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抗血液型脓病雄蚕品种的推广应用不但可以降低养蚕过程中易发生血液型脓病的危害,而且有助于提高茧丝质量.对"雌35CN×平28"、"雌29CN×平30"、"秋·华×平30抗"等3对雄蚕新品种进行繁育试验,以主推雄蚕品种"秋·华×平30"为对照,试验结果表明:"雌35CN×平28"、"雌29CN×平30"的繁育成绩低于对照种,需进一步选育提高;而"秋·华×平30抗"在2019年秋期的kg茧制种量为2.34张,能够满足大规模的蚕种生产的要求.  相似文献   

2.
"秋华×平30"是浙江省农科院蚕桑研究所育成的雄蚕品种,2005年通过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是目前生产上的雄蚕主推品种.在蚕种饲养量不断下降的产业形势下,雄蚕品种"秋华×平30"饲养量以稳中有升的势态进入大众视线,2016年累计推广近7万张,较2015年增加39%.由于雄蚕技术的成熟及前景诱人,该品种在全国的杂交种繁育权2016年被杭州市蚕桑技术推广总站买断而体现出该品种的生命力.杭州千岛湖蚕种有限公司自2013年开始繁育雄蚕杂交种至今已连续四年,现将繁育总体情况与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优质丝雄蚕新品种秋华×平30的饲养技术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秋华×平30是浙江省农业科学院蚕桑研究所应用家蚕性连锁平衡致死系,通过基因转育育成的优质丝雄蚕新品种.我们于2000年开始进行雄蚕杂交新品种秋华×平30饲养试验,2001年春率先在塔山蚕种场进行了繁育制种,生产雄蚕新品种秋华×平30计6837张,供本市及兄弟省市试验与示范应用,2001年秋期开始大面积示范推广.至今已饲养了4年8个蚕期共8825张,生产繁育秋华×平30共18400张,建立了塔山、长兴两个优质丝雄蚕杂交种繁育基地,总结形成了优质丝雄蚕新品种秋华×平30饲养配套技术与优质、高产、低成本的繁育技术.  相似文献   

4.
雄蚕品种"秋·华×平30"是一对优质高效的新品种,但其繁育系数偏低、繁育成本相对较高是影响该品种的因素之一。近年来,浙江省农科院蚕桑研究所针对这一制约因素新育成了四元雄蚕新品种"菁·云×平28·平30",本文报告了该品种在杭州千岛湖蚕种有限公司繁育试验结果。  相似文献   

5.
正众所周知,平衡致死系雄蚕杂交种只有一种交配方式,即只有正交,没有反交。在繁育雄蚕杂交种"秋·华×平30"时,"秋·华"原种饲育至4龄时,根据雌雄蚕的斑纹不同,淘汰白蚕,只饲养花蚕用于生产种茧。平衡致死系原种"平30"为限性卵色品种,根据雌雄蚕卵的不同卵色,在蚕种出库前根据  相似文献   

6.
正杭州市蚕桑技术推广总站(杭州蚕种场)创建于1935年,下属杭州千岛湖蚕种有限公司,是浙江省大型专业蚕种繁育单位,拥有雄蚕品种"秋·华×平30"全国独家繁育权,现有专业技术人员30余人,其中高级职称8人,技术力量雄厚,配有一整套蚕种繁育、  相似文献   

7.
介绍了在原蚕区繁育雄蚕品种如何选择原蚕户,秋·华和平30的原种性状、饲养标准、发育经过和原蚕饲养技术要点及注意事项。杭州蚕种场在燕上原蚕区繁育秋·华×平30雄蚕杂交种的生产实践证明,雄蚕品种可以在原蚕区繁育,结果显示,2012—2015年共繁育5个批次的秋·华×平30雄蚕杂交种40 644盒,平均公斤茧制种量2.33盒,平均克蚁制种量11.63盒,雄蚕杂交种母蛾检验平均无毒率达到84%;秋·华×平30雄蚕杂交种成品卵的平均良卵率99.07%,平均实用孵化率61.35%,达到了专业蚕种场的生产成绩。  相似文献   

8.
陈曦 《蚕学通讯》2015,(3):31-33
杭州蚕种场从2012年开始,在淳安原蚕区进行雄蚕品种"秋华×平30"试繁。通过三年实践,逐步掌握了原蚕区基地雄蚕繁育的技术要点,实现了雄蚕繁育的稳产优质。本文介绍了雄蚕品种"秋华×平30"的发育经过、饲养标准和在原蚕区繁育该品种的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9.
浙江省农科院蚕桑研究所利用雌蚕无性克隆系与平衡致死系杂交育成了新型雄蚕新品种,是雄蚕平衡致死和雌蚕无性克隆两项性别控制创新技术的融合。通过对近四年来"秋华×平30"、"雌35×平28"、"雌29×平30"三对雄蚕种的原种繁育,比较克蚁收茧量、健蛹率、制种量等指标,发现其繁育上的优缺点,通过进一步的选育和优化,以及繁育单位对原种性状的了解,性状表现向好趋势明显。  相似文献   

10.
介绍了杭州市蚕桑技术推广总站繁育秋·华×平30的情况。通过总结多年繁育秋·华×平30的经验认为,秋·华×平30尽管繁育难度大、繁育系数低、繁育成本高,但是只要合理控制雌雄原蚕的饲养比例,合理调节原种出库日差,加强原蚕饲育管理工作,强化制种各环节工作,就能够提高秋·华×平30的繁育成绩。  相似文献   

11.
正杭州市蚕桑技术推广总站(杭州蚕种场)创建于1935年,下属杭州千岛湖蚕种有限公司,是浙江省大型专业蚕种繁育单位,拥有雄蚕品种"秋·华×平30"全国独家繁育权,现在专业技术人员30余人,其中高级职称8人,技术力量雄厚,配有一整套蚕种繁育、检验所需的先进设备。单位本着"以质量求生存,以科技求发展"的经营理念,始终恪守"质量第一、用户第一的宗旨",连续多年被评为"浙江省蚕种质量管理先进单位",繁育的蚕种深受用户欢迎,产品畅销全国。  相似文献   

12.
正杭州市蚕桑技术推广总站(杭州蚕种场)创建于1935年,下属杭州千岛湖蚕种有限公司,是浙江省大型专业蚕种繁育单位,拥有雄蚕品种"秋·华×平30"全国独家繁育权,现有专业技术人员30余人,其中高级职称8人,技术力量雄厚,配有一整套蚕种繁育、检验所需的先进设备。单位本着"以质量求生存,以科技求发展"的经营理念,始终恪守"质量第一、用户第一的宗旨",连续多年被评为"浙江省蚕种质量管理先进单位",繁育的蚕种深受用户欢迎,产品畅销全国。  相似文献   

13.
用家蚕性连锁平衡致死系的雄性与常规家蚕品种的雌性相交,下一代雌性在胚胎期死亡,仅雄性能正常孵化、发育并结茧,可实现专养雄蚕,从而实现农村专养雄蚕这一蚕业技术的革命,为实现蚕业的高效、省力奠定了技术基础。2005年,秋·华×平30由浙江省农科院蚕桑所培育并通过浙江省省级审定,同时也是国内外第一个通过审定的雄蚕品种。杭州地区是全国率先大规模推广雄蚕品种的蚕桑主产区,杭州蚕桑技术推广总站也是较早繁育雄蚕杂交种的专业蚕种场站。由于雄蚕繁育难度大、繁育系数低、繁育成本高,加上杭州蚕桑技术推广总站由专业场向原蚕业转移等原因,导致中间有几年繁育间断。为实现雄蚕杂交种繁育自主化,促进杭州地区雄蚕的大面积推广,从2012年开始,杭州蚕桑技术推广总站开始在原蚕区进行雄蚕品种秋·华×平30这一对品种试繁。经过6年的实践,不断摸索经验,逐步掌握了原蚕区雄蚕繁育的技术,实现了雄蚕繁育稳产、高产、优质的综合目标,在此与大家共同探讨下繁育中的经验和教训。  相似文献   

14.
原蚕区雄蚕品种一代杂交种繁育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雄蚕系列品种在浙江省繁育推广多年,由于该系列品种在繁育过程中的特殊要求,一般选择在专业场场本部饲养,近年来由于专业场场部饲养规模缩小,制约了雄蚕品种在我省的繁育和推广。目前我省饲养的雄蚕一代杂交种有很大一部分是从山东调入的。为解决雄蚕一代杂交种繁育问题,必须探索在原蚕区繁育雄蚕一代杂交种。近年来已有省内多家蚕种繁育单位在原蚕区试繁。海宁市新兴蚕种制造有限责任公司在2009年春期在原蚕区试繁雄蚕杂交种秋华×平30,饲养原种180g,取得初步成功。  相似文献   

15.
"雌29×平30"是浙江省农科院蚕桑研究所利用雌蚕无性克隆系"雌29"与平衡致死系"平30"杂交育成的新型雄蚕品种。"雌29×平30"品种的主要优势在于蚕种繁育环节解决了雄蚕种质量标准中的雄蚕率问题,提高了雄蚕种的质量,降低了雄蚕种的生产成本。2017年春期在淳安县威坪镇进行了农村生产试养,该品种孵化齐一,各龄眠起快而齐,群体生长发育整齐,抗病性强,好养,食桑旺、不踏叶,上蔟涌,营茧速度快,张种产茧量高。  相似文献   

16.
顾锦华 《中国蚕业》2006,27(2):94-95
专养雄蚕是传统农业领域的一次重大变革,雄蚕的繁育和推广已成为提高蚕茧出丝率,增加茧丝绸生产效益的重大突破口,是21世纪蚕业发展的制高点。为在蚕业高科技领域占有一席之地,提高茧丝绸生产的经济效益,海盐县于1999年开始从浙江省农业科学院蚕桑研究所引进雄蚕品种进行繁育并试养推广,至2005年秋期已饲养了6年12期,期间先后试养了8对雄蚕品种共计6500余张。秋华×平30是经过多年试养选育出来的优良雄蚕品种,到2005年秋期全县共试养了5年8期计4725.5张。同时海盐县蚕种场也于2000年开始了雄蚕的自繁工作,目前已形成了年生产雄蚕种2万张的生…  相似文献   

17.
2005年青州公司场内繁育了多对新品种,特别是大批量地进行了雄蚕品种的繁育,现就今年春、秋两季繁育雄蚕秋华×平30的体会汇报如下:1品种性状1.1平30是蚕性连锁平衡致死日日杂交固定种。日系、二化、卵色限性、四眠原种。滞育卵雄卵黄色,卵壳白色,雌蚕卵为紫色,雌、雄卵各有一半在胚胎期死亡。在蚕种整理、装盒、催青前,将雌蚕卵全部选除,彻底淘汰,只留黄色蚕卵,其实用孵化率在36%左右(因为黄色卵中有一部分为不良卵,因此孵化率达不到50%),孵化出的蚕儿99.95%为雄蚕。蚁蚕浅褐色,大蚕体色灰青,普斑,似油蚕,逸散性强,克蚁头数在2300头左右,适…  相似文献   

18.
正为提升宁南茧丝品质,2015年春季宁南县南丝路集团从山东青州蚕种场引进雄蚕品种("秋华×平30")进行试养探索。据资料介绍,"秋华×平30"是一对夏秋用三元雄蚕杂交种,具有体质强健好养,茧丝质性状优良,茧层率与出丝率高,能缫制高品位生丝等特点,杂交种雄蚕率高达98%以上。雌卵几乎全在胚胎期死亡,正常孵化率48%左右,但有时也会有少部分雌蚕孵化(孵化率会超过50%),但孵化的雌蚕通常在1龄末2龄初自然死亡,只有雄卵能正常孵化生长,克蚁头  相似文献   

19.
王涤龙  陈曦 《蚕学通讯》2021,41(3):31-33
近年来,世界丝绸消费市场5A、6A级高端原料茧丝的需求逐年增加,与普通茧丝的价差逐步扩大,呈供不应求的态势.家蚕的雄性幼虫具有强健好养、叶丝转化率高以及生产的茧丝品质优等特点,因而饲养雄蚕品种是提高茧丝品质和养蚕综合效益的有效途径.近20余年我国的蚕业科技工作者在引进前苏联家蚕性连锁平衡致死品系的基础上育成了一系列雄蚕品种,专养雄蚕也进入产业化阶段."秋·华×平30"是原浙江省农业科学院蚕桑研究所2005年育成的一对中丝量雄蚕品种,该品种的茧丝品质优,是制作高端丝绸的最佳原料[1].  相似文献   

20.
开发高新技术推广雄蚕品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雄蚕的繁育与推广是提高蚕茧出丝率,增加茧丝绸生产经济效益的重大突破口,是二十一世纪蚕业发展的科技制高点。为在蚕业高科技领域拥有一席之地,迅速提升我县茧丝绸生产的经济效益,为新世纪我县蚕业的可持续发展打下坚实基础。我站于1999年开始从浙江省农科院蚕研所引进繁育、试养与推广了雄蚕品种,到2000年晚秋蚕止,共计繁育了雄蚕品种1800余张。其中饲养了第一代雄蚕种夏5×平2、夏4×平1。第二代雄蚕种夏华×平8共三对品种计323张。1 推广雄蚕品种的主要实绩2.1 雄蚕品种(尤其是第二代)具有强健好养、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