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基于GIS的农村居民点布局适宜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钱跃磊 《安徽农学通报》2013,(13):107-108,117
农村居民点空间布局适宜性评价是进行农村居民点优化布局及新农村建设规划的重要途径。该文以临颍县杜曲镇为研究区,采用GIS空间分析、层次分析及专家打分相结合的方法,对农村居民点的空间布局现状进行分析,并根据综合评价对居民点用地布局适宜性划分不同等级,为农村居民点规划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2.
城市生活垃圾收运路线的优化模型建立,可帮助提升城市生活垃圾清运效率,所投入的成本资金也将能够得到合理运用。通过探讨生活垃圾清运过程中路线优化模型建立的方法,以禁忌搜索算法应用为例,重点探讨生活垃圾收运路线优化后所带来的综合效益,可以作为城市生活垃圾收运路线优化的参照依据。  相似文献   

3.
为了实现安徽省全椒县农村生活垃圾智能化管理,本文利用物联网、GPS导航、GIS等技术来实现农村生活垃圾收运过程信息化,并提出一种基于物联网技术的农村生活垃圾收运系统的设计方案。通过该系统的运行,实现深埋收集站的满桶报警以及收运车辆行驶路线的智能化规划,并实现对运输车辆以及工作人员的实时监管,从而实现农村生活垃圾从收集到运输整个阶段的智能化、信息化。  相似文献   

4.
5.
以南方水土流失典型区长汀县为研究区域,基于“适地-区位-集约”的用地优化布局理念,借助GIS与数学模型集成技术,在烤烟用地适宜性评价基础上,开展长汀县烤烟用地优化布局研究。结果显示,长汀县适宜种植烤烟的耕地占全县耕地总面积的88.08%,以高度和中度适宜占优势,合计占耕地总面积的79.740.6;全县烤烟用地优化布局类型区以优先种植区和次优先种植区占绝对优势,合计占全县烤烟优化布局用地区总面积的92.82%;大同、河田、童坊、新桥和濯田等乡镇可作为长汀县烤烟产业的重点发展区,策武、古城、馆前和涂坊等乡镇可作为后备发展区。  相似文献   

6.
王诗雨  雷国平 《安徽农学通报》2012,18(19):121-123,148
运用景观生态学理论与GIS空间分析技术,以宝泉岭垦区为例,对农村居民点的分布特点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垦区农村居民点所占建设用地比重高,亟需统筹规划;农村居民点用地规模和密度在地域分布上存在明显的差别;全区斑块形状较规则、集聚度较高。本着区域协调发展、以人为本,以有利于生产方便生活,保证农村居民居住安全和改善居住环境的原则,针对宝泉岭垦区农村居民点的布局提出了具体的优化方案。  相似文献   

7.
为充分利用TransCAD软件功能进行路网节点布局优化及相关规划研究,克服TransCAD软件在处理图像时繁琐易错的弊端,利用MapInfo软件的分图层路网信息底图并导入TransCAD软件,形成以各收费站为交通小区、以高速公路网为道路网络的TransCAD地理文件。路网交通分配采用SUE分配计算,并通过对理论分配结果与实际交通分析比较,修正路段流量分配结果。按照精准性和高效性原则,进行点位布设。以河南省为例进行了实例分析,合理的布设点位效果显示,单点控制效率较高且车辆控制比例为95.2%,全省范围内的车辆控制率为52.4%。  相似文献   

8.
土地利用布局优化强调数量上的占补平衡,易忽视土地利用空间布局上的优化。本文以嘉鱼县为例,研究区域基本农田布局优化方法。结合全县耕地和规划基本农田分布特点、土地分等定级等资料,以2009年、2012年遥感解译土地利用现状为基础数据,构建优化指标,并应用GIS空间分析功能,开展区域基本农田空间布局优化研究。结果表明,调整后簰洲湾镇、新街镇基本农田数量较原来增多,而其余6个镇数量相对减少;确保把自然属性良好的耕地优先划为基本农田、剔除零星片块使基本农田连片程度有所提高。基本农田划定结果可为区域土地利用结构调整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9.
基于核密度的余江县农村居民点布局优化研究   总被引:11,自引:4,他引:7  
为综合分析影响农村居民点布局的各项因素,以余江县农村居民点为研究对象,对农村居民点综合影响力进行评价,结合核密度分析得出农村居民点的集聚性,并提出了农村居民点的4种优化方案,最后引入加权Voronoi图,以确定农村居民点的搬迁方向。研究表明:余江县综合影响力一级、二级和三级农村居民点面积分别为2 472.54、3 173.01和977.26hm~2,面积占比依次为37.33%、47.91%和14.76%,高级别农村居民点主要分布在余江县综合条件优越的中部区域,低级别的农村居民点主要分布在北部丘陵区域;核密度分析结果直观显示了高集聚区的农村居民点主要分布在中部平原区域,可优先发展;农村居民点布局优化方案中,就近城镇化型农村居民点共1 116.99hm~2,重点发展型农村居民点共2 839.37hm~2,内部挖潜型农村居民点共2 126.93hm~2,迁移归并型农村居民点共539.52hm~2,综合条件较差的南北丘陵地带设置的迁移安置点较少。研究结果可为对低丘岗地区农村居民点的科学规划与布局优化提供参考,并可运用到土地整治规划、村镇规划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中。  相似文献   

10.
以福建省现状林地、园地、草地和部分未利用地为研究对象,根据花榈木、红豆树、降香黄檀3个豆科珍贵树种生长的立地要求,从地形、气候、土壤和社会经济4个方面选取评价因子,借助GIS技术和修正的加权指数及模型对福建省豆科主要珍贵树种进行用地适宜性评价。在此基础上,屏蔽不适宜用地,基于"适地适树"的用地优化布局理念,采用优势适宜性指数和K均值聚类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开展福建省豆科主要珍贵树种用地优化布局研究,将花榈木、红豆树和降香黄檀适宜用地分别划分为优先种植区、次优先种植区和一般种植区3个等级,制作福建省豆科主要珍贵树种用地优化布局图,并进行分区评述。  相似文献   

11.
12.
基于GIS的农村信息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村信息化建设为我国电子政务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与挑战,实现包括农村在内的信息普遍服务,必将成为电子政务建设中的一个新的侧重点,同时能否尽量克服电子政务系统建设中存在的弊端,是农村信息化成功与否的关键所在。文章阐述了我国电子政务的最新发展动态与存在的问题,我国农村信息化发展现状,进而提出了建设以为农民服务为宗旨的基于GIS的服务型农业电子政务系统,并系统介绍了系统总体框架、各功能模块功能等,最后提出了在系统建设过程中应避免的几点问题。  相似文献   

13.
作者以重庆市南川区太平场镇为例,用1:10000的土地利用现状图、地形图、行政区划图、交通道路图等,结合区域人口和社会经济资料,应用GIS空间分析功能,对农村居民点空间分布特征进行了定量分析。在此基础上结合太平场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考虑地质灾害、高山和交通不便等因素后,初步划定了需要迁移的居民点范围,再根据中心村的选取要求,确定中坝、河沙、桥头为中心村,实现居民点优化布局。  相似文献   

14.
以浙江省仙居县为例,利用1:5万比例尺的土地利用现状图、地形图、行政区划图、交通道路图和地质灾害分布图等资料,结合人口和社会经济资料,应用GIS空间分析功能,对县域居民点体系空间分布特征进行定量分析,在此基础上按照仙居县城镇和农村居民点规划要求,确定城镇建成区发展方向,园地质灾害、高山和交通不便等原因需要迁移的居民点,并根据农村居民点的属性按一定的要求选取合适的居民点作为中心村,实现居民点优化布局,为居民点规划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我国农村生活垃圾分类收运模式探究——以杭州市为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探索适宜推广的农村生活垃圾分类收运方法,以杭州市的10个行政村为调研对象,通过座谈访问、问卷调查、实地检测以及生活垃圾物理组成分析等方式,研究杭州市农村生活垃圾组成特征,以验证其源头分类方法的适用性,并分析不同分类收运方式对垃圾分类工作的影响,从经济性、运行状况以及管理与社会评价等方面综合评估杭州市农村主要的生活垃圾分类收运模式。结果表明:杭州市农村生活垃圾中主要组分为厨余类、纸类、橡胶塑料类、纺织类、灰土类和玻璃类,分别占垃圾总量的55.9%、9.0%、10.8%、5.7%、4.0%和7.2%;易腐垃圾、有害垃圾和可回收物的比例分别为55%、1%和20%,且易腐垃圾适于用堆肥化方式处理;在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工作推进初期,"二分法"(分为易腐垃圾和其他垃圾两类)是较理想的源头分类方法;杭州市农村生活垃圾主要通过3种模式分类收运,且采用不同的分类收运模式明显影响了垃圾分类工作的经济成本和易腐垃圾的有效收运比例,显著影响了基层管理执行人员的管理效能、农村居民分类投放垃圾的正确率及其对垃圾分类工作的接受度。研究表明,在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实施初期,较适宜的分类收运方法是上门收运农户门前分类垃圾桶中易腐垃圾和其他垃圾。  相似文献   

16.
基于村域空间网络化的农村居民点布局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改进的引力模型测度农村居民点之间的联结强度并将其作为连接边,将农村居民点作为节点,构建村域空间网络,识别中心点及其空间辐射范围,引导农村居民点布局优化,为村镇规划和产业调整提供科学参考。结果表明,村域空间网络结构呈现"核心-边缘"特征,且中心点的重要度和辐射范围各异;据中心点的辐射力,兼顾村域环境和农户意愿,坚持"点面结合,散中有聚"的原则,将农村居民点优化模式分为重点发展型、内部挖潜型、搬迁合并型和自然保留型4类,并构建"中心-基层"2个等级的农村居民点体系,实现村域农村居民点的布局优化,为丘陵山区美丽乡村建设提供一个新的研究思路与方法。  相似文献   

17.
现在中国农村生活水平得到了极大的提高,垃圾的产生也达到了历史的新高点,垃圾已成为制约农村经济持续发展的瓶颈。如房屋更新快,产生了大量的建筑垃圾;高品位的生活使生活品的包装产生了包装垃圾;高节奏的生活使生活品的代谢速度更快,置换下来的物品成了垃圾;厨房、厕所的垃圾比以前更多;农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塑料、秸秆等也成了垃圾。  相似文献   

18.
长期以来我国城乡建设用地,尤其是农村居民点用地效率低下、布局混乱。以甘肃省陇南市为研究对象,从农村居民点的利用现状和问题入手,对农村居民点用地潜力整理,集约利用土地资源,在有限的土地上实现农村居民点布局合理、结构完善、高效利用的用地新格局,提高农村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相似文献   

19.
基于GIS的湖北省水杉良种基地规划布局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20.
为探讨农村居民生活垃圾收费制度是否可以成为解决农村生活垃圾处理资金不足的一种方式,利用2014年全国5个省份典型调查数据,在分析农村居民生活垃圾处理资金使用现状的同时,对农村居民生活垃圾缴费的支付意愿及其影响因素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农村地区生活垃圾收运的实际费用大约为23.21元/(月·人),农村居民对生活垃圾收运费的支付意愿约为6.50元/(月·户)。两者之间的差距说明,参照农村居民支付意愿收取垃圾费,难以解决生活垃圾收运资金短缺的问题。然而,农村居民对垃圾收运服务的支付意愿是存在的,居民的年龄、文化程度、干部身份和对自身健康程度评价是影响支付意愿的显著因素。目前,越来越多的农村地区开始征收生活垃圾处理费,这种资金筹集方式将在一定程度上弥补农村地区生活垃圾处理资金缺口,但仍需政府的支持和社会资金的引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