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前我国正处于体制转轨和结构调整中,劳动保障法观念淡薄,与《劳动法》相配套的法律法规还不完备,违反《劳动法》的行为相当严重。本文就劳动合同管理中存在的突出问题进行了探讨、分析,提出用人单位应在签定合同、试用期、变更劳动合同、解除劳动合同、解除劳动合同支付经济补偿金,续订劳动合同等方面加强管理,并阐述了如何管理,旨在保护合同双方的合法权益,建立和谐的劳动关系。  相似文献   

2.
现在.有一些用人单位利用务工者求职心切的心理,与务工者约定低薪试用期,试用期满前,利用《劳动法》有关试用期解除劳动合同规定,将务工者赶走,并且频繁利用试用期欺骗务工者。劳动者对用人单位提出的试用期问题,应当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3.
文生 《农技服务》2006,(4):76-76
《劳动法》及《违反〈劳动法〉有关劳动合同规定的赔偿办法》规定,用人单位不得随意解除劳动合同。用人单位违法解除劳动合同的,由劳动保障行政部门责令改正;对劳动者造成损害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具体赔偿标准:(1)造成劳动者工资收入损失的,按劳动者本人应得工资收入支付劳动  相似文献   

4.
劳动合同解除问题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按照我国现行劳动法的规定,劳动合同解除是指劳动合同生效以后,尚未履行或尚未全部履行以前,当事人一方或双方依法提前消灭劳动关系的法律行为。在劳动合同约定的期限届满前,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解除劳动关系,未履行的劳动合同权利义务则不再履行。按照《劳动法》第24条规定:"经劳动合同当事人协商一致,劳动合同可以解除"。  相似文献   

5.
1.“试用”有期限 《劳动法》第21条规定:“劳动合同可以约定试用期。试用期最长不得超过6个月。”这就是说用人单位与打工者可以约定“试用期”,也可以不约定试用期。但是,约定试用期的,最长不能超过6个月,这是强制性规定。试用期届满6个月。除经过试用被证明打工者不符合录用条件的外。用人单位必须录用。  相似文献   

6.
1.合法解除劳动合同。未解除与原单位的劳动合同就跳槽到其他单位,是违反劳动合同法的行为,应承担违约责任。《劳动法》规定:“经劳动合同当事人协商一致,劳动合同可以解除。”“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应当提前30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2.支付相关费用。《劳动法》规定:“劳动者违反本法规定的条件解除劳动合同,对用人单位造成经济损失的,应当依法承担赔偿责任。”劳动者应赔偿的损失包括:用人单位招收录用其所支付的费用;用人单位为其支付的培训费用;对生产、经营和工作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劳动合同约定的其他赔偿费用。3.承担保密义务…  相似文献   

7.
胡海 《农技服务》2005,(11):76-76
1、“试用”有期限 我国《劳动法》第21条规定:“劳动合同可以约定试用期。试用期最长不得超过6个月。”这是强制性规定。试用期届满6个月,除非经过试用被证明打工者不符合录用要求.用人单位必须录用.否则就有悖上述法律规定。  相似文献   

8.
根据《劳动法》规定,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可以在不违法的前提下,自由约定违约责任。一些用人单位借此与劳动者约定,在劳动者单方面解除劳动合同时,必须支付明显过高的违约金.从而实际上剥夺了劳动者依法解除劳动合酬、自主择业的权利。  相似文献   

9.
边纪 《新农村》2006,(4):29-29
劳动者提前30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但是,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劳动者可以随时通知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1·在试用期内的;2·用人单位未按照劳动合同约定提供劳动条件,未提供合格的安全生产条件的;3·用人单位未按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的;4·用人单位未依法为劳动者缴纳社会保险费的;5·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损害劳动者权益的;6·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用人单位以暴力、威胁或者非法限制人身自由的手段强迫劳动者劳动的,或者用人单位违章指挥、强令冒险作业危及劳动者人身安全的,劳动者…  相似文献   

10.
1.“试用”有期限《劳动法》第21条规定:“劳动合同可以约定试用期。试用期最长不得超过6个月。”这就是说用人单位与打工者可以约定“试用期”,也可以不约定试用期。但是,约定试用期的,最长不能超过6个月,这是强制性规定。试用期届满6个月,除经过试用被证明打工者不符合录用条  相似文献   

11.
<正>我国劳动法规定,经劳动合同当事人协商一致,劳动合同可以解除。用人单位和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应该依照下列规定和条件,有序地进行。第一种类型属于过失性辞退。劳动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随时可以解除劳动合同:(1)试用期间被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2)严重违反劳动纪律或者严重违反用人单位规章制度;(3)严重失职,营私舞弊,对用人单位利益造成重大损害;(4)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相似文献   

12.
劳动合同,是指劳动者与用人单位确立劳动关系,明确双方权利和义务的协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规定,劳动合同应当以书面形式订立,并具备以下条款:(1)劳动合同期限,分为有固定期限、无固定期限和以完成一定的工作为期限三种.劳动合同可以约定试用期,但是试用期最长不得超过6个月.(2)工作内容.(3)劳动和劳动条件.(4)劳动报酬.(5)劳动纪律.(6)劳动合同终止的条件.(7)违反劳动合同的责任.劳动合同除上述必备条款外,当事人可以协商约定其他内容.  相似文献   

13.
长期以来,很多打工者一直存在着这样的观点:劳动者和用人单位在试用期内,不需要有任何理由均有权随时与对方解除劳动合同.……  相似文献   

14.
试用期背后隐藏的“猫腻”一般有以下几种:陷阱一:先试用,后签劳动合同不少农民工在找工作时经常遇到这种情况,在与用人单位签订合同之前,总要有个试用期,而且往往试用期马上就要结束了,自己却被炒了。我国《劳动法》第十六条明确规定“建立劳动关系应当订立劳动合同”。从这一  相似文献   

15.
一般来说,劳动合同期限已满后,用人单位和劳动者都可以单方面终止劳动合同。但是,我国法律对孕期、产假期和哺乳期的女职工实行特殊劳动保护。我国《劳动法》第29条规定,女职工在孕期、产期、哺乳期内的,用人单位不得解除劳动合同。《国营企业实行劳动合同制暂行规定》中也有相同的规定。而且,根据1988年劳动人事部《关于  相似文献   

16.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通常把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辞退劳动者的行为称为“炒鱿鱼”。解除劳动合同,是指劳动合同依法成立后,合同当事人在合同期限届满前提前终止合同,解除双方权利义务关系的行为。在此,笔者提醒打工的朋友们注意,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的规定,只有具备下列法定情形并由用人单位履行相应的法定义务,用人单位才能单方面炒鱿鱼”,即解除劳动合同,否则,“炒鱿鱼”的行为就是非法的。1.劳动者有过错,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的几种法定情形①在试用期间被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的。②劳动者严重违反劳动纪律或用人单位规章制…  相似文献   

17.
为了保护劳动者的劳动权,《劳动法》第29条规定在下列情况下用人单位不得解除劳动合同:1.劳动者患职业病或者因工负伤并被确认丧失或者部分丧失劳动能力的。这种情况是因为务工者所从事的工作环境对身体造成了损害,用人单位完全有责  相似文献   

18.
1.合法解除劳动合同。未解除与原单位的劳动合同就跳槽到其他单位,是违反劳动合同的行为,应承担违约责任,《劳动法》规定:"经劳动合同当事人协商一致,劳动合同可以解除。""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应当提前30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  相似文献   

19.
宜工 《农技服务》2006,(5):76-76
根据《劳动法》规定,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签订的劳动合同期限可以分为三类:(1)有固定期限:即在合同中明确约定效力期间,期限可长可短.长到几年、十几年,短到一年或者几个月。(2)无固定期限:即劳动合同中只约定了起始日期,没有约定具体终止日期。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可以依法约定终止劳动合同条件.在履行中只要不出现约定的终止条件或法律规定的解除条件,一般不能解除或终止合同。  相似文献   

20.
<正> 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就确立劳动关系、明确双方权利与义务的协议,称之为劳动合同。劳动法规定,劳动者就聘于用人单位,应当签定劳动合同,以保护自己的劳动权利。签定劳动合同应注意以下事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