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中国管理科学院牛黄培植研究中心研究工作者经过多年努力,在牛黄培植、牛黄保鲜、水解牛黄等方面取得突破,这将极大促进我国牛黄培植及牛黄产品开发业的发展。牛黄是牛的干燥胆结石,珍稀昂贵,药用价值极高。从70年代起,我国科学工作者就开始了培植天然牛黄的探索研究,但进展一直不大。1990年,中国管理科学院成立了由陈裕容研究员牵头的牛黄研究机构,几年来,经过360次牛黄菌种提纯驯化,他们成功地把牛黄菌核培植技术由原来的第三代提高到第八代,在家养牛体中培植出高纯度,高质量天然牛黄。这个研究中心还突破了牛黄保鲜技术难关…  相似文献   

2.
人工牛黄为牛胆汁或猪胆汁经过人工提取制成的浅棕色或金黄色的粉末,主要成分包括胆红素、胆酸、胆固醇、无机盐等。人工牛黄是牛黄的代用品,制作工艺简单,价格还不到天然牛黄的0.5%,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普通百姓的用药需求。目前,人工牛黄占据了98%的市场份额,成为天然牛黄的主要替代品。  相似文献   

3.
1牛黄的药用价值牛黄是牛胆囊中形成的结石,历来被誉为中药之上品.《责具有清热化痰、利胆镇静及开窍的功效,能治疗热病神昏、濒病发狂、小儿惊风抽搐、咽喉肿痛以及痈疮肿毒等症.因此,牛黄供求紧缺,价格贵于黄金.2有牛黄牛的特征根据各地经验证明,有牛黄的牛大多数具有以下特征:特别瘦弱,眼睛发赤,毛管发亮,夜间常吼叫,食欲减少,喜饮水.具备此特征的牛,大多数有牛黄.取牛黄要及时,迟则易被胆汁浸润染成黑色.3采收与加工牛黄全年可产.越是瘦牛,在屠宰时,越应注意牛的胆囊、胆管、肝省三处有无硬块、结石,如有即为牛…  相似文献   

4.
牛体外牛黄发生器内培植牛黄技术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利用48头健康黄牛同时施行胆总管结扎术、胆囊插管术、十二指肠插管术和体外安装牛黄发生器,将原胆汁流通径路改建为肝脏→胆管→胆囊→引胆汁管→牛黄发生器→十二指肠,在体外牛黄发生器内和胆囊内同时培植牛黄。结果表明,植黄牛胆汁pH值降低,胆酸含量下降,牛黄发生器内胆汁粘度低于胆囊内胆汁粘度。胆囊内注入新洁尔灭,可减少胆汁中细菌数量,减轻胆囊炎症反应。全棉材料牛黄床的牛黄产量高于锦纶66和涤纶材料牛黄床,以网眼状全腔充盈型牛黄床的牛黄产量高、质量好。在5~7个月的培植期内,每头牛能生产牛黄14.1~19.6g,牛黄胆红素含量为29.05%±7.51%。  相似文献   

5.
人工培植牛黄的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工培植牛黄的方法辽宁昌图县供销联社李晓坤牛黄是名贵中药,应用范围较广,药用价值颇高。性凉、味苦而甘,具有清热、解毒、开窍、豁痰、熄风、定惊的功能。适用于高热、昏迷、惊痫、抽搐、中风痰厥等症,是制做牛黄安宫丸、紫雪丹、六神丸等名贵中成药的重要原料。牛...  相似文献   

6.
牛黄(Calculus bovis)为牛科动物牛的胆管、肝管和胆囊内的结石,系病理性产物,又名丑宝、胆黄、土精等。系名贵中药材之一。目前,牛黄分为天然牛黄、人工合成牛黄和人工培植牛黄三种。天然牛黄系自然产生于牛体内的胆结石,所以称为天然牛黄。天然牛黄自然发生率为0.2%左右。天然牛黄产量少,国内外均以人工合成牛黄补充天然牛黄之不足,因此,世界上人工合成牛黄应运而生,我国于1956年由天津制药厂首次合成。其药理及药效远不如天然牛黄。人们便寻求其它方法获取与天然牛黄相同的牛黄。林如忠等(1974)首次在牛体内培植牛黄成功,  相似文献   

7.
采用肠管运动实验的在体法和离体法研究证明,天然牛黄、胆红素含量不同的培植牛黄,对家兔在体肠管和离体肠管平滑肌的收缩强度和收缩频率均无明著,中胆红素培植牛黄,低胆红素培植牛黄与天然牛黄三者之间对肠管平滑肌的作用亦无显著性差异。采用大鼠胆管插管法,观察胆红素含量不同的培植牛黄对大鼠胆汁分泌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中、低胆红素培植牛黄与天然牛黄相似,三者均能显著地增加大鼠胆汁的分泌量。从给药后不同时间的胆汁  相似文献   

8.
利用5头健康黄牛同时施行了牛体外牛黄发生器内培植牛黄手术和肝脏内胆管插管手术,以探讨牛黄的形成机理。研究结果表明:在牛黄菌种的作用下,胆汁的理化特性首先在肝内胆管发生改变,转变为成黄胆汁;胆汁进入胆囊后,黏蛋白含量和细菌的数量迅速增加,结果导致胆汁的黏度升高,胆酸含量和pH值下降,这加速了牛黄小颗粒的形成;在牛黄发生器内,胆汁的黏度和pH值下降,这促进牛黄小颗粒的沉降、聚集和附着,从而减少了牛黄的丢失,提高了牛黄产量。牛的体重大,分泌的胆汁多,牛黄产量高。  相似文献   

9.
采用比较药理学研究方法,观察了中胆红素培植牛黄,低胆红素培植牛黄和天然牛黄对大肠杆菌内毒素及蛋白胨所致大鼠发热体温和正常体温的影响。结果表明,以上3种牛黄均能寺降低大肠杆菌内毒素和蛋白胨所致大鼠的发热体温,其中,低胆红素培植牛黄的解热作用强于天然牛黄和中胆红素培植牛黄。  相似文献   

10.
人工培植牛黄的感观分级标准董建平(陕西省永寿县畜牧站713400)为了按质量优劣对人工培植牛黄进行准确分级,以便合理定价出售,笔者在实际工作中,从其色泽、口味、“挂甲”性能、质地、在清水杯中的浮沉表现、含水量、胆红素含量等方面,将人培牛黄分为优质、次...  相似文献   

11.
体外植黄牛胆汁分泌和排空规律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工培植天然牛黄技术至今已有20多年的历史。“牛体外牛黄发生器培植牛黄技术”,是继“牛腹腔内模拟胆囊胆汁引流和快速培植牛黄的研究”,“模拟动物胆囊研制与利用技术”,“牛双胆囊培植牛黄配套技术的研究”和“培植牛黄成因研究”之后最新发展的一项培植牛黄技术。该研究与国内外以前的研究相比,首次截断胆总管,改建体外胆汁流通径路,  相似文献   

12.
牛黄是中国医药常用的贵重药品之一。从五十年代开始,国内科研部门就根据天然牛黄的化学成分分析和药理试验,用猪、牛、羊胆汁等人工合成牛黄,称人工牛黄。1972年12月全国人工牛黄总结工作会议上,转发了北京市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关于人工牛黄代替天  相似文献   

13.
《饲料世界》2004,(11):72
我国消费者今后不必再为买不到传统天然牛黄而发愁了。由武汉生物化学制药厂主持的国家火炬计划项目“体外培育牛黄原料药项目”取得成功,“体外培育牛黄”不久前已经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作为国家一类新药正式生产。有关中药专家指出,体外培育牛黄质优价廉,与天然牛黄具有相同的疗效,是天然牛黄理想的替代品。  相似文献   

14.
<正>前言 培植牛黄是通过外科手术的方法从活牛胆囊中经过一定的培育后取出的一种可代替天然牛黄使用的药品。培植牛黄取出后的清洗、干燥、脱床、除杂等环节是影响培植牛黄质量的不可忽视因素。笔者通过几年来的实践经理论分析总结,将如何加工培植牛黄成为一种合格的药品这一技术进行探讨。 培植牛黄是通过外科手术的方法从活牛胆囊中经过一定的培育后取出的一种可代替天然牛黄的药品,影响培植牛黄质量的因素除植黄成黄等技术环节外,  相似文献   

15.
牛黄是产于牛体胆囊内的名贵中药材。价格昂贵,市场紧缺,自然生长非常稀少。为解决天然牛黄不足,我们运用其自然形成的机理,利用外科手段给牛体胆中植入塑料网架作核心,再注入经胆汁驯化培养的大肠杆菌。由于菌种在胆汁中的繁殖和作用使胆汁中的胆红素、胆酸盐等有形成份沉积在粗糙的核体表面,就形成了培植牛黄。其药效和成份与天然牛黄相同。从1994年科技局立项至今,在专家的指导下,我亲自主持为我县累计培植800多例,以平均25.3g的牛黄产量获得成功,农民增收近千万,被誉为“牛肚子里面开金矿”。现将该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6.
运用比较药理学方法研究了生物牛黄中间体与天然牛黄、人工牛黄在抗病毒及对家兔血液流变学指标影响方面的不同。结果显示,生物牛黄中间体以25、50、100mg/kg体质量及人工牛黄50mg/kg体质量灌胃给药的大鼠含药血清,灭活后,在10倍稀释的情况下,在鸡胚成纤维细胞上使新城疫Ⅰ系疫苗毒的TCID50升高1个滴度;生理盐水组、天然牛黄50mg/kg体质量组10倍稀释大鼠含药血清,灭活后,在鸡胚戍纤维细胞上使新城疫Ⅰ系疫苗毒的TCID50降低1.5个滴度。生物牛黄中间体以25、50、100mg/kg体质量灌胃给药,可明显降低高分子右旋糖酐所致“血瘀”家兔的血沉值、血沉方程K值和红细胞聚集指数;天然牛黄50mg/kg体质量组对血沉值和血沉方程K值具有显著降低作用;人工牛黄50mg/kg体质量组时血沉值具有显著降低作用。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10例国内外产地不同的天然牛黄和53例内蒙古不同地区生产的培植牛黄中胆红素、胆酸含量测定及含量分析表明,天然牛黄中胆红素的含量为32.55~67.70%,平均含量为48.39%;胆酸含量为0.93~15.16%,平均含量为7.35%。培植牛黄中胆红素的含量为16.8~44.30%,平均含量为11.46%;胆酸含量为4.98%~49.16%,平均为16.76%。天然牛黄中胆红素的含量高于培植牛黄中的含量,而胆酸含量则明显低于培植牛黄。  相似文献   

18.
通江牛黄菌种的分离、鉴定和驯化李富育,余伯贵,吴厚明(四川省通江县畜牧局,635700)陈尚林,王珍兰(四川通江县卫生防疫站)人工培植牛黄是一项需深入研究的课题。当前,如何培育优良的致黄菌来提高牛黄产量和质量成了研究的核心。本文从产天然牛黄的黄牛胆汁...  相似文献   

19.
天然牛黄形成机理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天然牛黄形成机理探讨任成林(河北省张家口农业高等专科学校,075131)天然牛黄是牛体内胆囊、胆管和肝胆管中的结石,是名贵的中药材。天然牛黄形成率很低,仅在0.1%左右;产量少而医用需求量大,历来供不应求。因此,国内许多单位推广应用在活牛体内培育牛黄...  相似文献   

20.
牛黄是一种珍贵中药,具有清热解毒,安神定魄、祛痰开窍、抗惊厥等功能。天然牛黄仅来自个别牛体,产量甚少,很难满足需要。陕西省牛体胆囊置黄所生成的牛黄经省药检所鉴定,其质量同于天然牛黄,且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