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山东诸城市把淡水养殖作为水利部门脱贫致富和农民奔小康的支柱产业,以市场为导向,以经济效益为中心,狠抓“五化”措施,重点发展“三高”(高质、高产、高效)渔业,实现了超常规、跳跃式发展。去年水产总量突破万吨,成为鲁东南一颗明珠。这“五化”措施是: 一是基地建设规模化,以103座大中小型水库为中心,以沿河荒水荒滩开发为重点,建设规模化养殖基地。目前全市养殖水面达4万亩,并且以每年3000亩的速度开发改造荒滩荒水、废旧窑坑,建成高标准养殖基  相似文献   

2.
王树刚 《齐鲁渔业》2009,26(4):59-60
为综合利用海淡水养殖池塘,加快渔业经济发展,推进现代化渔业的实施步伐,提高渔业经济综合效益,2009年以来,东营市河口区以发展“高效、生态、品牌”现代渔业为主线,以科技为支撑,突出“做活水文章,培植大产业”这个重点,通过大户承包、合作经营、引进外资等多种方式,积极发展渔业经济,推进养殖示范区建设。  相似文献   

3.
《江西水产科技》2005,(4):19-19
吉安市吉州区紧紧围绕“渔业快发展,农民大增收”这一目标,以做强特色品种,开发休闲渔业为工作重点,促进了全区渔业经济快速、健康发展。目前,全区拥有养殖水域面积2.49万亩。  相似文献   

4.
信息集粹     
<正>东营市每年列1000万元专项资金扶持黄河口大闸蟹产业发展为做大做强黄河口大闸蟹产业,促进渔业增效、渔民增收,东营市近期出台了《关于扶持黄河口大闸蟹产业发展的意见》,计划从2010年至2011年,东营市每年列1000万元专项资金,扶持黄河口大闸蟹产业发展。重点扶持的产业项目包括大闸蟹养殖基地拓展、加工销售建设、科技研发推广等。  相似文献   

5.
仲雷  刘勇  宋凯 《齐鲁渔业》2010,(11):57-57
近日,东营市现代生态渔业示范区被省科协授予“全省十大高效生态科普示范基地”。该示范区规划面积2万hm^2(30万亩),采取“政府主导、社会力量参与、企业为主体建设”的运营模式,形成了“科技支撑平台+企业+协会+合作社+基地+农户”的发展格局。并先后与多所高等院所建立了紧密型协作关系,共同建设现代渔业研发中心和实验基地,开展科研攻关,推广新技术、新品种20余项。  相似文献   

6.
毛波 《科学养鱼》2007,(11):46-47
近年来,桐湖农场认真落实农村家园建设行动计划,依托现有1.1万亩养殖水面资源,采取生产规模化、经营产业化、模式科学化、发展市场化的办法,大力联合渔业企业,大做水产养殖资源开发文章。一、统一规划,分步实施各项建设桐湖农场现有队级基层农业单位6个,其中水产特色养殖基地1个。办事处党工委高度重视,统一规划,  相似文献   

7.
宫一震  张琦  王伟 《齐鲁渔业》2008,25(10):65-66
东营市现代化渔业示范区起步区于近日正式开工建设,迈出了该市加快现代渔业发展的关键一步。作为东营市规划建设的四大经济板块之一,该示范区规划总面积2万hm^2(30万亩),包括海水和淡水两个板块。海水渔业示范区规划面积1.3万hm^2(20万亩),在防潮大堤以西集中布设;淡水渔业示范区规划面积0.7万hm^2(10万亩),  相似文献   

8.
<正>垦利县以现代渔业园区建设为抓手,依托区位资源优势,按照"海陆统筹、海淡齐抓"的发展思路,规划建设了30万亩现代渔业示范区,全力抓好海参、大闸蟹两大特色品牌基地建设。海参养殖基地主要分布在红光办事处、永安镇、黄河口镇沿海,依托海跃、海宏、景明、新汇等渔业龙头企业,形  相似文献   

9.
东营市濒临渤海,内控黄河,是黄河三角洲的中心城市。全市海岸线长350多公里,浅海面积约4800平方公里,滩涂面积180多万亩,还有200余万亩宜渔盐碱荒滩尚待开发,渔业经济发展潜力巨大。渔业是山东省委、省政府确定的黄河三角洲开发和“海上山东”建设两大跨世纪工程的重合产业,具有良好的发展机遇。市委、市政府审时度势,从东营实际出发,提出了“海上东营”建设战略,将渔业作为农业主导产业来抓,渔业经济得到快速发展。2000年,全市水产增养殖面积达117万亩,水产品总产量达27.3万吨,渔业总产值16.9亿元,分别为“八五”末的2.6倍、3.1倍和3.2倍。“发展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已列入了国家“十五”计划纲要,正式进入了国家级决策。渔业经济是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抓住机遇,发挥优势,努力确保渔业经济持续发展、渔民收入稳定增长、渔业生态环境不断改善,加快“海上东营”建设进程。应着重抓好以下六个方面工作。  相似文献   

10.
山东省荣成市宁津镇海岸线长达84华里,浅海滩涂3万多亩,为充分利用沿海丰富的滩涂资源,发展海珍品养殖,走“以养兴渔”之路,这个镇近期规划、开发四大海珍品养殖基地: 一是5000亩鲈鱼养殖基地。经过几年的实践,他们选定土质肥沃、浮游生物多、水流平缓的桑沟湾南岸作为网箱养鱼的基地。划方设块,确权给有实力开发的单位,尽早开发利用。预计到年底全镇可发展网箱1000个,养鲈鱼300万尾,明年收入可达到1亿元。 三是1000亩鲍鱼养殖基地。该区设在镇辖东海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