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添加益生菌的婴幼儿配方奶粉,贮藏于常温及30,40,50,60℃高温培养条件下,以益生菌最佳贮存温度-18℃作对照,分别不同时间测定奶粉中益生菌活菌数量。研究表明,益生菌在(-18±2)℃低温保存下、在常温下30,40,50℃存放,其活菌数均大于1.0×106 CFU/g,均符合国标要求。益生菌奶粉在60℃条件下保存菌数很快由存放开始的2.4×107 CFU/g下降为第3天的3.1×105 CFU/g,第5天后发生美拉德褐变反应。常温试验结果显示,含有益生菌的婴幼儿奶粉可以在常温条件下良好储存。  相似文献   

2.
对双歧杆菌和嗜酸乳杆菌发酵生产凝固型发酵乳的工艺配方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二次发酵生产新型发酵乳中的最佳工艺配方为双歧杆菌和嗜酸乳杆菌混合发酵剂接种量5.5%,菌种比例1∶1.5,37℃条件下发酵4.0 h,二次加入4.0%混合发酵剂(保加利亚乳杆菌与嗜热链球菌比例为1∶1),发酵温度42℃,发酵时间2.5 h。采用该工艺生产的发酵乳凝乳状态良好、口感细腻、酸甜适中、奶香味纯厚,产品酸度88°T,活菌数可达3.88×10~(10)CFU/m L。  相似文献   

3.
以雪莲果、牛奶和益生菌中的双歧杆菌、嗜酸乳杆菌为原料,研制功能乳饮料,其最佳风味配方为:14%雪莲果汁、25%牛奶、4%直投式益生菌、6%绵白糖,制成的产品口感细腻,酸甜适口,具有浓郁的发酵酸奶风味和雪莲果的清香味。  相似文献   

4.
本试验旨在通过优化培养条件提高植物乳杆菌Zhang-LL发酵培养液中的菌体浓度,为获得高活菌数的益生菌产品奠定基础。对植物乳杆菌的发酵培养基中的氮源进行单因素筛选,选取501油菜籽蛋白胨作为MRS培养基的替代氮源。基于优化的培养基成分,采用单因素及4因素3水平L9(34)正交试验优化发酵条件,确定最优发酵条件为;501油菜籽蛋白胨含量为3.0%、温度34℃、p H 6.5、接种量7%,发酵罐流加15%Na2CO3,转速为150 r/min;在此优化条件下,发酵液活菌数可达1.07×1010CFU/m L。  相似文献   

5.
鉴于抗生素在饲料添加剂中的滥用,研究高效复合益生菌来替代抗生素已变得越来越重要。益生菌是一类新型饲料(食品)添加剂,可改善人畜肠道环境,减少体内有害菌群及有害物质含量。在本实验中,利用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为抑菌对象,分离到4株益生菌,实验证明其抑菌效果理想,经过经形态学观察及传统生理生化实验分析表明:本实验所获得的4株菌均为芽孢杆菌(Bacillus spp.),为进一步开发高效复合益生菌奠定菌种基础。  相似文献   

6.
检测一种自行制备的植物乳杆菌缓释微胶囊的体外稳定性。模拟胃肠液环境分析其耐受性,并比较不同温度下的贮藏稳定性及降胆固醇性能。经人工胃液处理3 h后,冻干微胶囊中的活菌数达到75%;经人工肠液处理3 h后,微胶囊中活菌数仍有70%;于-20℃条件下贮藏的微胶囊活菌数量最多,6个月后仍可达5.8×10~8 CFU/g;包埋后植物乳杆菌的胆固醇降解率为25.73%。结果表明,微胶囊化的壁材对植物乳杆菌起到了很好的保护作用,体外稳定性较好。  相似文献   

7.
为了建立百岁老人肠道双歧杆菌高效分离的技术体系,首先筛选了合理的大便样品采样液,以确保双歧杆菌的数量和活性;其次将杂菌抑制技术和显色技术相结合,快速得到显色菌株,并在初步鉴定的基础上采用16S rRNA对显色菌株进行了鉴定。结果表明,使用双歧杆菌BS培养基作为采样液能够更有效地分离双歧杆菌,百岁老人的肠道菌相较于婴儿更难分离;使用X-Gal作为指示剂在粪便中分离双歧杆菌的过程中,不只有双歧杆菌菌株显色,得出了显色菌株的大致种类,为肠道益生菌的分离鉴定提供理论和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8.
酸奶发酵菌株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摘要:通过对酸奶发酵菌株保加利亚乳杆菌(Lb)和嗜热链球菌(St)在培养基中的活菌数OD值及pH值的研究,得出两菌最适收获期分别是16h、14h;两菌1:1混合接种发酵效果优于单株发酵且在脱脂乳培养基中活茵数达到8.5x108cfu/g。  相似文献   

9.
试验采用乳酸菌、枯草芽孢杆菌、酵母菌作为复合菌种发酵豆粕,探究发酵时间和水分对豆粕发酵品质的影响。试验由两部分组成,均为室温厌氧发酵:(1)发酵时间的优化:在每100 kg基础配方中,加水量55 kg,发酵时间设48、72 h两个水平,每个水平3个重复;(2)发酵水分的优化:在每100 kg基础配方中,分别设加水40、55、70 kg三个水平,每个水平3个重复,发酵时间72 h。试验结果:(1)与发酵48 h的豆粕相比,发酵72 h的豆粕中游离氨基酸+寡肽、(游离氨基酸+寡肽)/粗蛋白分别极显著提高了(P0.01)14.29%、12.92%;p H极显著(P0.01)降低了7.26%;(2)加水量为70 kg组的游离氨基酸+寡肽和(游离氨基酸+寡肽)/粗蛋白均极显著(P0.01)高于加水量为40 kg组和50 kg组,p H极显著(P0.01)低于加水量为40 kg组和55 kg组,益生菌活菌数显著高于加水量为40 kg组(P0.05),多肽/粗蛋白极显著高于加水量为40 kg组(P0.01)。结论表明:采用乳酸菌、枯草芽孢杆菌、酵母菌复合菌种组合发酵豆粕,其合理的发酵时间为72 h,加水量为70 kg。  相似文献   

10.
采用从婴儿粪便中提取具有益生作用的菌种,为下一步的研究开发做乳酸菌种库做积累。选取河南省洛阳市5位志愿者进行样品采集,得到5份完全由母乳喂养的婴儿(2月龄)自然排出的粪便样,并分离纯化出5株乳酸菌(RS1, RS2,RS3,RS4,RS5)和5株双歧杆菌(SQ1,SQ2,SQ3,SQ4,SQ5),经鉴定,确定RS3和SQ1具有益生作用的。结果表明,此2株菌具有较好的耐酸性、胆盐耐受力,对温度敏感,对模拟胃液和肠液具有较强的耐受力,且对大肠杆菌、沙门氏菌具有95%以上的抑菌率,可作为优良的益生菌候选菌种。  相似文献   

11.
以干酪乳杆菌LC-STH-13为菌种,使用MRS基础培养基对菌种的进行活化。根据MRS培养基中的不同体系,对其进行改良,获得改良的MRS培养基。改良MRS培养基配方为:大豆蛋白胨9 g,牛肉粉11 g,酵母浸粉5.2 g,乳糖19 g,磷酸氢二钾2.2 g,柠檬酸三钠1.8 g,柠檬酸铵2.4 g,吐温80 1 mL,MgSO4.7H2O 0.56 g,MnSO4.4H2O 0.25 g。使用改良MRS培养基培养的菌体活菌数比MRS高出了1个数量级;在OD值和菌体干质量指标上,改良MRS是MRS的1.2倍。  相似文献   

12.
对凝固型双歧杆菌酸奶的生产工艺进行了研究。通过试验,确定采用分步发酵法生产酸奶最佳工艺条件为双歧杆菌发酵剂接种量5%、蔗糖8%、39℃条件下培养8h后,接入接种比例为1:1、接种量为4%的保加利亚乳杆菌、嗜热链球菌混合发酵剂,42℃条件下培养3h。在此工艺条件下生产的酸奶风味纯正,凝乳状态良好,双歧杆菌活菌数达3.9×10^8cfu/mL、酸度96°T、乙醛含量16.90mg/L,可以4℃条件下保存6天。  相似文献   

13.
婴儿配方奶粉成为越来越多婴幼儿的主要食物,近年来婴幼儿配方羊奶粉作为一种新型配方奶粉逐渐被人们所熟知,其产品品质和营养价值也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  相似文献   

14.
正江苏海洋大学、江苏耕耘化学有限公司研究人员以海洋多黏类芽胞杆菌Paenibacillus polymyxa为研究对象,通过单因素室内试验和田间试验,确定了可湿性粉剂配方及其对甜瓜枯萎病的田间防效。结果表明,可湿性粉剂最佳配方为以皂土为载体的菌粉70%、稳定剂海藻酸钠14%、湿润剂蔗糖脂肪酸酯8%以及分散剂聚乙烯醇8%,制得的可湿性粉剂活菌数为1.23×10~(10)cfu/g,含水量  相似文献   

15.
为提高发酵液中产中性蛋白酶凝结芽孢杆菌Liu-g1 的活菌数量,采用单因素和正交实验研究不同培养基配方和不同发酵条件对凝结芽孢杆菌Liu-g1 活菌数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优化培养基配方为大豆粕1%、玉米淀粉1%、碳酸钙0.2%。选用最优培养基配方,在发酵温度为45℃、接种量2%、装液量50 mL、发酵液pH 7.5、发酵时间为48 h、发酵转速为180 r/min时,发酵剂活菌数量最高,为9.53×109 CFU/mL。在此优化条件下,发酵剂的活菌数量是优化前的28.88倍。,发酵剂的活菌数量是优化前的28.88倍。  相似文献   

16.
采用Schaat烘箱法对4种二十二碳六烯酸(DHA)粉末油脂进行稳定性研究。在整个试验过程中,每2 d分别对4种样品的色泽、气味、溶解性进行感官评定,并测定3种DHA的过氧化值,对比它们的稳定性。结果表明,样品3的色泽、气味变化较慢,溶解性较好,稳定性较好;样品4的色泽、气味变化较快,溶解性较差,稳定性较差。可以选用样品3添加婴幼儿配方奶粉中,对其含量和稳定性测验,确定乳粉中添加营养强化剂种类。  相似文献   

17.
嗜酸乳杆菌发酵乳饮料是一种营养丰富且具有保健功能的乳饮料。对嗜酸乳杆菌发酵乳饮料的生产工艺及其稳定性进行了研究。通过正交试验确定出稳定剂的最佳配方用量是:CMC0.2%,果胶0.3%,柠檬酸钠0.05%或CMC0.1%,果胶0.3%,三聚磷酸钠0.1%,柠檬酸钠0.1%。考察了不同均质压力对产品的沉淀率和口感的影响,并对不同均质压力下产品的颗粒分布进行了测试,确定了最佳均质压力为15~20MPa。测定出活菌型产品在温度4℃下贮藏18d,产品中嗜酸乳杆菌的活菌数大于1×106cfu/mL。  相似文献   

18.
以鲜牛乳和胡萝卜、菠萝为主要原料,以保加利亚乳杆菌、嗜热链球菌和双歧杆菌作为发酵剂,采用感官品质评价和正交试验方法,研究胡萝卜菠萝酸奶的加工工艺。结果表明,胡萝卜菠萝酸奶加工制作的最佳配方及工艺条件为:在鲜牛乳中添加10%的胡萝卜和菠萝汁(胡萝卜汁∶菠萝汁=1∶2),8%的白砂糖,菌种添加量为4%(保加利亚乳杆菌∶嗜热链球菌∶双歧杆菌=1∶2∶1),在42℃下发酵4 h,经冷却后熟后,制得的胡萝卜菠萝酸奶具有均匀的橙红色和独特的胡萝卜菠萝风味,其凝块均匀一致,表面细腻光滑,硬度、黏度适中,酸甜可口,清爽润喉,无异味,无或有少量的乳清析出,符合酸奶标准。  相似文献   

19.
以从传统肉制品中筛选出的R5+C9混合菌为目标菌,利用真空冷冻干燥技术进行肉制品浓缩发酵剂冻干工艺的研究。结果表明,最佳浓缩分离条件为转速4500r/min,时间30min,在此条件下,菌体存活率可达93%;预冷冻过程中菌种损失率占整个真空冷冻过程中损失率的60%以上;L9(34)正交试验确定的最佳保护剂配方为:12%脱脂乳+6%乳糖+0.4%蛋白胨+5%甘油+0.4%VC,冷冻干燥后单位质量菌体的活菌数达8.01×1010cfu/g,较菌悬液提高了1.33×104倍。  相似文献   

20.
研究了不同贮藏温度对酸羊奶贮藏期间理化特性、乳酸菌活菌数和感官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在4℃和8℃下,可延缓酸羊奶贮藏期间酸度的上升和黏度的下降,而12℃贮藏酸羊奶的酸度增长较快,黏度下降明显;在4℃和8℃下,酸羊奶贮藏4d,酸奶中的保加利亚乳杆菌和嗜热链球菌活菌数基本保持稳定,随着贮藏时间的延长呈显著下降趋势(p<0.05);贮藏温度为4℃,在14d的贮藏期内酸羊奶感官品质保持良好,而12℃贮藏条件加速了酸奶品质劣化,保质期只有4d。分析认为,贮藏温度为4℃时,更有利于酸羊奶良好品质的保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