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湖北省坚持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注重质量,讲求实效,沼气建设取得可喜成就。到1983年底,累计建沼气沼31万口,其中1981年以来建池22万口,建池成功率98%。全省办沼气能源村200个, “小沼电”30多处,食品厂、牛奶场、菜场、国营农场还建了一批大、中型沼气池。现在,他们正在努力开创沼气建设新局面。  相似文献   

2.
四川省的沼气建设经过1979年后的调整工作,已走上健康发展的轨道。农村家用沼气池的池型结构已基本规范,建池质量普遍提高,先进的配套用具和发酵工艺逐步推广,城镇沼气稳步前进,沼气综合利用有了新的发展,许多沼气示范点成为当地的“卫生村”、“文明村”。但是,近年来建池数量却逐年下降,推广沼气越来越难。那么沼气推广工作怎样适应新形势,走出新路子,开创新局面呢?下面谈谈我们的看法。  相似文献   

3.
马家乡在初保工作中大力发展农村沼气四川省达川地区农村能源办公室李邦廷四川省达县马家乡1991年在全乡兴起了“沼气热”,开展农村“百池沼气村”建池竞赛活动,当年率先在川主村建成了全地区第一个“百池村”。三年来先后共建成“百池沼气村”三个,建池复盖率达到...  相似文献   

4.
在八十年代的整整十年中,我省沼气建设走过了一段“V”形的路程。1980—1982年,沼气大滑坡,全省每年的建池数量由4万多个下降到2000多个,1983年开始改变发展策略,调整发展政策,沼气建设逐步走出低谷.1989年全省建池1.6万个,虽然从数量看还没有达到1980年的水平,但沼气的质  相似文献   

5.
保护生态环境 ,建设富裕、文明的社会主义新农村被云南省玉溪市人民政府列为2 0 0 0年“民心工程”之一 ,并把沼气建设列入了各级政府工作的议事日程。截至 1999年12月 3 1日全市已建沼气池 4162 6口 ,建池成功率达到 10 0 % ,“三结合”配套率达到95 % ,利用率达到 88 18% ,年总产气量为16 4× 10 6 m3,形成 1 17× 10 4 t标煤的年节约量。开发利用沼气 ,是农村能源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玉溪市历来十分重视农村沼气建设工作 ,到目前为止 ,已有 72个乡 (镇 )、3 5 4个行政村、1681个民办小组开展了沼气建设 ,建池户为总农户的 10 % ,实现…  相似文献   

6.
宜昌县农能办工程师全世忠,自1974年从事沼气推广工作以来,做出了突出贡献.他亲手或现场指导建池3500多口,传带技术人员1500多名.他以惊人的毅力勤奋学习,成为全国农村能源系统有名的“土专家”,被农业部长何康赞誊为“能工巧匠、沼气鲁班”。他研究的“预制装配建池工艺”获省  相似文献   

7.
徐效俊 《中国沼气》2006,24(4):52-53
利用模式决定建池效益,“猪-沼-果”、“四位一体”、“一池三改”、“生态家园”模式的效益均优于“单建池”。农民建池意向逐步向综合利用转变,政府部门要因势利导给予政策、资金上的扶持,技术部门应加强技术支持,加快农村沼气发展综合利用步伐。  相似文献   

8.
沼气是一种生物质能源。发展沼气是解决农村生活、生产用能和保持生态平衡,改变环境卫生的有效措施。根据目前我省沼气发展缓慢的调查研究,提出了一些新的对策。一、目前我省沼气发展状况及发展缓慢的原因1973年以来,由于各级领导的重视和群众对办沼气有迫切要求,到1978年底全省发展沼气池10万多户。由于当时建池技术和建池材料不过关,建起的沼气池使用3~5年基本上全部报废,从而大大挫伤了领导和群  相似文献   

9.
为使沼气事业健康发展,提高建池质量是个十分重要的问题。根据各地经验,对于如何保证新建沼气池质量提出如下几点意见,供参考。 1.池型设计和布局。农户建池不必自行设计,可根据人口多少,发酵原料数量等情况按建池协作组编“农村家用水压式4、6、8、10立方米沼气池标准图集”(81年《沼气科技》增刊)选择沼气池的大小。池  相似文献   

10.
当前,农村沼气管理是沼气推广工作中的一大难题.这个问题解决得不好,就会出现建池累积数越多,管理的包袱就越重,影响沼气建设的发展.通过调查,对当前沼气管理存在的问题,总结多年来沼气管理的经验教训,结合农村的实际情况,我们认为“建池是基础,管理是关键,效益求发展”是沼气建设的一条实用经验。  相似文献   

11.
1995年12月28日,赣州地区沼气建设“一抓两促”现场会在兴国县召开,全区18个县(市)的能源环保办(站)的负责同志参加了会议。会议的主题是:学习兴国县的经验,以狠抓建池质量力中心,促进度,促效益,总结1995年的工作,重科学、高标准、严要求为1996年上新台阶做准备。 代表们参观了兴国县埠头乡上村小康示范点,程水村小康示范点的沼气建设,听取了兴国县以保证建池质量为基础,加快沼气发展步伐的经  相似文献   

12.
荆门市石桥驿乡从1980年开始,村村组组都先后办起了沼气,现已建池1202口,有了200人用上了沼气,占总人数的89.4%。原来缺柴烧最多的新集村,建池户占95%以上:基本不缺烧柴的苏冲村,也有91%的户建了沼气池;其余四个村的建池户,都在76%以上;现在全乡不仅基本解决了生活烧柴,而且林业发展很快,改变了山水面貌,改善了自然环境,发展了生态农业。  相似文献   

13.
东海县最西北部的山左口乡,一年建成1059只沼气池,1月15日通过了省级验收。建池成功率99.8%、利用率92%、配套率93%、三结合率97.2%,各项指标都达到了国家规定标准,超额完成了和省签订的“千池乡”合同任务。他们完成“千池乡”任务的主要做法是: 一、抓宣传发动,统一思想认识 1990年初,乡政府就把办沼气作为科技兴农,富民兴乡,为群众办实事的头条大事来抓。首先组织全乡村组干部到沼气办得好的地方去参观,学习。充分利用全乡的宣传  相似文献   

14.
我在省常德农校念书时,对沼气产生了极大的兴趣,决心在自己家里做试验,建一个沼气池。1977年,我和兄弟们不分白天黑夜,自己挖池,自己建池,花了30多个工,60多元钱,自费建造了一个8.5立方米的三合士水压式沼气池,建池后连续使用八年,运转正常。每年约八个月左右用气,全家七  相似文献   

15.
四川省举办“九五”农村能源综合建设县建池比武及技术培训班为了提高农村能源综合建设县沼气技术水平,促进农村沼气事业发展,四川省农村能源综合建设领导小组和四川省农村能源办公室于1997年3月5日至25日在四川沼气发源地之一的中江县,举办了全省“九五”农村...  相似文献   

16.
山东省沂水县城关公社东朱家庄子大队,根据农业生产实行“大包干”责任制的新形势,经县沼办批准,于1983年7月上旬组织了5个人的沼气建设承包专业队。短短两个多月,签订建池合同45个。建成30个,产气利用28个。广大群众称赞说,“承包建池办法好。”  相似文献   

17.
广西南丹县政府十分重视农村沼气建设工作,自1985年以来,连续三年从县财政拨款扶持农村沼气池建设。1985年拨沼气建池专款二万元,当年全县有253户农户用上沼气。1986年拨款一万元,建成农村家用沼气池400多口。今年拨款一万元,预计到年底,将有千户以上农民用上沼气,这有利于南丹县“两个文明”建设,使农村面貌得到改观。  相似文献   

18.
铜梁县近几年农村建池数量大幅度上升,1990年建池2489个,1991年建池5188个,1992年建池10000个,从发展趋势看,今后几年,每年都能以一万个沼气池的建设速度前进。我县从吸取过去搞沼气失败的教训中重新起步原因有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19.
根据各地群众来信要求,为满足广大农民和农村有关工作人员就地学习沼气技术的需要,经研究,我所决定开办“农村沼气技术函授班”,主要学习内容为农村沼气发酵工艺、建池枝术、配套设施、肥效、卫生、管理、沼气综合利用、秸秆综合利用等。学习时间半年,学员经考试合格发给结业证书。第一期于1988年1月1日开学,6月30结束,凡具有初中以上文化程度、能坚持自学者均可报名参加。报名截止日期1987年11月30日。报名时,请写明  相似文献   

20.
赤峰市郊区小骄村地处黄土丘陵山区。近几年这个村开展的沼气综合利用和改灶节柴为主的农村能源建设,“三料”短缺矛盾得到初步缓解,促进了农牧业生产的发展,改变了过去北方地区沼气池半年闲的状况,群众称赞沼气池是“招财池”,“致富气”。一、以沼气为纽带发展庭院经济从1987年秋,小骄村青年农民赵俭在6m~3沼气池上建一座22m~2的太阳能沼气温室。气温最低时,也能保证晚间照明和温室燃气升温,实现了以温室保池温、以沼肥种菜增收的良性小循环。当年温室内栽种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