑料大棚作了两期小区试验和生产应用。结果表明,5龄每次给桑添食营养饲料与给桑添水相比,节省桑叶10.8%~12.1%,万蚕产茧量提高3.5%~4.1%,万蚕茧层量增加4.6%~7.0%,100kg桑产茧量多14.7%~18.2%;生产应用每日添食2次营养饲料跟全桑叶育比较,节省桑叶7.7%~10.3%,盒种产茧量提高2.2%~3.9%,茧层量增加3.5%~5.1%;叶质差添食有较好的效果,还提出了研发高效营养饲料的建议。  相似文献   

11.
本文利用不同的给桑量分别饲养四、五龄蚕,其结果表明:不同的龄期,给桑量对蚕茧的产量和质量的影响是不一致的.四龄期是影响和决定质量的主要时期,五龄是高产的最重要的环节.  相似文献   

12.
家蚕血液酯酶同功酶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不连续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法.测定了24个家蚕品种及杂交种从三龄到后蛹不同发育时期的血液酯酶同功酶酶谱.结果表明:家蚕血液中存在着丰富的酯酶同功酶酶带类型,整个试验可观察到22条酶带,根据其迁移率及染色特点可分为A、B、C、D、E五大染色区.在不同发育阶段中共有13条酶带经常显现,后蛹期主要同功酶酶带活性降低,但非主带A-1区酶带却清楚地显示出来.在幼虫阶段,酶带的数目及活性防着食下量的增多而增人.并观察到A-2-b带与B-2带的表现最为突出,推测A-2-b带可能是家蚕血液部酶同功酶的基本酶带.进一步分析表明,A-2-b带活性与大多数经济性状间呈高度的正相关性.  相似文献   

13.
为减轻水稻与桑树混栽地区农药污染给蚕业生产造成的损失,进行了稻田杀虫剂三唑磷对家蚕的室内毒性试验。结果表明,采用点滴法与药膜法,25℃条件下药剂处理后96 h,三唑磷对家蚕2龄幼虫的接触LD50值分别为0.015μg/头与1.41μg/cm2。2龄起蚕开始,于25℃条件下用三唑磷处理的桑叶饲养,在药剂处理后24、48 h以及3龄起、4龄起、5龄起,三唑磷对家蚕的LC50值分别为2.38、1.54、0.97、0.74、0.53 mg/L。采用食下毒叶法试验,三唑磷对家蚕生长发育与结茧的最大无作用浓度约为0.04 mg/L。  相似文献   

14.
测定了植物杀虫剂印楝素(azadirachtin)对家蚕的食下、熏蒸、内吸毒性及安全间隔时间:印楝素对3龄起蚕的致死中浓度(LC50)为202.67×10-6mg/L,致死中量(LD50)为12.56×10-10mg/头,家蚕对印楝素极敏感,但中毒后至死亡的时间较长,一般需3~5d;印楝素在田间常规使用浓度下对家蚕基本无熏蒸毒性;0.5%印楝素乳油2000倍稀释液根灌、喷叶处理,通过桑根或桑叶内吸并在树体内传导的作用极小,即未喷洒到药液的桑叶对家蚕相对安全;印楝素对家蚕的安全间隔时间很长,饲喂0.5%印楝素乳油800、1200、1800和2700倍稀释液处理后的桑叶,间隔30d对3龄蚕的死亡率均在50%以上。蚕用消毒剂消力威(三氯异氰尿酸、碳酸氢钠粉)1000倍和500倍溶液浸渍受印楝素污染的桑叶30min有良好的解毒作用。  相似文献   

15.
本试验以钼蓝定磷法探讨了各种因素对家蚕中肠碱性磷酸酶活性变化的影响。就家蚕的发育时期来说,酶的活性呈现出规律性的变化,每龄眠中较低,盛食期达最高峰,熟蚕期为五龄的最低值;蚕绝食处理后,中肠碱性磷酸酶活性即下降,绝食后复给桑,酶的活性可恢复到一定水平,大蚕期以不同叶质饲育,此酶活性无论是嫩叶,还是老叶均比适熟叶为低,尤其以基部老叶为最低,不同温度饲育,普通适温区中肠碱性磷酸酶明显高于高温区或低温区;氟化物添食后第二天起,蚕在外表上并无明显的中毒症状,但中肠碱性磷酸酶活性已趋下降。  相似文献   

16.
为探讨全蚕粉中1-脱氧野尻霉素(1-deoxynojimycin,1-DNJ)含量与降血糖效果的关系以及蚕体内1-DNJ的来源,测定了7个家蚕品种或杂交组合以及用5个桑品种和不同叶质桑叶饲养5龄蚕制备的全蚕粉中1-DNJ含量,同时测定了由相应的全蚕粉配制的蚕粉复合物对小鼠食后1.5 h血糖值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家蚕品种以及用不同桑品种和不同叶质桑叶饲养家蚕制备的全蚕粉复合物的降血糖效果均存在显著差异,凡是降血糖效果显著的全蚕粉,1-DNJ含量都处于较高水平,而1-DNJ含量低的全蚕粉其降血糖效果均较差,但降血糖活性与1-DNJ含量之间并不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说明全蚕粉中还存在其它降血糖活性成分。养蚕用桑中的1-DNJ含量与蚕体内1-DNJ含量存在高度正相关性,而且用不含桑叶粉的人工饲料饲养的家蚕幼虫不含1-DNJ,因此证实了蚕体内的1-DNJ来源于桑叶,家蚕本身不能产生1-DNJ。  相似文献   

17.
农药灭多威不同剂型产品对家蚕的毒性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评估农药灭多威不同剂型产品应用于桑园害虫防治对家蚕安全性的影响,选用目前生产上常用的20%灭多威乳油、24%灭多威可溶性液剂和40%灭多威乳油3种不同剂型产品,稀释成不同质量浓度药液浸泡桑叶后给家蚕3龄幼虫添食,测定其对家蚕的急性毒性。结果表明:3种剂型产品对家蚕3龄幼虫的24 h食下LC50在14.626 4~17.617 9 mg/L之间,48 h食下LC50在10.760 3~11.498 7 mg/L之间,72 h食下LC50在9.450 2~10.213 7 mg/L之间,差异均不显著(P>0.05);3种剂型产品对家蚕3龄幼虫的24 h毒力和72 h毒力之间差异显著(P<0.05);3种剂型产品对家蚕3龄幼虫的毒力回归方程的坡度均在48 h最大,说明灭多威对3龄幼虫的毒力发挥最大时间在食下后48 h。将灭多威农药的3种剂型产品稀释成含灭多威质量浓度为66.67、133.33、266.67 mg/L的3种药液,分别喷施桑树后检测对家蚕的残毒期长短略有差异,以24%灭多威可溶性液剂3 600倍稀释液处理组的残毒期最短(8 d),结合毒力测定,确定灭多威3种剂型产品对家蚕的安全性间隔期为8~12 d。  相似文献   

18.
本试验用家蚕为指示生物来评价化学药品的毒性,通过对家蚕品种菁松×皓月和丰-×54A的幼虫添食石油醚和甲基硫醛锡的毒性试验,初步结果认为,石油醚对蚕有昏迷作用但并不直接影响其生长发育,但桑叶对其熏气后被破坏营养,从而影响蚕的正常生长发育;甲基硫醛锡具有较强的的毒性,其毒性不仅与浓度有关,还与添毒的时间长短有关即有累积毒性作用.产量高体质弱的春用杂交种菁松×皓月比体质强健的夏秋用杂交种丰一×54A更容易受影响.  相似文献   

19.
龚垒  徐锦松 《蚕业科学》1993,19(3):129-134
绿叶宝是新研制的一种高效叶面肥料。每个蚕期,用10—20ppm的绿叶宝溶液喷施桑树2次,可增产桑叶7.6%—20.0%,其增产幅度、稳定性均高于同类产品喷施宝、植宝18、多元复合微肥。用喷施过绿叶宝的桑叶养蚕,公斤桑产值提高3.6%,绿叶宝对蚕、人、畜无毒,且成本低、使用方便。1992年在10多个省区进行中试推广。  相似文献   

20.
野蚕黑卵蜂的生物学调查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梁细弟  胡萃 《蚕业科学》1989,15(2):95-99
野蚕照卵蜂是野蚕(Bombyx mandarina Moore)的主要卵寄生蜂,自然寄生率较高。在杭州,主要以一龄幼虫于越冬野蚕卵内过冬,一般4月底5月初开始羽出;在田间养虫室内,一年发生10代。25℃下,一世代的平均历期为18.56天,其中卵期约30小时,一龄幼虫期约2天,二龄幼虫期约3天,预蛹期约1天,蛹期10—13天。25℃下喂20%蔗糖液,雌蜂平均寿命45.37天,雄蜂43.21天。供蔗糖液,以家蚕卵为寄主,25℃下雄蜂平均产卵期20.39天,寄生卵粒51.27粒,产子蜂62.47头,于蜂雌性比平均82.10%。在4℃、76%R.H.下,幼期各虫态具一定的耐冷藏能力,尤以卵期为强。根据其生物学特性,认为该蜂在野蚕生物防治上很有利用前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