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对林业重新定位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形势下,立足黑龙江省乡村林业的发展现状,遵循优化区域布局和实现经济、社会、生态效益协调发展的思想,提出了建立村民主导型的乡村林业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2.
3.
乡村林业从它的生产场地和生产内容上看,是当前在中国农村兴起的庭园经济林的同义语,是农村建设的“绿色致富”工程.乡村林业的实施采用立地经营模式,因地制宜,建立商品基地;大力发展产品加工业,提高经济效益;建设好社会化服务体系,推进乡村林业依靠科技进步,向前发展。 相似文献
4.
乡村林业的现状及发展意见康永武,蔡秀琴(沙县青州林业站)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传统林业发生了重大的变化,其主要标志是乡村林业的逐渐兴起。乡村林业是指在社会变革过程,通过各种形式的宣传和动员,吸引广大农民积极投身林业建设,在自愿的基础上参与造林、育林、护... 相似文献
5.
迪庆高寒山区由于人才缺乏、自然环境恶劣、资源闲置、资源价值转换不力及投入不足等原因,导致乡村振兴林业建设存在许多困难.通过总结迪庆州林业建设对乡村振兴的影响方式,分析了林业生态建设对山区乡村振兴的推动机制,基于高寒山区得天独厚的自然生态条件、地方特色民族文化优势和担负的国家生态安全屏障建设任务,思考了林业生态建设对边远... 相似文献
6.
7.
乡村林业的发展及其意义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乡村林业(或称社会林业) 是发展中国家发展林业的一种重要模式.文章介绍了一些发展中国家在施行乡村林业方面所做的努力及取得的成效.中国发展乡村林业历史悠久, 文章通过介绍几种典型的乡村林业模式, 论述了中国乡村林业的发展概况.作者认为, 中国的乡村林业实践已取得了丰富的经验, 在中国推行乡村林业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8.
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80%的人口居住生活在农村,农村经济状况及发展影响着我国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我国大多数农村分布在生态条件恶劣的山区、沙区,且多数为贫困地区,交通不便,风沙和水土流失严重,直接影响着区域经济的发展。因此,加强生态环境建设,合理利用土地资源,提高土地生产力水平是发展农村产业化的基本条件。乡村林业,又称社会林业或社区林业,它是从社会学的角度解释和经营林业。其目的在于使广大农村,特别是贫困地区的农民通过发展林业增加收入或摆脱贫困。乡村林业不仅能为当地提供就业机会,而且对促进地区经… 相似文献
9.
10.
回顾了乡村林业的产生和发展,分析了农林复合经营的定义和发展,从乡村林业的主要技术形式、解决特殊土地的最优利用、促进乡村综合发展、促进乡村社会深层次变革等4方面阐明了农林复合经营在乡村林业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1.
芮城县抓住国家实施林业重点工程的机遇大力开展造林绿化,林业建设得到了大的发展,但是乡村生态环境建设仍是一个薄弱环节,探讨了如何加快乡村小康林业建设步伐的对策。 相似文献
12.
13.
14.
15.
多功能林业系统协同发展模式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林业是生态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关系到社会、文化和经济等要素的复合系统问题。文中分析多功能林业系统协同发展的主要内容和基本模式, 初步提出多功能林业系统协同发展模式是不断演进的, 并对演进过程的一般规律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6.
17.
作为城市生态系统的主力军——城市林业,即“以服务城市为主旨的林业”,是为了解决城市环境问题而产生的。城市林业定位与发展必须立足于社会经济发展需要和土地资源实际。其发展模式的建立,必须尊重科学,坚持以人为本、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原则,以城市主城区绿化为中心,城郊结合部环城森林圈为基础,进出城干道绿化通道和沿江、沿河、沿湖防护林带网为骨架, 相似文献
18.
为了推进乡村林业经营机制向林业股份合作制转变,促进乡村林业的快速发展。本文运用林业股份合作制理论,指出了当前发展乡村林业股份合作制存在的地区性差异和不足,并提出了对策。 相似文献
19.
广西林业循环经济现状及发展模式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分析广西林业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的基础上,阐述了广西发展林业循环经济的必要性、可行性及原则,探讨了广西林业循环经济的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20.
新型林业发展模式——循环林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代林业弥补了传统林业忽视森林生态功能和环境功能的缺陷,但没有充分考虑林业资源的有限性和再生周期性。而循环林业作为一种新型林业发展模式,通过森林资源的物质循环将林业种植业、林业工业和林业服务业联结起来,实现森林资源多层次阶梯式循环利用和林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