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2 毫秒
1.
戊聚糖酶处理混合糠对其营养价值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自行研制的戊聚糖酶制剂处理混合糠15kg,采用气相色谱法分析其酶处理效果,并用2头回直肠吻合术生长猪和8只56日龄长沙黄肉仔鸡进行消化代谢试验。结果表明:混合糠经酶制剂处理后,戊聚糖降解率平均达50%左右,且NDF下降了1.19%,ADF和ADL分别提高了2.77%和0.60%。生长猪消化试验结果表明,酶处理混合糠后,其DMD、NDFD、ADFD分别提高了4.36%、2.14%、13.33%(P<0.01)和6.09%(P<0.05)。肉鸡代谢试验结果表明,酶处理混合糠后,其DMD、NDFD、ADFD和ADLD分别提高了1.16%、3.17%、21.14%(P<0.01)和7.29%(P<0.05);但可消化能(猪)和表现代谢能(鸡)却分别下降了0.42MJ/kg和0.84MJ/k  相似文献   

2.
复合纤维素酶对提高山羊瘤胃纤维素降解率的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天津农业科学》1997,3(1):21-24
在干羊草饲料中分别添加5g、10g、20g复合纤维素酶,同时设对照组,应用尼龙袋法进行山羊瘤胃内消化试验,采用3×4×4不完全拉丁方试验设计,于食后24h测定羊草中干物质消失率、中性洗涤纤维(NDF)、酸性洗涤纤维(ADF)、半纤维素和纤维素的降解率。观察添加不同水平的复合纤维素酶制剂对羊草营养物质降解率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添加5g、10g、20g/d·只复合纤维素酶,均能显著提高饲料干物质、NDF、ADF、半纤维素和纤维素的降解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极显著(P<0.01)。但3个试验组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  相似文献   

3.
大豆黄酮对雄性湖羊及水牛血清睾酮和瘤胃消化代谢影响的研究发现:雄性湖羊连续 7 d 皮下注射大豆黄酮( 100 m g/kg 体重),血清睾酮水平明显增加; 雄性水牛经十二指肠瘘管灌注大豆黄酮(500 m g/d),连续 12 d,血清睾酮( P< 0.05)、瘤胃细菌蛋白( P< 0.01)、挥发性脂肪酸( P< 0.05)和 H N3  N ( P< 0.01)显著增加,但( C2 + C4 )/ C3 未见有明显变化。结果表明: 大豆黄酮可以提高血清睾酮水平,并改善瘤胃微生物消化代谢。  相似文献   

4.
选用2头装有长久性瘤胃瘘管和十二指肠瘘管的空怀水牛,比较研究舍饲稻草──混合精料(1期)与青刈草(2期)两种日粮条件下水牛复胃氮代谢的变化。结果表明:2期与1期比较,瘤胃液pH降低2.02%(P<0;01),NH3-N提高266.96%(P<0.001),微生物蛋白(MCP)含量提高486.36%(P<0.001);昼夜十二指肠食糜pH增高22.06%(P<0.001),流量增加23.36%(P>0.05),总氮流量增高52.06%(P<0.05),非氨氮(NAN)增加53.35%(P<0.01),MCP氮增加101.88%(P<0.01),饲料及内源性氮增加44.20%(P<0.05),NH3-N增加47.65%(P>0.05),尿素氮降低23.35%(P>0.05),昼夜食糜总氮流量与摄食总氮量之比下降14.13%(P<0.001),复胃有机物(OM)消化率提高26.90%(P<0.05),MCP合成效率提高34.81%(P>0.05)。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48头杜洛克生长猪的饲养试验及6头阉公猪的代谢试验,探讨了17%,15%两种蛋白水平及0.8%、0.95%和1.05%三种赖氨酸水平的6种饲粮对杜洛克生长猪日增重、氮沉积和能量代谢的影响。结果表明,两种蛋白水平对增重影响差异不大(P>0.05),高蛋白时,以1.05%的赖氨酸、赖蛋比6.2饲粮获得最好的增重和饲料利用率;低蛋白时,以0.95%赖氨酸、赖蛋比6.3增重最好。尿N与日食N量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6组饲粮N沉积量差异不显著(P>0.05);但低蛋白饲粮的N沉积率和ME/DE值显著高于高蛋白饲粮(P<0.05)。  相似文献   

6.
4头装有长久性气垫式瘤胃瘘管和临时性颈静脉血管插管的雄性水牛冬季舍饲,以稻草为日粮(对照),试验期每头牛添喂羟甲基尿素(FDU)80g/d和混合精料1kg/d。添喂FDU和混合精料后,水牛瘤胃液pH明显下降(P<0.001),瘤胃液稀释率提高44.269%(P<0.001),容积有所增加。氨氮(NH3-N)一昼夜平均增加83.34%(P<0.001),微生物蛋白增加62.88%(P<0.001),血清尿素氮浓度提高95.13%(P<0.001)。表明水牛冬季饲喂稻草添喂FDU和少量精料,能明显改善瘤胃氮代谢。  相似文献   

7.
采用安装永久性瘤胃瘘管的纯种辽宁绒山羊和东北细毛羊各3只,通过2×3析因试验设计,在低水平补饲、自由采食粗饲料的条件下,比较研究了羊草、玉米秸秆和杨树叶3种多纤维粗饲料在饲喂山羊和绵羊时的养分消化代谢和消化动态特点。结果表明,山羊的自由采食量、干物质、表观消化率和瘤胃池量均高于绵羊(P<0.05或P<0.01)。山羊对纤维,特别是对木质素的表观消化率也高于绵羊(P<0.01),并且山羊瘤胃的食糜流通率(FOR)低于绵羊,食糜滞留时间(RRT)长于绵羊(P<0.01),但山羊液体食糜流通速度(LFOV)低于绵羊(P<0.01),而固体食糜流通速度(SFOV)则高于绵羊(P<0.03)。日粮间干物质、有机物及纤维表观消化率差异显著(P<0.05或P<0.01)。不同羊种采食不同粗饲料时,对于采食量和消化率存在着羊种与饲料种类间的互作效应。  相似文献   

8.
本实验利用四只带有永久性瘤胃瘘管的延边半细毛羊,采用交叉实验设计进行测试.体内实验表明,瘤胃液氨浓度实验组比对照组明显降低(P<0.01),实验组的PH值比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VFA的变化不显著(P>0.05).原虫蛋白浓度(P<0.05)、细菌蛋白浓度(P<0.05)和TCA-P(P<0.01)较对照组都明显提高,瘤胃温度没有发现变化;体外实验表明,实验组的产气性能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而瘤胃液中除淀粉酶(P<0.05)有显著提高外,脂酶、脲酶和纤维素酶的活性均无变化.在原虫种类的变化上,实验组的内毛虫数量较对照组明显增高,但双毛虫却明显降低(P<0.01).  相似文献   

9.
试验采用4头装有永久性瘤胃瘘管的本地雄性水牛,在冬季自由采食青干草和稻草日粮条件下,测定水牛瘤胃液体积、周转率和停留时间以及氮代谢变化。结果表明,青干草期瘤胃液体积、周转率显著高于稻草期(P<0.001,P<0.01),而停留时间在两期中无显著差异。瘤胃液氨氮(NN_3-N)浓度,青干草期显著高于稻草期(P<0.01),瘤胃液NH_3-N池量、微生物蛋白(MCP)浓度及其池量也显著高于稻草期(P<0.001)  相似文献   

10.
比较了12月龄的短秦F_1、短秦F_2和秦川牛各4头阉牛的体尺、体重变化及屠宰性能指标,结果表明:导入短角牛可使秦川牛后躯发育不良之缺陷得到纠正,腰角宽增加66.37%~68.52%(P<0.01),髋宽增加8.75%~11.58%(P<0.05),体重也明显增加(4.17%~6.51%,P<0.01);屠宰率、净肉率、肉骨比、眼肌面积和眼肌重等5项指标分别提高8.66%~9.01%(P<0.01)、5.23%~7.66%(P<0.01)、7.23%~47.09%(P<0.01)、27.14%~28.77%(P<0.01)和43.26%~48.88%(P<0.05,P<0.01),并使其胴体的前、后肢及体躯三部分产肉量占胴体总产肉量的比例得以优化,但肉质组成差异不大。改良效果短秦F_1优于短秦F_2。  相似文献   

11.
本文综述了关于添加脂肪对瘤胃发酵的影响,即添加脂肪对瘤胃的 pH、微生物的生长与活动、纤维素(CF、NDF、ADF)的消化、瘤胃蛋白质降解、淀粉消化、挥发性脂肪酸(VFA)的产量、乙/丙酸比例变化、甲烷气(CH_4)的产生量和矿物质(Ca、Mg)消化的影响,并提出了减少添加脂肪对瘤胃发酵负效应的途径。  相似文献   

12.
采用连续培养系统的12个发酵罐进行2次培养试验,研究瘤胃稀释率(D)对于活体外蛋白质发酵和微生物生长效率的影响。6个瘤胃稀释率分别为每小时发酵液流出量占发酵罐体积的0.025,0.050,0.075,0.100,0.150和0.200倍。以大豆提取蛋白为试验日粮,随着D的提高,饲料干物质、有机物质和粗蛋白真消化率均呈二次曲线趋势下降。提高D导致发酵液pH值提高,NH#-3和挥发性脂肪酸(VFA)浓度下降。每个VFA摩尔比例随D的改变而变化,并表现出蛋白质发酵特征。微生物N日产生量和微生物生长效率随D的提高而显著提高。蛋白质发酵的最大微生物生长效率为每千克可消化有机物合成微生物N 71.4g,其相对应的D为0.207/h。二次曲线模型适合于描述微生物生长效率。  相似文献   

13.
和龙膨润土对延边半细毛羊瘤胃内环境及血液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实验利用四只带有永久性瘤胃瘘管的延边半细毛羊,采用交叉实验设计进行测试.体外实验表明,瘤胃液氨浓度实验组比对照组明显降低(P<0.01),实验组的PH值比对照组显著性降低(P<0.05);实验组的CP和NDF的消失率比对照组提高(P<0.05和P<0.01);VFA的变化不显著(P>0.05);原虫蛋白浓度(P<0.05)、细菌蛋白浓度(P<0.05)和TCA-P(P<0.01)较对照组明显提高;瘤胃温度没有发现变化(P<0.05)血液指标中只有总蛋白实验组较对照组有所提高(P<0.05),血糖、血脂、GOP、GTP、HB均无变化;离子成分中只有锌离子实验组较对照组有所提高(P<0.05),而K、Mg、Cu、Ca都没有发现变化  相似文献   

14.
宏基因组学可以在非实验室纯培养的条件下直接获取环境微生物DNA,并对其基因组进行分析,将其克隆到合适的载体上,筛选所需要功能基因。就微生物宏基因组学及其在瘤胃微生物研究中的应用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5.
[目的]为了探讨饲用玉米、高丹草、饲用高粱在瘤胃内的降解规律。[方法]采用尼龙袋技术,对不同饲草的瘤胃内降解率进行研究。[结果]各饲草CP、NDF、ADF的有效降解率存在差异,而DM、OM的有效降解率差异不显著。其中CP的有效降解率以魔术师高丹草最高,达70.80%;饲宝1号饲用玉米、乐食高丹草、哈妮格林饲用高粱ADF的有效降解率在0.05水平上显著高于魔术师高丹草;乐食高丹草、哈妮格林饲用高粱、魔术师高丹草的NDF有效降解率在0.05水平上显著高于饲宝1号饲用玉米。[结论]该研究为饲用玉米、高丹草、饲用高粱的合理利用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6.
为了建立黄淮白山羊瘤胃甲烷菌快速检测的PCR方法,采集安徽本地黄淮白山羊瘤胃内容物,进行瘤胃甲烷菌的分离培养,利用瘤胃甲烷杆菌的保守基因甲基辅酶M还原酶基因(MCR)进行引物设计,并且优化PCR扩增条件。结果表明:所设计的引物具有特异性、专一性,优化的PCR扩增条件符合瘤胃甲烷杆菌扩增要求,扩增产物在140 bp的位置出现单一明亮条带。由此可见,利用PCR技术,可以快速、准确检测黄淮白山羊瘤胃甲烷杆菌。  相似文献   

17.
蛋氨酸的瘤胃代谢与调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蛋氨酸的营养生理功能入手,综述了蛋氨酸的瘤胃代谢与瘤胃保护的研究进展,提出了生物调控瘤胃蛋氨酸代谢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8.
本实验在模拟羊瘤胃内环境的条件下,采用瘤胃液体外发酵技术,在发酵底物中添加不同浓度的尿素,测定发酵液中原虫数量和微生物蛋白(MCP)的含量,旨在探索饲料添加尿素水平对瘤胃微生物的影响。结果显示:尿素浓度在0至3%范围时,MCP和原虫数量均表现出随尿素浓度增加而增加,2%和3%尿素浓度时,MCP和原虫量均较高,显著高于1%和对照组,说明此浓度可促进瘤胃微生物的增殖;但是,MCP和原虫数量在尿素浓度为4%和5%时均有显著下降,说明尿素浓度过高则对瘤胃微生物表现出了明显的毒害作用。  相似文献   

19.
利用实时定量PCR对瘤胃甲酸甲烷杆菌定量方法的建立与应用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目的】解决传统微生物评价方法存在的弊端,寻找快速、准确、灵敏的瘤胃微生物评价的新方法。【方法】利用实时定量PCR技术,以16S rDNA为靶序列,建立了瘤胃甲酸甲烷杆菌(Methanobacterium formicicum)的分子定量方法。【结果】采用本文所设计的引物、探针以及相应的PCR反应体系,检测极限可达到30拷贝(15个甲酸甲烷杆菌),与传统检测方法相比要更为迅速、灵敏。采用实时定量PCR技术所测得的细菌数量与采用传统的最大或然数记数法所测的细菌数量具有很高的相关性(r=0.957,P<0.01),表明采用实时定量PCR方法能够准确反映瘤胃微生物数量的变化。利用所建立的方法对利鲁杂交肉牛和荷斯坦奶牛瘤胃液中甲酸甲烷杆菌进行了定量检测。结果表明,利鲁杂交肉牛瘤胃液中的甲酸甲烷杆菌浓度是荷斯坦奶牛的5.6倍。【结论】利用实时定量PCR技术建立的瘤胃甲酸甲烷杆菌的分子定量方法能够准确反映瘤胃微生物数量的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